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1084500000031

第31章 牛根生:资源整合,实现共赢 (5)

在2004年的一次访谈中,牛根生说,做“牧场联合国”的确是为了做示范。这个牧场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共占地8848亩,中心是圆形的参观大厅,厅外有三个示范区,紧挨展厅的一圈是挤奶示范区,挤奶区连着养牛示范区;外围是牧草示范区。

除了展示,这个牧场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经营实体。牧场是由蒙牛乳业集团、澳大利亚澳亚公司和印度尼西亚三林集团三方共同投资、设计和兴建的。饲养规模约为万头奶牛,是我国目前最具规模效益的大型牧场。这个牧场由中、美、英、澳、印尼、新西兰、新加坡等7个国家的专业人员参与建设和管理,把国外的养牛技术原汁原味地搬进来:洋人牵来洋牛,建起洋牧场,用洋管理、洋技术、洋设备,产出的奶供给蒙牛。

与以往注重引进牛群的做法不同,蒙牛建这个示范牧场,第一次从“奶”上做文章。洋人为卖奶赚钱而到中国来养牛,交易的是奶,而不是牛,因此牵来的应该说是世界上的高产奶牛,每头牛年均产奶量在8吨~10吨之间。牧场里良种牛生育的子牛,每年将以数千头的数目进入周边中国百姓的家庭牧场。这样做,肯定不是赔本赚吆喝。

牛根生说,蒙牛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中国奶牛的饲养方式跟上世界的脚步。虽然蒙牛让百万奶农脱贫致富,但是中国养奶牛的方式还很原始,还很落后。中国80%的奶牛还散养在奶农家里,检疫、挤奶、收奶、运奶等环节都存在问题。他经常到世界各地去考察牧场,国外的一个大型牧场就养了成千上万头牛,而国内许多奶农还停留在一家一户一头牛的阶段,国内一头奶牛年产奶三四吨,不及别人的一半,差距太大。

国际示范牧场的建成,带来的是观念的革命,比引进牛群和技术更重要。牛根生说,我们只有少数人有条件出国,但即使有条件出国,也没有条件到世界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个牧场去专程参观。而蒙牛却让中国的奶农(尤其是养牛大户)以及村长、乡长、县长、市长甚至省长们,在一个小时之内,在一个小环境中,就能遍览全世界的种草技术、养牛技术和挤奶技术。这比参观者听一万个故事更具有示范性和冲击力。

尽管蒙牛获益有限,不过利润不代表全部。蒙牛的理想是“百年蒙牛、强乳兴农”,它已经是中国乳业的佼佼者。示范牧场建起来,谁都可以来参观,包括竞争对手都可以来学,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中国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快速实现与欧美发达国家百年经验技术的接轨,这是推动中国乳业发展的大事。业内人士这样评价蒙牛说,国际示范牧场是中国奶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预示着中国奶牛养殖业将由分散养殖型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由于“请洋人、种洋草、养洋牛、洋管理、洋技术”,于是奶农给蒙牛澳亚国际牧场起了个外号:“牧场联合国”。对奶源的重视与提升,使得蒙牛从牛奶源头上保障了好品质,也使得蒙牛在短短几年内成长为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对于处在市场领导地位的企业来说,技术可以保持其领先地位。由于在起步阶段对国外先进技术创造性地“拿来”,将全世界先进的牛奶生产管理技术联合到蒙牛,为它后来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最好的奶牛种群、最优秀的管理饲养技术、最先进的挤奶设施,生产出品质最好的牛奶、绿色食品属性最突出的牛奶、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牛奶,这就是蒙牛澳亚示范牧场定下的“六最特征”。

“资源将属于那些善于把握它们的人,依靠创新的现代化管理已成为全球牛奶生产商和奶农们的唯一生存法则。蒙牛打造了一个完美的国际化样板牧场,也打造了一条充满创新和想象力的‘蒙牛之道’。”来自新西兰的乳业专家对蒙牛的创新性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奶源升级到建设全球领先的研发中心,蒙牛不断引领着中国乳业前进的脚步,同时也以这样的行动昭示天下:中国乳业没有停留在满足于规模的阶段,以奶源为核心基础,以创新为引擎,蒙牛已经拥有了一种参与世界乳业竞争的强大力量。牛根生用“新拿来主义”和整合之道,让中国成为世界乳业强国的梦想,让中国人享有优质生活的梦想,都会成为现实。

人脉融资,“五引”合资

中国企业要实现飞速发展,仅仅依靠自身的实力是不够的,必须融合更多社会资源。而与国外企业合作,不仅能获取国外的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引进其先进的管理、技术等无形资产。牛根生认为企业需要借助一匹快马,向前飞奔,而他本人正是相马的伯乐。

卡耐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的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人的因素在蒙牛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牛根生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来的人脉。

1999年1月13日,牛根生用卖掉他和妻子的100万元伊利股票所筹得的资金成立了蒙牛的前身——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蒙牛诞生不到半年,就在市场上成功地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但是,处于快速发展中的蒙牛要想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建工厂,做市场,打广告,都需要很大一笔钱。资金成为蒙牛初期发展的巨大瓶颈。

