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问世三百年了,为什么关于它的研究一直争论不休?
今天想讲一个题外话,关于红楼梦圈子内的“吵架文化”。与一般的读物有别,红楼梦的读者似乎很容易互相争吵,不论是基于文本的“钗粉”和“黛粉”之争,还是基于风月宝鉴背后故事的“索引派”、“探佚派”等派别争斗,抑或是基于红楼梦最终结局的各种争论,几百年来都不曾停止。即便你是一个普通的红楼梦读者,不关心红楼梦索隐出的史实,也不讨论众说纷纭的红楼梦结局,你依然可能陷入“宝钗到底是不是小三”、“尤二姐和凤姐到底谁是好人”等等的争论当中。而且,与其他的话题有所区别,基于红楼梦的争论,其争吵的等级都比较高,人们时不时会就对方的与自己相左的观点上升到智商、人品等有人身攻击色彩的层面上。这种现象在整个文学界可以说都是比较独特的。——这一点,我最近在写文章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最近我试图写一些文章探讨薛宝钗的“心机”,但我发现自己迟迟难以下笔。一旦下笔开始写,我的脑子似乎就自动在想办法寻找尽可能和软的词汇,尽可能中肯甚至有点模棱两可的表达,以求避免可能发生的争吵。那么,红楼梦的圈子里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作为普通的读者,我们又应该怎样去理解和面对这样的争吵?这篇文章里,我就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红楼梦之所以会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主要是因为,不论从情节与人物的设定还是小说本身来说,这本书都是极为特殊的存在。
红楼梦的人物角色是非常多样化的,而且作者所站的角度是很上帝的。这种情况不仅在角色数量较少的普通才子佳人小说当中十分罕见,而且在中国古代的其他名著当中也是甚为独特的。中国古代一般的小说,其人物多半比较少。例如最著名的西厢记,主角总共就那么几个,正面人物就是张生、莺莺和红娘,反面人物就是郑伯常、相国夫人等人,再加上些无足轻重的群众演员,便构成了它的基本框架。这样的文学作品也有可能非常优秀,但很难衍生出像红学这样浩繁的分支来,几乎每一个读者对这些角色的看法都不尽相同。即便是论到古代的其他三大名著,都描写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但红楼梦仍然在其中是独树一帜的。这就要讨论到红楼梦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核。之前我曾经写过文章论述红楼梦的悲悯色彩,而这种悲悯色彩,恰是需要作者能够站在几乎绝对冷静的上帝视角,才能够向读者展开的。在其他的名著文学当中,对于文中的角色,作者或多或少都有内心的褒贬的看法,例如将曹操描述成一个乱世的大枭雄,将林冲描写成一个被逼无奈值得同情的多情英雄等等。这种时候,要违反作者的本意去给这些人翻案,是难度很大的。另外,一般的名著,就算是描写了很多性格各异的角色,也很难避免作者自己的三观对他们的影响,例如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由于其革命年代的底色,书中所有具有反叛精神的人,都自带一种正义的光环,而因循守旧的人则无论怎么看都不免面目可憎。
然而反观红楼梦,作者对于他笔下的人物,不论是通常所论的正派还是反派,都以同样冷静而理智的态度来叙写,他们的悲欢喜乐,他们的前因后果,他们的可怜之处与可恨之处,都历历在目。正因为作者本人对角色的上帝视角,读者才能有腾挪观点的余地。这种以上帝的眼睛塑造的角色,本身就十分立体,也经得起探讨,更何况这样的角色,作者写了好几百个呢?除了角色的繁多和作者的上帝视角,红楼梦还有一记更要命的杀招:书中的角色之间的三观差异本身就是非常大的。这也是红迷之间会频繁摆脱讨论和争论的范畴,上升到争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红楼梦里,黛玉极致的理想主义和宝钗极致的现实主义,探春的极度的家族情怀和赵姨娘的极度利己的思想,宝玉的极度反叛和贾政的极度守旧,袭人的极度顺从和晴雯的极度反抗,都在作者的笔下生动地呈现。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袭人的人,喜欢晴雯的人就会攻击你身上有奴性,而如果你觉得探春对赵姨娘太铁面无私,喜欢探春的人便可能会觉得你没有大局观。每个读者支持的派系之间,呈现的水火不容之势,是红迷的争论不断升级的重要推手。其实,现实当中的人,本人的三观也本就不尽相同,但由于合理的社交距离,人们不太可能向不熟悉的人甚至陌生人分享自己的核心观点,所以,“三观不合”就免于成为大家平时吵架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在红楼梦这把手术刀面前,人们的三观会因为自己喜欢的角色而得以显性化,甚至由于角色本身的鲜明特点,这些显性化的三观还会透过这些角色的放大镜,被夸大甚至极端化地理解。这也就使得红迷之间,多有一言不合就要吵得面红耳赤的现象。此外,从小说本身的角度,红楼梦的独特性也当然非常明显:脂批的暗示和未完的结局,这些不确定因素,会使得红楼梦的小说主旨,和每个情节的真实目的都变得扑朔迷离。因此,借此发生激烈的争吵也是无法避免的。红学家们的众说纷纭也基本是基于此。并且由于曹雪芹斯人已逝,这些红学的观点大多数都能自圆其说,它们之间也永无融合或者求同存异的可能。
那么,我们作为普通的读者,又应该如何看待和面对这些争吵呢?针对红楼梦本身而言,我认为作为想要加深自己对文本理解的普通读者,还是不应该钻进牛角尖,而更宜博采众长,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各个派系。这是因为我始终相信,没有一个派系会是没有自己逻辑的,即便是一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派别,也一定有其形成的内在原因,甚至是对文本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这些文学上观点的碰撞都是极为可贵的,能够延伸出许多思维的火花。更哲学地来看,红学的争吵也是目前社会的一面微缩镜。时事纷杂,观点众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普通大众得以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大数据又使得人们更容易被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当中,活在自己认为正确的世界里。对于我们自己不喜欢的观点,我们倾向于不去看,久而久之,自己固有的观点就更加根深蒂固。这样一来,我们更容易将其他不同的观点理解为“歪理邪说”。由于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不同,在现实中的经历和生活圈子又大相径庭,便很难取得双方都容易接受的观点了。甚至,因为观点差距太大,我们还有可能会真的觉得那个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哪里不太正常——这就好比,月球上如果有智慧生命,他们测出来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人就是不同,在不能了解地球的生活状态时,他们也可能觉得地球人脑子不太对劲:“地球人是不是有什么大病啊?!”(误)。在红学上,如果争论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想不开始吵架,估计也难了。因此,面对红楼梦中的争吵和不同观点,我想我们也应当时刻以此为警醒: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充溢着不可知论的时代,然而尽管可能无法获知世界的真相,知道自己不知道,总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要好一些吧。作者:泥娃娃,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