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漳河
《水经注》里的漳河
---卷十《水经·浊漳水注》、《水经·清漳水注》考略
摘要:《水经·浊漳水注》、《水经·清漳水注》是研究漳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三层二维法”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百度地图、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相关考古资料及实地踏勘等为据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经注》卷十漳河流域所涉史地疑难进行系统探究。期冀能为修复和保护漳河流域相关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历史文脉恪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水经注;漳河; 浊漳水; 清漳水等
备注:拙文部分发表于《水经注》里的长治,山西大学等《“首届太行山论坛暨太行山传统村落田野作业、价值评估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0年12月4-6日,第63-72页。
△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
漳水出鹿谷山,与发鸠连麓而在南,《淮南子》谓之发苞山,故异名互见也。左则阳泉水注之,右则散盖水入焉。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为别耳。
长子县故城,长子县,《禹贡》属冀州,因尧子丹朱而得名.《左传·襄公十八年》载“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可知春秋时已称今名.战国时属韩、赵.秦置上党郡,为郡治.两汉属上党郡,亦为郡治.献帝建安年间,郡治徙壶关,为属县..长子县故城即今丹朱镇孟家庄村西南之长子战国古城,古城遗址颇具规模,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500米,城址西南有一圆形夯土遗迹,底部周长25米,残高5米,夯土层厚约0.1米[0]。
按经文所谓“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推析此处浊漳水即指今浊漳河之南源而言。(备注:浊漳河,河分三源:浊漳南源出于长子县发鸠山;浊漳西源出于沁县漳源村;浊漳北源出于榆社县柳树沟。南源和西源先在襄垣县甘村交汇,又东至襄垣县合河口与北源交汇,始称浊漳河。)
发鸠山,今仍称发鸠山;位于山西省长子县城西约二十五公里处,属太岳山脉,主峰海拔1646.8米。《山西经·北次三经》云:“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郭璞注云:“今在上党郡长子县西。”《清一统志》:“发鸠山,在长子县西五十里,一名发苞山,一名鹿谷山,一名廉山。《山海经》:发鸠之山,漳水出焉。《淮南子·地形训》:浊漳水出发苞。注:发苞一名鹿谷。《汉书·地理志》:长子县鹿谷山,浊漳水所出。《魏书·地形志》:长子县有廉山,浊漳出焉。《元和志》:发鸠山在长子县西南六十五里。《寰宇记》:鹿谷山在县西,有大道入壶口,东出达襄国,西登奚斯巨岭,以达河东,径阻千里。《县志》:在县西五十余里,亦谓之长子西谷山。有四星池,是谓灵湫,漳水之源。其山苍秀耸拔,诸峰四面如列屏然。”明代朱载堉在其《羊头山新记》中也提及发鸠山,山下的灵湫庙里还供奉着炎帝神农氏女儿,奉为当地漳水水神,传说是炎帝为自己女儿所建。(另注:今浊漳河南源发源于长子县发鸠山(今人亦称之为鹿谷山,但从注文“漳水出鹿谷山,与发鸠连麓而在南”推析注文所谓鹿谷山疑与今发鸠山南麓方山主峰有关。)
备注:2022年12月12日-17日在天津卫视播出的六集大型生态人文纪录片《海河》。通过对海河全流域的宏观梳理,海河专家靳怀堾在纪录片《海河》中确认了海河全长为1122公里,海河源头位于山西省长子县西部的发鸠山这一研究成果。发鸠山上有一座灵湫庙,供奉的是炎帝的小女儿,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精卫。
阳泉水,据谢鸿喜考证:今称岳阳河[1],“在长子县西南。”但光绪《山西通志》云:“阳泉水出县西四十里平泉村(今仍平泉村),东南流至乐阳村(今仍乐阳村)入漳,俗名阳泉沟。”故结合光绪《山西通志》及Google earth综合考量“岳阳河,在长子县西”为妥。
散盖水,据谢鸿喜考证在长子县西南三十余里处[2]。光绪《山西通志》云:“散盖水出县西南五十里散盖山下,北流入漳,经李庄、两都二村。”
阳泉水、散盖水均系浊漳河上源季节性小支流,从Google earth 鸟瞰注文“三源同出一山”后汇聚处约与今申村水库相当。
△东过其县南。
图表 1浊漳水上游流域卫星示意图
又东,尧水自西山东北流,迳尧庙北,又东,迳长子县故城南,周史辛甲所封邑也。《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即是县也。秦置上党郡,治此。其水东北流入漳水。漳水东会於梁水。梁水出南梁山,北流,迳长子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十二年,郑取屯留尚子、涅。尚子,即长子之异名也。梁水又北入漳水。
尧水,据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尧水在县西南十三里潜山,东北流入漳水。
尧庙,今仍称尧庙,在今长子县西12里尧庙山上。其山又称潜山。
梁水,据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梁水出(长子)县东南二十里梁山下,西北流至下霍村入漳,河长十五里。
△屈从县东北流。
陶水南出陶乡,北流迳长子城东,西转迳其城北,东注於漳水。
陶水,疑与今陶清河有渊源,但按注文“北流迳长子城东,西转迳其城北”考量则古陶水与漳水河道均已发生较大变迁。
△又东过壶关县北。
漳水东迳屯留县南,又屈迳其城东,东北流,有绛水注之。水西出谷远县东发鸠之谷,谓之为滥水也。东迳屯留县故城南,故留吁国也,潞氏之属。《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执孙蒯于纯留是也。其水东北流,入于漳。故桑钦云:绛水出屯留西南,东入海。漳水又东,冻水注之。水出西发鸠山,东迳余吾县故城南。汉光武建武六年封景丹子尚为侯国。冻水又东,迳屯留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元年,韩共侯、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留。《史记》赵肃侯夺晋君端氏而徙居之,此矣。其水又东流,注于漳。故许慎曰:水出发鸠山入河,从水,东声也。
屯留县,按注文“漳水东迳屯留县南,又屈迳其城东”比对相关文普资料,则今屯留县李高乡古城村东周遗址恰当其位,而附近的古城沟村一带亦分布着颇具规模的汉墓群亦为此进一步佐证。(山西文物局,2006)
绛(滥)水,按注文“东迳屯留县故城南”作方位推析绛水应即今岚水河而非今绛河。
冻水,按注文“冻水又东,迳屯留县故城北”冻水即今绛河。
余吾县故城,按注文结合考古资料推析余吾县故城即今余吾镇南街村东周遗址。(山西文物局,2006)
漳水又东北,迳壶关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故黎国也,有黎亭。县有壶口关,故曰壶关矣。吕后元年,立孝惠后宫子武为侯国。汉有壶关三老公乘兴上书讼卫太子,即邑人也。县在屯留东,不得先壶关而后屯留也。
壶关县故城,按注文“迳壶关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县在屯留东”结合文普资料推析,今长治市马厂镇颇具规模的泽村遗址[3]与注文方位描述大致相当,但城址未明估计已为漳泽水库所湮。
黎亭,不少学者认为即今长治县黎岭村,但爬梳相关文普资料发现黎岭村有颇具规模之汉墓群分布,故此黎亭亦当不远;而附近规模最大的战汉遗址则为韩店镇南王庄战汉遗址[4](约48万平米);故此推析黎亭当与南王庄战汉遗址有渊源。
壶口关,学界多认为即今长治市区壶口村。但壶口还有一处即黎城县皇后岭。史念海先生在《壶口杂考》中认为:今黎城县壶口为春秋齐国夏所伐壶口,后来的壶口则为长治市东之壶口。不过考古发掘报告显示黎城县皇后岭遗址为汉代遗存,故对史氏所论姑且存疑。
漳水历鹿台山,与铜鞮水合。水出铜鞮县西北石磴山,东流与专池水合。水出八持山,东北流,入铜鞮水。铜鞮水又东南,合女谏水。水西北出好松山,东南流,北则苇池水,与公主水合,而右注之,南则榆交水,与皇后水合,而左入焉。乱流东南,注於铜鞮水。铜鞮水又东,迳李憙墓,墓前有碑,碑石破碎,故李氏以太和元年立之。其水又东迳故城北。城在山阜之上,下临岫壑,东西北三面阻涧,广袤二里,世谓之断梁城,即故县之上虒亭也。铜鞮水又东,迳铜鞮县故城北,城在水南山中,晋大夫羊舌赤铜鞮伯华之邑也。汉高祖破韩王信于此县。铜鞮水又东南流,迳顷城西,即县之下虒聚也。《地理志》曰:县有上虒亭、下虒聚者也。铜鞮水又南,迳胡邑西,又东,屈迳其城南,又东,迳襄垣县入于漳。漳水又东北流,迳襄垣县故城南,王莽之上党亭。
鹿台山,按《元和郡县志》襄垣县:鹿台山在县南二十里。今仍称鹿台山。
铜鞮水 ,今浊漳水西源。《太平寰宇记》襄垣县:铜鞮水,今名小漳水,亦名西漳水,自铜鞮县界流入。
石磴山: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铜鞮水出州西南七十里之石梯山。按此则石梯山即石磴山。
好松山,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好松山者或即伏牛山。按此好松山约今沁县棋盘山。
女谏水,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女谏水,……或即漳源之水。比对沁县地图,显然杨笃(光绪《山西通志》主撰)等的校勘是正确的。
榆交水,谢鸿喜认为即今圪芦河,但按注文“南则榆交水,与皇后水合,而左入焉;乱流东南,注於铜鞮水”则榆交水显然是东南流向从左入铜鞮水的;而今圪芦河则是从右西流注入了铜鞮水(浊漳水西源),故此认为榆交水即今圪芦河是错误的。
光绪《山西通志》云:女谏、公主、榆交、皇后、苇池等五水土人皆失其处。
上虒亭(断梁城),学界多认为即今襄垣县有虒亭镇,虒亭镇虒亭村西约200米,浊漳河北岸,有虒亭遗址,“地表现存夯土墙残断,其中一段长约30米, 基宽约4米,残高约 3米, 夯层厚约0.11米”
铜鞮县故城,不少学者认为即今沁县古城村[5]。但按注文所述,铜鞮水先过上虒亭(断梁城)北, 再过铜鞮县故城北,然后“又东南流,迳顷城(下虒聚)西”。则说明铜鞮县故城当位于上虒亭和下虒聚之间的铜鞮水(浊漳水西源)南岸。今沁县古城村虽发现有汉遗(规模较小[6])且位于铜鞮水北岸,更不符合其位于上虒亭(今襄垣县有虒亭镇)下游的校验,故以今沁县古城村比定铜鞮县故城显然有误。
下虒聚,谢鸿喜认为约今沁县轻城村。但轻城村若为下虒聚,则位于上虒亭(今虒亭镇)的上游方向,与注文所述方位次序明显不符。
胡邑,按注文“铜鞮水又南,迳胡邑西,又东,屈迳其城南,又东,迳襄垣县入于漳”则胡邑应位于铜鞮水与浊漳水交汇处西不远处。翻检附近的文普资料襄垣县古韩镇南峰遗址恰当其位,该处夏商遗址颇具规模(约75万平米[7]),位于铜鞮水(浊漳水西源)南岸,且符合注文“迳胡邑西,又东,屈迳其城南”的两处方位细节校验。
上虒亭(断梁城)、铜鞮县故城、下虒聚(顷城)三处地望,按注文结合相关考古发掘报告及相邻的胡邑(南峰遗址)城址作方位、次序等综合考量,本文以为按注文“又东南流,迳顷城(下虒聚)西”则今襄垣县虒亭镇虒亭东周遗址应为下虒聚。而铜鞮县故城则大致相当今二神山商代遗址,而此处遗址位于铜鞮水南岸山岭台地上,与注文“迳铜鞮县故城北,城在水南山中”基本吻合。而新店镇大端东周遗址亦大致符合上虒亭(断梁城) “城在山阜之上,下临岫壑,东西北三面阻涧”的描述。
综上所述,上虒亭(断梁城)即今新店镇大端东周遗址;铜鞮县故城则大致相当今二神山商遗址;下虒聚(顷城)即今襄垣县虒亭镇虒亭东周遗址;胡邑,即今襄垣县古韩镇南峰遗址。
襄垣县故城,按注文“漳水又东北流,迳襄垣县故城南”结合文普资料推析疑与今北底遗址有关,而附近的古韩镇分布着数处规模庞大的汉墓群亦可为佐证。不少学者认为在今故县村,但故县村附近并未发现规模较大的汉遗址及汉墓群。而按《嘉庆重修一统志》襄垣故城:在今襄垣县北,汉置….有故县中里,在县西北四十里,故县东里,在县北三十里。则今故县村附近的汉遗址很可能为故县东里之孒遗。
△又东北过屯留县南潞县北。
县故赤翟潞子国也。其相丰舒,有俊才,而不以茂德。晋伯宗数其五罪,使荀林父灭之。阚骃曰:有潞水,为冀州浸,即漳水也。余按《燕书》,王猛与慕容评相遇于潞川也,评鄣固山泉,鬻水与军,入绢匹,水二石。无佗大川,可以为浸,所有巨浪长湍,惟漳水耳,故世人亦谓浊漳为潞水矣。县北对故台壁,漳水迳其南,本潞子所立也,世名之为台壁。慕容垂伐慕容永於长子,军次潞川。永率精兵拒战,阻河自固,垂阵台壁,一战破之,即是处也。漳水于是左合黄须水口。水出台壁西张讳岩下,世传岩赤则土离兵害,故恶其变化无常,恒以石粉污之,令白,是以俗目之为张讳岩。其水南流迳台壁西,又南入于漳。漳水又东北,历望夫山,山之南有石人,伫于山上,状有怀于云表,因以名焉。
潞县故城,即今潞城市东北辛安泉镇古城村西北约 200 米的潞河古城(东周)遗址,位于浊漳河南岸台地上。(山西文物局,2006)
台壁,今黎城县台北村。
黄须水,《嘉庆重修一统志》黄须水:在黎城县北….有东河,源出白岩山,南流入漳,盖即黄须水故渎也。
张讳岩,今白岩山。《嘉庆重修一统志》白岩山:在黎城县北,古名张讳岩。
望夫山,《嘉庆重修一统志》望夫山:在黎城县西北六十里,一名石伫山。(今老婆山)
有涅水,出覆甑山,而东流与西汤溪水合。水出涅县西山汤谷,五泉俱会,谓之五会之泉。又东南流,谓之西汤水。又东南流,注涅水,又东迳涅县故城南,县氏涅水也。东与白鸡水合,水出县之西山,东迳其县北,东南流入涅水。
