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活活被唐玄宗坑死的名将,灵宝一战,兵败被俘,晚节不保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初三深夜,哥舒翰看到案前命令自己再次出关决战的命令,久久不能平静。
此前唐玄宗和杨国忠已经多次派出使者要求自己出关决战,这些使者相望于道,绵延不绝,但都被自己以时机不到为由而拒绝,但这次不能不出兵了,皇帝和宰相已经如此表态了,自己再不接旨,就如同叛逆了。
安史之乱
自安禄山叛乱以来,前期疯狂的进攻已经停止,轮到唐军以逸待劳了,只要坚守潼关不出就好,北边与郭子仪、李光弼遥相呼应,坐等他们平定叛军老巢范阳即可,然后双方在洛阳会师,彻底平定叛乱。
但显然唐玄宗已经等不及了,加上得知潼关前叛军崔乾佑只有三四千的老弱病残,此时不战,更待何时?如果哥舒翰还驻军不前,那他就理由怀疑哥舒翰是否有异心了。
哥舒翰也明白唐玄宗的心思,于是大哭一场于六月初四带领大军在灵宝西原与叛军遭遇,没想到崔乾佑之前是示敌以弱,早已埋伏,哥舒翰二十万大军死伤殆尽,六月初九,崔乾率兵攻陷潼关,随后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
明明可以稳扎稳打,为何唐玄宗依旧不断催促哥舒翰出潼关与叛军决战?
其实不仅仅是潼关之战,之前安史之乱之所以爆发以及高仙芝、封常清被杀,再到日后仆固怀恩的叛乱,李光弼拒不奉诏入京以致忧郁成疾而死等等,都有一个根本的原因。
唐玄宗就是从血海尸山里爬上来的
这就是唐朝长期残酷血腥的宫廷政变,动辄满门抄斩,夷灭三族,让君臣之间早已充满了不安全感,各方都缺乏必要的信任,他们只相信自己手里的军队,日后的藩镇割据也是如此。
早些年安禄山作为边将,在唐玄宗的宠信和李林甫的扶持下,荣耀和权力越来越大,大到已经赏无可赏的地步,也代表了他在唐朝君臣系统下已经走到头了,摆在他面前的要么被杀,要么选择叛乱。
李林甫之后,杨国忠上位,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力意志,他必须安排新的边疆统帅来确保他听命于自己,那么安禄山就是他必须解决的对象,即便安禄山不断向杨国忠表示忠心,但杨国忠根本不信,毕竟只有自己人才是最听话的。
面对杨国忠的敌意,安禄山战战兢兢,深怕哪天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话杀了自己,因此最后一次来长安后,哪怕唐玄宗把自己穿的衣服解下来送给安禄山也无法安抚他的恐惧,甚至认为这是要留他下来的意思。
杨国忠加剧了安禄山的叛乱
双方陷入猜疑链后,一些微小的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
天宝十四年(755年),杨国忠包围了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逮捕了不少安禄山的门客,此举被安禄山解读为即将下手的信号,决定先下手为强,以清君侧的名义叛乱。
安禄山的叛乱给唐玄宗当头一棒,自己如此信任的将领居然真的反叛了,既然安禄山可以反叛,那么其他将领是不是也有这个心思呢?至此,唐玄宗只相信自己以及身边人的流言,根本不相信前线将领的判断。
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悲剧就是如此,他们根据叛军的攻势和唐军本身的素质,选择了正确的应对方式,死守潼关,避敌锋芒,但唐玄宗就是不信,两位战功赫赫,经验丰富的军事统帅就因为一个宦官的只言片语就身首异处,这就是唐朝的政治环境。
高仙芝
杀了高、封二人,潼关还是要守的,唐玄宗选择了抱病在家的名将哥舒翰,早些年哥舒翰屡次征战,勇冠全军,尤其是收复吐蕃的石堡城,威震天下,让李白钦佩不已,更是写出了“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的名句。
可惜哥舒翰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喝酒,纵情声色不加节制,最终喝到中风,不得不回长安养病,此时唐玄宗可不管他中风不中风,直接把他拉来抵御叛军,但哥舒翰作为名将,自然知道现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之前高仙芝的战术,死守潼关。
和高仙芝相比,哥舒翰有个聪明的地方,他知道朝廷斗争的策略,自己在前线拼命,后方只要一点流言就可以置自己于死地,恰好,他在长安有一个死敌,这就是安禄山的堂兄弟安思顺。
安禄山反叛,安思顺可没跟着闹,而且多次提醒唐玄宗需要注意安禄山,因此安史之乱后安思顺不仅没有被牵连,反而加了尚书衔,留在长安,他的存在让哥舒翰如鲠在喉,深怕对自己不利,于是他也来了一招先下手为强。
哥舒翰先伪造了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书信,然后假装被潼关截留,逼迫多疑的唐玄宗杀了安思顺。
潼关就是守卫长安的门户
没想到解决了安思顺却引来了杨国忠的警觉,本着宁错杀不放过的心思,杨国忠开始对哥舒翰有所防范,同样,哥舒翰也开始警惕杨国忠了。
前线大将和当朝宰相不合是要命的事情,哥舒翰的大将王思礼建议向皇帝请求杀死杨国忠来平息叛乱,如果不同意自己就带兵去诛杀杨国忠,这种行为和叛乱有什么区别?哥舒翰自然不同意,但这个事情却被杨国忠知道了。
杨国忠为了钳制哥舒翰,派手下派杜乾运招募了一万士兵,驻扎在哥舒翰背后的霸上,没想到哥舒翰反手就是一招,请求皇帝将这支新军归自己指挥,随后就把杜乾运招到潼关杀死了,至此哥舒翰与杨国忠,图穷匕见。
他们斗的好不热闹却忽略了一旁的唐玄宗,在唐玄宗眼里,哥舒翰逼死安思顺,图谋诛杀杨国忠,还收走了制约他兵权的新军,杀死了杜乾运,这和安禄山有什么区别?
