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点了管理的死穴
13783800000028

第28章 别让管理变得冷冰冰(3)

除非这类管理者是位雄才大略之士,否则其手下必定找不出大将之才,因为这类管理者眼中,容不下足以与他抢风头的属下。如果你属于这类管理者而且已离职,有空记得与老同事叙叙旧,你将发现,公司许多弊端都是你惹的祸,你会成为百口莫辩的罪魁祸首。这类管理者为数不多,假使有谁不幸碰到了,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下属也不例外。当下属用自己的标准判断某件事的时候,作为管理者不要立即怀疑下属判断的对错。毕竟,你也是在用自己的标准评判下属!

正确的做法是,当下属的标准和你的不一样时,首先要信赖下属。

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如果毫无顾忌地表现自己,那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在行动之中,可能将自己的情绪及前途断送在别人手里了,稍稍不留意,就会被扯后腿。

但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终究是建立在彼此信任、彼此尊重上的。如果事事猜疑别人,那么,将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友谊,自己会变成一个不被信任的人。

信赖对方,才能赢得对方的敬意。即使偶尔被出卖了,只要你是正直且宽宏大量的,最后的成功会证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小叛逆是发生不了作用的。所以信任别人,正是一个人的成功之钥。尤其在同一个工作岗位的人际往来,互相信赖、互相联系是工作顺利的基本条件。因为缺少了信赖,团体将没有办法同心向共同目标迈进,当然更谈不上所谓“苦干”的敬业表现了。

古圣先贤们有过这样的箴言:“用人莫疑,疑人莫用。”换成现代管理的话就是:“既然要玩团体游戏,就不要怀疑团体中的成员!否则,就不要组成团体。”

今日社会,一个人无法办到的事,由几个人分工合作,就能发挥很高的效率。企业组织本来就是团体与小团体的结合体,假使构成这个结合体的每一分子都彼此猜疑,这个团体必然涣散而不堪一击。

有些人天生猜疑心就很重,心里常会想“是不是会被别人赶上呢”或者是“这件事恐怕是有人在我背后扯后腿吧”。这类人,是无法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的,即使他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很突出。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信任你的下属,尊重他的个性、欣赏他的创意。这种尊重与欣赏,可以使你的工作行事无往不利。不能信赖别人的人,会使工作生活中充满猜疑,自己做事情不顺利,连带会使受猜疑的人自暴自弃。如果是一个有才华的管理者,猜疑心太重还可能使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

信赖下属的标准,并不是怀疑自己的标准,而是对下属的一种宽容和理解。

不会关怀下属的上司不是好上司

当老鹰盘旋在天空时,我们看到草地上觅食的老母鸡总是急忙招拢小鸡,将它们藏匿在自己温暖的翅膀下。其实,管理者对其下属也应如此。

用“毛毛细雨”去灌溉下属的心灵

假如你是一位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元帅,你会过问每一个士卒的饥寒冷暖吗?

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你可以适时、适当地参加一些细致入微的工作事务,这是对你有益无害的。如果你总是摆出一副官架子,遇到一些事就满脸的不高兴,不屑于做或者根本不情愿去做小事,那么,你的下属或同事会是什么感受?

而且,在处理一些小事上,你做的效果不佳,或不完美,下属们也会轻视、讥笑于你,认为像你这样连一点儿小事都不想做,或者连一点儿小事都做不成的人,又如何做得了大事情呢?你的信誉会受到威胁。

例如,你的下属得了一场大病,请假在家养病。今天,他恢复健康,重新来办公室上班,难道你对他的到来会面无表情,麻木不仁,不加半句客套话,没有一句真诚的问候语吗?

再比如,你同室的一位年轻人找到了一位伴侣,不久要喜结良缘,或者这位年轻人在工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本部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难道你就不冷不热、无动于衷地不加一声祝贺称赞的话语吗?

这些小事足可以折射出管理者人格质量的整体风貌,大家会透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衡量你、评判你。小事往往是大事的基石,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管理者要善于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使两者相得益彰。

如果管理者能在许多看似平凡的时刻,勤于在细小的事情上与下属沟通感情,经常用“毛毛细雨”去灌溉下属的心灵,将会使下属像禾苗一样生机勃勃,茁壮成长,最终必然结出丰硕的果实。

切忌假作关心

关心你的部下,那么他们也会关心你与公司。

切忌假作关心。如果你不想为部下费神,那么也就不必费神作假。

尽管组织的人事政策可以是“我们要成为一个关心下属的管理者”,但除非每个部门的主管、经理、主任都关心他或她的员工,否则,这句话将毫无意义。

一个好的管理者关心自己的下属,尽其所能地帮助部下解决困难。此外,他表现出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出对部下成功的欣喜和对他们失败的体谅,关注下属们的业务训练、技能的发展,以及事业的进步。只要有必要,他还会小心地提出意见与忠告,他总是使自己随处可见。

当下属家里遇到不幸时,懂得关心下属的管理者特别关心,看能否给予任何帮助。他不贸然行事,但十分关注。当下属碰到个人问题时,他会给予假期,而且常常先于他们开口就给予假期。如果有人生病,他会送一张慰问卡、一束鲜花、一些杂志,甚至一瓶威士忌。他的关心是真诚的,甚至不惜为此打破规章。

然而最重要的是,在他人发生问题时,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到场询问问题所在。他就是这样关心他人的。

作为管理者,应规定自己从现在起每天起码要做一件关心部下的事。这并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比如,了解一下今天谁因病缺席,并做出某种关心的姿态。这并不只是福利部门的任务,这也是优秀管理者的分内工作。又如,去探视一下病了一段时间后刚上班的某个人,对他或她的身体表示一些真诚的关切。