涅水又东南,武乡水会焉。水源出武山,西南迳武乡县故城西,而南出得清谷口。水源出东北长山清谷,西南与鞸鞈、白壁二水合,南入武乡水,又南得黄水口,黄水三源,同注一壑,东南流,与隐室水合。水源西北出隐室山,东南注黄水,又东入武乡水;武乡水又东南,注于涅水,涅水又东南流,注于漳水。
涅水,即今涅河。为今浊漳北源主要支流。光绪《山西通志》涅水:俗亦名小漳水也,出武乡县西护甲岭…….护甲山即分水岭。
覆甑山,今仍称复甑山。
西汤水,今西汤河。
涅县故城,即今武乡县故城镇故城村城址。(山西文物局,2006)
白鸡水,按注文“水出县之西山,东迳其县北,东南流入涅水”考量应为今源出东、西良村之间刘静阎家庄、茅庄、过武乡县故城镇北的那条小支流。
武乡水,即今浊漳北源,发源于榆社县北八赋岭(武山),南流入武乡故县镇西汇涅河。
武山,按光绪《山西通志》:武山即八赋岭,为武乡水之正源。
武乡县故城,按《元和郡县图志》乡县:本汉涅氏地,属上党郡。晋始为武乡县,属乐平郡。石氏分上党置武乡郡,县属焉。隋开皇初废郡,县属潞州,晋县原有武字,草创失其旧名[8]。西晋武乡县故城在今榆社县北三十里社城村东。(山西文物局,2006)
清谷口,按光绪《山西通志》:清谷,今县东北十五里之清峪,道通辽州。结合百度地图,今榆社县北有清峪村,附近有泉水河径流的大谷口,疑即清谷口。
鞸鞈、白壁二水,按注文″涅水又东南,武乡水会焉。水源出武山,西南迳武乡县故城西,而南出得清谷口。水源出东北长山清谷,西南与鞸鞈、白壁二水合,南入武乡水″可知鞸鞈、白壁二水二水均为清谷水(今泉水河)的支流。故按方位次序考量白壁水很可能与清谷水(今泉水河)过孟家庄的那条支流有关;而鞸鞈水很可能是位于泉水河上游过西齐水库的那条小季节河。
人文旅行者刘勇老师按地名渊源推测白壁水应在白壁村附近,鞸鞈水可能与北河有关;但与注文所述方位相去太远。而按郦注所述光绪《山西通志》疑鞸鞈、白壁二水当是县志之岚峪水(今南屯河)的论断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南屯河位于黄水(西河)的下游,而按上述郦注鞸鞈、白壁二水显然是清谷水(今泉水河)的支流。(在此特别感谢刘勇老师实地踏勘提供的相关线索)
此外按地名渊源考量鞸鞈水与战争密不可分。(备注:鞸bì,指刀剑柄上或鞘上近口处的装饰;鞈gé,古代用皮革制的扩胸甲。)而据地方学者张炳昱, 郭彦斌研究清谷水(今泉水河)流域自青峪至郭家社50华里的一条沟(一般称之为“北寨沟”),是一处极好的军事要地。他们认为清谷水上游一带的地名如北寨、南寨、马陵等可能与传说中的孙膑庞涓马陵之战有一定关联[9]。按此清谷水支流鞸鞈水亦可能与榆社民间传说中的马陵之战有渊源。
上图图 摘自张炳昱, 郭彦斌:马陵之战应在榆社,《火花》 2019年第10期 P51-58页
黄水,今云簇河(西川河),光绪《山西通志》:西川河源出(武乡)县北狮子岭。
隐室水,今清秀河,发源于隐室山(今禅隐山);按光绪《山西通志》:禅隐山当由隐室而讹立禅寺也。《嘉庆重修一统志》禅隐山:在榆社县西六十里,山镜深窈,最为幽寂,旧传有高僧隐此,中有道人泉。今榆社禅隐山有崇圣寺古刹亦为一方游览胜地。
漳水又东,迳磻阳城北,仓石水入焉。水出林虑县之仓石溪,东北迳鲁班门西,双阙昂藏,石壁霞举,左右结石修防。崇基仍存,北迳偏桥东,即林虑之峤岭,抱犊固也。石磴西陛,陟踵修上,五里馀,崿路中断,四五丈中,以木为偏桥,劣得通行,亦言故有偏桥之名矣。自上犹须攀萝扪葛,方乃自津山顶,即庾衮眩坠处也。仓石溪水又北,合白木溪。溪水出壶关县东白木川,东迳百畮城北,盖同仇池百顷之称矣。又东,迳林虑县之石门谷,又注于苍溪水。苍溪水又北,迳磻阳城东,而北流注于漳水。漳水又东,迳葛公亭北而东注矣。
磻阳城,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水经· 浊漳水注》: “漳水又东,径磻阳城北。” 五代及北宋置磻阳务于此。按《林县志》,宋端拱元年,于磻阳城置采造务,采林虑北山材木,城在今林县西北八十里[10]” 地方学者认为北宋“磻阳务”所在地为今林州盘阳城,按此磻阳城亦应位于任村镇盘阳村。该村地处豫晋冀三省公路交叉点上,北临漳河天堑,西依巍巍太行。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它的辉煌历史。《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建后赵,曾设县于此。宋端拱元年(988年)建城,周围二里,高一丈五尺。”当时,这里还是北宋王朝设置的“磻阳务”所在地,置监管及民工600人,每年二月至十月,采木于林虑山,经漳河水运至河北诸地。现存的盘阳古街多为明清时代建筑,全长1华里,街道呈“L”形,代表性建筑有东券门、八角亭、灵泽殿、卢家大院、北券门等。如今,排列在古街两旁的几十座民居、店铺、厅堂、楼阁面貌依旧。加之千年磨就的光滑平坦的石板路映衬,行人至此,触景生情,昔日的繁华闹市便会浮现眼前。
林虑县,东汉延平元年 (106) 改隆虑县置,属河内郡。治所即今河南林州市。建安十七年 (212) 改属魏郡。三国魏属朝歌郡。西晋属汲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废入邺县。太和二十一年 (497) 复置,后为林虑郡治。
鲁班门,谢鸿禧认为鲁班门即今平顺县虹梯关(按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引《潞城县志》:虹梯关在县东一百二十里);按此则仓石水当为今虹梯河。虹梯关位于平顺县虹梯关乡东出河南的晋豫古商道上,为山西的“八大古关”之一。穿越虹梯关沿途景色壮美,分布着许许多多飞瀑清泉和幽静的小村庄,虹梯关挂壁公路就在虹梯关乡的梯后村和虹梯关之间。2017年5月11日,英国《每日邮报》刊发图片新闻,以“通往成功之路”为题,通过多角度的图片画面为海外读者生动展示了平顺县虹梯关挂壁公路的险峻与不易。文章一开头就称“那条穿过太行山的路,是用血汗和眼泪铺就的。”而外国网友也感叹:“怪不得中国人能建起长城[11]!”
抱犊固,按注文“(仓石水)北迳偏桥东,即林虑之峤岭,抱犊固也”则抱犊固当位于虹梯关(鲁班门)北,按此颇疑注文所谓之抱犊固约今平顺县槐树坪一带。
葛公亭,按注文“漳水又东,迳葛公亭北而东注矣”比对文物资料,颇疑葛公亭与林州古城村有关联。该村位于任村镇北端漳河南岸,与河北省涉县合漳村隔河相望,有“林州北门”之称。《重修林县志》云:“古城在任村集北二十里,与交漳口南北相对,为北境咽喉地。”又云“古城在县北七十里,周围一百六十步,高一丈五尺。”该村地处县北边陲,为历代兵争之地。相传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曾在此依漳河天险和秦军鏖战。村南山上,至今仍有赵国修筑的长城遗址。明嘉靖十七年(1538)《王墓寺碑记》云:“古城是赵王被(避)暑之城。”《后传》云:“隋末刘武周(618—620),曾在此坐地称王,建林庆州府驻古城。”
△又东过武安县南。
漳水于县南,清漳水自涉县东南来流注之。世谓决入之所,为交漳口也。
武安县故城,按《《读史方舆纪要》:“武安故城在今县西南五十里”推析武安县故城应即今武安市固镇古城,(备注:固镇古城为战、汉代城址,位于武安市固镇,固镇亦名故镇,城址位于洺河北岸,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750米,东西宽1500米,残存部分夯土城墙,高3米,城内出土有鼎、鬲、罐、盆、豆等陶器。固镇古城亦有武安故城之说。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地图集》将西汉武安县故城标注于今武安市区的西南不远处[13],估计是将较早时期(约1956年)发现的午汲古城[14]判定为西汉武安县故城了。
涉县故城,《地图集》将西汉涉县标注于今涉县的西北处[15]。城址不明,但附近有规模较大的涉城墓群[16]可为佐证。故此按注文“清漳水自涉县东南来流注之”推析涉县故城颇疑与今涉城镇寨上遗址[17]有关。
△又东出山,过邺县西。
漳水又东,迳三户峡,为三户津。张晏曰:三户,地名也,在梁期西南。孟康曰:津峡名也,在邺西三十里。又东,汙水注之。水出武安山,东南流,迳汙城北。昔项羽与蒲将军、英布济自三户,破章邯于是水。汙水东注于漳水。
三户峡,按注文援引“孟康曰:津峡名也,在邺西三十里”结合地形地貌推析约今岳城水库一带。
汙水,河流名。秦代为漳水(今漳河)北岸汊流,自邯郸郡邺县汙城(今河北省磁县岳城镇)分出(一说源自今河北省武安市南),至邺县东北(今河北省临漳县北)复入漳水。今已堙废。
汙城,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十五里。《续汉书·郡国志》:邺县“有汙城”。《水经·浊漳水注》:汙水“出武安县山,东南流径汙城北”。即此。城临汙水,故名。
漳水又东,迳武城南,世谓之梁期城。梁期在邺北,俗亦谓之两期城,皆为非也。司马彪《郡国志》曰:邺县有武城,即斯城矣。
漳水又东北,迳西门豹祠前。祠东侧有碑,隐起为字。祠堂东头石柱,勒铭曰:赵建武中所修也。魏文帝《述征赋》曰:羡西门之嘉迹,忽遥睇其灵宇。
武城,按注文“漳水又东,迳武城南”结合文普资料推析,应即讲武城。(备注:讲武城址位于讲武城乡讲武城村北系战国一汉代遗址·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漳河北岸的台地上。平面近方形,南北长约1350米,东西宽约1319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约12—30米,残高l一6米。城北发现有汉代墓群,出土大量汉代陶器。城内采集遗物有铜镞和陶器残片o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表除素面外,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板瓦、筒瓦、瓦当、罐、盆、豆等。当地传说曹操曾于此地讲武,故名讲武城[18]。
西门豹祠,2008年邯郸市临漳县文物部门发现了后赵时期西门豹祠奠基石,从石刻上可以看出该奠基石距今已有1600多年。奠基石上文字记载:“赵建武六年(即公元340年),岁在庚子,秋八月庚寅造西门豹祠殿……”从而进一步印证了史书的记载。该奠基石的发现对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西门豹的生平历史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西门豹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在邺地(今临漳县)为县令期间投巫治漳,兴修水利,留下了千古美名。西门豹死后,邺地人民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纷纷建庙立祠,最为出名的就是后赵石虎时所修西门豹祠。据史书记载,该祠南北长约三里,后赵皇帝石虎曾在西门豹祠内宴集群臣,是当时邺城最为显赫的建筑之一[19]。(据说临漳县文物保管所征集到的西门豹勒石原出土地,就是在曹操墓发现的安阳市安丰乡境内,当时是由在安丰乡打工的临漳时固村村民用拖拉机将石刻运回村的。)
漳水右与枝水合,其水上承漳水于邯会西,而东别与邯水合。水发源邯山东北,迳邯会县故城西,北注枝水。故曰邯会也。张晏曰:漳水之别,自城西南与邯山之水会。今城旁犹有沟渠存焉。汉武帝元朔二年,封赵敬肃王子刘仁为侯国。其水又东北入於漳。
邯会县故城,当地学者认为城址在今磁县境内西清流村西约二华里处 ,现在大部分没入岳城水库之中[20]。但按上述注文所述,枝水是在漳水经西门豹祠之后方注入的支流。而岳城水库在西门豹祠上游且注文中未见有漳水与邯会县故城明确的方位关系表述,因此邯会县故城地望本文姑且存疑。
昔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也,引漳以溉邺,民赖其用。其后至魏襄王,以史起为邺令,又堰漳水以灌邺田,咸成沃壤,百姓歌之。魏武王又堨漳水,回流东注。号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陆氏《邺中记》云:水所溉之处,名曰晏陂泽。故左思之赋魏都也。谓墱流十二,同源异口者也。
魏武之攻邺也,引漳水以围之。《献帝春秋》曰:司空邺城围周四十里,初浅而狭,如或可越。审配不出争利,望而笑之。司空一夜增修,广深二丈,引漳水以注之,遂拔邺。本齐桓公所置也,故《管子》曰:筑五鹿、中牟、邺以卫诸夏也。后蜀晋,魏文侯七年,始封此地,故曰魏也。汉高帝十二年,置魏郡,治邺县,王莽更名魏城。后分魏郡,置东、西部都尉,故曰三魏。魏武又以郡国之旧,引漳流自城西东入,迳铜雀台下,伏流入城东注,谓之长明沟也。渠水又南,迳止车门下。魏武封于邺,为北宫,宫有文昌殿。沟水南北夹道,枝流引灌,所在通溉,东出石窦下,注之洹水。
故魏武《登台赋》曰:引长明,灌街里,谓此渠也。石氏于文昌故殿处,造东、西太武二殿,于济北谷城之山,采文石为基。一基下五百武直宿卫。屈柱趺瓦,悉铸铜为之,金漆图饰焉。又徙长安、洛阳铜人,置诸宫前,以华国也。城之西北有三台,皆因城为之基,巍然崇举,其高若山。建安中魏武所起,平坦略尽。《春秋古地》云:葵邱,地名,今邺西三台是也。谓台已平,或更有见,意所未详。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馀间。台成,命诸子登子,并使为赋。陈思王下笔成章,美捷当时。亦魏武望奉常王叔治之处也。昔严才与其属攻掖门,修闻变,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雀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相国钟繇曰:旧,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卿何来也?修曰:食其禄,焉避其难?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时人以为美谈矣。石虎更增二丈,立一屋,连栋接榱,弥覆其上,盘回隔之,名曰命子窟。又于台上起五层楼,高十五丈,去地二十七丈。又作铜雀于楼巅,舒翼若飞。南则金凤台,高八丈,有屋一百九间。北曰冰井台,亦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石墨可书,又然之难尽,亦谓之石炭。又有粟窖及盐窖,以备不虞。今窖上犹有石铭存焉。左思《魏都赋》曰:三台列峙而峥嵘者也。城有七门,南曰凤阳门,中曰中阳门,次曰广阳门,东曰建春门,北曰广德门,次曰厩门,西曰金明门,一曰白门。凤阳门三台洞开,高三十五丈。石氏作层观架其上,置铜凤,头高一丈六尺。东城上,石氏立东明观,观上加金博山,谓之锵天。北城上有齐斗楼,超出群榭,孤高特立。其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饰表以砖,百步一楼。凡诸宫殿门台隅雉,皆加观榭,层甍反宇,飞檐拂云,图以丹青,色以轻素。当其全盛之时,去邺六七十里,远望苕亭,巍若仙居。魏因汉祚,复都洛阳,以谯为先人本国,许昌为汉之所居,长安为西京之遗迹,邺为王业之本基,故号五都也。今相州刺史及魏郡治。
