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
845900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

紫网2023-10-16 14:59:060

文 / 子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政治制度的变迁背后是对皇权和相权的同时稀释,意义深远。

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大秦之后确立了三公九卿来维持帝国运转的组织架构。三公分别为: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和宫廷档案的管理,丞相管行政,同时,御史大夫又是丞相的替补人员,当丞相职位出现空缺时一般都由御史大夫顺位进补上去。

三公各自独立,所以,丞相就成了帝国政务的中枢,负责帝国的所有政务。秦国为什么对拜相一事特别重视,为什么经常将丞相的职位授予在秦国完全没有根基的别国士族,怕的就是宰相坐大,威胁王权。

就这,秦国还是出现了吕不韦、昌平君这样的权相。嬴政之所以赐死吕不韦、将昌平君放逐到郢陈,就是王权和相权斗争的结果。

秦始皇看到丞相李斯出行时的盛大排场时为什么很厌恶,就是对相权的天然敏感。当李斯看到丞相府门口车水马龙的场景时也是一时感慨,“物禁大盛”,其实他是想起了吕不韦,怕自己复制了权相的结局。

但秦始皇凭借一统天下的军功还是能非常轻松地驾驭相府,至于二世胡亥,那就不一定了,胡亥和赵高为什么非要弄死李斯,本质上还是君权和相权的冲突,赵高以胡亥老师的身份代理了皇权弄死了帝国的丞相。

到了汉朝,由于丞相被以萧何为代表的军功派所垄断,汉朝的皇帝基本是垂拱而治的状态,不参与具体行政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君权被相权大大侵蚀。

刘邦在时可以凭借巨大的军功压制丞相府,刘邦去世之后,宫廷和相府立马就会失去平衡,曹参当面生怼汉惠帝就是这种不平衡状态下的具体体现。

所以,皇帝和宰相群体必然会经历一番博弈,结果是,汉武帝以发展内朝的方式逐渐架空外朝宰相。此后,尚书、中书、门下群体逐渐发展为决策机构并以各自的下属部门不断侵蚀外朝九卿的执行机构。

▲汉武帝将尚书群体引入中枢

图源/剧照

这里多说一点,不论是宰相还是之后的尚书,最初都是皇帝的近臣:宰相此前是诸侯的家臣,尚书最初只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可见,皇权的扩张都是先将身边人培养为代理人。后世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太监专权的现象,本质上和此前的尚书一样,太监也是皇帝的代理人,皇帝通过他们将皇权无限延伸而已。

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过渡,尚书、中书、门下省彻底成长为决策机构,到了隋朝,隋文帝也就顺势将三省六部制正规化、制度化。此时的三省长官就成了所谓的宰相,独相变为群相。唐朝由于李世民此前出任过尚书令一职,所以没人敢再担任尚书令,这样,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就成为了宰相,由一分二。

也就是说,秦汉时的独立决策已经切换到群策的频道,相权被大面积稀释。这还不够,皇帝还经常给部分大臣佩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标签让他们参与政事堂的会议,这些人事实上也是宰相。皇帝这样做无非是想进一步稀释宰相的权力,在宰相群体中不断培养自己的代言人。

是的,相权被削弱的同时,皇权必然得到大面积扩张,群相制度的设计再也不会将皇帝变为垂拱而治的角色。

再说九卿到六部的变迁——

九卿分别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少府、宗正、廷尉、典客、治粟内史

但细分的话,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少府、宗正本质上都是为皇帝的宫廷政治服务的。只有廷尉、典客、治粟内史以及丞相府内的诸曹才是所谓的行政机构。

从这就可以看出,秦汉的皇权虽然被相权严重束缚,但宫廷政治依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帝国的头部资源还是主要给皇帝个人服务的,严重向皇权进行倾斜。

等到尚书群体逐渐架空外朝的丞相之后,尚书省的内部机构也就不断侵蚀九卿的权力,魏晋南北朝时有人就曾经建议,撤销九卿的编制,并入尚书省各部,让尚书省成为真正的决策兼执行机构。

说明尚书省代替九卿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隋文帝就正式落地了三省六部的制度,将尚书省六部真正标定为正式的执行机构。

▲隋文帝落地了三省六部制

图源/剧照

如果进行对标的话,吏部就相当于汉朝的光禄勋,礼部相当于太常卿。由此可见,和宰相、尚书一样,六部的大部分也是脱胎于为皇帝服务的九卿。

也就是说,王朝的管理越来越正规化,为皇帝宫廷政治服务的机构逐渐被降级为第二梯队。比如,宗人府、内务府等都已经被去除了“政治属性”,成为单纯的服务机构。

必须得承认,这确实是一种进步。唐朝时,六部尚书上午在都堂集体办公统一意见,下午各回各的办公室落实执行,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同时,皇帝虽然因为相权的被削弱被加重了权力比重,但由于三省制度的设计,皇帝的权力还是被极大束缚。

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的起草,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谁都不能说了算。

在这套制度的设计下,由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即使皇帝在上面签了字如果门下省觉得不合适也不会交给尚书省去落实。门下省将皇帝诏书退回的行为称为“封驳”。

但这又会大大降低行政效率,于是就有了“政事堂”,中书门下的人坐一块商量妥了再出正式文件。

也就是说,对于帝国的治理,皇帝并不能自由贯彻自己的意志。皇帝要想绕过正常的制度设计一定会表现得扭扭捏捏,唐中宗由于没有经过正常手续任命了部分官员,人们将其称之为“斜封官”。

这就是所谓的,“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也就是,即使是皇帝发出的命令,如果没有加盖“中书门下之印”也不会正式生效。

▲武则天短暂改过官名

图源/剧照

可见,虽然皇权在相权被削弱后得到了扩张,但皇权同时又得受制度的严重制约。让制度管人,这也是一种进步。

但皇帝往往还是会通过培养中书舍人等中层管理人员将皇权扩张至中书省,毕竟皇权在整体实力上是强于相权的,手指头肯定是干不过一个紧握的拳头的,就是这个道理。像雍正,人家还可以通过组建军机处的临时机构将内阁和六部同时架空。

和科举制一样,三省六部制的管理方式也是在隋唐时彻底成熟成为最适合维持帝国运转的组织架构,因此,唐朝才产生了《唐六典》这样关于政治制度总结的巨著。

但这却是从秦汉时代到隋唐通过历史沉淀下来的经验,试错周期还是蛮长的。

总之,三省六部制的设计同时束缚了皇权和相权,这是不争的事实。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推荐阅读:能够全领域覆盖一个王朝的只能是六部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