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礼仪修养
13490600000039

第39章 花卉礼仪(2)

各国送花习俗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而异。由于各国的国土资源、地理环境不同,种植花草树木的爱好也不同,因而人们对于花草树木的感情均有差异,这就形成了各国不同的花语和馈赠爱好。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有自己偏爱的花卉,但也有忌讳的花卉。下面列举几例,以免犯忌讳失礼。

1.在中国的一些传统年节或喜庆日子里,到亲友家做客或拜访时,送的花篮或花束,色彩要鲜艳、热烈,以符合节日的喜庆气氛。可选用红色、黄色、粉色、橙色等暖色调的花,切忌送整束白色系列的花束。

按照我国民间流传的心态,凡花色为红、橙、黄、紫的暖色花和花名中含有喜庆吉祥意义的花,可用于喜庆事宜;而白、黑、蓝等寒色偏冷气氛的花,大多用于伤感事宜。

2在广东、香港等地,由于方言的关系,送花时尽量避免用以下的花:剑兰(见难)、茉莉(没利)。更忌吊钟花(倒挂金钟),因“吊钟”与“吊终”谐音;梅花的“梅”与倒霉的“霉”同音。因此这些花都不宜轻易送人。送人金桔、桃花,会令对方笑逐颜开。金桔有“吉”,桃花“红火”,所以让人来者不拒。

3.按我国风俗习调,好事成双,因此,除非送女友远行,在她襟前别上一朵鲜花以表示惜别之意,一般不宜送孤零零的一朵花。

4.日本人忌数字“4”“6”“9”,因为它们的发音分别近似“死”“无赖”和“劳苦”,都是不吉利的。给病人送花不能有带根的,因为“根”的发音近于“困”,使人联想为一睡不起。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人死后的那个世界用的花。

印度人忌用荷花作馈赠品,因为印度人多以荷花为祭祀之花。

5.俄罗斯人送女主人的花束一定要送单数,将使她感到非常高兴,双数被视为不吉祥。送给男子的花必须是高茎、颜色鲜艳的大花。俄罗斯人忌讳“13”,认为这个数字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而“7”在他们看来却意味着幸运和成功。

6.罗马尼亚人也有用花赠友的习惯。他们对花色品种不太讲究,但赠花数目习惯上送单不送双,只有过生日例外。

7.在法国,当你应邀到朋友家中共进晚餐,切忌戴菊花,菊花代表哀悼,因为只有在葬礼上才会用到;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同样不喜欢菊花,认为它是不祥之花,但德国人和荷兰人对菊花却十分偏爱。

8.在拉丁美洲,千万不能送菊花,人们将菊花看做一种“妖花”,只有人死了才会送一束菊花。

9.法国人往往忌送黄花。法国传统的习俗认为,黄色花象征着不忠诚。

蒙古人也忌讳黄色的花。

10.巴西人视棕黄色为凶兆象征,认为棕黄色是衰落的树叶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吉祥的命运。埃及人也最忌讳用黄花送人。这些习俗与我们中华民族正好相反,我国人民一向把黄色看做是与最高贵的金子一样,是高贵和权力的象征,是喜庆和丰收的表现。

俄罗斯人认为黄色的蔷薇花,意味着绝交和不吉利,送花时应注意避免。

英国人忌用黄玫瑰为礼花。英国传统习俗认为,黄玫瑰象征亲友分离。

11.英国人一般不爱观赏或栽植红色或白色的花。

12.与德国、瑞士人交往,送朋友妻子或普通异性朋友,不要送红玫瑰给他们,因为红玫瑰代表爱情,会使他们误会。

13.德国人视郁金香为“无情之花”,送此花给他们代表绝交。

14.比利时人最忌讳蓝色,遇到不祥之事,都用蓝色花做标志。

巴西,忌讳用紫色花,认为紫色花是不吉祥的送葬礼花。

15.百合花在英国人和加拿大人眼中代表着死亡,决不能送。

16.欧美国家在悲痛时,不以香花为赠物。

17.一般情况下,只有男士送女士鲜花,而女士不要回送男士鲜花。

18.探望病人的花束或花篮不要香气过浓或色彩过于素淡,对病人恢复健康不利。

接受送花,应表示高兴,面带微笑,可以欣赏一下,并闻一闻花香,让送花人感受到你对花的喜欢。

(第四节)常用的礼仪花卉

一、杏

杏,蔷薇科李属。

杏原产我国,是我国传统的观赏花木和果树。200多年前,杏树由我国传到欧洲,现在全世界都有栽培。叙利亚把杏树定为国树。

杏是闹春的五果之花(桃、李、杏、梨、苹果)中开花最早者,是春天的代表。杏的花形与桃花、梅花近似。杏花在农历二月盛开,枝枝锦簇,朵朵淡胭,恍如少女的秀脸。杏花开放恰逢清明节,蒙蒙春雨更增加了杏花的魅力。