“会有告崔乾在陕,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上遣使趣哥舒翰进兵复陕、洛”
恰好唐玄宗得知现在潼关前面的叛军,只有崔乾佑的四千老弱病残,连忙催哥舒翰赶快出关作战,此举固然是尽快想要平定叛军,但背后难免有让哥舒翰这支军队离长安远一点儿的想法。
“国忠疑翰谋已,言于上,以贼方无备,而翰逗留,将失机会。上以为然,续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
唐玄宗催战的命令遭到哥舒翰、李光弼和郭子仪都表示反对,他们都认为时机不成熟,但唐玄宗非常坚持,杨国忠也趁机要推哥舒翰一把,让他离自己远一点,事到如今,哥舒翰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出关决战吧。
可惜同为平叛将领,哥舒翰的能力已经远远不如郭子仪和李光弼了,哥舒翰驻守潼关半年,根本没摸清叛军的底子,甚至连基本的进取之心都没有。
安史之乱爆发半年后,郭子仪和李光弼早在五月底就扭转了河北的战局,哥舒翰这半年却是满脑子与杨国忠斗争,匆忙出关,被示敌以弱的崔乾佑以一个漂亮的伏击击败。
全军覆没
崔乾佑知道自己兵力不足,故意安排弱兵在前,官军看到后都大笑叛军不会用兵,但却不知道崔乾佑把精兵摆在阵后,两军交战,叛军偃旗息鼓假装败逃,官军斗志松懈,毫无准备,被占据高地的伏兵轻松击破,哥舒翰被擒,投降安禄山。
为了活命,哥舒翰以替安禄山招降唐将的方式乞活,奉安禄山为主,晚节不保,可惜他降信唐将无人搭理,反而遭到唐将的斥责,最终被安庆绪所杀,一代名将以如此屈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一生。
潼关一战,让本来形势大好的平叛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局势更加糜烂。
六月初四,哥舒翰出关;
六月初九,崔乾率兵攻陷潼关;
六月十三,玄宗逃离长安;
六月十四,马嵬驿之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赐死,唐玄宗入蜀,留下太子李亨在北方平叛,而得知潼关失守后,郭子仪、李光弼不得不放弃河北战场,率兵入井陉关西去。
虽然不久安禄山的叛乱被平定,但没想到史思明居然复叛,复叛的原因还是唐肃宗不信任史思明,图谋史思明事情被泄露,史思明才反叛的,也证明了唐朝君臣关系的紧张。
这种你死我活的不安全感,已经不受任何人控制了,哪怕有人想做出改变,也会被不相信的一方杀死,给其他人留下更深的教训。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平定永王之乱和收复两京的来瑱相信了朝廷,放弃兵权回到长安,被宦官欺压,最终惨死;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哪怕唐代宗坚持向仆固怀恩保证,仆固怀恩也不肯去长安,宁可叛乱求生;
平定安史之乱的另一个功臣李光弼呢?拒绝前往东都,带兵跑去江淮,宁愿背负拥兵自重,名声不保的骂名,也不肯去长安。
只有郭子仪靠着自己逆天的情商和人脉,但依旧活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晚唐的藩镇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明明可以稳扎稳打,但唐玄宗就是不断催促哥舒翰出潼关与叛军决战,毕竟这种情况下,哥舒翰在潼关多呆着一天,唐玄宗和杨国忠就要担惊受怕一天,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哥舒翰早已失去了唐玄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