邺城遗址位于临漳县倪辛庄乡和香菜营乡交界处(三国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等6个朝代的都城遗处·东汉一北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5年、1957年调查.1976年以来全面勘查和重点发掘。城址位于现今的漳河两岸的台地上,由北、南两座相连的城址组成,分别称为邺北城和邺南城。北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400、南北宽1700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15—18米。东、北城垣各发现l座城门址,门道宽20米。城内北部中央为宫殿区,发现多处夯土建筑基址。宫殿区以东为贵族所居的戚里及官署区,以西为禁苑铜爵园,有铜雀台、金虎台2座夯土台建筑基址。城址南部为一般衙署和居民区。城市布局分南、北两区,以北区宫殿区为主体,以宫殿区以南正中的中阳门大道为全城中轴线,此布局开辟了我国都城布局的新形制,对后世都城建设有重要影响。邺南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460、东西宽约2800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10米。城内布局与北城相似,唯城墙外侧筑有马面,东南和西南城角为圆角,体现了军事防御功能。南门朱明门经过发掘,发现有双阙存在。城内出士遗物主要有板瓦、筒瓦、瓦当、石刻和石饰件等建筑构件,时代包括曹魏至北朝各个时期[21]。徐光冀称邺北城是曹操所建,其宫城规划于全城北部中央,以西是铜雀苑,是曹操和嫔妾、建安文人饮酒赋诗的地方,铜雀三台就建在它西边的城墙之上[22]”。
徐光冀认为曹魏建造的邺北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单一宫城制度的都城,其中轴对称城市格局、明确的功能分区布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邺北城的规划建设影响了隋唐的洛阳城、长安城,以及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甚至对六、七世纪朝鲜的开城和日本的藤原京、平城京等城市规划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和邺北城相比,邺南城建城时间稍晚。“邺南城是东魏时期所建,紧靠北城,二者合而为一,北城南墙即南城北墙,这也是中国历代古都所仅见。邺南城继承了邺北城的中轴对称、棋盘式格局等特点,并且有所发展。到北齐时邺南城又进行了改建和扩建,使它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装饰、形式上都大大超越了前朝的北城,成为历史上的一代名都[23]”
铜雀台遗址,位于香菜营乡三台村西北(东汉一北朝)大型夯土台建筑基址。位于邺北城西北部。残存部分平面长方形,南北长50、东西宽43、高4—6米。据史载,邺城之西北有三台,皆因城为之基;铜爵台建于东汉末建安十五年(210)。发掘证实,铜雀台在曹魏以后的十六国、北朝时期均加以修缮使用。属邺北城历史上著名的饮宴赋诗场所,更是重要的军事堡垒。(河北文物局,2011)
金虎台遗址 【香菜营乡三台村西·东汉一北朝】大型夯土台建筑基址。位于邺北城西北部。残存部分平面长方形,南北长120、东西宽71、高12米。北距铜爵台83米。据史载,金虎台建于东汉末建安十八年(213)。发掘证实,金虎台在曾魏以后的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继续使用并有所修缮。属邺北城历史上著名的饮宴场所,也是重要的军事堡垒。(河北文物局,2011)
中阳门大道,位于香菜营乡洪山村西至丁家村西,系东汉一北朝遗存,是邺北城南北向主干大道。南起-中阳门,北直通宫殿区的主要宫殿。长730、宽17米,是邺北城墩宽的道路。路土厚0.5-1米。修建于东汉晚期至曾魏时期,北朗时期继续沿用。(河北文物局,2011)
建春门至金明门大道,(香菜营乡骆家至三台村) 邺北城东西方向主干大道。东起建春门.西至金明门。长2100米左右,宽13米左右。发掘时发现早晚两层路面,早期为东汉晚期至曹魏时期修筑,沿用至十六国时期;晚期路面是东魏、北齐时修建和使用的。(河北文物局,2011)值得注意的是,注文中的邺城是指邺北城而言,考古发掘报告中所提到的东魏时期所建的邺南城在郦道元时代尚不存在。
漳水自西门豹祠北,迳赵阅马台西。基高五丈,列观其上。石虎每讲武于其下,升观以望之。虎自于台上放鸣镝之矢,以为军骑出入之节矣。
漳水又北迳祭陌西。战国之世,俗巫为河伯取妇,祭於此陌。魏文帝时,西门豹为邺令,约诸三老曰:为河伯娶妇,幸来告知,吾欲送女。皆曰,诺。至时,三老、廷掾,赋敛百姓,取钱百万。巫觋行里中,有好女者,祝当为河伯妇。以钱三万聘女,沐浴脂粉如嫁状。豹往会之。三老、巫、掾与民咸集赴观。巫妪年七十,从十女弟子。豹呼妇视之,以为非妙,令巫妪入报河伯。投巫於河中,有顷,曰,何久也?又令三弟子及三老入白,并投于河。豹磬折曰:三老不来,奈何?复欲使廷掾、豪长趣之,皆叩头流血,乞不为河伯取妇。淫祀虽断,地留祭陌之称焉。又慕容隽投石虎尸处也。田融以为紫陌也。赵建武十一年,造紫陌浮桥于水上。为佛图澄先造生墓於紫陌,建武十四年卒,十二月葬焉,即此处也。
祭陌(紫陌),熊会贞援引《太平寰宇记》认为邺县东北永乐浦西五里处的紫陌河就是“巫为河伯娶妇处”的祭陌(紫陌)。(会贞按:《寰宇记》,浊漳水在邺县东北,有永乐浦,浦西五里,俗谓紫陌河,此即俗巫为河伯娶妇处[24]。)
紫陌浮桥,熊会贞援引《御览》认为紫陌浮桥在邺城西北五里。(会贞按:《御览》三百五十四引《邺城故事》,紫陌浮桥在城西北五里。《寰宇记》,赵武帝于漳水造浮桥,接紫陌,故号曰紫陌桥。)
佛图澄先造生墓於紫陌,杨守敬援引典籍论述佛图澄墓亦在“邺西紫陌”。足见紫陌的确是在邺城西。(守敬按:《十六国春秋》,澄建武十四年卒。《高僧传》谓卒于晋永和四年,正当赵建武十四年,且建武只十四年,踰年正月改元太宁,今订。十二月葬焉,即此处也。《晋书.佛图澄传》,澄自起茔墓于邺西紫陌。《御览》一百九十五引《赵书》曰,佛图澄,建武末卒,葬邺西紫陌,先造生墓,已数年矣[25]。)而按上述郦注所述方位“紫陌浮桥在城西北五里”考量紫陌亦应在邺城西偏北处。
漳水又对赵氏临漳宫,宫在桑梓苑,多桑木,故苑有其名。三月三日及始蚕之月,虎帅皇后及夫人采桑于此。今地有遗桑,墉无尺雉矣。
临漳宫、桑梓苑,按《邺中记》:邺城西三里桑梓苑,有宫临漳水。则桑梓苑及临漳宫应在北邺城西三里处。
《水经.浊漳水注》里的河北(二)
B
漳水又北,滏水入焉。漳水又东,迳梁期城南。《地理风俗记》曰:邺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故县也。汉武帝元鼎五年,封任破胡为侯国。晋惠帝永兴元年,骠骑王浚遣乌丸渴末迳至梁期。候骑到邺,成都王颖遣将军石超讨末,为末所败于此也。又迳平阳城北。《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元年,邺师败邯郸之师于平阳者也。司马彪《郡国志》曰:邺有平阳城。即此地也。
滏水,上游大致相当今滏阳河。
梁期城,《地图集》将其标注于邯郸市与磁县城之间,估计是按注文“《地理风俗记》曰:邺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故县也”所做出的判定。但此处城址不明,故梁期城地望姑且存疑。
平阳城,战国赵邑。在今河北临漳县西。《水经·浊漳水注》 引《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元年,邺师败邯郸师于平阳。”《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十三年(前234),“桓攻赵平阳”。即此。
△又东过列人县南。
漳水又东,右迳斥邱县北,即裴县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即是也。《地理风俗记》曰:列人县西南六十里,有即裴城,故县也。
列人县, 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北十五里。东汉属巨鹿郡。《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引《续汉书》:“河水从列人北流,如决河水灌之,皆可令为鱼。”即此。北齐废[26]。肥乡县东营墓群抑或与之有关[27]。
即裴城,《地图集》将其定位于今河北成安县东北,但城址不明,颇疑今成安县北渚村汉墓与之相关。(2013,河北文物局)
斥邱县,杨守敬认为在即裴县故城南。(守敬按:县详《洹水》篇。即裴县故城南)。《地图集》将斥邱县定位于即裴县故城南今魏县西,然未见有相关考古发掘报告,所未详也。
漳水又东北,迳列人县故城南,王莽更名之为列治也。《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八年,惠成王伐邯郸,取列人者也。于县左合白渠故渎。
白渠故渎,熊会贞认为此处注文有误。(会贞按:白渠在漳之左,非右也),但注文所谓是“白渠故渎”而非指“白渠”;而按孙继民所考:发源今武安东南和峰峰矿区,流经磁县汇人滏阳河的虻牛河就是北魏以前的古白渠水[28]。则注文“左合白渠故渎”亦是正确的。
白渠水出魏郡武安县钦口山,东南流,迳邯郸县南,又东与拘涧水合。水导源武始东山白渠,北俗犹谓是水为拘河也。白渠水又东,又有牛首水入焉。水出邯郸县西堵山,东流分为二水,洪湍双逝,澄映两川。
白渠水(拘河),孙继民认为发源今武安东南和峰峰矿区,流经磁县汇人滏阳河的虻牛河就是北魏以前的古白渠水[29]。
钦口山,孙继民认为虻牛河北源在今武安市东南淑村乡境内,南源在今峰峰矿区中西佐一带,而无论北源、南源,均位于今鼓山东麓,显而易见,纵贯今武安市和峰峰矿区境内的鼓山应即汉代武安县的钦口山[30]。
牛首水,又称渚水即今沁河[31]。
堵山,当地学者认为堵山又俗称牛首山,是牛首水的发源地。堵山即紫山。
汉景帝时,七国悖逆,命曲周侯郦寄攻赵,围邯郸,相捍七月,引牛首拘水灌城,城坏,王自杀。其水东入邯郸城,迳温明殿南,汉世祖擒王郎,幸邯郸,昼卧处也。
温明殿遗址,系汉代遗存,位于赵邯郸故城大北城的西北部,为一夯土台建筑基址。平面长方形,南北长18、东西宽14.5、高2米。采集遗物有灰陶绳纹饭瓦和卷云瓦当等残片。据史载,西汉赵王如意建温明殿,故址在邯郸县西北,此夯土台建筑基址有可能即温明殿旧址。(河北文物局,2011)
赵邯郸故城遗址,位于邯郸市市区及西南郊区(战国一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遗址。兴起于春秋,汉代为赵国首府,汉以后逐步衰废。1940年日本人做过小规模发掘。1957年以来进行全面的勘查和重点发掘。全城分官城和郭城两大部分。宫城在城址西南部,一般称赵王城,有西城、东城和北城3座相连的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西城平面呈方形,南北长1390、东西宽1354米。东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442、东西宽926米。北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1520、东西宽1410水。城垣夯土筑成,基宽一般为20一30米,个别地段宽达40米。残高l-8米,城垣上发现门阙遗迹11处,另外还发现排水槽道和铺瓦遗迹。城内分布有20多处夯土台建筑基址和地下夯土建筑基址,还有多处一般地下遗址.地表散布大量的板瓦、简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及瓮、罐、盆、豆等残片,有的基址还发现有柱础石。郭城在官城东北,两城相距60余米。郭城一般俗称大北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4880米,东西宽3240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20 ~30米。城内西北隅紧稚西城垣一带,有一组与城垣相连的俗称“插箭岭”、“梳妆台”、“铸箭炉”、“皇姑庙”等夯土台建筑基址群。城内还发现多处手工业作坊遗址,种类有冶铸、制陶、制骨等。郭城以西百家村一带为赵都贵族墓葬区。故城西北15公里处的三陵村一带为赵国王陵区[32]。
753
其水又东,迳丛台南,六国时赵王之台也。《郡国志》曰:邯郸有丛台。故刘劭《赵都赋》曰:结云阁于南宇,立丛台於少阳者也。今遗基旧墉尚在。
丛台,丛台遗址位于赵邯郸故城大北城的东北部,为一大型夯土台建筑基址。现存建筑为1963年在清代建筑基础上重修。现存台基址长方形,东西长约59、南北宽约40、商12米。夯土层内含有战国时期的灰陶豆等残片,属战国时期建筑遗址,以后诸代在原址上屡有建筑增补。丛台一名,据《汉书>释日:“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又有传说为赵武灵王的军事操演场所[33]。郝良真、孙继民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资料的辨析,考证丛台始建于战国时期,是战国、两汉时期赵王的宫殿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其方位历经2000余年的天灾兵燹也并无变迁[34]。
