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理解的潜规则,一旦突破就将逃离底层
1、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欠人情。
我有一位朋友,他有个规矩,就是绝不跟朋友做生意,哪怕再划算,这生意都不做。
有一次,他要买一辆车,有人就说:xx老板不是你朋友嘛,找他打个折呗。
他笑着说:一辆车才几个钱啊,这点事还让人家打折,我这朋友也太不值钱了吧?
于是,自己找了个店把车买了。
后来,自然被他那朋友看到了,也没说什么,但那以后有什么心事,都会找我这位朋友掏心窝子聊,两个人成了真正的莫逆之交。
2、万不得已,不欠人情不行,就牺牲利益尽力补偿。
我的另一位朋友,资金周转,数目有点大,只好跟我们开口。
我的朋友不多,但仅有的这几位,别说借钱,白给他们都行,所以也没什么可犹豫的,那就借呗。
然后,这位朋友自己写了借款协议,发给我看。
我说没必要,要是需要这玩意,我就不借给你了。
他说不行,一码归一码,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你先看看。
我就扫了一眼,发现他还写上了利息,而且还比市面上高了2个点。
我摸不着头脑,就问他,给我利息什么意思?
还是那句话,要是奔着利息,我不会借你。
他说:我知道这点利息不算什么,也知道你们这钱放哪赚的都比这点利息多,借给我怎么都是亏。
之所以有利息,是让我自己心里过得去,你要是不收,我自己过不了这道坎,那我就不跟你借了。
3、人情未必立刻就能还,但即便一时还不了,将来也要心心念念、千方百计地还。
还有一位朋友,一路创业,早早财务自由了,结果现在还苦哈哈的,又搞了一家公司。
我们见他天天起早贪黑干得这么来劲,就问他,你是图啥呢?
一般他都扯什么使命、理想之类的。
不过后来有一次,喝多了,他自己说,还有一个原因一直没好意思讲。
他之前创业,遇到过一位贵人,把他一直扶到上市。
他后来就一直琢磨,怎么报答人家。
你以为有钱就好报答了?
人家比他更有钱,怎么报答?
后来他想了个办法,虽然他的这位贵人不好报答,但是他可以给别人当贵人,别人能报答他,他就可以有样学样。
别人要是也报答不了他,那就大家一块当贵人呗,直到找到报答方法为止。
所以,他的劲头特别足,每天很快乐。
受人滴水之恩,必以涌泉相报。
恩是什么?
会意字,心之所因者,恩也。
所以,恩不只是利益问题,更是关乎于“心”的问题,也就是关乎情义。
大白话,就是你需要帮助时,别人可帮可不帮,而人家选择了帮,这就是恩。
为什么要报恩?
消极的看,叫“不能让好人寒了心”。
积极地看,叫“感恩让世界鲜明起来”,当然,究其根本,还是人类社会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优策略。
在长期博弈过程中,最优策略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是博弈论中已经被证实过的。
其实,这一点孔子说的更全面,“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博弈论中过分强调了消极方面,这可能会误导很多人,他们可能只记住了要报仇,却忽略了积极的一面,要报恩。
有仇报仇、有恩报恩,这才是这一策略的完整版。
为什么要单独把“感恩”拿出来谈?
不是熬鸡汤,而是因为仇恨容易记住,这也不是坏事,因为人要生存,必须对有害的东西高度警惕,久而久之,记仇成了人的天性。
但是,恩情则很容易忘记,因为短期看,忘记恩情不会导致马上毁灭。
那为什么要感恩呢?
感恩不是为了他人,恰恰是为了自己,仇恨自然要记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但是,心里如果只想着报仇,在报仇之前绝不可能快乐。
而报仇之后呢?
也不会快乐,甚至会失去目标,变得空虚。
我不是让你有仇不报,仇要报,恩更要报,仇可以报完,恩却不能,他让你永远有快乐生活的理由。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