注意你的部下并示以关怀。对你来说,部下是十分宝贵的,你应该为他们自豪。

关心下属的9大盲点

管理者是率领一个团队来完成工作的。只有关心下属,赢得下属的忠诚,你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这一道理,作为管理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具体操作时往往走入盲点,表现为:

1.关心下属等同于小恩小惠

这一现象在中层管理者中相当普遍。一些中层管理者觉得,既然自己对下属加薪、晋升等没有“生杀大权”,因此只能靠小恩小惠来表明自己在关心下属。小恩小惠只能博得下属一时的欢心,而更多的下属关注的是自身的职业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一旦你满足不了下属稍高一点的需求,下属就觉得你不是真正关心他们。况且小恩小惠往往是以牺牲组织整体利益为代价的,一旦曝光,对自己也很不利。

2.喜好许诺空头支票

每个下属都有获得加薪、晋升的期望,作为管理者,你自然想抓住他们的这个需求进行激励。你是直接告诉他们你在为他们的加薪、晋升而努力,还是不说为妙呢?不直言相告,你担心下属觉得你根本不关心他们,但是,轻率许诺的结果更糟。成熟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关于薪金、晋升的规定和程序,并不是你个人能随意更改的事。一旦许诺落空,你在下属面前就威信扫地了。这样做也会使你的上司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感觉你有野心,暗里培养自己的人马。

因此,千万不要轻易许诺。关心下属,重要的不在于说,而在于做。要让下属感觉到你真正在为他们的期待而努力,而行动。比如在经理、同事面前夸赞你的下属,给下属展露才华的空间,放手让下属挑重担,等等。如果你已经做出了承诺,而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以致无法兑现,此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向下属道歉,并坦诚地告诉下属不能兑现的缘由,以求得下属的谅解。

3.把关心下属的业务混同于关心下属

关于下属的业务,管理者都很重视,毕竟这关系到自己业绩的好坏。但过于关心业务,反而会使下属反感,觉得你对他不放心,怀疑他的工作能力。而且下属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着多种需求,如果你只关心业务情况,说不定会落个“冷血动物”的谑称。

4.关心的内容与下属的真正需求背道而驰

例如一名年轻的下属向你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累,你可能觉得下属希望涨薪水,于是想方设法促使人力资源部为其加薪。其实该下属感觉到累的真正原因,是对自己不明朗的职业生涯忧心忡忡,是“心累”,实际需要你关心的是其职业生涯发展。这就需要你深入了解自己的下属,从而使自己对下属的实际关心与下属的真正需求相吻合。

5.关心下属的方式、方法不对头

如对一位新录用的推销员,你详细询问他如何宣传公司的产品、如何和客户建立关系等,你可能觉得这样做是在帮助下属发现自己的不足,但下属可能会觉得你不信任他。又如你在部门例会上对一位年资较长的推销员进行业务指导,他可能觉得你并不是在关心他,而是让其出丑。以上两种情况下,你的关心使下属误解,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6.关心下属的“动机不纯。”

不少管理者关心下属功利色彩过于明显,让下属觉得你并不是真正地关心、帮助他,而是在为自己的晋升拉选票。这样的关心不会有好效果。关心下属必须真正为下属着想,而不是“另有企图”,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7.关心下属不是对下属有求必应

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满足了一个需求又会产生另一个需求。下属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和组织的目标一致,有的却与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作为管理者,你只能尽量满足下属那些与组织目标一致的需求,对不合理的需求要敢于拒绝,甚至给予严厉的批评。否则既害了下属,到头来也会害了自己。

8.关心下属就是不批评下属

批评也是关心下属的一种方式,帮助下属改进提高。如果下属有了问题,不及时进行批评,将会使下属走得越来越远,犯的错误越来越严重,老板或上司也会追究你管理不力的责任。当然,批评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有副作用,如造成下属的逆反情绪、使上下级关系紧张等。因此,一定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照顾下属的自尊心,批评要对人不对事等。

9.不关心下属的“牢骚。”

每个人都会有不满,有了不满就会发“牢骚”,从而使自己得到心理上的放松。“牢骚”并不可怕,但作为管理者如果不去分析“牢骚”背后的原因,及时加以疏导,下属的怨气将会积小成大。而且这种不满很容易像瘟疫一样在组织中蔓延,一旦其他下属受到感染,一场大的动荡就在所难免。这时候,你想解决都没有机会。

不要苛求员工十全十美

所谓人无完人,那么,对人就不可以苛求,否则将“世无可用之人”。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求全责备是用人的大忌。求全责备,是指对人要求过严,希图“完美”,容不得别人半点缺陷,见人一“短”,就不及其余,横加指责,不予任用。

求全责备的用人态度,它压抑着人的工作积极性,阻碍人的成长,阻碍人的智慧的充分发挥;它使人谨小慎微,不思进取,阻碍人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力的发挥;它使工作人员缺乏活力,如“死水一潭”,缺乏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它造成人才,尤其是优秀人才的极大浪费,因为,任何人总有短处,甚至是有错误的,必然会受到求全者的种种非难,因而使许多人难以得到起用。

纵观历史,凡用人求全责备的皆不得成事,而用人“贵适用,勿苛求”的皆有奇勋。三国时,诸葛亮足智多谋,但唯独在用人方面存在有“端严精密”的偏见,他用人“至察”、求全责备。正如后人评价他时所说:“明察则有短而必见,端方则有瑕而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