牛根生知道单凭“漂亮的创业概念”无法打动风险投资商,而作为民营企业,蒙牛更是无法从银行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因此,要想做强做大,就必须利用全国的资金。牛根生想到了合伙。因为合作伙伴的加入是一条最好的创业融资途径。而在此之前,牛根生作出了一项非常关键的决策,即将蒙牛从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改组为股份制公司,这也是考虑到股份制企业具有明显的筹资优势和规模优势,可通过直接融资广泛吸纳聚集社会资金,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1999年6月10日,蒙牛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营业执照,股东由3人变更为10人,企业法定代表人由白瑛变更为牛根生。当天还讨论了从有限责任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事宜,并开始募股。牛根生凭借着其个人在伊利建立起来的关系,很快赢得了一些客户和供应商的信赖。

当有人问及这些昔日的客户把钱压到牛根生身上“是否担心过风险”时,他们说,在伊利时,他们和牛总是客户关系,可牛根生没有吃过他们一顿饭,没有抽过他们一支烟,没有喝过他们一杯茶。牛根生的坦荡和执著加上蒙牛良好的机制没有理由不成功。他们相信牛根生,所以即使赔了他们也心甘情愿。牛根生曾经说,这个世界不是属于有权人的,也不是属于有钱人的,而是属于有心人的,因为有心,才能创造财富、积聚权力。牛根生就是以他的真心换得了人心。他“喜欢把自己的钱分给兄弟们花”,所以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人人都肯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尽管这会有很大风险。

1999年8月18日,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398万股,法定代表人牛根生。2002年7月之前,蒙牛又进行了两次增资扩股,原来的10位股东增资扩股后的出资额度排序为:谢秋旭、牛根生、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此外,还新增了15名自然人股东和5家法人股东,但新股东投资只占注册股本的26.5%。

蒙牛借着众人之力,开始了它大步迈进的成长之路。牛根生在国内凭着个人人脉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在国际市场上,他更是不愿意放过依靠融资来壮大企业的机会。

2002年12月19日,蒙牛在呼和浩特市与美国摩根斯坦利、香港鼎晖、英国英联举行了投资入股签字仪式,摩根斯坦利等三家公司一次性向蒙牛投资260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6亿元),这是当时中国乳制品行业接受的最大一笔国际投资。三家投资机构经过此次入股后,共持有蒙牛乳业约32%的股份。一年后这三家公司又以可换股债券形式,再次注资3500万美元。

对于合资的理由,牛根生归纳为“五引”:引资、引制、引智、引市、引文。他以蒙牛为例来说明引进外资的必要。他说:蒙牛是1999年创立的,第一阶段,首先用的是自己的钱,主要是自治区内的。第二阶段,走出省界筹资,用的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的钱。第三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想在国内找钱已不容易。用不上内资,就只好用外资,就有了2002年与摩根等3家外资股东合资的事。第四阶段,就是上市。起初蒙牛想在国内上市,但国内上市的路子太难,主板不行,二板又没开,因而选择走海外上市之路。

牛根生对合资“五引”做了解释,他说:

“引制。主要是引进法人治理结构,蒙牛引入摩根等3家外资股东时,董事会9个董事中有3个外资董事,这就是一个国际化的法人治理结构,与此相适应,游戏规则也必须是国际化的。

“引智。包含管理模式、战略规划、专利技术、发展机遇、市场信息,这些都是智。几个国家的人在一起,肯定比一国的人视野要广一些、信息要多一些、决策要稳一些,当然,也有反面教材,但正效应还是多于负效应。

“引市。在有些行业,合资就有可能进入别人的市场,或者能更好地开辟国际市场,蒙牛与阿拉·福兹开发的高端奶粉,不仅销售国内市场,也要借助对方的专利技术进入国际市场。

“引文。企业国际化,文化不能不国际化,这一方面体现在游戏规则的国际化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观念形态、行为特征的国际化上。资本国际化为文化国际化打开了一扇窗,包括全员学外语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实际上也包含在文化国际化的范畴中,当产品打入一国市场的时候,不与这个国家的文化结合也是不行的。”

上面的“五引”中,引资是直接的,其他的引制、引智、引市、引文都是间接的,不引资也有获得它们的途径,但相对而言,引资的时候更容易引来高质量的制、智、市、文。牛根生比喻说,因为拿了别人的“油麻子”,就更容易引来货真价实的“油碾子”了。既要利用外资,又要维护自主品牌。由于在产业合作上蒙牛坚持控股,虽然利用外资越来越多,但自主品牌越做越强,现在蒙牛不仅拥有若干个全球样板工厂,若干个国际环保牧场,还拥有世界最尖端的高科技乳品研究院,液态奶销量居全球第一,牛奶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在工厂、牧场、研发、环保等方面,都站到了世界乳业的最前列,走出了一条既利用外资又保护民族品牌的成功之路。

在回答中央电视台二套《赢在中国》节目的提问:企业应该如何与风险投资打交道时,牛根生用骑马作比喻,他回答说,企业总要找马骑。当你走在平路上的时候,找到的可能是银行的资金,它是一匹比较温顺的马;可是,当你跑在山路上的时候,找到的可能就是风险投资,它是一匹烈马,烈马的特点呢,就是你行的时候,你指挥它;你不行的时候,它指挥你。

所以,如何与风险投资打交道,归根结底打铁先得自己硬。但不管谁指挥谁,双赢就是好的,独赢就是差的。

正是因为牛根生内心总有整合和“双赢”的思维,使得蒙牛无论是在创业初期还是后来的上市融资,都是水到渠成的简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