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古诗词日历 | 释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845112

古诗词日历 | 释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紫网2023-10-15 10:07:220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友人乔迁新居到了城郊一带,荒野小径通向生长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新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它们还尚未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只好向西边的邻居询问情况。

邻居说他是到山中采茶去了,要等到日落时分,才能回来。

注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虽:一作“唯”。带:近。篱边菊: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著花:开花。去:一作“出”。归时每日斜:一作“归来日每斜”。日斜:日将落山,暮时也。

赏析

这是唐代诗僧皎然的一首访友诗。题中“陆鸿渐”即陆羽。陆羽以《茶经》闻名于世,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其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一带。这首诗当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移家”,交代了陆羽乔迁新居的背景。“虽带郭”,交代了新居的郊区位置。“野径”,说明新居的幽静。“入桑麻”,表明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这两句是说,友人乔迁新居到了城郊一带,荒野小径通向生长桑麻的地方。“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是说,近处篱笆边,都新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它们还尚未开放。一则因为刚刚“移家”,种下的菊花尚未来得及开花。二则菊花象征隐逸者也,表明陆羽的身份是一个隐士。“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后四句整体诗境大抵脱胎于《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其语言平白如话,极其易懂,于极质朴的语言中,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

“扣门无犬吠”,亦从侧面回应“移家”,尚未来得及养只小狗。“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则说明陆羽的忙碌日常,整日与茶打交道,不问世事,山中高卧。再看题目《寻陆鸿渐不遇》,其实也与《寻隐者不遇》并无二致。只是将“隐者”变成“陆鸿渐”。事实上,“陆鸿渐”就是隐士,这样一看,两首诗就更接近了。当然,从艺术上来看,《寻隐者不遇》要更上一层楼。然而,此诗亦能很好地展示陆羽潇洒疏放的隐士高人形象,其逸士情怀和胸襟气度,皆跃然纸上,使人仰慕其旷古高风。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亦是五律,其对仗采用的是流水对,两句上下相承,互相关联,不能颠倒。遇见是缘,

点亮在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