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路过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为何记录一个古老故事?
说到巴基斯坦,大家都知道这是咱们的巴铁。巴基斯坦有冰川,高原纵横,还有沙漠,更有让印度人朝思暮想的印度河,中下游就在巴基斯坦,最后汇入印度洋,距离波斯湾不远。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西北不远,便是唐朝的呾叉始罗国,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去印度求法时路过这里。真要感谢玄奘法师,他一路走一路记,后人跟着他生花妙笔,走进古代印度那一个个奇异炫烂的国度。呾叉始罗国早期跟着迦毕试国混江湖,后来又倒向迦湿弥罗国。前者在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以南的喀布尔河流域,后者就在罽宾盆地。

伊斯兰堡距离水量充足的印度河只有五十多公里,印度河有几条支流直接经过。伊斯兰堡是平原与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势较为低平,又有水源,保证这里的足够的人口容纳空间。
呾叉始罗的贵族成天打来打去,最终把人口都快打没了。玄奘说呾叉始罗国有很多已经荒废的佛寺,却没有多少僧人入驻,在夕阳下甚觉荒凉。

玄奘有意无意记载了一件印度版的王子复仇记。在英国版的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的母亲、王后乔特鲁德严格来说不算反面人物,而印度版的王子复仇记中 ,无忧王(阿育王)的王后却是反一号,所有的坏事几乎都是她干的。
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生于公元前303年,于公元前268年即位。阿育王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都是前半生在马上打天下,后半生下马治天下。

图-伊斯兰堡
阿育王打天下时,杀人太多,他后期对生命有了反思。治天下时,他放弃了原来的信奉的婆罗门教,改信佛教。阿育王为人非常宽容,他信了佛教,并没有影响其他宗教在印度的发展。李世民也是这样,他推崇道教,但佛教在贞观时期也有很好的发展。

太阳再伟大也有黑点,阿育王和李世民都栽在了同一件事上,就是家庭问题。只是区别在于李世民几个儿子不争气,阿育王的王后不是个好人。

图-航拍伊斯兰堡
阿育王正宫娘娘非常贤惠,生下了一个帅气能干的儿子,人品不错。但正宫已经去世,阿育王就册封了新王后。新王后像商周时代的 “狐狸精”妲己,容貌出众,却心狠手辣。新王后看上了帅气的太子,向太子表示,愿意和太子成双成对。太子是个三观非常正的人,哪能和继母干这等苟且之事,当然给予拒绝。

新王后在阿育王面前放太子的暗箭,说呾叉始罗是国家的门户重镇,必须要有宗室把守才能让人放心,太子就是最合适的人选。阿育王压根不知道新王后的歹毒用心,就派太子去守呾叉始罗。

图-首都伊斯兰堡
新王后趁阿育王睡着了,把诏书在阿育王的牙齿下过一遍,咬出一个印。新王后又派心腹人去呾叉始罗,说太子意欲谋反云云,让太子自抠双眼,然后将其驱逐到山谷里自生自灭。

图-印度河
太子虽然失明了,但太子妃对太子不离不弃,二人四处乞讨,最终回到了国都。在一个月明之夜,太子用乐器歌唱,语声悲切,果然顺着风进入阿育王的耳朵里。出离愤怒的阿育王立刻杀掉这个蛇蝎妇人,以及她的帮凶大臣,铲除了国家最大的隐患。

图-空中看伊斯兰堡
阿育王四处求医问药,得知菩提树佛寺有一位大罗汉,有起死回生之术,能让人失明而复见。阿育王请大罗汉为天下苍生计,赐给太子以光明。大罗汉先是讲了一遍经,再让众人哭泣,收集泪水,给太子轻轻的洗眼。阳光和一切的美好又回到了太子的视野,他又重新拥抱了光明。

玄奘记载这个久远的故事,有劝世人向善远恶之意。玄奘跑到古印度,大费周章,记录一个几百年前的故事,究竟有何深意?笔者百思不得其解,请大家踊跃留言。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