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40:反者道之动!老子为啥强调“反”?给我们4个重要启示
【本章提要】
本章经旨,乃是言天地有无相生之妙,皆是大道反覆动用之机也,人能知此反复之理而修之,可以出有入无,与大道同其动用矣。
【经典注译】
1.【反者道之动】
译:道的运动是循环的。
▲“反”的内涵、途径有哪些?带给我们4个重要启示!
A.相反对立与循环往复。
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某些规律,其中的一个总的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也因其对立面而显现。
这种“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所谓循环往复,指道体是恒动的,事物总是再始更新地运动发展着的。
B.反——从“世间法”到“出世间法”
世间人是行“世间法”,修行人是“出世间法”,“出”即是“反”,就是反着走。
世间人最在乎名闻利养,是“正事”,而修行的目的是出世间,不再做愚痴的“六道凡夫”。因“凡心”与“道心”决然相反。凡心是妄心,道心是妙心;凡心渺小,只有“自我”;道心遍虚空,唯有“真我”。
C.反——去人道,复天道
反者,复归、归璞也,就是“道的修持动态方向”,就是真正修道的“行持”。
天地之道,如不反复,则阴阳不能消长。不但造化之理有此反复,且如人之七情六欲皆属于动,若不以静反之,则动念成乖,举心是妄。
若看破此理,以智慧觉照之力,摄妄归真,反情归性,少有一毫念虑之妄,一照便回,断不肯动中生动,乱我之性真,业中造业,害我之天德,行持日久,我之性自然如深潭印月,我之心自然如止水无波。
老子强调要去文、去巧、去智,将人之妄为全部去掉,接着就能反于天道,人道不去,天道不复。礼、义、仁、德、道,这个依次复得的过程,就叫反。
D.反——生生之本、不息之源
人道尚强为,易陷入失序、混乱的状态,欲凭道回到清净、有序的状态,就是“反”。返回到了道的状态,就会到达一种虚境,那里什么都没有,无器物可执用,看上去不高不贵,也不强,而是又小又柔又弱。反到这里有什么作用呢?其作用是生生之根,不息之源,无穷之本,无有之大。
宇宙若不知“反”,一味朝一个方向前行,将会消散于无限空间中不复存在。
电影《奥本海默》剧照
2.【弱者道之用】
译:道的作用是柔弱的。
▲老子如何提出“弱”是道的作用?
矛盾双方对于人的意义是不同的,那一个人在矛盾双方面前,如何作出趋利避害的正确选择呢?老子从这个角度提出了“弱者道之用”。
一般来说矛盾双方有大小、强弱之分。老子观察生活发现,柔弱是生命鲜活之相,强硬是事物衰亡之兆。老子认为,强势一方大多包含了自我否定的因素,是导致事物夭折和完结的力量;而弱势一方,往往蕴含生命的活力,是主导事物发展的力量。 因此,善于居弱守雌,善于使自身具有更加持久的生命活力,是人认识矛盾的重要目标之一。
道创生万物辅助万物时,万物自身并没有外力降临的感觉,柔弱即是形容道在运作时并不带有压力感的意思。
▲道之用,为什么用弱不用刚?
道机之动,不违于时,不失于气,不择物而施,能顺万物之情,不逆物而用,能从万物之性,委屈周遍,可谓弱矣。然其用则入水火而无间,透金石而无痕,体万物而不遗。不以刚为用,而以柔为用,即如春夏温和,能生万物,秋冬凛冽,则杀万物。温和柔也,凛冽刚也。
不但天地之道有此柔弱之用也,人之处事,语言平和,则听者易于受而不违,行事宽恕,则事必易于成全而不败。是知弱之用,无事无物不宜也。
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如何理解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在物的层面上,此物和彼物,本性各异,所蕴含的道理都是局部的、片面的,显然不足以统御万物。如果穷尽了万物的知识,是否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个统御万物、无所不包的道呢?这样也不可取,所归纳提取的“道”,也不可能是全然本真的“道”。
那如何掌握万物之奥并统御之呢?
要找到它们的源头,万物都生于一个源头,如掌握了这个源头,就能理解万物是如何生出的。既然存在一个源头,就是存在一个“有”,此即“万物生于有”。
那生成万物的这个总源头的“有”,是怎么来的呢?
从无而来。万物源头之处的“有”,仿佛造物者一样,但还不是道的最深最幽处,还可以继续往回“反”,还有一个造物者之母的存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可听可见可知,出于一片混沌虚空之中,此即是“无”。
本章经旨,虽有动静体用之分,其中立意,惟重反之一字。有此反复之机,天下万物无不有矣。
▲道生万物的过程中,有与无是什么关系?
“无”“有”乃是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无”并不在有之先,而是与“有”共同作为万物存在的始源。须知有形有色之中,更有妙无者具焉,无形无色之中更有妙有者存焉。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