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55:“纸上谈兵”的人上战场,要注意什么?
学习内容:第七十一,魏纪三(公元228年—230年,共3年)主要历史事件:诸葛亮北伐兵败,上疏请求自贬三等陆逊大败曹休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渡海访求夷洲、亶洲
【原文】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戊申,公元228年)春正月,司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斩孟达。申仪久在魏兴,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执之,归于洛阳。初,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子楙尚太祖女清河公主,文帝少与之亲善,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都督关中,镇长安,使承渊处。诸葛亮将入寇,与群下谋之,丞相司马魏延曰:“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惟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危计,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镇东将军赵云,杨武将军邓芝为疑军,据箕谷。帝遣曹真都督关右诸军军郿。亮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陈整齐,号令明肃。始,魏以汉昭烈既死,数岁寂然无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应亮,关中响震,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正合兵书致人之术,破亮必也。”乃勒兵马步骑五万,遣右将军张郃督之,西拒亮。丁未,帝行如长安。初,越嶲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谡之未败也,裨将军巴西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及败,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守,张郃疑其有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亮既诛马谡及将军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亮上疏请自贬三等,汉主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是时赵云、邓芝兵亦败于箕谷,云敛众固守,故不大伤,云亦坐贬为镇军将军。亮问邓芝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曰:“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破贼,乃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足而待矣。”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原文华译】-----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公元228年)
春,正月,司马懿攻新城,用了十六天攻下新城,斩孟达。申仪久在魏兴,擅自承制刻印,自己任命了很多官员。司马懿召他来,将他扣押,一起带回洛阳。当初,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子夏侯楙娶了太祖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文帝曹丕从小就和他亲善,即位后,任命他为安西将军,都督关中,镇守长安,承继他父亲过去的职务。诸葛亮将要发动进攻,和部下商议。丞相司马魏延说:“夏侯楙,是曹操的女婿,胆怯无谋。如今给我五千精兵,再用五千人运粮,直接从褒中出发,沿着秦岭向东,再由子午道向北,不过十天,即刻到达长安。夏侯楙听说我突然抵达,必然弃城逃走。长安城中只有御史、京兆太守而已,横门粮仓及百姓家中存粮,足够供应我军。敌人东方部队集结过来,还需要二十余天,而这段时间也足够丞相大军从斜谷抵达长安。如此一来,则一举平定咸阳以西。”诸葛亮认为这个计划风险太大,不如从平坦大道,安全进军,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没有风险。所以不用魏延的计策。诸葛亮声称要从斜谷道取郿城,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为疑兵,占据箕谷。皇帝曹叡果然派曹真都督关右诸军于郿城。诸葛亮亲率大军攻祁山,军容整齐,号令明肃。当初,魏国认为刘备既死,蜀汉数年寂然无声,所以毫无预备,突然听说诸葛亮出兵,朝野恐惧,于是天水、南安、安定都叛变,响应诸葛亮,关中震动,朝臣都无计可施。皇帝曹叡说:“诸葛亮本来依靠山川保护,如今自己出来,正符合兵书致人之术,我们一定可以击破他。”(致人之术,出自《孙子兵法》:“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就是引敌人过来,我们主场作战;致于人,就是跑别人那里去,客场作战。诸葛亮在蜀,有山川之固,魏军打不进去,要消灭他,就需要引他出来。而如今他自己来送死,倒好像兵书里写的我们用了什么计策引蛇出洞一样。)于是集结步骑兵五万,派右将军张郃率领,西进抵御诸葛亮。丁未日(正月无此日),皇帝曹叡抵达长安。当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喜欢谈论军事计划,诸葛亮非常器重他。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要注意!”诸葛亮不以为然,任命马谡为参军,每每引见谈论,都从白天一直谈到晚上。等到军出祁山,诸葛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用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错乱,舍弃水源和城垒,上山扎营。张郃截断他的取水道路,发动进攻并大破马谡军。诸葛亮无法再前进,只好裹挟西县一千余户人家回汉中,将马谡逮捕下狱,诛杀。诸葛亮亲自到灵堂祭奠,为之流涕,抚养他的遗孤,恩情和他生前一样。蒋琬对诸葛亮说:“当初楚国杀成得臣,晋文公大喜。如今天下未定,而诛杀智计之士,岂不可惜!”诸葛亮流涕说:“当初孙武之所以能制胜于天下,就是用法严明。所以扬干(晋悼公的弟弟)乱法,魏绛也诛杀他的仆人。如今四海分裂,战争刚刚开始,如果废弃军法,用什么来讨贼呢?”马谡未败之时,裨将军、巴西人王平接连规谏马谡,马谡不听。等到马谡军败,士众星散,唯有王平所率一千人鸣鼓自守,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前逼,于是王平徐徐收集诸营残兵,率将士而还。