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心中的尺子》④《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人间世,就是人世间,它写人在世间的各种复杂的关系,写人的无奈,写沉重的肉身。《逍遥游》是灵魂飞起来了,《人间世》是脚落到地上了。
——林光华《放下心中的尺子》
《放下心中的尺子》
——④《庄子 · 人间世》
相关文章:
《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齐物论》:到底什么是齐物?
《庄子·养生主》:庖丁的刀和刀郎的刀
《梁东说庄子·人间世》
1
从无为到处世
《逍遥游》讲如何追求绝对的心灵的自由。
《齐物论》讲人和天地万物如何齐一。
《养生主》说人要顺应自然,达到“安时而处顺”的生命状态。
《人间世》则是讲处世之道,庄子认为,处世之道应该追求自然、清静、无为,不执着于名利,不为其所困扰,以保持内心的平和和自由。
你看,如果我们曾经对老子的思想粗浅地理解为“无为”、“避世”,那么在这里,庄子又把我们拉回来,提醒我们:如何不被纷纷扰扰的人际关系所左右,如何秉持“顺其自然”的“道”,如何在“入世”之中,达到“逍遥”。
之前介绍过梁的《梁东说庄子·人间世》——心斋可破世间难,无用原来是大用,是中规中矩的方式,原文 解析,适合想精读《庄子》的朋友。
而这本林光华《放下心中的尺子》,更像课堂上的老师,抛开了课本本身,从更宽泛的角度进行诠释,是不同的味道。适合不想读古文又希望领悟到庄子核心思想的朋友。
2
人生两大束缚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 · 人间世》
庄子又再次借用了孔子的形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叫“重言”。
这段话里有两个重要的含义需要理解:
其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关键在“命”和“义”
这段话是讲人生有两件束缚的事,一是亲子关系,一是君臣关系(放到现在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关系),都是我们自身人际关系的重要构成。
亲子关系,来自血脉,是命中注定,所以说“子之爱亲,命也”,心中是永远无法解下的牵挂 ;而君臣关系,“义也”,来自“忠义”、“侠义”,在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强调对社会关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价值观。
无论是对待家庭关系,还是对待社会关系,最高的境界,都是让对方安心。
庄子重视的是父母与上级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形式上的。让对方安心,这个才是最难的。
其二:即使秉持了“命”和“义”,结果仍不如人意时,该怎么办?
庄子传授的人生哲学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这句话,让第一个问题得到了升华——我们来到世上,根本目的不是侍奉父母,不是侍奉上级,他们都是我们面对的一种关系,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侍奉好自己的内心,你的内心才是你的主人。
侍奉内心最好的方法是:不要让情绪与情感控制了你,不要让哀乐的情绪与情感左右了你,让你一辈子在情绪与情感中打滚,被束缚,被牵制。对待命运中努力了也改变不了的东西,要安然接受,这是对待情绪与情感的重要的一步。否则,一生与命运对抗,其实就是一生被命运捆绑。
“安之若命”不是消极、不是逆来顺受听天由命,是最高的德行。
道家的“德”和儒家的“德”有很大区别,这里的“德”,是指遵从自然规律,听从天命的“德”,顺势而为,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明白自己的局限性,才能走得更远。
3
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热血冲动,这份热情可歌可泣。但是,每当我们冲动的时候,一定要想想孔子的话,想想庄子的话,想想鲁迅的话。
——林光华《放下心中的尺子》
接下来,庄子又借用颜回和孔子的对话来阐述在处世中如何顺应“天道”,那就是下面这句:“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其实庄子很成熟,也很实际。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不要去逞能,先保护好自己,先自救再救人,先自度再度人。
儒家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是指在关键时刻,非你不行的时候,顺应了历史的时机,做了正义的事,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情况下都鼓励人去送死的。
4
如何面对世间的焦虑
这一段,其实是本书作者从《人间世》跳将出来,发散出来说的,讲了四类人面对命途多舛的人生际遇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
第一类:屈原,舍命保名节。
屈原是“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真性情。他对是非、善恶、美丑都有鲜明的执著,顽强地追求人际的真理,把儒家的仁义道德,深沉真挚的情感化了。尽管他的选择,在庄子也许看起来不够“养生”,也不够“先存诸己“,但他代表了一种接恶如仇的执着态度。
第二类:陶渊明,辞官得自由。
选择逃避或者说选择换一种活法,这也许是最契合庄子精神的一类人。
第三类:王维,仕隐两不误。
能当官、能写诗、能作画、能精通音律,亦官亦隐,都是修行,王维最契合《金刚经》“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的真谛。
第四类:苏轼,穷达皆安命。
苏轼将孟子的担当精神与庄子的超脱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了自己身上,“也无风雨也无晴”,他的包容度是超过庄子的。
如果是你,人生得失起落之时,会想起上面的哪一位呢?
5
无用方为大用
读到了《逍遥游》中的大鹏扶摇和笼中之鸟,《齐物论》中的秋毫之末与泰山之大,《养生主》中秦时失吊丧的生与死,再到《人间世》中的无用和大用。
你发现没有,其实庄子绕来绕去,都在说辩证法。
在上一篇《齐物论》中,庄子认为“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事物没有一个绝对的对立,它是齐一的、齐物的,对于同样的一个事物,你是一种是非,他是一种是非,没有绝对的是和非。人为设定的标准并不总是正确的,因为你一旦有了“分别心”就有了立场,有立场心里就会有一把尺子,就会去评判一个事物是平庸还是出众,也会假设别人心里也有同样一把尺子在评价你自己,从而给自己造成困扰。
庄子笔下的散木,正是这样所谓”平庸“的树木,它的平庸仅仅在于拒绝一切尺子的量,而不是真的平庸。它回到生命自身,平静地、平淡地、真实地守住自己本来的面目,超出了世人一切以成功为衡量标准的陋习,仅此一点,就够不平庸了。
套用《金刚经》那句“佛说般若波罗蜜,既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也可以这样说——“庄周说无用,即非无用,是名无用”。
6
虚而待物,唯道集虚
人间世,就这么复杂凶险。
庄子在《人间世》中的超脱、逍遥,无功、无名,就是告诉我们要“唯道集虚。虚者,⼼斋也。”
虚,不是心虚、空虚。而是虚怀若谷,是放空自己、觉察自己、认识自己,是心存敬畏,对事物、旁人、环境、自然、天道,都保持敬畏,从而做到“虚⽽待物,唯道集虚”。
当⼀个⼈没有怀揣着想要证明“我是谁”的念头时,⾃然就会“莫若以明”。
三个石头
2023.8.4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