侯仁之先生在《邯郸城址的演变与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一文中依据《汉书》等记载,推测它是汉代赵王宫的宫苑[35]。而按上述注文“六国时赵王之台也”推测也与侯先生的推测相符。2000年9月,邯郸市博物馆实施扩建后楼地下工程,在开挖地下深6.5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23米的基槽内,靠北半部发现了古河道流沙层,逾北则深,可知此处是河道的南边,呈东西流向。由此向西约1500米距其北的丛台遗址约100米,这处河道疑是古代牛首水遗址的一段。今沁河(古牛首水)流经丛台遗址之北,应是经过历史上改道变迁形成的结果[36]。
其水又东历邯郸阜,张晏所谓邯山在东城下者也。曰:单,尽也,城郭从邑,故加邑。邯郸之名,盖指此以立称矣。故赵郡治也,《长沙耆旧传》称:桓阶为赵郡太守,尝有遗囊粟於路者,行人挂囊粟於树,莫敢取之,即于是处也。
邯郸阜,当地学者认为“今邯郸市土山街原煤厂院内一个高数米、方圆数十米大的土台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遗迹尚存。这个遗存《水经注》称为邯郸阜[37]”
邯郸: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邯郸”二字的是《国语·鲁语》中的“与邯郸胜击齐之左”和《春秋·谷梁传》中的“织絇邯郸”,“邯郸”地名的形成诸说并存。张晏认为“邯郸”是由“甘单”二字从邑而来。有学者认为“邯郸”一名来源于“邯丹阝”:“邯丹阝”源于“甘丹”,“甘丹”是“甘”地与“丹”地之间的地域名。大约在商代武丁时期甲骨文中就已有“甘”地之名,最晚在春秋后期已有“甘丹”之称,并写作“邯丹”,战国时期继续延用,约在战国晚期“邯邢”嬗变为“邯郸”。其大致演变链条为:甘丹一邯丹阝一邯郸。“甘”地在今林州市,“丹”地在今高平市。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晋国和赵氏地域范围的不断发展扩大,造成了“甘丹”范围的演变,形成了后来的邯郸。“丹”字演变为“单”的原因,可能是避讳赵王丹所致[38]。(备注:1957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在邯郸市西百家村发掘的战国墓三号墓中,即曾出土一件铜戈,上有铭文“甘丹上”。由此可以推定,“邯郸”最初应为“甘丹”二字。1965年12月发掘的山西侯马盟誓遗址出土盟书中,即有“邯丹阝”的写法。盟书时代,唐兰、高明等认为是公元前424年赵桓子嘉逐赵献子浣而自立之事;《侯马盟书》的编著者认为是公元前470年前后赵襄子之子赵嘉(即赵桓子)为主盟人。尽管意见不一,但其时代大致锁定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之间,说明在这时已经出现和使用“邯丹阝”二字。当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甘丹”或“邯丹阝的得名与山有关,“甘丹” 或“邯丹阝”的初始含义是因为“邯山”呈紫红色而得名。与位于邯郸市区的紫山,或位于今邯郸市永年区的明山(曾称邯山)有着直接的关系[39]。)
图 赵刀币 甘丹
邯山,学界多认为即今邯郸市永年区的明山。
其水又东流出城,又合成一川也,又东澄而为渚、沁二水,东南流注拘涧水,又东入白渠,又东,故渎出焉。一水东为泽渚,曲梁县之鸡泽也。《国语》所谓鸡丘矣。东北通澄湖。白渠故渎南出,所在枝分,右出即邯沟也。
鸡泽,又名鸡丘。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南。《左传》:襄公三年(前570),“同盟于鸡泽”。即此。
邯沟,按:邯水《水经》称邯沟。“这条邯沟在地图上早已不复存在,但在民间却有口碑遗存:位于赵王城西南约里许,至今仍依稀可见一条古来荒废的土沟(如今作了邯山区垃圾填埋场所),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老汉沟”,或“老旱沟”。推测这老汉沟或有可能是当年的“邯沟”,因年代久远,世代相传而讹误成今名。并以为如这条沟即是古“邯水”的话,其上游发源于邯郸西部的邯山是顺理成章的。
历邯沟县故城东,盖因沟以氏县也。《地理风俗记》曰:即裴城西北二十里有邯沟城,故县也。又东迳肥乡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八年,伐邯郸取肥者也。《晋书地道记》曰:太康中立,以隶广平也。渠道交径,互相缠縻,与白渠同归,迳列人,右会漳津,今无水。《地理志》曰:白渠东至列人入漳,是也。
邯沟县故城,《地图集》将其定位于肥乡县正西[40],但《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将其定位于肥乡县西北。(西汉置,治今河北省肥乡县西北。因处“邯水之沟”(《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故名。地节二年(前68年),宣帝封赵顷王子偃为邯沟节侯于此。属魏郡。东汉初废[41])具体城址不明。
肥乡县故城,三国魏黄初二年 (221) 置,属广平郡。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二十二里[42]。但具体城址不明。
C
△又东北过斥漳县南。
应劭曰:其国斥卤,故曰斥漳。汉献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漳津故渎水断,旧溪东北出,涓流濗注而已。《尚书》所谓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者也。孔安国曰:衡,横也,言漳水横流也。又东北迳平恩县故城西。应劭曰:县故馆陶之别乡,汉宣帝地节三年置,以封后父许伯为侯国,王莽更曰延平也。
斥漳县故城,按《方舆纪要》:“斥漳故城在今广平府威县西南。”按《一统志》:“斥章故城在今广平府曲周县东南。”今考(汉斥漳县故城)为斥漳村古城遗址……在今斥漳城南有一片大土岗,上面瓦砾甚多当地乡众父老都称之为汉城遗址,据传解放前尚留有高大城墙残迹[43]。
利漕渠,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东),开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县南,东南至今大名县西北、馆陶县西南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都和四方漕运,故名[44]。.
平恩县故城,东汉改平恩侯国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西呈孟乡。三国魏属广平郡[45]。
△又东北过曲周县东,又东北过钜鹿县东。
衡漳故渎东北迳南曲县故城西。《地理志》,广平有南曲县。应劭曰:平恩县北四十里有南曲亭,故县也。又迳曲周县故城东。《地理志》曰:汉武帝建元四年置,王莽更名直周。余按《史记》,大将军郦商以高祖六年封曲周县为侯国。又考《汉书》同,是知曲周旧县,非始孝武。啸父冀州人,在县市补履数十年,人奇其不老,求其术而不能得也。
南曲县故城 , 地方学者据郦注所载认为南曲县故城当在今邱县古城营南之南营附近。其辖境约当今曲周县本部。邱县北部及东北部,临西县西部等[46]。
曲周县故城,汉高帝六年(前201)封郦商为曲周侯。武帝建元四年(前137)置县,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四十里。东汉属巨鹿郡。西晋后废[47]。地方学者认为今丘县古城营为曲周县故城无疑。而闻名于世的巨桥仓约在今古城营北附近。据《邯郸地区公路史》载著名的巨鹿大战,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也发生在古城营和南营村一带[48]。
啸父,古代传说中仙人名。《初学记》二六引《列仙传》:“啸父,冀州人。在曲周市中补履数十年,奇其不老”
衡漳又北,迳巨桥邸阁西。旧有大梁横水,故有巨桥之称。昔武王伐纣,发巨桥之粟,以赈殷之饥民。服虔曰:巨桥,仓名。许慎曰:钜鹿水之大桥也。今临侧水湄,左右方一二里,中状若邱墟,盖遗囤故窖处也。
巨桥邸阁,邸阁,按《辞海》释意为储粮所。郦道元的这段话说明:(一)在《水经注》成书时,巨桥仓遗址尚存;(二)知其实,约其地,确认巨桥仓在古衡漳水畔;(三)界定巨桥仓在曲周枚城近北侧古衡漳水东岸。这也为考古调查所证实。1985年夏,邯郸地区考古工作者经实地考查认定:汉--宋曲周县故城即今邱县古城营城址。详参蒋兆海《古城营考》(载《邱县文史资料》笫一辑),贾子耕《曲周县故城址考》(载《邯郸地名志》),张泮池《曲周故城考》(载《今古曲周》)……1998年1月20日,杨风奎与张敏、王希杰等同志赴古城营査勘巨桥仓遗址。大河北流,遗痕明显。临侧故水湄,左右方里,中状若丘墟者,星罗棋布,此盖郦道元当年身临巨桥之时所见到的遗囤故窖[49]。
衡水又北,迳钜鹿县故城东。应劭曰:鹿者,林之大者也。《尚书》曰:尧将禅舜,纳之大麓之野,烈风雷雨不迷,致之以昭华之玉,而县取目焉。路温舒,县之东里人。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泽中,取蒲牒用写书,即此泽也。钜鹿郡治。秦始皇二十五年,灭赵,以为钜鹿郡。汉景帝中元年为广平郡。武帝征和二年,以封赵敬肃王子为平于国。世祖中兴,更为钜鹿也。郑玄注《尚书》,引《地说》云:大河东北流,过绛水千里,至大陆,为地腹。《地理志》曰:大陆在钜鹿,绛水在安平信都。
钜鹿县故城, 秦置。治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镇,为巨鹿郡治。东汉属巨鹿郡,中平元年(184)县人张角以太平道组织黄巾军起义。北魏景明中移治今平乡县东南,改属南赵郡。北齐废[50]。
路温舒,西汉著名的司法官。字长君,钜鹿(今属河北)人。少年牧羊时,取泽中蒲,截为牒,编用写书。起初学习律令,当过县狱吏、郡决曹史。后来学习《春秋》经义,举孝廉,历任廷尉奏曹掾,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宣帝即位,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他还反对刑讯逼供,认为刑讯迫使罪犯编造假供,给狱吏枉法定罪开了方便之门。他在奏疏中还提出废除诽谤罪,以便广开言路[51]。
大陆,即大陆泽,古泽薮名。亦名巨鹿泽、广阿泽。在今河北任县、巨鹿、隆尧三县之间。《尚书·禹贡》:导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晋有大陆。”源于今内丘以南,太行山区河流皆汇于此[52]。
绛水,源出山西屯留县西南盘秀山,东流至潞城界入浊漳水[53]。
信都,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河北冀县。历为西汉信都国、信都郡,东汉乐成国、安平国,三国魏冀州等治所[54]。
D
如《志》之言,钜鹿与信都,相去不容此数也。水土之名变易,世失其处,见降水则以为绛水,故依而废读,或作绛字,非也。今河内共北山,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入河,近所谓降水也。降读当如郕降于齐师之降,盖周时国于此地者,恶言降,故改为共耳。又今河所从,去大陆远矣。馆陶北屯氏河,其故道与?
余按郑玄据《尚书》有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推次言之,故以淇水为降水,共城为降城,所未详也。稽之群书,共县本共和之故国,是有共名,不因恶降而更称。禹著《山经》,淇出沮洳,《淇澳》《卫诗》,列目又远,当非,改降革为今号。但是水导源共北山,玄欲因成降义,故以淇水为降水耳。即如玄引《地说》,黎阳、钜鹿,非千里之迳,岂直信都于大陆者也。惟屯氏北出馆陶,事近之矣。按《地理志》云:绛水发源屯留,下乱漳津,是乃与漳俱得通称,故水流间关,所在著目,信都复见绛名,而东入于海。寻其川脉,无他殊渎,而衡漳旧道,与屯氏相乱,乃《书》有过降之文,与《地说》千里之志,即之途致,与《书》相邻,河之过降,当应此矣。下至大陆,不异经说。自甯迄于钜鹿,出于东北,皆为大陆,语之缠络,厥势眇矣。九河既播,八枝代绝。遗迹故称,往往时存。故鬲、般列于东北,徒骇渎联漳、绛,同逆之状粗分,陂漳之会犹在,按经考渎,自安故目矣。
共北山,又称共山、九峰山。在河南省辉县市北。海拔718.4米。《汉书·地理志》:共北山,淇水所出。《水经注·清水》:共山,在共伯故国北,所谓共北山也。县志亦谓之九峰山,苏门之别阜也[55]。
黎阳,黎阳城系西汉至北宋故城。据文物调查资料,今大伾山东北有黎阳城遗址。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4至5米,曾有大量汉至宋代瓷器等遗物出土,未正式发掘[56]。
馆陶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即今河北馆陶县南馆陶镇[57]。
屯氏河,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堵河水决口瓠子以后不久,又于馆陶县(今属河北)北决,分为屯氏河,流经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四郡,约在今东光县境归入正流。全长一千五百里[58]。
洛汭,河南省洛水入黄河处。汭,河流会合或弯曲处。《尚书·禹贡》:“东过洛汭,至于大伾。”旧在巩县,今在汜水县西北。后也指河南洛阳一带地区[59]。
