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红楼梦《好了歌》,从中学到了什么
844510

红楼梦《好了歌》,从中学到了什么

紫网2023-10-14 11:41:120

红楼梦看似最无趣的第一回,确实非常非常精华的地方,也是整个红楼梦的核心思想所在,也是现实人生哲学内涵的总结和升华。

我最有感触的莫过于这两处。

第一处。被女娲炼石补天遗弃下来的一块石头,听到一僧一道在谈论凡间的荣华富贵,动了心,也想去体验体验。一僧一道的回复哲学性特别强:

“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但是石头根本不在意,它极其向往凡间的荣华富贵,因此生了执着心,下定决心一定要去,请求僧道帮忙。

第二处。甄士隐听到跛足道人念着《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后,注解了这首好了歌: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隐一家的人生起伏,就和荣宁府的境遇很相似。甄士隐也是算富贵人家,但是命里只有一个女儿,甄士隐是个读书人,日子过的悠闲,其人也善,还资助了当时很落魄的穷书生贾雨村。

接着命运下行,由于家仆看顾不周,导致女儿丢失被拐卖,被一场隔壁大火牵连房屋被烧,只能投靠岳丈家。被岳丈欺负读书人不懂经营,田庄都被霸占,再后来就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身体变得更虚弱。

所以好了歌,和注解好了歌的深刻含义,映射甄士隐这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境遇无常。同时,也是宁荣府地位显赫,慢慢由盛转衰,最后被抄家的写照。

无论是甄士隐,还是宁荣府,都充分印证前面的那些话:

“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

作为名著小说,读者看的是故事,虚拟的“人事场”。但是红楼梦之所以如此经典,流传至今仍然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的话题取材,所描绘的场景,刻画的人物,传递的思想,都不是架空的,而是十分高度贴合现实,真实的世界。为什么说是一部佛经呢,因为故事只是躯壳,重点是通过故事传递的思想和内涵。我们都能在红楼梦的任何一个章节里,找到现实的影子。每个人的真实人生,都是一串串经历和记忆,每一段经历就是一段“故事”。红楼梦,就是主要在演绎宁荣府的人物经历和故事,但同时也是折射着现实人们的一场场故事,这就是“人生如戏”。甄士隐和宁荣府人物的故事,也是现实众多人们之中的一个缩影。这个世界是因果交织而成,人无法左右世间全部因果线的走向,于是才有那么多不确定性和未知性,于是便有了无常。这种无常,人没办法解决它只能遵循,所以就变成了不可撼动的规律之说。重要的是,人要时时刻刻面临这种无常,无常可以是亲人的意外死亡,自己突然的重病,万贯家财一夜破产,被分手被抛弃,无常还可以是一夜暴富,运气极佳扶摇直上,和几十年未见的旧爱重逢再续前缘......人都是渴望和追求那些“好”的无常,一旦落入不顺心的无常之境,就容易被消磨了意志,颓废不堪,甚至想了结生命。不管是红楼梦还是佛经,都在给世人指明解脱之道:

你要看淡看透,包括穷富,生死,荣辱,得失,不管面临好还是不好的境遇,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好的也能接受,不好的也能接受,并尽可能对此没有太多情绪和精神消耗,才是处世之学,保持喜悦之学。

那些你特别看重的,执着的东西,就是折磨你的东西。比如不切实际条件的,过度追求财富,执着于出人头地,渴望一份永不变质的情感。

那些令你感到快乐的,你会发现稍纵即逝就没有了,乐事不能永远依恃。比如得到了某个期盼已久的东西,得到了就立马失去了兴趣,喜欢大家能经常聚在一起其乐融融,但总有人散的一天。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最终都是如梦一场,因为一切事物时刻在运动,所以乐事不能停驻,无论好的坏的的,都是如此。当人死前回顾这一生,只剩下一些零散的记忆,这三万多天,是不是就像梦一场?

对照红楼梦《好了歌》和注解版,你会发现所写之词,和现实如此贴合。过去追求功名将相金钱,现在大家拼了命的追求更高社会地位,排名,更多财富,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拜金风气也越演越烈。过度的外求,导致内在的极度空虚,心理疾病变多了,心无法静下来焦虑不停,自身注意力无处安放。说到底,不管你多么天才,多么平庸,多么有钱,多么贫穷,多么叱诧风云,多么碌碌无为,大家最后都归于真正的平等,都是一个“土馒头”,生死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一关,是的,包括你。出于各种原因,现在多少家庭亲人或朋友能经常聚在一起,有多少留守儿童?多少夫妻情侣异地?大家总是说着忙,要么忙着生存养活,要么忙着得到更多。聚是乐事,散是常态。聚散也是条件在主导罢了。记得上上辈老人们,一生七八个子女,成年后散落全国各地,一家人齐全吃个饭过个节的时间都没有,聚的机会寥寥无几,最凄凉的就是等到老人去世了,所有子女和亲人,才聚在一堂凑了个完完整整。以前总有迫不得已的缘由缺席,只有这时候,任何的借口和原因,在死亡面前,都不管用了。同样,结婚几十年,哪怕曾经相爱的死去活来,当伴侣死去,有多少人再娶再嫁?太多了。大多数人,只是通过伴侣得到一些生存资料,得到感情陪伴和慰藉,协助支撑养活家庭,一旦旧人不在了,随即换新人。说到底,这个世界的无常,导致必须有人有得,有人有失,有人欢喜,有人发愁。所以真的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总结一下:1,无常是规律。一切事物都是在时刻运动之中,因来自条件,果是多种条件的组合成熟,人无法主导主宰全部的条件走向,所以才有了不确定性和变动性。2,人如何面对无常,是重要的一课。认知升级,修炼这一点,无论身处任何境遇,都能保持平常心。特别是陷入失去和逆境之时。3,不必过度执着追求,和长久拥有那些虚的东西,比如情感,钱财,地位,权力,荣辱,得失等。能拥有享受固然是好事,当无法得到或失去时,调整心态,顺应无常。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