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点了管理的死穴
13783800000010

第10章 别做事必躬亲的专权者(1)

成功的帝王不是全才,他只是善于用人;同样,成熟的管理者不是凡事亲力亲为的“苦力”,他会把一部分权力和事情分配给能够胜任的下属。很多管理者喜欢做“集权者”,不喜欢分权,但实际上分权只是授予权力,权力的所有人是管理者。授权给下属,不仅将自己从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能够更有精力地投入到决策等重要事务中,还能提高下属的积极性,让下属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凡事亲力亲为是管理的误区

管理者最大的资本是什么?当然是权力,有了权力,管理者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但是,有不少管理者并不善于恰当地运用手中的权力,什么事都不放心,都要亲自过问。在这种对权力的严控中,管理者成了最忙最累的人,而整个管理局面却又迟迟难以打开。

美国著名的管理顾问比尔·翁肯曾提出过一个十分有趣的理论——“背上的猴子”。在这一理论中,“猴子”就是指组织中各成员的职责。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当他们加入组织以后,管理者就按照下属的职责,分配给他们不同的“猴子”。组织成员的工作就是完成自己的职责,也就是喂养自己的“猴子”。

在“猴子理论”中,企业的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猴子”的健康。显然,如果组织成员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他所喂养的“猴子”就是健康的;但若他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他所照料的“猴子”就会生病。“猴子”生病无疑会影响组织的整体竞争力。而要想使“猴子”健康起来,关键在于协助员工完成自己的职责,提高其工作能力,或者将其调离,让能够胜任的人来承担这一职责。

然而,很多管理者却在这一问题上摔了跟头。他们一看到有“猴子”生病了,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接过来,亲自喂养。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猴子”尽快康复,殊不知这种做法却会使更多的“猴子”变得脆弱不堪。

替下属“背猴子”的做法从眼前来看,似乎使解决问题的速度加快了;但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管理者直接接管下属的工作,会阻碍下属的成长,剥夺下属独立解决问题的权利,长此以往,下属就会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变成事事处处“听命令、等指示、靠请示”的“应声虫”,失去主动性和独立性。

对于管理者来说,替下属“背猴子”的行为也会将自己推入一个领导怪圈——当管理者接收了某一部属看养的“猴子”时,其他部属或为推卸责任,或图自己轻闲,也会主动将本该自己看养的“猴子”推给领导。这样,用不了多久,管理者就会陷入堆积如山、永远处理不完的琐事中不能自拔,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猴子”——实施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职能。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替下属“背猴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管理者亲力亲为是造成组织工作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不仅如此,管理者的亲力亲为还会打击下属的工作热情,甚至造成人才流失。古人说:“自为则不能任贤,不能任贤则群贤皆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如果管理者事必躬亲,就是对下属工作的不信任,不信任导致不肯放权,凡事都亲自出马,而不肯放权又会进一步加重下属的不信任感,感觉自己的价值不被承认,最终导致人才流失。过于能“干”的领导,往往会导致有才能的下属流失,剩下的是一群不愿使用大脑的庸才,这样的团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诸葛亮是个很好的谋臣,但却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他“事必躬亲,呕心沥血”为蜀国之事业奋斗终生,但却没有培养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导团队,以致在他死后“蜀中无大将”,从而使得国家倾覆。

翁肯的“猴子管理”法则的提出,目的在于提醒管理者,高效的领导就是在适当的时间,由适当人选,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习惯于教下属如何捕鱼,而不是送他一条鱼了事。因为他们知道,剥夺他人的主控权,去喂养他人的“猴子”,并不能从根本上帮他们解决问题,真正能够帮助他们的是耐心地教给他们方法并容忍他们在成长中的错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人问一位将军:“什么人适合当头儿?”将军回答说:“聪明而懒惰的人。”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不是替下属“背猴子”,而是杰出的管理大师们口中的“找到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人去实施”。

只有不替下属“背猴子”,你才能不被“琐碎的多数的问题”所纠缠,而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处理“重要的少数的问题”。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是整天忙得团团转的人,而是悠然自得地掌控一切的人。

不论是何种层级的管理者,一旦患上了亲力亲为的“职业病”,组织就危在旦夕了。管理者本人会被“琐碎的多数”纠缠得无暇顾及“重要的少数”,从而使组织失控;而每一个组织成员都会被卷入“忙的忙死了,闲的闲得想辞职”的旋涡中,从而失去战斗力。更可怕的是,亲力亲为的职业病还可能使管理者忘掉“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的基本管理原则,从而导致领导的彻底失败。总之,管理者越想通过亲力亲为做好事情,就越会使事情变得一团糟;越想眉毛胡子一把抓,就越是什么都难做好,越难提升整个组织的绩效。

身为管理者,如果能让员工独立去抚养他们自己的“猴子”,员工就能真正地管理好自己的工作。这样管理者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规划、协调、创新等重要的工作,从而使整个组织保持持续良好的运作。

亲力亲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同时也是对权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为聪明的管理者所不愿为、不屑为。

不要把员工死死地限制住

下放权力,其方法多种多样,而升职是其中最有吸引力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一个员工,几乎都有升职的愿望,这无疑是激发他们奋进的源动力。升职,其效果不仅达到了权力与责任的分散,同时还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和创造力。