大伾,古山名。一说认为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北。上有成皋故城。又称大邳山、大岯山、九曲山。一说认为在今河南省浚县城东南郊。商称黎山,战国称大伾山,东汉初称青坛山,唐代称大佛山[60]。此处注文所涉之“大伾”,按方位推析当为河南浚县东南郊之大伾山
降水,《尚书.禹贡》导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后世说法不一:《汉书·地理志》谓即绛水;东汉郑玄注作淇水;南宋程大昌谓即枯绛(洚水);清胡渭以为是漳、绛二水的通称。绛水乃浊漳水上游[61]。
大陆,即大陆泽。(详前释)
共县,春秋卫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辉县市。两汉属河内郡。西晋、北魏属汲郡[62]。
漳水又历经县故城西。水有故津,谓之薄落津。昔袁本初还自易京,上已届此,率其宾从,禊饮于斯津矣。衡漳又迳沙邱台东,纣所成也,在钜鹿故城东北七十里。赵武灵王与秦始皇并死于此矣。
薄落津,在今河北广宗县西北漳河上[63]。
沙邱台,按《大清一统志》:“沙邱平台在今顺德平乡县东北,旧志之今平乡东北有王固岗,同东北十余里有大平台村,其东又有小平台村,即故沙邱台遗址。民国《广宗县志》记载“今城西北八里,有大平台村,小平台村,遺址存。”今村两南还有长约150米,宽70米的沙土丘,丘上有一个高丈余、方圆三丈多的小丘,为原始褐色土,拌和僵石,附近群众曾在这里拣到过古代的陶、铜器饰残片绳纹砖瓦片。相传这就是屡有历史事件的沙丘、大平台遗址,现已列为县级文保单位[64]。
又迳铜马祠东,汉光武庙也。更始二年秋,光武追铜马于馆陶,大破之,遂降之。贼不自安,世祖令其归营,乃轻骑行其垒。贼乃相谓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遂将降人分配诸将,众数十万人,故关西号世祖曰铜马帝也,祠取名焉。庙侧有碑,述河内修武县张导,字景明,以建安三年为钜鹿太守。漳津泛滥,土不稼穑,导披按地图,与丞彭参、掾马道嵩等,原其逆顺,揆其表里,修防排通,以正水路,功绩有成,民用嘉赖。题云《漳河神坛碑》。而俗老耆儒,犹揭斯庙为铜马刘神寺。是碑顷因震裂,馀半不可复识矣。
铜马祠,位于今巨鹿县东铜马村。据传,东汉时此处曾为军事重镇,有古汉镇之称。新莽末年,铜马军长期占据这个地方。24年,起义军陆续被刘秀击败,铜马部众多为收编,故关西号光武日“铜马帝”。后在此地修建铜马祠(即光武庙),并传此地曾有一高大铜马横跨街中,因而得名铜马镇[65]。
《漳河神坛碑》,按注文“是碑顷因震裂,馀半不可复识矣”可知郦道元时期该碑已残裂难辨。据施蛰存先生考证此碑隋代犹存,约宋时没,碑文无存。【按此碑隋时犹存。郦道元时碑已裂缺,隋时所存,恐愈不可识。《太平寰宇记》引旧文而不云碑见存,《宝刻丛编》又引《太平寰宇记》此文著录,皆可知宋时已无此碑,故不见于欧,赵、洪、娄诸家著录也[66]。】
又迳南宫县故城西。汉高后元年,以封张越人子买为侯国,王莽之序中也,其水与隅醴通为衡津,又有长芦淫水之名,绛水之称矣。
南宫县故城,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南宫市西北三里旧城。东汉属安平国。北魏属长乐郡。北齐废[67]。
今漳水既断,降水非复缠络矣。又北,绛渎出焉,今无水。故渎东南迳九门城南,又东南,迳南宫城北,又东南,迳缭城县故城北。《十三州志》曰:经县东五十里,有缭城,故县也。左迳安城南,故信都之安城乡也。更始二年,和城太守邳彤,与上会信都南安城乡,上大悦,即此处也。
绛渎,此处所指绛渎当为绛水(源出山西屯留县西南盘秀山,东流至潞城界入浊漳水之绛水)故渎[68]。
九门(县)故城,西汉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北齐废[69]。 按文物地图集:九门城址,战国-汉遗存,位于九门乡九门村滹沱河北岸的台地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170米,东西宽713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20余米,破坏严重。城内文化层厚1~4米。暴露遗迹有房址、水井、灶址和灰坑。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瓮、罐、豆和板瓦、筒瓦、瓦当等残片。据《汉书》载,其地战国时已设九门城邑,汉置九门县。该遗址可能即九门故城址[70]。
缭城县故城,西汉建,东汉光武年间并入南宫县。故城在今南宫市东南,遗址不可考,近年考证在开河附近。当时缭县占今南官市疆域十分之三地,约当今开河、孙村、吴村、大高村,大潘庄一带。西汉初属信都国,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属广川国,三年后,国除改郡,属信都郡[71]。
经县故城,是以今威县经镇为县治的古县名。经县地(即今广宗、威县北部),原为古冀兖二州交界地,商代为国都畿内池,周属邢侯国。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战国归赵。泰属巨鹿郡。汉为堂阳县地,后分堂阳县的南部建经县,始置年代不见记载。不久县废,后汉章帝复置,属安平国。南北朝北魏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经县并入南宫,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分置西经县和经县,北齐均省[72]。
信都,一说为秦置,属巨鹿郡。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汉高帝元年 (前206) 项羽改为襄国县。另一说为西汉置,为信都国治。治所即今河北冀州市。东汉为安平国治。三国魏为冀州治。北魏为长乐郡治[73]。按注文所述经县故城、缭县故城等与信都的相对方位系统考量,则此处信都应为信都国治,治所即今河北冀州。
安城,按注文“信都南安城乡”则安城当位于今河北冀州南。
故渎又东北,迳辟阳亭,汉高帝六年,封审食其为侯国,王莽之乐信也。《地理风俗记》曰:广川西南六十里,有辟阳亭,故县也。绛渎又北,迳信都城东,散入泽渚,西至于信都城,东连于广川县之张甲故渎,同归于海。故《地理志》曰:《禹贡》,绛水,在信都,东入于海也。
辟阳亭,按[民国]《河北通志稿》:辟阳故城 在冀县东南三十里[74]。
张甲故渎名,古河。在今河北清河县西。《汉书·地理志》 清河郡信成县:“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东北至蓨入漳水。”今湮[75]。
△又北过堂阳县西。
衡水自县分为二水,其一水北出,迳县故城西,世祖自信都以四千人先攻堂阳绛水者也。水上有梁,谓之旅津渡,商旅所济故也。其右水东北注,出石门。门石崩褫,馀基殆在,谓之长芦水,盖变列葭之名也。长芦水东迳堂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县在堂水之阳。《穀梁传》曰:水北为阳也。今于故县城南,更无别水,惟是水东出,可以当之。斯水盖包堂水之兼称矣。
堂阳县故城,堂阳县是今新河县的古县名。古有堂水(据《元和郡县志》,堂水即长芦水,今已无考),县治其南,故名。堂阳县始建于汉,治今新河县城关镇。建县之前,春秋为东阳地,战国属赵,秦属巨鹿郡。《汉书·功臣表》:高祖十一年正月封孙赤为堂阳襄侯,户八百,九年薨。这是堂阳名之始。前汉堂阳县辖地除今新河县外,还包括今南宫市的西北部,巨鹿县的东北部,威县、广宗县北部部分领地。三国因之,晋不见记载[76]。
旅津渡,冀县有东西旅津二村在城西北六十余里[77]。(备注:按此并经百度地图校验,旅津渡约今衡水市冀州区东、西吕津村一带)
长芦水,自今河北新河县西承古漳水,东北经新河县南、冀县西、衡水市西,复入古漳水。久堙[78]。
长芦水又东迳九门陂,故县也。又东迳扶柳县故城南。世祖建武三十年,封寇恂子楫为侯国。又东屈,北迳信都县故城西,信都郡治也。汉高帝六年置,景帝中二年为广川惠王越国,王莽更为新博,县曰新博亭。光武自蓟至信都是也。明帝永平十五年,更名乐成。安帝延光中改曰安平。城内有《汉冀州从事安平赵徵碑》,又有《魏冀州刺史陈留丁绍碑》,青龙三年立。城南有《献文帝南巡碑》,其水(侧)城北注,又北迳安阳城东,又北迳武阳城东,《十三州志》曰:扶柳县东北有武阳城,故县也。又北为博广池,池多名蟹佳虾,岁贡王朝,以充膳府。又北迳下博县故城东,而北流注于衡水也。
九门陂,按注文“长芦水又东迳九门陂,故县也”推析,当与前文九门县故城有渊源。
信都县故城,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
扶柳县故城,西汉初为侯国,吕后封吕平为扶柳侯,后改为县。因有扶泽,泽中多柳故名。属信都国。治今河北冀州市西北扶柳城。东汉改属安平国。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废。景明元年(500)复置。北齐废[79]...
冀州古碑众多,民国《冀县志》载录的古碑达107个,其中最早的便有上述郦注所载《汉冀州从事安平赵徵碑》、《魏冀州刺吏陈留丁绍碑》、《汉献文帝南巡碑》等不少为金石中罕见者。施蛰存先生认为此处郦注所载《献文帝南巡碑》是错误的,应校正为《文成帝南巡碑》,因为《《魏书·献文帝纪》中未见有献文帝南巡信都,但却有文成帝四幸信都的记载。可惜的是上述碑文今均已亡失。【施蛰存《水经注碑录》:赵徵名不载于《后汉书》,未能考得。《晋书·良吏传》有冀州刺史丁绍,字叔伦,谯国人,卒于永嘉三年,盖与此魏时之丁绍不涉。《魏书·献文帝纪》不载南巡信都事,惟文成帝凡四幸信都,此必文成帝南巡碑,郦氏误云献文帝耳。《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县道记》文云:信都城内有曹魏冀州刺史陈留丁绍顷德碑,青龙三年立。又有后魏刺史崔藏、李平·封隆之碑,四碑文皆冠绝。《郡国县道记》乃唐人著作,据此则郦氏所见三碑,已亡其二矣。丁绍碑亦不见于宋人著录,或亦已亡失。其时信都属辽、金,不入赵宋版[80]。】
安阳城,约今衡水市冀州区南、北安阳城村一带。(按《冀县志》安阳城条:考今城西尚有南安阳城北安阳城二村距城八里[81]。)
武阳城,具体不详;按注文所述方位,约博广池(今衡水湖)东南。
博广池,即今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湖面75平方公里,仅次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衡水湖为浅碟形洼淀,由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中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历史文献记载,衡水湖曾称信都洚、博广池、冀州海子等。河北省地理研究所《关于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古河道图》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官、新河、巨鹿、任县、隆尧、宁晋、辛集一带确有一个很大的古湖泊遗迹,古湖长约67公里,后来湖泊渐淤,分成现在的宁晋泊(在宁晋县附近)、大陆泽(在任县附近)和衡水湖[82]。
下博县故城,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下博乡。《元和志》卷17:“以泰山有博县,故此加'下’字。”东汉属安平国。北魏移治今深州市东,属长乐郡[83]。
A6
△又东北过扶柳县北,又东北过信都县西。
扶柳县故城在信都城西,衡水迳其西。县有扶泽,泽中多柳,故曰扶柳也。衡水又北,迳昌城县故城西。《地理志》,信都有昌城县。汉武帝以封城阳顷王子刘差为侯国。阚骃曰:昌城本名阜城矣。应劭曰:堂阳县北三十里,有昌城,故县也。世祖之下堂阳,昌城人刘植率宗亲子弟,据邑以奉世祖是也。
扶柳县故城,战国中山国邑,后属赵。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扶柳城。其地有扶泽,泽中多柳,故名。《战国策·赵策四》:“赵攻中山,取扶柳”,即此。汉初为侯国[84]。
昌城县故城,按《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昌城县”是汉“昌成县”之讹。并给出了汉“昌成县”故城大致的方位: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85]。此外《冀县志》认为汉“昌成县”故城在今冀县阎家寨公社南顾城村;但当地史志学者据史书所载和实地考察,认为昌成县遗址应在今深县北土路口公社孤城村。“孤”为“故”的谐音[86]。而”按上述注文,衡水先是迳“扶柳县故城”之西,然后才“又北,迳昌城县故城西”,故此按注文作方位校验,显然汉昌成县位于深县孤城村之说是相对正确的。
又迳西梁县故城东。《地理风俗记》曰:扶柳县西北五十里,有西梁城,故县也。世以为五梁城,盖字状致谬耳。
西梁县故城,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南三十里大车城。东汉废[87]。
衡漳又东北,迳桃县故城北,汉高祖十二年,封刘襄为侯国,王莽改之曰桓分也。合斯洨故渎。斯洨首受大白渠,大白渠首受绵蔓水。绵蔓水上承桃水,水出乐平郡之上艾县,东流,世谓之曰桃水。东迳靖阳亭南,故关城也。
桃县故城,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西南前磨头镇。东汉废[88]。
斯洨水,古水名。由今河北石家庄市东流,经栾城县北、辛集市南,东流入故漳河。《汉书·地理志》真定国绵曼县: “斯洨水首受太白渠, 东至入河 (漳河)”[89]
大白渠,古水名。在今河北平山、鹿泉、石家庄市一带。其下游即斯洨水。《汉书·地理志》 蒲吾县:“大白渠首受绵曼水,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洨。”[90]
绵蔓水,一名太平河,一名洮水,今名桃河。发源寿阳县东,东流阳泉市,至平定县娘子关与温河汇合后称绵河,东流出省入冶河。省内长97公里。《汉书·地理志》上艾: “绵蔓水,东至蒲吾入虖池水”。[91] .