关于杏有一个优美传说。相传三国时吴国的董奉隐居匡山(即现庐山),他医术高明,慈祥和善,为人治病不取分文,但病人经他治好后必须上山植杏,病轻者植一棵,病重者植五棵。董奉治好的病人无数,人们种下的杏树过万棵,经天长日久漫天遍野蔚然成林,历代被医药界人士视为美事。后人常以“誉满杏林”来赞颂德术皆高的大夫。

杏花的花语是:乡情、少女的羞怯、中医之花。

杏花在我国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古时进士的科举考试在农历二月进行,正值杏花开放之时,京都有杏园,新中进士者有幸进入杏园游览和参加宴会,称为探花宴,故人们用“杏林春雨”寓意“杏林春宴”,祝颂科举高中。现在,人们也往往向参加各种考试的亲朋好友赠送瓶插杏花,表示预祝顺利通过考试,得以高中。

古时,孔子讲学的讲台称为“杏坛”,后来“杏坛”就含有尊师之意,成为教育界的代名词。向老师赠送杏花或杏,表示对老师的敬意和铭记老师的培育之恩。

人们还将医学界尊称为“杏林”,并用“誉满杏林”、“杏林春满”等词赞颂医生的医术医德。向医生赠送杏花或杏果,表示对医生的崇敬和赞扬。

二、桃花

桃花,蔷薇科李属。

桃分为食用桃和观赏桃两大类。观赏桃有碧桃、花桃之称,其极品有碧桃、寸桃、紫叶桃、撤金碧桃、日月桃,瑞仙桃,鸳鸯桃等。观赏桃花的色泽丰富艳丽,主要有深红、粉红、紫红、白色等,还有红白相间、白地带红点等复色,其中以撤金碧桃为举世珍品,其同枝能开出红、白、粉三色花,被誉称为“三学士”。

关于桃花的来历,有许多优美的传说。有人说,桃树是夸父逐日时,口渴至死前,弃其手杖,化做桃树,开出了美丽的桃花。还传说在很古的时候,只有西王母的花园里才种有仙桃。这种仙桃要3000年才开花,3000年才结果,食一枚可增寿600年。当仙桃成熟时,西王母就举行蟠桃会,邀请各路神仙到她宫中品尝仙桃。西王母沐浴时用金盆盛水,并喜欢在水中撒些桃花瓣。有一次侍女为王母娘娘准备洗澡水时,孙悟空见金盆好玩,便用一个纸盆换走了金盆,结果纸盆的底掉了,桃花瓣撒向大地,人间才有了桃花。

桃花的花语是:宏图大展、桃李满天下、春天、艳丽、长寿、爱情的奴隶。

桃花在我国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古时民间认为,桃是五木之精,能压邪气,人们以桃木制成桃符,并画上专捉恶鬼的神荼和郁垒的像,于正月初一挂在大门旁,以驱百鬼,故有“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说法。古时还有在清明节食桃花粥的习俗,取其吉祥避邪之意。

自古以来有将桃花及其果实桃作为礼品馈赠的习俗。桃花是春天的象征,也是青春、爱情和婚姻的象征,向恋人赠送桃花,表示深切相爱。将桃花送给老师,寓意桃李满天下,表示对老师的慰问及不忘教诲之恩。将桃花赠与少女,寓意赞其美丽。将桃花赠与同仁,寓意好运将至。桃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在老人或长辈生日时,人们常赠送鲜桃,或用面粉蒸成的桃,称之为“寿桃”,祝贺健康长寿。

粤语“红桃”与“宏图”谐音,许多人都祈望表现自我,努力大展宏图,每当新岁伊始,常用大瓶插上一树桃花,让春节过得更加祥和热闹。春节期间也喜欢互赠桃花,祝福新的一年兴旺发达,宏图大展。