诸葛亮诛杀马谡及将军李盛,又收了将军黄袭兵权,而对王平尤其崇显,加拜参军,统领五部兵马,并兼管营屯之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诸葛亮上书请自贬三等,汉主刘禅任命诸葛亮为右将军,仍行使丞相职权。当时赵云、邓芝等也兵败于箕谷,赵云收缩固守,所以损失不大,但也被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问邓芝:“街亭军退,兵将都相互散失了;而箕谷军退,上下指挥却没有打乱,为什么?”邓芝说:“赵云亲自断后,辎重物资都没有什么抛弃,更不可能兵抛弃将、将抛弃兵了。”赵云带回来的物资,还有一些绢布,诸葛亮让他分赐给将士,赵云说:“打了败仗,还能有什么赏赐,都存入赤岸仓库,等到十月,作为冬季犒赏吧。”诸葛亮大为赞叹。有人劝诸葛亮再征兵,诸葛亮说:“我们在祁山、箕谷,兵力都超过敌人,却不能取胜,反而被敌军打败,所以问题并不在于兵力不足,而在于将领无能。如今我反而要减少兵将,明罚思过,重新考虑将来的战略。如果不能变革,兵再多,又有什么用!自今以后,各位忠心为国家考虑的,一定努力指出和弥补我的过失,则事可定,敌可克,而大功可以举足而立。”于是,对最微小的功劳,诸葛亮也要考察奖赏,对为国牺牲的壮烈事迹,一一甄别表彰,他自己承担失败责任,并将自己所犯的错误向全国公布,练兵讲武,以作后图,士气高昂,全国人民都从失败中走了出来。【学以致用】01,咨询师上战场我们知道,职业经理人是可以通过各大院校,各个培训机构可以教出来,但是真正的老板,领袖,是没办法教出来的,一定是摸爬滚打,风与火里面闯出来的这里面是有个根本性的差异在近代以来,在1921-1949这段历史中,尤其是1935年以前,那些在国外留学的马克思主义者,那些一口一句布尔什维克的精英,在当时情况下,还有谁会比他们更懂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吗?最起码从身份从经历上是比不过的然后呢,差点把中国诞生的这支团队带进死亡深渊,最后,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痛定思痛,选出来自己的领袖(山沟沟里面也是可以出马列主义的)这一代人用血的教训给我们后人什么启示呢?就是不管什么理论,什么人,当需要用在一个具体操作上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水土不服”? 有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改造?这里面改造的时间需要多久?代价是否愿意承担?公司能否承担的起这个代价?诸葛亮为什么对刘备的建议不以为然,不够重视?为什么对马谡的见解非常器重?回想下自身我们有没有对某个专家,某个导师的话深信不疑?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空隙点”什么意思?这不是说马谡讲的不好,以诸葛亮的智慧,当然能够看的出来,马谡的见解当然是有参考价值的,就比如征服夷人的建议,“攻心为上”的建议只是诸葛亮忽略了一点,马谡是个咨询师,是个参谋,是个“纸上谈兵”的人咨询师的战场不就是在A4纸上写写画画,在PPT,在沙盘上推演设计的,这种智慧的输出,本就是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深度思考出来的,一旦处在线下战场的环境,哦豁,现实情况比地图相差太大,他还能随机应变吗? 不一定的所以,教员就厌恶那些口才很好,但是内容却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的人的说法,于是写了一篇《反对本本主义》,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对咨询师,对于参谋来讲,在作战室,他的理论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但是出了这个地方,那么,他的作用就要做好打折扣的准备,就算真的很厉害,也得有时间让他进行转变,让他了解更多的情况才行这个转变,成长,理论与实际融合的区间段,就是这个“空隙点”我们知道,历史上从书生到军事的人物很多,不显名的人物估计更多,就说熟悉的比如曾国藩,从书生到湘军大帅,他也很有想法的,可是,真正轮到他在战场上的时候,没一次赢过有意思的是,只要他在,那场战役就输了,他不在的战役反倒赢了,气的他都跳水自杀。后面他自己总结了这个规律,于是打仗前就开个激励大会,然后自己就撤,他弟弟曾国荃问他,你跟我一起去啊, 他说老弟啊,天机不可显露,等你凯旋啊你看,这个规律的总结,需要代价,需要时间所以,诸葛亮一开始,就把马谡放在一个拍板的重要位置上,这就很危险了, 这个身份的转变过快,付出的代价就很大了,白白浪费掉了一个人才即便是我们伟大的教员,从教书先生到军事领导的转变,也经历失败,5000多人向长沙进攻,才到浏阳就剩下不带1000人了,教员身上的经历告诉我们,现实的状况是很残酷的,要把困难比想象的难处还要更难一点类似的现象在培训界,那些讲课很牛批,学员那么多的导师,TA跑去干实业后,有几个成功的?干实业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毕竟事是做出来的,不是讲出来或者画出来的,老师只是起到一个总结、归纳、引导,启发的作用。(这里只是讲部分,有些是实战性的导师,理论与实践都很高)
02,还有一个差异我自己经历,我在与团队分享,或者给企业老板分享,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我与团队分享,教他们的时候,我只带动他们理解背后的逻辑,然后让他用自己的话去与客户说,或者与他的团队说,这是因为我的频率与他客户的,他下属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他听懂了,他再讲,那么他也能把他的客户讲明白同样的情况,我与客户分享股权激励机制的用法,在分享最后也会提醒一句,不要按照我讲的语言方式来,要改编一下,用你平时习惯的语言表达出来,先理解我们刚才分享的机制可不可行,怎么才能行,等通了之后,再去顺其自然与员工,与股东聊这个机制,这就是用“神”与用“形”的区别,我们主要重视这个现象老板也不要期待,来个咨询师就能够把公司彻底改造这个期待错了咨询师,咨询机构是改造老板,改造机制,但是带动大家一起改变的,一定是由老板本人坐中心,坐源头在《华为访谈录》里面有说到,华为的改变来自于自身,请的外部的咨询机构有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这个道理很简单,企业就像人一样,人生病了,看医生,按照医生开的药方吃药,但是身体好是因为自身的自愈能力,药物只是激活自身的自愈功能,通过医生的治愈能力来激活病人自身的【自愈】能力,原理就是这样
03, 以身作则蜀国人们能够很快的从失败情绪中走出来,主要领导的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责任是个很重要的动作不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创业有一定基础的企业还是初创期的企业领导的以身作则的作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理与管理手段
04,赵云这个做法,值得思考一个是共享,共担,共创,上对下考虑,下对上以忠一个是赏罚分明,实事求是。目标没达成,分红当然没有了等到下个季度,需要进攻下个目标的时候,再出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