【解文识字】……清华简《系年》第22-23章
清华简《系年》系列:
第二十二章
(禀丘之战)
【简119-125】
【简牍释文】
[66] 楚聖(声)桓王(史称楚声王)即立,元年。晋公(此时晋烈公在位)之会诸侯於任(邑 壬)。宋悼公将会晋,公卒于繇(犬 繇)。韩虔、赵蔖(史称赵籍)、嵬
[67] 擊(史称魏击)帅师,与戉公殹伐齐。齐人与戉诚以建阳,巨(邑 巨)陵之田,得男女服。戉公与齐侯貣(史称齐康公贷)、鲁侯侃(史称鲁穆公显),
[68] 盟于鲁稷门之外。戉公内,享於鲁。鲁侯驭齐侯晶(叁)辇以内晋嵬文侯其(史称魏斯),从晋师。晋师大贱(败)
[69] 齐师北,晋师逐之内至汧水。齐人且有陈胫(鹿÷巠)子牛之祸。齐与晋成(讲和),齐侯
[70] 盟於晋军。晋三子之大夫,内齐盟陈和与陈淏,於溋门之外,曰:“毋攸长城,毋伐禀
[71] 丘(史称廪丘今山东郓城境内)。”晋公献齐孚馘於周王,述以齐侯貣、鲁侯鲜(鲁穆公显)、宋公畋(史称宋休公田)、卫侯虔(史称卫慎公穨)、郑伯怡(史称郑繻公骀)朝
[72] 周王于周。
【通俗释义】
楚声王继位元年,晋烈公将要在宋国的任地会盟诸侯。宋悼公在去参加会盟的途中去世。晋国三位大夫韩虔、赵籍、魏击率领军队,联合越国征讨齐国。齐国与越国讲和,并割让巨陵的田地和户籍。越国君主与齐侯贷和鲁侯显,在鲁国稷门之外一起盟誓。越国君主到达鲁国,并得到盛情款待。鲁国将齐国的三驾公侯辇车,送给晋国大夫魏斯,同意服从晋国统领。晋国打败齐国军队,乘胜追击到齐地汧水。此时,齐国内部发生陈胫子牛的动乱,齐国与晋国讲和,并在晋国军队中盟誓。晋国的三位大夫,到达齐国都城,在溋门之外,与齐国大夫陈和、陈淏一起盟誓,誓言:“不再修筑长城,不再攻打禀丘。”
晋烈公将征讨齐国获得战功割耳,贡献给了周天王,并与齐侯贷、鲁穆公显、宋休公田、卫慎公穨一起到周王庭,朝拜了周天王。
第二十三章
(楚晋中原争雄)
【简126-138】
【简牍释文】
[73] 楚聖桓王(楚声王)立四年,宋公畋(宋休公田)、郑伯怡(郑繻公骀)皆朝于楚。王帅宋公以成(建筑城池)犊(或音窦)関,是武阳。秦人
[74] 败晋师若(洛水)阴,以为楚援。聖王(楚声王)即屍,叨哲王(史称楚悼王)即立。郑人侵犊関,阳城洹怔君帅
[75] 犊関之师,与上国之师以交之,与之战於珪陵。楚人亡功,兢之贾与巫(清华简隶定为“舒”)子共戴而死。旦
[76] 岁,晋重余帅师与郑师内王子定。遊阳公帅师以交晋,晋人还,不果内王子定。旦岁
[77] 郎臧平君帅师侵郑。郑皇子、子马、子池、子丰子帅师以交楚人。楚人涉河(氵 禾)将与之战,郑师逃,
[78] 内于蔑。楚师围之於蔑,尽逾(攻克)郑师与其四将军以於帰郢。郑大宰忻(史称郑太宰欣),亦起祸於
[79] 郑,郑子阳(《史记·郑世家》称“相子阳”)用烕,亡後於郑。旦岁,楚人帰郑之四将军,与其万民於郑。晋人围津长陵,
[80] 克之。王命平亦(一般认为“平夜”系封地姓氏)悼武君帅师侵晋,逾降(清华简释音为“郜”或即晋都绛城),戴(治罪、羁押)灷(灷 邑、清华简隶定“滕”)公涉涧以帰,以復珪陵之师。厚年,韩
[81] 取、嵬擊帅师围武阳,以復降之师。遊阳公帅师救武阳,与晋师战於武阳之城
[82] 下。楚师大败,遊阳公、平亦昭武君、阳城洹怔君,三持珪之君与右尹昭之竢死焉。楚人尽失(遗弃)其
[83] 芾幕、车兵,犬逐而还。陈人焉反,而内王子定於陈。楚邦多亡城,楚师将救武阳。
[84] 王命平亦悼武君孝人(应为平夜悼武君的儿子或继任者),於齐陈淏求师。陈疾目帅车千乘,以從楚师於武阳。甲戌,晋楚以
