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诗词歌赋何逊《咏早梅》赏析
848169

何逊《咏早梅》赏析

川雪898川雪8982024-03-09 09:12:360

咏梅花古诗词赏析(5)

咏早梅

南朝·梁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诗题一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梁武帝天监六年(公元507年)四月,抚军将军建安王萧伟出为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治所在今南京),何逊迁水曹行参军,兼任记室,深得萧伟信任,日与游宴,不离左右。这首诗即写于第二年早春。

这首诗以咏梅为题,处处围绕着一个“梅”字落笔,描绘出了一幅凌寒独放的早梅图。

诗一开头就标出兔园,是因为梁建安王萧伟的芳林苑,恰似汉代梁孝王刘武的兔园。园中百卉,独咏梅花,是因为梅花自有它独特的标格。正当冰封大地、万木萧疏之时,梅花已预报了春天的来临,所以说“惊时最是梅”。“惊”字用拟人笔法,突出梅花对节令转换的特殊敏感,尤为醒目。

“衔霜当路发”四句,具体描绘梅花的高标逸韵。它不畏严寒,凌霜傲雪,嫣然开放。正因梅花盛开,霜落其上,故曰“衔”。正因梅花盛开,千娇百媚,与白雪相映成趣,故曰“映”。“却月观”,“凌风台”,想必是园中的主要景点,自然梅花更盛。一个“横”字,写出了梅花凌寒怒放的高贵品格;一个“绕”字,写尽了梅花俏丽报春的妩媚情态。从语法上讲,“衔霜”、“映雪”是动宾结构,“枝横”、“花绕”是主谓结构,这样就错落有致地写出了满园梅花盛开、光彩照眼的动人情景。

满园梅花动诗兴。诗人不禁由花事联想到人事,想起了人世间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汉武帝的陈皇后,擅宠娇贵,终因骄妒失宠,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闻司马相如工文章,遂奉黄金百斤,令为解愁之辞,相如为作《长门赋》,中云:“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纵横。”故诗曰“朝洒长门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文君之父卓王孙开始反对两人的婚事,后经劝说,不得已而“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后汉武帝命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出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和酒以交欢。故诗曰“夕驻临邛杯”。“朝洒”二句,一悲一喜,一离一合,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两事都与司马相如有关。

写兔园之梅,为何联想到司马相如呢?因为司马相如和梁孝王还有一段因缘。梁孝王到首都长安,带来邹阳、枚乘、庄忌等一批文士,相如见而悦之,遂借口有病而辞官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一住几年,乃著《子虚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诗人是将建安王比作梁孝王,将芳林苑比作兔园,而将自己比作司马相如。建安王萧伟爱客接士,何逊以卓越的才能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遂引为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日与游宴,深被恩礼。这两句是诗人借司马相如之典,感知遇之恩。

最后“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飘落得早,所以赶在正月就开起花来了。寓有人生有限,应当及早建功立业的思想。整首诗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诗人是以司马相如自喻,借咏梅来表现自己坚定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

全诗把情、景、理相结合,景中寓情,情中有理,通过一种完美的交融,寓情于物,将梅花作为自己的化身,描述了一副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诗人不趋炎附势、苏世独立、不失气节的品德。

何逊酷爱梅花。在扬州时,官舍有梅一株,他常在树下欣赏吟咏。后来在洛阳,又想起扬州梅花,便再去扬州,正逢梅花盛开,竟终日看花不止。何逊是一位喜爱梅花的诗人,所以唐代诗人杜甫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何逊(?—公元519年)字仲言,南朝·梁诗人。先后任建安王萧伟的记室、安成王萧秀的幕僚,还兼任过尚书水部郎。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其诗文与同时的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又以诗与阴铿颇相似,世号“阴何”。今存诗一百一十余首,多为赠答及纪行之作,写景抒情极为精妙,格调清新婉转。

(转自王传学著《感受梅花诗意美——咏梅花古诗词赏析》,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