劳勃·盖尔文,1964年继承父业,担任蒙多罗娜公司的董事长兼最高主管。他掌管公司以后,“将权力与责任分散”,以维持员工的进取心。蒙多罗娜公司从而竞争能力大增,业务突飞猛进,1967年增加到15亿美元,1977年又增加到近20亿美元。

盖尔文之所以“将权力与责任分散”,主要是由于深深感到有维持员工进取心的需要。

盖尔文说:“公司愈大,员工愈渴望分享到公司的权力。在比较大一点的公司,每一个人显然都希望能感觉到自己就是老板。因此,我们现在所做的,正是要把整个公司分成很多独立作战的团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大部分人都分享到盖尔文家族所拥有的权力与责任。”

盖尔文说:“我绝对相信,一个人如果能操纵自己的命运,那么他一定会比较有进取心。所以,我们将仍然继续不断地去创造一些适当的环境及计划,尽量让员工多参与跟自己有关的管理工作。”“有一些特定计划可能通过执行而显得不切实际。对于这一点,我们将会见风转舵,改用较好的计划。但通常,我们计划的原则仍然是尽量创造机会,让比较多的人参与管理工作,分享权力与责任。”

为了将“权力与责任分散”,盖尔文将权力下放给所属各工厂、各部门。

公司的一位负责计划、行销、设计、维持与政府关系及广告事务的高级职员说,公司的管理原则是把公司的各个部门当做相对独立的事业部门来处理。公司所属的每一工厂、每一部门都有自己的研究及发展单位,都有全权来决定一切营销活动。公司设有一个履行公共职责的部门,主要是代表公司与所属海外机构及外国政府建立联系。公司内各部门的方针及目标大致上都很协调,在具体运转上总公司不加干涉。

公司一位负责经营的副董事长说:“通常,只要我们在营业额、利润及研究发展经费所占比例等问题上,与各部门、各工厂的经理取得协议以后,他们都可以按照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去自由支配经费。”如果他们在自己的预算内想推动一项工程计划,那么大可放手去做而不必把详细情况报告公司或上级主管。只有在计划进行到最后阶段而突然发生重大偏差时,总公司才会加以过问。同样,各工厂和部门也可以自己决定自己认为适当的营业项目。事实上,只有当他们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时,总公司才会通过适当的方式加以帮助。“当然,在公司的总预算经费很紧时,我们也会采取行动,告诉他们将允许做些什么,不允许做些什么,同时,也会特别规定一些非常重要而必须执行的关键计划。这些计划如果没有得到我们的同意,各部门是绝对不能更改的。但不管怎样说,我们的管理原则是尽可能减少干涉。”

为了设法让员工分享权力与责任,盖尔文建立了一套明确的升迁制度。在蒙多罗娜公司,只要员工在履行责任中创造性地工作,就能获得相应的权力。例如,当某一项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眉目而需组织力量进一步突破时,公司就授予你全权。所授权力之大,一般相当于公司的高级主管,有的甚至于接近公司的总经理,被称之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难怪人们赞叹说:“蒙多罗娜公司是技术本位者的晋升阶梯。”

总而言之,管理的原则就是尽量减少干涉,给员工一片自由的天空。将权力与责任分散,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及创造力,这也是发展公司业务的有效方法之一。

用授权的方式来分配任务

如何让权如同授权什么、授权给谁一样重要。换句话说,你的态度对员工的工作意愿和工作质量影响极大。你应该尊重员工,信任他们能够完成任务,并告诉他们为什么在所有人之中是他们被选中而不是别人。对员工来说,知道自己受到赏识、被委以重任比加薪、提供给他们薪水以负担他们的生活开销更意味深长并影响深远。

如出色的教练,培养助手终有一天能成为主教练一样,成功的管理者在他们的职权范围内允许他人成长和发展。他们懂得,适当地授权是给予员工一定的挑战,不使他们停顿不前,表现出对自己的信心和对他们的信任,保留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扩大他们的荣誉感。所以,出色的管理者恰恰不会向下级布置他们不应该做的工作;出色的管理者只是给下级提供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事实上,管理的目的是把他们职责内的一部分工作视为形同虚设。

从琐细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后,管理者注重于管理、监督、领导、协助、辅导和推动工作,不再陷入完成任务之中,使得管理者能够扩大职责范围,增加他们的贡献,为他们自己和家庭挤出更多的时间。

实际情况是,多数管理者不信任员工能完成许多管理者能完成的任务。尽管这些管理者也授予一些权力给别人,但他们知道他不得不为别人的错误承担责任。对许多管理者来说,授权简直是不值得冒的风险。假如在过去,他们曾经授过权,并吃过亏,通常他们是不愿意再吃一次亏的。

具有上述观点的管理者是既不理解授权的意义又不曾成功地授过权的人。授权的要点不是谁能够干好这项工作,而是谁有能力完成更重要的项目。你可以根据受权人的具体情况,分配给他适合的工作或权力。

授权,不仅使你帮助别人成长,而且你自己也成长起来。一项逐渐使你感到厌烦的工作,也许对某些人来说并不那么讨厌;一项一直由你来做的工作应该教给某些能做这项工作的人在你不在的情况下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