上艾县,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平定县南二十里新城村。东汉属常山国。三国魏属乐平郡。西晋属乐平国。北魏属乐平郡,太平真君九年(448)废,孝昌六年(530)复置。后改石艾县。[92]
靖阳亭,按注文“东迳靖阳亭南,故关城也”,则靖阳亭应即“故关城”。故关亦作固关。《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即今山西平定县东九十里旧关,为古井陉口。[93]另据山西文物局相关资料:娘子关镇旧关村内的旧关遗址(汉、明)位于新关河北岸台地上。面积约2.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采集有汉代的泥质灰陶折沿盆及外饰绳纹内饰布纹的板瓦和筒瓦:明代的白釉瓷碗和酱釉瓷罐等残片[94]。
又北流,迳井陉关下,注泽发水,水出董卓垒东,乱流东北,迳常山蒲吾县西,而桃水出焉。
井陉关,亦名土门关。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上。为太行八陉之一,历代为兵家攻防要地。《吕氏春秋·有始览》 以此为天下九塞之一。[95]
泽发水,一名毕发水,一名阜浆水,一名妒女泉,一名飞泉,一名水帘洞,今名娘子关泉。水流与绵河汇合后入河北省为冶河。其娘子关瀑布极为壮观,系旅游胜地。[96]
董卓垒,在娘子关城西10公里的董寨村,东汉时并州牧董卓曾驻兵于此,故名。董卓垒位于太行山要冲,进可由太行直下冀中平原,扼控燕赵,退可依托河东大地,据险防守,历史上称其车不能行,骑不能并,一卒当道,万军莫入,现董寨村仍保留古时边寨、军垒遗风,民间尚武,每年正月十六日有跑马、社火之俗[97]。
泽发水又北入滹沱桃水,南迳蒲吾县故城西,又东南流,迳桑中县故城北,世谓之石勒城,盖赵氏增城之,故擅其目。俗又谓之高功城也,《地理志》曰:侯国也,桃水又东南流,迳绵蔓县故城北,王莽之绵延也。世祖建武二年,封郭况为侯国。自下通谓之绵蔓水。
蒲吾县故城,西汉时置县,取春秋晋国蒲邑,战国赵之番吾二名字首而命名。治所在今平山县蒲吾原村址(原址已被黄壁庄水库淹没,今址为迁移后的新址)一带。蒲吾县属常山郡,其县辖地大致为今平山县及获鹿县北部与灵寿县西部的一些区域,历经东汉四百年无变更,至魏废,晋又复置蒲吾县[98]。
桑中县故城,西汉置县,治所在今下山县马山东南部与获鹿县交界地带,汉时隶属常山郡。西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封赵顷王之子广汉据此为侯国,后汉县废[99]。
绵蔓县故城,西汉初置县,在今获鹿县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儿3午),设真定国,辖有四县,绵蔓县为其一。撤真定国后属常山郡辖。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3了年)撤销该县,其辖域分别并入井陉、石邑和真定[100]。
绵蔓水又东流,迳乐阳县故城西,右合井陉山水。水出井陉山,世谓之鹿泉水。东北流,屈迳陈馀垒西,俗谓之故壁城。昔在楚、汉,韩信东入,馀拒之于此,不纳左车之计,悉众西战,信遣奇兵自间道出,立帜于其垒,师奔失据,遂死泜上。其水又屈迳其垒南,又南迳城西,东注绵蔓水,绵蔓水又屈从城南,俗名曰临清城,非也。《地理志》曰侯国矣。王莽更之曰畅苗者也。《东观汉记》曰:光武使邓禹发房子。兵二千人,以铫期为偏将军,别攻真定、宋子馀贼,拔乐阳、藁城、肥垒者也。
乐阳县故城,在获鹿东北[101],具体不详。
井陉山,古山名。又称陉山。“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名井陉”(《元和郡县志》)。即今河北省井陉县北井陉山。[102]
井陉山水,又名鹿泉水。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103]。
陈馀垒,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104]。
绵蔓水又东迳乌子堰,枝津出焉。又东谓之大白渠。《地理志》所谓首受绵蔓水者也。白渠水又东南迳关县故城北,《地理志》常山之属县也。又东为成郎河,水上有大梁,谓之成郎桥。又东迳耿乡南,世祖封前将军耿纯为侯国,世谓之宜安城。又东迳宋子县故城北,又谓之宋子河。汉高帝八年,封许瘛为侯国,王莽更名宜子。昔高渐离击筑佣工,自此入秦。又东迳敬武县故城北。按《地理志》,钜鹿之属县也。汉元帝封女敬武公主为汤沐邑。阚骃《十三州记》曰:杨氏县北四十里,有敬武亭,故县也。今其城,实中、小邑耳,故俗名之曰敬武垒,即古邑也。
关县故城,西汉初始置县,治所在今栾城县北十里铺一带。据《栾城县志》记载汉高帝于栾氏旧封地始置关县,属常山郡,故城在今县治北十里铺[105]。
白渠水又东,谓之斯洨水,《地理志》曰:大白渠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洨者也。东分为二水,枝津右出焉,东南流,谓之百尺沟。又东南,迳和城北,世谓之初邱城,非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郎中公孙耳为侯国。又东南迳贳城西,汉高帝六年,封吕博为侯国。
百尺沟,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北[106]。
和城,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北[107]。曹锦炎《古玺通论》中认为战国时燕国和阳驿传机构使用的古玺印----
可能与和城相关。【曹锦炎等认为:“或释为“和阳”,当与和城有关。《水经·浊漳水注》:“大白渠……东南流谓之百尺沟,又束径和城北,世谓之初丘城,非也。”和城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北,战国时处于燕、趟之间。据古玺,和阳应为燕地。此玺为和阳驿传机构所用之印[108]。】
百尺沟东南散流,迳历乡东,而南入泜湖,东注衡水也。斯洨水自枝津,东迳贳城北,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縻渊。渊水左纳白渠枝水,俗谓之祗水。水承白渠于藁城县之乌子堰,又东迳肥累县之故城南,又东迳陈台南,台甚宽广,今上阳台屯居之。
历乡(侯国),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南二十五里历城。东汉废[109]。
泜湖,又名宁晋泊,约今宁晋县东南一带。按《宁晋县志》:“南泊即任县、巨鹿、隆平,北泊即宁晋城东一带。”故名宁晋泊。《水经注》作“泜湖”。古时“浩淼无际”,初与任县南泊相连为一体,通称大陆泽[110]。1919年在今巨鹿地下七米处发现了宋代巨鹿古城[111]。由此可推知,大陆泽中淤积的厚度当不会小于这个数字。随着湖盆的淤浅,积水自然向北部相对低洼处捧泄,顺着葫芦河(今滏阳河)推移至今宁晋县东南《水经注》所载的泜湖地区。泜湖因滹沱河决流的淤灌消失较早,大约在唐宋时已成为浅平的洼地[112]。
阳縻渊,与当时著名的农田水利工程大白渠有关。据汪家伦、张芳等在《中国农田水利史》一书中称:大白渠始建期不详,其水源取自绵曼水(即今滹沱河);大白渠工程是在蒲吾绵蔓水上筑乌子堰,分水为二,东即大白渠,简称白渠。其渠流经放关县(令河北栾城县北)北,宜安城(今河北藁城县西南)南,宋子县(令河北赵县东北)北,敬武县(今河北赵县东北)北,以下名斯洨水。斯洨水又分为二支,东南流者名百尺沟,注入衡水,东流者称为阳縻渊。白渠另一分支从藁城乌子堰,东迳肥累县故城(今河北藁城县西南)南,下曲阳城北,至贳县(今河北束鹿县西南)入斯洨水[113]。
祗水,王成组认为:如果这条祗水就是滏阳河支流的祗水,可能当时滏阳河直接入于漳水,而不是入于滹沱……漳水篇中提到滹沱注入而没有连带说明它的来源,足以证明上文指出过的郦氏原书一定另有滹沱的长篇……注入漳水的所谓滹沱只是一个小分支,而滹沱的正流依然在漳水之北向东北流[114]。
藁城县故城,西汉置,河北文物局推测认为藁城县故城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岗上镇故城村东。(备注:故城遗址位于岗上镇故城村东50米·商、汉·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滹沱河南岸的台地上。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l米。采集遗物有商代央砂和泥质灰陶绳纹鬲、罐、盆、豆等;汉代灰陶板瓦、筒瓦、瓦当和罐、盆等残片。据《汉书》载,汉置藁城县,该遗址或许与藁城故城有关[115]。)
藁城县之乌子堰,约今石家庄市三教至栾城县赵卜口一带的低洼地[116]。【备注:西汉时,开白渠。白渠引水于绵蔓水(今滹沱河支流冶河)。在乐阳县南(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一分为二。正流即大白渠,东经今河北省藁城南、栾城县北、赵县北,入斯洨水;另一分支从藁城乌子堰,过今晋县南、束鹿南,入斯洨水,斯洨水东入衡水(今漳河)[117]。】
肥累(纍)县故城,本春秋肥子国。西汉置县,属真定国。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城子村一带。[118]
全祖望等学者疑此句注文“今上……阳台屯居之”有脱文[119]。
陈台,具体不详。
上阳台,疑与肥累(纍)县故城附近的阳台遗址(河北藁城市阳台村东)有关[120]。(备注:阳台遗址位于藁城市木连城乡阳台村东·商、汉·县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4000平方米。文化层厚l一3米。采集遗物有商代夹砂和泥质灰陶绳纹鬲、罐、盆等残片以及骨镞等。另外还有汉代灰陶罐、盆、板瓦等残片和铜带钩等[121]。)
又东迳新丰城北,按《地理志》云:钜鹿有新市县,侯国也。王莽更之曰乐市,而无新丰之目,所未详矣。
新丰城,具体不详;但新市县故城(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新城铺[122])距藁城县故城、肥累(纍)县故城、阳台遗址等均较远,无法满足上述注文“又东迳肥累县之故城南,又东迳陈台南……今上阳台屯居之…又东迳新丰城北”的方位校验。故此可知新丰城绝非新市县故城。
其水又东迳昔阳城南,世谓之曰直阳城,非也,本鼓聚矣。《春秋左传.昭公十五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三月,鼓人请降。穆子曰:犹有食色,不许。军吏曰: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穆子曰:获一邑而教民怠,将焉用邑也。贾怠无卒,弃旧不祥。鼓人能事其君,我亦能事吾君。率义不爽,好恶不愆,城可获也。有死义而无二心,不亦可乎?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克鼓而返,不戮一人,以鼓子鸢鞮归,既献而返之。鼓子又叛,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负甲息于门外,袭而灭之,以鼓子鸢鞮归,使涉佗守之者也。《十三州志》曰:今其城昔阳亭是矣。京相璠曰:白狄之别也。下曲阳有鼓聚,故鼓子国也。
昔阳城(鼓聚),今河北文物局认为可能在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备注:鼓城遗址位于晋州市城关镇鼓城村·东周;城垣建筑巳不存,形制不详。采集遗物有灰陶板瓦、瓮、罐等残片。据史载,春秋时白狄建鼓国,后为晋国所灭。该城址可能与鼓国故城有关[123]。)
白渠枝水又东迳曲阳城北,又迳安乡县故城南,《地理志》曰:侯国也。又东迳贳县,入斯洨水。斯洨水又东,迳西梁城南,又东北,迳乐信县故城南。《地理志》钜鹿属县,侯国也。又东入衡水。衡水又北为袁谭渡,盖谭自邺往还所由,故济得厥名。
曲阳城,河北晋州市西[124]。
安乡县故城,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东南。东汉废[125]。
贳县故城,西汉置,属巨鹿郡。《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贳县故城与西梁侯国城治所均在今河北辛集市西南大车城[126]。但按上述注文“又东迳贳县,入斯洨水。斯洨水又东,迳西梁城南”则贳县故城与西梁城(西梁侯国)很明显是两处不同的地望。此外按《康熙束鹿县志》“古迹”篇:西梁城:“在县治西南,汉县,属信都国,即今车城村,故址犹存。土人言,每当夕阳时,恍惚现有城影,如海市蜃楼云。”贳县故城约在今南智丘村北3.48公里再平行向西16.91公里处。如今已入宁晋县界[127]。
乐信县故城,冀县(今冀州区)安兴村一带[128]。
袁谭渡,具体不详。
A7
△又东北过下博县之西。
衡水又北,迳邬县故城东。《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秦封卫鞅于邬,改名曰商。即此是也,故王莽改曰秦聚也。《地理风俗记》曰:县北有邬阜,盖县氏之。又右迳下博县故城西,王莽改曰闰博。应劭曰:太山有博,故此加下。汉光武自呼沱南出,至此失道,不知所之。遇白衣老父曰:信都为长安守,去此八十里。世祖赴之,任光开门纳焉。汉氏中兴,始基之矣。寻求老父不得,议者以为神。
邬县故城,故治在今介休市东北15公里邬城店,与浊漳水相去甚远,故此处注文出现的“邬县故城”显然令人困惑。而据清代学者洪颐煊(孙星衍门人)考证此处“邬”应为“鄡”(qiāo)字之误。(“《水经注》:斯汶水首受大白渠,大白渠首受绵蔓水。又云:斯汶水又东迳西梁城南,又东北迳乐信县故城南,又东人衡水,衡水又北迳邬县故城东。案:邬即鄡字之误。《志》大河本自黎阳以下至章武人海,东汉后改从漯川至千乘入海,其故道遂为淇、漳、涪、易、滹沱诸水所乱,此云入河者,人漳河也[129]”)。故按洪氏所考 “邬县故城”应校正为“鄡县故城”,而“邬阜”亦应校正为“鄡阜”。
鄡县故城,《汉书·地理志》作郻( qiāo),《汉书·外戚恩泽表》作邬。《说文》作“鄡”。西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封齐王肥舅驷钧为侯国,后改为县,治今河北省辛集市东南新城东北。属巨鹿郡。西晋属赵国。北魏还属巨鹿郡,移治今深州市西南旧州。北齐废[130]。
下博县故城,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下博乡。《元和志》卷17:“以泰山有博县,故此加'下’字。”东汉属安平国。北魏移治今深州市东,属长乐郡[131]。
衡漳又东北,历下博城北,逶迤东北注,谓之九争曲。西迳乐乡县故城南,王莽更之曰乐丘也。又东,列葭水注之。
下博城,应指北魏移治今深州市东的下博城,非上文所述的“汉下博县故城”。
乐乡县故城,汉置乐乡候国,又置乐乡县,东汉初省入饶阳。古乐乡县城,在今饶阳县南30里小堤村西南4里原乐乡寺一带[132]。
列葭水,全祖望指出列葭水(长芦水)实际上是绛水(源出山西屯留西南盘秀山,东流至潞城县界入浊漳水[133])的另一称谓,是浊漳水最大的支流。此处佚文较多,全祖望参阅《汉志》、《太平寰宇记》等进行了文献层面的周密补缀,此处不再赘述。(列葭水,一名长芦水,一名长芦淫水,实即绛水之别目,而其在衡、漳支流中最大。今本《水经》浊漳、清漳二篇缺失最甚,则列葭津渎所宜旁考诸书以补缀之[134]。)
△又东北过阜成县北,又东北至昌亭,与虖池河会。
《经》叙阜成于下博之下,昌亭之上,考地非比,于事为同。渤海阜城又在东昌之东,故知非也。漳水又东北迳武邑郡南,魏所置也。
阜成县故城,西汉高祖始置阜成县,县治在今阜城县古城镇,属幽州渤海郡。据《太平寰宇记》载,阜城县境地势高,又多土岗沙丘,为求物阜民丰,取《尚书》“阜成于民”之义,故名“阜成县”。后改“成”为“阜城”(具体年代无考)。东汉永平年间,省入弓高。三国时复置阜城县,属魏,隶渤海郡。晋仍为阜城县,属渤海郡。北魏属武邑郡。[135]
武邑郡,西晋太康十年 (289) 置,属冀州。治所在武邑县 (今河北武邑县)。北魏皇始三年 (398)移治武强县 (今河北武强县西南旧城),仍属冀州。辖境相当今河北武邑、武强、阜城等县地[136]。
△又东迳武强县北。
又东北,迳武隧县故城南。按《史记》,秦破赵将扈辄于武隧,斩首十万,即于此处也。王莽更名桓隧矣。白马河注之。水上承虖池,东迳乐乡县北,饶阳县南,又东南迳武邑郡北,而东入衡水,谓之交津口。衡漳又东,迳武邑县故城北,王莽之顺桓也。晋武帝封子于县,以为王国,后分武邑,武隧、观津为武邑郡,治此。
武隧县故城,西汉置,属河间国。治所在今河北武强县(小范) 西北沙洼乡。东汉改名武遂县[137]。(备注:田沙洼遗址位于武强县沙洼乡田沙洼村南700米·汉代。1984年调查发现。面积约60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和夯土台建筑基址。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罐、瓮、盆等残片。据史载,汉置武遂县,故城在今武强沙洼村。该遗址应是汉代武遂县故城址[138]。)
饶阳县故城,饶阳县故城汉代遗址位于饶阳镇故城村周围。1984年调查发现。面积不详。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素面瓮、罐等残片[139]。
武邑县故城,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即今河北武邑县。东汉属安平国。西晋太康十年 (289) 为武邑郡治。北齐天保七年 (556) 废[140]。
白马河,是一条连接漳水与滹沱河的运道,相传为曹魏白马王曹彪所开,因名“白马渠”,又叫“白马河”[141]。在今河北饶阳县南,东南流入武强县。《水经·浊漳水注》:白马河“上承滹沱,东径乐乡县北、饶阳县南,又东南径武邑郡北而东入衡水”。《寰宇记》卷63饶阳县:枯白马渠“一名黄河。今名白马沟。上乘滹沱河,东流入下搏界故渎[142]。
交津口,在今河北武强县南[143]。
衡漳又东北,右合张平口,故沟上承武强渊,渊之西南,侧水有武强县故治,故渊得其名焉。《东观汉记》曰:光武拜王梁为大司空,以为侯国。耆宿云,邑人有行于途者,见一小蛇,疑其有灵,持而养之,名曰担生。长而吞噬人,里中患之,遂捕系狱。担生负而奔,邑沦为湖,县长及吏咸为鱼矣。今县治东北半许落水。渊水又东南,结而为湖,又谓之郎郡渊。耆宿又言,县沦之日,其子东奔,又陷于此,故渊得郎君之目矣。渊水北通,谓之石虎口。又东北为张平泽,泽水所泛,北决堤口,谓之张刀沟。北注衡漳,谓之张平口,亦曰张平沟。水溢则南注,水耗则辍流。
武强县故城,西晋置,属武邑郡。治所在今河北武强县 (小范) 西南旧城村。北魏神端中废,太和十八年(494) 复置。北齐移治今武强县西南街关镇 (旧武强镇)[144]。
武强渊,按注文“(武强)渊之西南,侧水有武强县故治”则武强渊应位于武强县旧城村东北的大片低洼地带。按注文“(武强)渊水又东南,结而为湖,又谓之郎郡渊”则郎郡渊应位于武强渊东南;按“又东北为张平泽”则张平泽应位于武强渊的东北方向。
衡漳又迳东昌县故城北,《经》所谓昌亭也,王莽之田昌也,俗名之曰东相,盖相昌声韵合,故致兹误矣。西有昌城,故目是城为东昌矣。衡漳又东北,左会滹池故渎,谓之合口。衡漳又东北,分为二川,当其水泆处,名之曰李聪涣。
东昌县故城,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北。属信都国。后废[145]。
滹池,即滹沱河。滹沱河自今繁峙县的东孤山发源,环五台山做半径状,流经山西繁峙、五台、代县、原平、忻府、定襄、盂县7县市区,由盂县东界出境进入河北省境。滹沱河全长 605公里,流域面积25168平方公里。其中在山西境内河长为319公里,流域面积18856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74%[146]。
合口,十六国时清河与漳水汇合处,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南[147]。
泆(yì),古通“溢”。
李聪涣,具体位置不详。涣,有水势盛大之意;李聪当为人名。
A8
△又东北至乐成陵县,别出北。
衡漳于县无别出之渎,出县北者,乃虖池别水,分虖池故渎之所缠络也。衡漳又东,分为二水,左出为向氏口,渎水自此决出也。衡漳又东,迳弓高县故城北。汉文帝封韩王信之子韩隤当为侯国,王莽之乐成亭也。衡漳又东北,右合柏梁溠,水上承李聪涣,东北为柏梁溠,东迳蒲领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广川惠王子刘嘉为侯国。《地理风俗记》云:修县西北八十里有蒲领乡,故县也。又东北,会桑社枝津,又东北,迳弓高城北,又东,注衡漳,谓之柏梁口。
弓高县故城,弓高县始置于西汉,其辖域随朝代的变更和治所的迁徙而不同,大抵包括今阜城县和景县北部、交河县南部及东光县西部一带。据《太平寰宇记》载:“弓高城在阜城县南二十七里”据此,西汉弓高县故城在今景县绛河流公社宫高一带,“宫高”疑为“弓高”之讹[148]。而按上述注文“又东北,迳弓高城北”地方学者认为:早在北魏以前弓高已经迁徙于蒲领县东偏北方向,即今阜城县前城子一带,而前城子在西汉时为侯井县治所,因此弓高县可能在东汉侯井县省入时,县治迁于此地。西晋,弓高县省入阜城县[149]”