[85] 战。丙子,齐师至嵒以还。
【通俗释义】
楚声王在位第4年,宋休公田和郑繻公骀都朝觐楚国。楚王联合宋国在犊関建设城池,这就是阳城。秦国军队策应楚国,在洛水南边侵扰并打败了晋国军队。
楚声王去世后,楚悼王继位。郑国出兵侵犯犊関的阳城。楚国在阳城的洹怔君率领犊関的军队,在珪陵与中原诸侯联军交战。楚国没有胜算,楚国公子兢之贾和舒子共因治罪而死。
第二年,晋国重余率部队联合郑国要辅佐楚声王的太子定返回楚国称王。楚国遊阳公统帅军队阻击晋军,晋国军队被迫撤退,楚太子定未能回归楚国。
第二年,楚国郎庄平君率领军队侵扰郑国。郑国太子和公子马、公子池、公子奉子统帅部队迎战楚军。楚国部队渡河迎战郑军,郑国军队逃避到蔑地城池。楚军围堵蔑城,攻陷城池,并俘获了郑国四位将军,将他们一起带回楚国郢都。此时,在郑国内部,太宰欣杀了郑国相公子阳,郑国君没有了继嗣公子。
第二年,楚国遣返被羁押的郑国四位公子将军,与郑国千万民众一起恢复郑国。晋国军队围攻并攻陷了在淮河岸边的楚地长陵。楚悼王派平夜悼武君帅领军队讨伐晋国,攻克绛城,羁押并携带灷公一起渡过涧水返回楚都,依此报复曾经在珪陵的战败。
三年后,韩取、魏击帅军队围攻武阳,依此报复楚国曾经攻陷绛城。楚王派遊阳公帅部队救援武阳,并与晋军在武阳城下展开决战。楚国军队惨遭失败,楚国三位重要大臣,即遊阳公、平夜悼武君、阳城桓定君,和右尹昭之竢均战死。楚军丢盔卸甲,像丧家之犬逃回楚国。
陈国与楚国反目,收容了逃往在外的楚国太子定。楚国有多处城池被攻陷,楚王决定夺回武阳城,便派遣平夜悼武君的继任者,到齐国向陈淏请求援军,协助楚国围攻武阳城。齐国派遣将军陈疾目率领千乘战车去援助楚军。甲戌日,楚国军队与晋国交战。丙子日,已经达到嵒地的齐国军队撤退,返回了齐国。
【释文随笔】
解文识字清华简《系年》最后两章,从人物到事件,尤其具体发生地点,试图释说明白。但是,查阅网络资料,始终难以说服自己。所以,参考“百度百科”和《史记》等文籍,罗列一般认定的战国初期楚、晋、郑、宋等诸侯君王的在位时段,以方便同好者阅读思考。
楚声王,于公元前408-前402年,在位6年;
楚悼王,于公元前402-前381年,在位21年(在具体继位时间上存在争议)。
晋烈公姬止,于公元前416-前389年,在位27年。
晋孝公姬欣,于公元前389-前378年,在位11或12年。
晋赵武侯,亦称赵武公,其名不祥,赵烈侯赵籍之弟,于公元前400-前387年,在位13年。
晋赵敬候赵章,赵烈侯赵籍之子,于公元前386-前375年,在位12年。
晋魏击,魏文侯魏斯之子,是战国初期魏国的第二任国君,史称魏武侯,于公元前396-370年,在位25年。
晋韩列侯韩取,公元前399-前387年,在位13年。
郑繻公骀,于公元前423年-前396年,在位27年。
郑康公,郑幽公弟,名乙、乙阳、阳,亦称郑君乙,郑君阳,于公元前395—前375年,在位21年,最后一代郑国君主。
宋悼公购由,于公元前403年-前396年,在位8年。
宋休公田,于公元前385年-前363年(百度百科眼下此信息明显有误、若延续推算应为前395-前373年),在位23年。
另外,关于《系年·第二十三章》中的“王子定”,其究竟是周天朝王子还是楚国太子的争议。鉴于《系年》整体来看,就是记述楚国的史书,而且不避讳“楚王”的尊称。所以,本文侧重认同王子定其人应是与楚悼王争夺王位的楚国公子。
(2023年4月12日星期三草于济南)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