我国云南大理的白族人民每年农历三月要过桃花节。这一天,人们要在谷种中插上数枝桃花,在稻田水的入口处要插上桃花,寓意五谷丰登。

日本每年的3月3日是传统的女孩节,也称桃花节。当女孩出生后的第一个3月3日,父母要在她的室内摆上桃花,祝福女孩幸福成长。

三、李花

李花,蔷薇科李属。别名:嘉庆李,山李子。

李原产我国,从我国传到日本,再经日本传遍全世界。李在我国是与桃、梅、杏齐名的传统观赏名花。李花盛开时,繁花满树,冰清玉洁。

我国流传着许多关于李花的传说。据传我国春秋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老子诞生于李树下。他一出生就会说话,指着那棵李树说“此树为我姓”,因此,老子就姓李。又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以李花之色为名。

李花的花语是:洁净、多子。

在我国,李与桃的花和果实同有尊师之意,学生看望老师,可送红叶李或李的果实,寓意老师桃李满天下,表示对老师的慰问。民间也有相互赠送李的果实之习俗,并有“投桃报李”之说。

四、兰花

兰,兰科兰属。别名:山兰、幽兰、芝兰、侍女花、燕尾春等。

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也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有“花中君子”、“空谷佳人”之誉,还被古人尊为“幽客”、“芳友”。

兰花原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与萧艾杂处,与众草为伍,既无牡丹之丰容,也无桃李之明艳,但兰花端庄秀丽,叶姿潇洒,更独具幽香。其香氤氲浓郁而纯正不邪,如燃薰炷艾,徐徐溢出,袭远而耐久,古人称之为“香祖”、“国香”、“王者香”、“天下第一香”。人们爱它淡雅的色姿,纯正的幽香,更爱它高洁的品格与刚毅的气质,誉梅、兰、竹、松为“四君子”,四君子中又以兰为贵,素有“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惟兰独并有之”的高度评价。兰花“不因清寒而委琐”,“不为无人而不芳”,自古以来,在我国的花木中就享有很高的声誉。

兰花的花语是:正气清远、高雅、纯洁、君子、虔诚、历久不衰。

在我国古代,兰花是尊贵、洁净、社礼之物。战国时期,楚国祭天祈雨的巫师在举行仪式前要用兰草煮水洗头、洗澡。汉代官员进朝时,必须“怀香握兰”。人们认为,孕妇梦见兰花会生男。我国一些地区还有秉兰避邪的习俗,人们常佩戴兰花的绿叶、紫茎、素枝、洁花,以图吉祥。兰花寓含善与美,志同道合之意,故人们将好友深情相处称为“兰交”、“兰谊”、“金兰之交”;好文章和好书法称为“兰章”。用“兰桂腾芳”寓意家运兴隆,子孙显贵。优秀人物去世称为“兰摧玉折”。相爱的人常以兰花作为信物,寓意“生结金兰,死同墓穴”。现在,人们种植兰花,寓意家庭和睦,万事如意;在花瓶中插兰花,象征和谐。人们还以赠送兰花,寄寓正气长存。在为老人、长辈祝寿和向师长致意时赠送兰花,寓意德高望重、健康长寿。向国际友人和海外同胞赠送兰花,寓意祖国的历史悠久、文明昌盛。蝴蝶兰也是情人节、婚礼用花,向自己的爱人赠送蝴蝶兰,表示“我爱你”。

兰花在世界各地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有的国家习惯给贵宾送一两枝名贵的兰花,以示欢迎和尊重。许多国家还喜欢用纯白圆润的蝴蝶兰作新娘捧花,以示新人的纯洁、幸福和快乐,并祝福新人的婚姻吉祥久长。法国人用兰花寓意热烈的友谊;波兰人以兰花寓意美好的激情;土耳其人以兰花寓意自豪与自信。在委内瑞拉,兰花被视为“神奇、梦幻般的花朵”,被人们用做祭坛供花,并把五月兰作为国花。兰花也是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国的国花。