蒲领县故城,为西汉高祖所置,隶幽州渤海郡。约辖今阜城县的波河、杨庙、城关、八里、蒋坊等公社,还有祁楼公社东北部,建桥公社西部及交河县南部部分区域。西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汉武帝封广川王子刘嘉为蒲领侯。后因罪废。始元六年(前81年),汉昭帝又封清河喇王子禄于此,传三世免。东汉蒲领县省入修县(今景县)。据《太平寰宇记》载:故蒲领城,汉县,在今县北三里”据《嘉靖河间府志》、《阜城县志》载:蒲领本汉县名,后省入修县……今县东北十里村有蒲领关,或是城之旧地也。今蒋坊公社陈村、陆村、前郭庄、东汤庄一带。查访列村,清以前均呼为蒲领关。前郭村清朝所铸铁钟上铸有“直隶省蒲屯地方郭家蒲领关”字样,由此可见,此四村一带确系蒲领城遗址。清雍正年间仍有蒲家庵在今陆村南二百米处,或是当年的蒲领城。现此地瓦砾废墟一片,故城虽圮,遗迹犹存[150]。
衡漳又东北,右会桑社沟,沟上承从陂,世称卢达从薄,亦谓之摩诃河,东南通清河,西北达衡水。春秋雨泛,漳泽津渚,今观津城北方二十里,尽为泽薮,盖水所钟也。其渎迳观津县故城北,乐毅自燕降赵,封之于此邑,号望诸君。王莽之朔定亭也。又南屈,东迳窦氏青山南,侧堤东出。青山即汉文帝窦后父少翁冢也,少翁是县人,遭秦之乱,渔钓隐身,坠渊而死。景帝立,后遣使者填以葬父,起大坟于观津城东南,故民号曰青山也。
从陂水,世称卢达从薄,亦谓之摩诃河,在今河北景县北[151]。
窦氏青山,在今河北武邑县东二十八里青冢村[152]。
观津城,按注文“起大坟(窦氏青山)于观津城东南”;而今河北武邑县青冢村西偏北处的前观津村应与之有渊源。
又东迳董仲舒庙南。仲舒,广川人也。世犹谓之董府君祠,春秋祷祭不辍。旧沟又东,迳修市县故城北。汉宣帝本始四年,封清河纲王子刘寅为侯国。王莽更之曰居宁也,俗谓之温城,非也。《地理风俗记》曰:修县西北二十里,有修市城,故县也。又东会从陂。陂水南北十里,东西六十步,子午潭涨,渊而不流,亦谓之桑社渊。从陂南出,夹堤东派,迳修县故城北,东合清漳,漳泛则北注,泽盛则南播,津流上下互相迳通。从陂北出,东北分为二。一川北迳弓高城西,而北注柏梁溠。一川东迳弓高城南,又东北,杨津沟水出焉。左渎北入衡漳,谓之桑社口。
董仲舒庙,结合观津城、窦氏青山、修市县故城等地望及附近村名综合考量,郦注所谓董仲舒庙约今武邑县赵董村一带。如下图所示:
广川县故城,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景县西南广川镇。属信都国。东汉属清河国。安帝时一度为广川国治。三国魏属勃海郡。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为广川郡治。北魏属长乐郡[153]。
修市县故城(修市侯国),西汉本始四年(前70年),宣帝封清河纲王子刘寅为修市原侯,置修市侯国,治今河北省景县西北。属勃海郡。东汉省[154]。按注文“今旧沟又东,迳修市县故城北……俗谓之温城”结合观津城、窦氏青山等附近地望系统考量,修市县故城约位于今景县大温城村一带。(备注:按上述注文,尽管郦道元当时认为修市县故城“俗谓之温城”是错误的,但“温城” 这一称谓还是辗转传承了下来。)
修县故城,古县名。西汉时置,治今河北省景县南。属信都郡。王莽时改名修治县。东汉时复为修县。西晋时移治今景县东[155]。
衡水东迳阜城县故城北,乐成县故城南,河间郡治,《地理志》曰,故赵也。汉文帝二年,别为国。应劭曰:在两河之间也。景帝二年,封子德为河间王,是为献王。王莽更名郡曰朔定,县曰陆信。褚先生曰:汉宣帝地节二年,封大将军霍光兄子山为侯国也。章帝封子开于此。桓帝追尊祖父孝王开为孝穆皇,以其邑奉山陵,故加陵曰乐成陵也。今城中有故池,方八十步。旧引衡水北入城注池。池北对层台,基隍荒芜,示存古意也。
阜成县故城,西汉高祖始置阜成县,县治今阜城县古城镇,属幽州渤海郡。
乐成县故城,西汉置,为河间国治。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景帝封子德为河间王都此,是为献王。三国魏改为乐城县[156]。今献县东南7.5公里河城街村南存有古乐成城址,中有沧石公路穿过。其城墙大多湮灭,仅于魏村西南地面上保留一段西垣遗迹,长200米、最宽处27米,高2~4米在魏村村南、新开干渠北岸发现北垣遗迹,在东城村土公路东侧存有东垣遗迹,在南城村北存有南垣遗迹。古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1200米、南北长800米.城中心有一土台,高4米,周长40米,俗称钓鱼台。城址内遗物丰富,文化层厚8米,出土有陶器残片等。在城附近发现有汉代陶井。从遗物断定,此城始建于战国时期.在古城西北约4公里存有河间献王陵[157]。此城当为赵国河间郡治而修筑,后为河间王都仍保持原有规制,唯于城内兴建王官。城中土台,规模较小,当即《水经注》所言“层台’,南临水池属王宫或离宫台苑。《太平寰宇记》所言“河间献王殿”当另有所指[158]。
△又东北过成平县南。
衡漳又东迳建成县故城南。按《地理志》,故属渤海郡。褚先生曰:汉宣帝五凤三年,封丞相黄霸为侯国也。成平县故城在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河间献王子刘礼为侯国,王莽之泽亭也。城南北相直。衡漳又东,右会杨津沟水,水自泽东迳阜城南。《地理志》,渤海有阜城县,王莽更名吾城者,非《经》所谓阜城也。建武十五年,世祖更封大司马王梁为侯国。杨津沟水又东北,迳建成县,左入衡水,谓之杨津口。
成平县故城,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沧县西景城南二十里。东汉属河间国。北魏延昌二年(513)移治今沧县西六十里景城,为章武郡治[159]。
建成县故城,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泊头市西北二十里齐桥镇。东汉废[160]。
衡漳又东,左会虖池别河故渎,又东北合清河,谓之合口。又迳南皮县之北皮亭,而东北迳浮阳县西,东北注也。
合口,十六国时清河与漳水汇合处,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南[161]。
南皮县故城,秦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北八里(张三拨城址)。西汉属勃海郡。文帝时封窦彭祖为南皮侯,即此。东汉为勃海郡治。东魏移治今南皮县[162]。【备注:张三拨城址位于今河北南皮县汤庄乡张三拨村西300米·汉代·县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65、南北竟约426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20一30、残高l一5米。城内东北隅残存一长方形夯土台建筑基址,东西长41、南北宽20、残高8米。采集遗物有央砂红褐陶釜、盆和灰陶板瓦、罐、盆等残片。据史载,秦置南皮县,汉代因之。该遗址应是南皮故城址[163]。】
北皮亭,按《大清一统志》,北皮城在南皮县东北[164]。今南皮县冯家口镇刘文庄村东南500米处,有一个古城镇遗址,面积约45万平方米。二十世纪40年代,村内一白姓老人在耕地时得一枚“马武”印章,后此地就俗称为“马武岗”;但当地学者张新华认为此遗址不是马武岗,而应为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记述的南皮县的北皮城[165]。经爬梳相关文普资料可知:刘文庄遗址位于南皮县店子镇刘文庄村南500米·汉、宋]1988年调查发现。面积约45万平方米。采集遗物有汉代的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素面罐和宋代的灰陶盆、白釉瓷碗等残片;而刘文庄村南亦发现有汉墓群分布[166]。而按卷九北皮城条:“清河又北,迳北皮城东,左会滹沱别河故渎,谓之合口,故谓之合城也。《地理风俗记》曰: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即是城矣”[167]。按距离及方位考量,刘文庄村(当地学者认为的北皮城)位于南皮城(张三拨城址)北偏东约26公里(约62汉里)处,与《地理风俗记》所载:“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大致吻合。故北皮城地望本文亦初步赞同地方学者所论。
浮阳县,西汉置,为勃海郡治。治所在今河北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元和志》 卷18清池县: “本汉浮阳县……在浮水之阳。” 因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 为浮阳郡治[168]。
△又东北过章武县西,又东北,过东平舒县南,东入海。
清、漳迳章武县故城西,故濊邑也。枝渎出焉,谓之濊水。东北迳参户亭,分为二渎。应劭曰:平舒县西南五十里有参户亭,故县也。世谓之平虏城,枝水又东注,谓之蔡伏沟。又东,积而为淀。一水迳亭北,又迳东平舒县故城南。代郡有平舒城,故加东,《地理志》勃海之属县也。《魏土地记》曰:章武郡治。故世以为章武故城,非也。又东北,分为二水。一水右出为淀,一水北注呼池,谓之东平舒县故城。清漳乱流,而东注于海。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清、漳”杨守敬认为指的是清水、衡漳二水而言,并非后文的清漳水。(守敬按:此所云清、漳,谓清河、衡漳二水也,全、赵认为出少山之清漳,则大误矣详后。[169])
章武县故城,西汉文帝后元七年 (前157) 封窦广国为章武侯,元狩元年 (前122) 改为县。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南故县村。东汉建安末年改属章武郡。西晋属章武国。北魏属浮阳郡[170]
濊(wèi)水,水流盛多的样子。
参户亭,按注文也称平虏城、又作木门城、在今河北青县南。西汉置为县,后废为亭。唐人李贤误注为三户亭[171]。
东平舒县故城,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即今河北大城县。东汉属河间国。西晋为章武国治。北魏改为平舒县[172]。
○清漳水
△清漳水出上党沾县西北少山大要谷,南过县西,又从县南屈。
《淮南子》曰:清漳出揭戾山。高诱云:山在沾县。今清漳出沾县故城东北,俗谓之沾山。后汉分沾县为乐平郡,治沾县。水出乐平郡沾县界。故《晋太康地记》曰:乐平县,旧名沾县,汉之故县矣。其山亦曰鹿谷山。水出大要谷,南流迳沾县故城东,不历其西也。又南迳昔阳城。《左传.昭公十二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杜预曰: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者是也。
清漳水,今清漳河。水有东西二源。注文所谓之源指大致为今清漳东源。
汉沾县,按注文“清漳水出上党沾县西北少山大要谷,南过县西,又从县南屈”结合文普资料综合考量今乐平镇巴州村汉遗址及附近规模较大的梁庄汉墓群与注文所述方位大致吻合。故此结合“水出大要谷,南流迳沾县故城东,不历其西也”初步推证汉沾县即今乐平镇巴州村汉遗址[173]。(山西文物局,2006)
但值得注意的是,汉沾县与昔阳城(东冶村古城)均位于今松溪河流域。故综合考量颇疑郦道元将今松溪河上游部分河段与清漳东源上游混为一谈;盖因松溪河上游河段与今清漳东源在今和顺县李阳镇西一带相距较近仅隔一山岭而分水,估计郦道元当时所接触到的古地图绘制较为粗疏,误将二河连为一体,从而导致注文此处出现了较大的纰漏。
揭戾山(沾山、鹿谷山),按注文所述疑即今昔阳县西北崇家岭一带之山岭。
沾山,据明代嘉靖年间的乐平县志记载,“少山,亦名揭戾山,又名沾山,《福地记》:山在乐平沾县。其高八百丈,清漳水出焉。恒山之左会也”这就是“少山福地”的由来。
昔阳城,即今昔阳县东冶头村春秋-汉代古城址。东冶头城址位于冶头镇东冶头村东约200米(春秋一汉·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不规则形,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表现存北墙残段,残长约200米,基宽l一6米,残高2—4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6-0.08米。采集有泥质灰陶宽平折沿盆、敞口折腹钵、高柄浅盘豆、卷沿鼓腹瓮及绳纹筒板瓦等残片。据《永乐大典》卷五二O载,“昔阳故城,在县东六十里。《春秋左氏传》:晋荀吴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城灭肥,以肥子归,遗址存焉”当指此[174]。(山西文物局,2006)
其水又南,得梁榆水口。水出梁榆城西大嵰山。水有二源。北水东南流,迳其城东南,注于南水。南水亦出西山,东迳文当城北,又东北迳梁榆城南,即阏与故城也。秦伐韩,军于阏与。惠文王使赵奢救之。奢纳许历之说,破秦于阏与。谓此也。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并言涅县有阏与聚。卢谌《征艰赋》曰:访梁榆之虚郭,吊阏与之旧都。桓亦云,阏与,今梁榆城,是也。汉高帝八年,封冯解散为侯国。其水左合北水,北水又东南,入于清漳。清漳又东南,与轑水相得,轑水出轑河县西北轑山,南流迳轑河县故城西南,东流至粟城,注于清漳也。
梁榆水,今梁榆河。
梁榆城,即阏舆故城所在,张守节[175]以为阏舆故城在和顺县;但靳生禾、谢鸿喜认为位于沁县县城西南13公里的鸟苏当是战国秦汉间的“阏舆”。而按注文“(梁榆城)即阏与故城也”显然阏与故城应位于梁榆水流域与位于沁县册村镇的鸟苏村相去远矣。故本文从张守节等所论,初步推析今和顺县城北关城址应即梁榆城。(备注:和顺县北关汉城址位于义兴镇北关村西北约2千米。平面形状不详。地表现仅存残墙一段,残长26米,宽2.8—7米,残高约3.6米。墙体夯筑,夯层0.08—0.10米。采集有泥质灰陶盆、罐及绳纹板瓦等残片[176]。(山西文物局,2006)
轑水,今清漳西源。
轑河县故城,今左权县城内北大街有规模庞大的城北商代遗址应即轑河县故城。(备注:左权县城北遗址位于县城内北大街北侧约20米·商代·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前坡地,前临清漳河。面积约1平方千米,文化层厚约1.5米。采集有夹砂灰陶绳纹鬲和绳纹罐等残片,另采集有石斧2件。[177])(山西文物局,2006)
粟城,今左权县粟城镇。《嘉庆重修一统志》辽州:粟城在州东,今名粟城里,有粟城镇。
△东过涉县西,屈从县南。
按《地理志》,魏郡之属县也。漳水于此有涉河之称,盖名因地变也。
涉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涉县西北二里。《元和志》 卷15涉县: “因涉河水为名。” 东汉为侯国,后复为县。三国魏属广平郡。北魏废[178]。
△东至武安县南黍窖邑,入于浊漳。
武安县故城,《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邯郸郡武安县故城治所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南五里店子古城[179]。但《邯郸方志》认为武安县故城位于武安市固镇村,城址位于洺河北岸,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750米,东西宽1500米,残存部分夯土城墙,高3米,城内出土有鼎、鬲、罐、盆、豆等陶器。《正义》载:“武安故城在潞州武安县西南五十里”。《读史方舆纪要》载:“武安故城在今县西南五十里。”在县西南五十里一带,只有固镇城址,因此,固镇古城亦有武安故城之说。2013年5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按《河北文物地图集》(下)所载店子城址位于宋二庄乡店子村西200米【东周--汉·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沼河北岸的台地上。平面近方形,边长约400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1—2米。城内采集遗钧有陶器残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器表除素面外,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板瓦、筒瓦、罐、盆、瓮、豆等[181]。比对固镇城址(周约6500米)显然店子城址(周约1600米)规模要小得多,按此很可能店子城系乡亭一级的基层城邑。故本文从《邯郸方志》等所论即武安县故城应位于武安市固镇村。
黍窖邑,具体不详。杨守敬认为《山海经》郭(璞)《注》:“至武安县南暴宫邑”中的“暴宫”应为“黍窖”之误,但黍窖邑无考。(守敬按:宋本亦无《注》。《山海经》郭《注》,至武安县南暴宫邑,入于浊漳。暴宫为黍窖之误,黍窖邑无考[182]。)
而按经文“东至武安县南黍窖邑,入于浊漳”则黍窖邑应大致位于武安县故城(武安市固镇村)南清漳水与浊漳水汇合处。爬梳今涉县合漳村(盖因清漳水与浊漳水汇合而得名)一带,有林州古城村与其隔河相望。
按《重修林县志》:“古城在任村集北十里,与交漳口南北相对,为北境咽喉地”有“林州北门”之称。该村地处县北边陲,为历代兵争之地。相传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曾在此依漳河天险和秦军鏖战。村南山上,至今仍有赵国修筑的长城遗址。明嘉靖十七年(1538)《王墓寺碑记》云:“古城是赵王被(避)暑之城。”《后传》云:“隋末刘武周(618—620),曾在此坐地称王,建林庆州府驻古城”。古城村的城隍庙至今尚在,庙内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修碑记,文曰:“邑北七十里古城村者,乃古崇台县也”。当地学者认为对于“崇台县”一说,林州《旧志》中未见记载。在金、元两朝,和古城一河相隔的涉县曾称“崇州”,崇台县是否崇州属地,尚待考证[183]。
此外当地传言“崇台县”为秦代所置,但因相关考古资料的匮缺尚无定论。而按“黍窖”二字推析“黍窖邑”很可能是因古代曾兴建过大型粮仓而得名。鉴于清漳与浊漳汇合处除古城村外尚未见其他颇具规模的古城址遗存,而古城村亦位于武安县故城(武安固镇村)南清漳水与浊漳水汇合处与经文所述基本吻合;故本文初步推析黍窖邑很可能亦位于林州古城村一带。
[0] 《文物季刊》1992年第1期
[1] 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页137-138
[2]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页138
[3] 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第756页。
[4] 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第721页。
[5]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页139
[6]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第718页。
[7]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第716页。
[8][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 北京: 中华书局,1983年,第421页.
[9] 张炳昱, 郭彦斌:马陵之战应在榆社,《火花》 2019年第10期 P51-58页
[10] 《水经注疏》,第929页。
[11] 长治平顺的虹梯关挂壁公路登上英国媒体《每日邮报》2017-05-17 长治新闻网
[12]河北文物局:《河北文物地图集》(下),2011年,文物出版社,第773页。
[1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冀州刺史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页26
[14]午汲城址(午汲镇午汲村北150米.周一汉·省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长方形,东西~ 889米,南北宽768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8—l3米,残高1—6米。 1956年勘查发掘。遗迹发现有陶荨、水井、灰坑和墓葬。出土遗物有铁器、铜器和陶窑;铁器有镢、锥、钩、齿轮等。铜器有镞。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表除素面外,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板瓦、筒瓦、罐、盆、瓮、豆等。【见《考古通讯》1957年第四期】
