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道德经》的思维方式,让人豁然开朗!
845158

《道德经》的思维方式,让人豁然开朗!

紫网2023-10-15 10:35:510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

它只有五千余字,却涵盖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

而其中潜藏的思维方式,更是智慧之光、辉耀寰宇。若读懂一、二,人生必将豁然开朗。

1、重“无”思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是重“无”的思维。

有些东西,看不见,却无处不在、能量惊人。

比如,诚信。

就像商鞅立木为信,成就了变法下秦国的崛起。

人无信则不立。

以诚待人,以信处世,才能赢得口碑,成就人生。

再比如,心态。

同样一杯水,有人悲叹:唉,只有一半了”,有人却欣喜:太好了,还有一半”。

这中的差别,就在于无形的心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空的盆子,能装物;空的房子,能住人。

有,能提供便利;无,却更有价值。

人生在世,不管做人还是做事,不能只盯着有形的便利,更要重视“无”的价值。

多看一些“无用”的书,多做一些“无用”的事,多交往一些“无用”的朋友,你会发现:

“无”越多,却滋生了越来越多的“有”:快乐、淡定、从容……

2、胜己思维

胜人者力,胜己者强,这是胜己思维。

人生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

那些懒惰、恐惧、自私、贪婪、嫉妒……挥之不去、无处不在。

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战胜自己呢?

一、独处自省。

一个人的出众,是从独处开始的。

只有看清自己,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

二、不藏拙。

弱点,是客观存在的。

与其逃避,不如将弱点暴露出来,逐步建立起战胜的信心。

三、扬长避短。

当有些弱点难以克服时,可以扬长避短。

一旦将注意力放在优点上,就能抵消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能对自己狠心,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而总是原谅自己,终将一事无成。

3、柔性思维

守柔曰强,这是柔性思维。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人这一生,想要活下去、活得好,必得参透柔性思维。

一,能示弱。

他强任他强,他横任他横。

处于弱势时,既要有卧薪尝胆的忍耐力,又能暗自蓄力、伺机而动。

二,懂守强。

越是强者,越要少一些咄咄逼人、争强好胜,多一些忍让与谋略。

理直气和,义正辞婉,财不露白,富不露相,贵不独行……凡此种种,都能让你更好地守强而活。

三,会静心。

会静心的人,既不觉得“示弱”是煎熬,又不感到“守强”是克制。

他会用一种慈悲心去化解,真正做到仁者无敌。

刚者易折,柔者长存。

生而为人,强大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强大以后好好活着。

用柔和心看世界,用柔软的身段处世,才能张弛有度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4、利他思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利他思维。

人生若只能选择一种思维方式,利他是最佳的首选。

人,一旦受惠于人,大都会有亏欠压力而及时回报。

最终,利他,就礼尚往来地通向了人生的终极坐标:你好,我好,大家好。

一个人,要如何培养利他思维呢?

一,改变心态。

人是有磁场的。

你是虚情还是真心,对方一定能感受到。

利他之心,不能停留在表面的意识中,而是真正去学习做人的品质与担当。

二,行动实践。

不非议他人、多赞美别人、参加志愿活动、义务献血、爱心捐款……

凡此种种,或大张旗鼓或润物无声,都能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当你心里装着别人、做对的事,你想要的,慢慢都会有的。

说到底,你能为他人提供多大价值,你就能获得多大成就。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