白花红唇的蝴蝶兰有“彼此龃龉而难以达到和谐一致”的寓意,赠送他人时宜慎重。黄色文心兰有跳舞兰、跳舞女郎的别称,其花语是“乐不思蜀”,寓意忘却烦忧。

五、菊花

菊花,菊科菊属。别名:九华、鞠、壮鞠、甘菊、秋菊、菊华、黄花、金英、周盈、帝女花等。

菊花在百卉凋零之时傲然独放,千姿百态,花香浓郁清雅。菊花自古以来在我国就深受厚爱,人们赞赏它遗世独立的风姿,凌霜不惧的品格。晋代诗人陶渊明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的黑暗统治而辞官隐居时,常“采菊东篱下”,每逢重阳,必在菊花旁饮酒,有时大醉而归。后人因此将菊花称为“花中隐士”,作为高雅隐逸的象征。

每年重阳节,古人都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传说汝南有一个名叫桓景的人,跟从费长房游学,某日,长房告之桓景:“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到来,令家人缝绛囊盛茱萸系在臂上,登山去饮菊花酒,则可免灾消灾。”桓景照此办理,全家登山,至黄昏返回家中时,连鸡犬都死了。相传下来,形成了重阳登山饮菊花酒的习俗。

菊花的花语是:微笑、爱情、真实、高洁、坚贞、延年、清廉,寓意高雅清丽、飘逸潇洒、独立凌霜、孤傲不惧。

自古以来,人们常以菊花傲霜绽放的劲骨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品格,还以菊花寓意贞节隐逸的高尚品格。菊花名为“寿客”,为老人和长辈祝寿,可赠送红色、粉红和紫色菊花,除烘托喜庆气氛外,还寓意高风亮节,健康长寿。菊花在我国也是教师节赠送老师的花,寓意品格高尚。我国有九九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饮菊花酒、食菊花糕的习俗,寓意防病延年,步步登高,前程远大。有的地方还互赠菊花糕点,表示节日的祝愿。

在我国,不同色彩的菊花有不同的含意。红色、粉红和紫色菊花代表喜庆;黄菊表示微笑、淡淡之爱。黄菊与白菊在一起表示肃穆哀悼;白菊表示真实的哀悼;翠菊表示追念和哀悼。这几种菊花只有在葬礼时使用,不可随意赠送。

我国还有以菊花图案作礼品馈赠,寓意吉祥的习俗。祝贺亲友乔迁之喜,赠送一幅菊花与九只鹌鹑在一起的吉祥图,表示祝愿久世安居;松菊图、菊花枸杞图及画着菊花、寿石、猫和蝴蝶的寿居耄耋图都寓意长生不老,一般赠送给老人和长辈;菊花、鹌鹑和落叶枫图寓意安居乐业;菊花黄雀图寓意合家团圆快乐;菊花蝈蝈图象征高官厚禄。

菊花在世界各国的寓意不同。如在土耳其,白菊花寓意赤诚、坦白,黄菊花寓意单相思之苦,紫菊花寓意恼恨、愤怒,粉菊花寓意企求、盼望。在日本,菊花是天皇家徽的图案,民间忌用菊花作室内装饰。在法国和意大利,忌赠菊花,将菊花作为葬礼用花。

菊花是日本王室的专用花卉,人们对它极为尊重,可是在西班牙、意大利和拉美各国却被认为是“妖花”,只能用于墓地和灵前。

六、梅花

梅花,蔷薇科李属。别名:春梅、干枝梅。

梅花具有迎雪凌寒,清雅飘香,不与群芳争春斗艳的特性与曲干苔枝、古朴苍劲的风采,正与中国崇尚高洁、刚直不阿的民族性格相融洽。梅花居我国十大名花之榜首,被称为花魁。古称有清客、清友、花御史,又有喜神、一枝春之称。梅与松、竹共称为“岁寒三友”。梅与兰、竹、菊构成四君子,也被称为“四贵”。

梅花有单瓣和复瓣两种。果梅的花多为单瓣,观赏梅的花多为复瓣。花色有红色、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芳香高雅。梅花可以群植、丛植为专类观赏林,植于山坡野岭,傍山依水,形成以梅为主体,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盛开时节形成一片香雪海,颇为壮观。梅花还可孤植,配以苍松翠竹,植于亭台楼阁之侧或倚以怪石,更能表现出梅花高雅的姿态。

梅花的花语是:高洁、坚毅、独立、忠实。

梅花在我国是吉祥花木。古人认为梅花“禀天质之至美,凌岁寒而独开”,是人格的最高理想境界。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凌霜,自古以来就是高雅、纯洁、刚正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怕困难、不畏强暴的象征。在辛亥革命后,梅花被视为我国的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