[15]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冀州刺史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页26
[16]河北文物局:《河北文物地图集》(下),2011年,文物出版社,第786页。
[17]河北文物局:《河北文物地图集》(下),2011年,文物出版社,第785页。
[18]《考古》1959年第7期
[19]《河北邯郸发现西门豹祠奠基石 距今1600多年》, 《燕赵都市报 》,2008年11月11日
[20]乐庆森、尹建兵:《浅释“邯郸”》,《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30
[21]见<考古) 1963年第1期、1990年第7期、1996年第1期
[22]河北文物局:《河北文物地图集》(下),2011年,文物出版社,第835页。
[23]《徐光冀揭秘邺城考古:唤醒沉睡的六朝古都》,《河北日报》,2017-04-20
[24] 《水经注疏》,第943页
[25] 《水经注疏》,第944页
[26]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7] 河北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下),2013年,第827页
[28]孙继民:《<水经·漳水注>邯郸附近山川城邑考》,《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9]孙继民:《<水经·漳水注>邯郸附近山川城邑考》,《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0]孙继民:《汉代武安县的北界与东南界》,《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12月
[31]郝良真; 孙继民:《从文献记载看古代的丛台》,《邯郸师专学报》,2004年3月25日
[32]《考古学集刊》第四集.1984年
[33]《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下),2013年,第753页
[34]郝良真、孙继民:《从文献记载看古代的丛台》,《邯郸师专学报》,2004年3月25日,第14页
[35]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沦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第325页
[36]郝良真、孙继民:《从文献记载看古代的丛台》,《邯郸师专学报》,2004年3月25日,第14页
[37]乐庆森、尹建兵:《浅释"邯郸"》,《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4期,第20页
[38]乐庆森、尹建兵:《浅释"邯郸"》,《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4期,第20页
[39] 摘自2015年版《邯郸市志》
[40]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1996版),第二册,冀州刺史部,第26页
[41]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4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43]河北省地名办公室,河北省地名志 邢台分册,,1988年06月,第180页
[44]《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4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46]河北省曲周县地名办公室,曲周县地名资料汇编,,1984年05月,第11页
[47]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8]丘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丘县文史资料 第1辑[M].
[49]本书编辑部编,邯郸之谜 (上册) 名城邯郸,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75页
[50]《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51] 《法学大辞典》
[5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3]《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54]《中国古典小说六大名著鉴赏辞典》
[5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56] 浚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浚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30页
[5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9]《历代赋辞典》
[60]《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
[61]《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6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63]《资治通鉴大辞典》
[64] 河北省地名办公室. 河北省地名志 邢台分册[M]. 1988
[65] 甘振波编,河北历史地名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0,第249页
[66] 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06月第1版,第91页
[6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8]《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6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0]河北文物局:《河北文物地图集》(中),2011年,文物出版社,第88页。
[71] 河北省地名办公室,河北省地名志 邢台分册,,1988年06月,第552页
[72]河北省地名办公室,河北省地名志 邢台分册,,1988年06月,第550页
[7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74] 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整理点校),[民国]河北通志稿 (1-3),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622页
[7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6]河北省地名办公室,河北省地名志 邢台分册,,1988年06月,第549页
[77]王樹枬等:《冀县志》(一、二)[M]. 1968
[78]《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79]《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80]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06月第1版,第93页
[81]王樹枬等:《冀县志》(一、二)[M]. 1968
[82] 陈君慧,中国地理知识百科(第二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01,第342页
[8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84]《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8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6] 衡水地区地名办公室编,衡水地名志,河北省地名办公室,1985.1,第258页
[8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8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91]《山西历史地名词典》
[9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9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94] 《山西文物地图集》(中),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06页
[9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96]《山西历史地名词典》
[97]帅政,张考生主编. 走进娘子关[M]. 2005
[98]河北省地名志 石家庄地区分册,河北省地名办公室,1983年11月,第336页
[99]河北省地名志 石家庄地区分册,河北省地名办公室,1983年11月,第336页
[100]河北省地名志 石家庄地区分册,河北省地名办公室,1983年11月,第335页
[101]河北栾城县志 第14-16卷,,1941年04月,第152页
[102]《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
[10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0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05]石家庄地区地名志[M]. 1984
[10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0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08]曹锦炎著,古玺通论,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03,第148页
[10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10] 朱道清编纂,中国水系大辞典 修订本 第2版,青岛出版社,2007.01,第110页
[111]梁启超:《中国史研究法》第四章
[112]孟繁清主编 邢铁 王文涛著,中国古代环渤海地区与其他经济区比较研究 (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68页
[113]汪家伦 张芳编著. 中国农田水利史[M]. 1990
[114]王成组著,中国地理学史 先秦至明代,商务印书馆,2015.07,第312页
[115] 《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87页
[116]石家庄地区水利志编审委员会编,石家庄地区水利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545页
[117]《海河志》编纂委员会编,海河志 大事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7页
[118]石家庄地区地名志,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地名办公室,1984年07月第1版,第108页
[119] 《水经注疏》,第981页
[120]《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87页
[121]《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87页
[12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23]《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89页
[124] 《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89页
[12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2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27]辛集市历史大事记,来源: 长城网 2014-03-31 15:05:19
[128]河北省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冀县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第48页
[129]洪颐煊:《汉志水道疏证》卷一,《丛书集成初编》第3016册,第15页。
[130]《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13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32]饶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饶阳县志,方志出版社,1998.5,第679页
[133]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 辞海 地理分册 历史地理[M]. 1981
[134] 谭其骧,清人文集 地理类汇编 第四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08月第1版,第454页
[135]阜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城县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8,第49页
[13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3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38]《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672页
[139]《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664页
[14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41]王育民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1,第263页
[14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4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
[14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4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
[146] 谢鸿喜 李 钊:《历史长河中的滹沱河》,来源: 山西新闻网-发展导报(太原)2014-09-16 13:33:00
[147]《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148]衡水地区地名办公室编,衡水地名志,河北省地名办公室,1985.1,第268页
[149]衡水地区地名办公室编,衡水地名志,河北省地名办公室,1985.1,第268页
[150]衡水地区地名办公室编,衡水地名志,河北省地名办公室,1985.1,第269页
[15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5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5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
[154]《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15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15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57]新编《献县治》第二十二篇,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
[158]曲英杰著,史记都城考,商务印书馆,2007.12,第421页
[15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6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61]《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16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63]《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637页
[164] 《水经注疏》,第884页
[165] 《寻访沧州:南皮北城——马武岗》,新沧州微平台,2016-1-16
[166]《河北省文物地图集》(下),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637页
[167]《水经注疏》,第884页
[16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69]《水经注疏》,第1001页。
[170]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71]《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17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73] 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第717页。
[174] 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第737页。
[175]唐代训诂学家。曾官诸王侍读率府长史。为学三十余年,于六籍九流地理苍雅诸学,皆有较深造诣,尤长于地理。精研《史记》,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成*《史记正义》三十卷。(摘自《古汉语知识辞典》)
[176]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第747页。
[177]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下),第751页。
[17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7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80]来源:《邯郸方志》
[181]河北文物局:《河北文物地图集》(下),2011年,文物出版社,第773页。
[182]《水经注疏》卷十
[183]王买金:《说说林州的“城”(三)》,林州市档案信息网,2018/11/16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