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体育教学论
14554700000025

第25章 体育课(1)

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

一、体育课的类型

体育课的类型主要是根据课的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和学生和特点等因素所划分的课的不同种类。研究课的类型,目的在于掌握各种类型课的特点,更好地运用教学原则和组织教法措施,以便上好各种类型的课,完成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课从内容性质上分,通常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类。

(一)理论课

理论课是指按照教学计划,在室内讲授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理论知识的课。根据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有的教材安排在学期开始进行讲授,有的安排在重大体育活动日前讲授。如在校运动会前讲有关项目的比赛规则、裁判法;游泳季节到来时,讲有关游泳的基本卫生常识等。也有的安排在机动时间讲授,如在雨雪天无法进行室外教学时,就可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和具体情况讲述有关的内容。

(二)实践课

实践课是指在操场上(或体育馆、健身房等)进行的实际从事运动动作练习的课。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的。实践课按课的具体目标,又划分为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5种类型。

1.引导课

这是在学期开始,为了明确某一学期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等而进行的课。一般每学期开始的第一次体育课都上这种类型的课。上课时教师应结合上学期的情况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和要求、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以及本学期学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的重点项目等告诉学生。对刚入学的新生班组,还要向他们介绍本校体育运动方面的成就,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和优良的传统,以及上课的常规要求等,以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此外,还可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上引导课是除讲授上述内容以及进行分组外,还可安排一定的身体练习的内容,以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有的根据具体情况,把引导课的内容结合体育基本知识教材在室内进行讲授。有的将引导课列入理论的范畴。

2.新授课

这是以学习新教材为主的课。一般是在复习旧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学生正确而迅速地掌握动作,在组织新授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生对新教材形成正确、完整的要领教师必须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关于正确地运用讲解、示范以及练习过程中的各种教法措施(帮助、限制、诱导)等。

(2)根据教材性质和学生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步骤,以便诱导学生逐步地掌握动作的,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提高教学效果。

(3)首先掌握动作的基本环节,克服难点,并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以便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动作。

(4)要有适当的重复次数与运动负荷。这是掌握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所必需,也是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必不可少的,但是要适当。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贯彻精讲多练的要求。

3.复习课

这是以复习旧教材为主的课。开学初、学期末、考查前以及学完某一单项教材之后,常常进行这一类型的课。但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已学过的教材,而应当逐步地提高动作的质量与达标要求。

(1)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教材的情况,对复习教材要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并应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来实现这一要求。

(2)由于学生以往掌握教材的程度和存在的总是有所不同,因此,复习课中,应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加强个别指导,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的主要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改进动作,树立信心。部分基础较好学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提高要求。

(3)教师在组织这种类型的课时,特别要注意精讲多练,合理加大课的运动负荷,增加练习次数和练习密度矿藏是对发展身体素质实效大的练习,要反复进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增强体质。

4.考核课

是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是在某项教材基本结束之后,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掌握学生情况或总结教学经验,在某教材教学之前,进行摸底测验,也属这种类型的课。在进行考核课,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生明确考核的目的,端正态度。

(2)在考核课中,除了安排测验项目外,还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以后需要测验的复习教材内容,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而且还有得学生巩固技术。因为进行考核进,学生精力比较集中,改进动作一般较快,教师充分利用条件,加强考核课中的教学因素,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但有些考核项目,考核前不能够进行复习,如耐力跑项目的考核、测验等,可预先布置课外作业。

(3)考核时,运动强度一般较大,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安全措施。准备活动不充分,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考核成绩,甚至还可能产生伤害事故。

(4)做好培养助手和场地、器材、登记表格等准备工作。

5.综合课

这是指既要学习内容,以要复习已学过的内容的课。它是学校体育课常用的一种形式。为了提高综合课的教学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同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

(2)科学、合理分配运动负荷和各项内容的练习时间。

(3)根据新旧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运动负荷和各项内容的练习时间。

实践课的种类还可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开设普通体育课、专项提高课和保健体育课等。

二、体育课的基本结构

体育课的结构,是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以及时间分配等。

体育课的结构,主要是以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为依据,受体育教学特点制约的。

根据上述规律和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课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至于每个部分的内容和组织工作安排等,则因课的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以及作业条件(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小学或中学低年级的体育课,为了加强组织教学邮局可把准备部分分为“开始”和“准备”两个部分,而成为4个部分的课,它和3个部分的课没有本质的区别。当前一般都采用3个部的课。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体育课的结构还会不断地改变和发展。

(一)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的内容,按其性质和目标可分为组织教学所必需课堂常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组织教学所必需的课堂常规,主要是迅速地将学生组织起来,明确目标要求,集中注意力,或进行一些队列、队形练习等。

一般性准备活动,包括身体的一般发展的内容,主要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特别应注意加强较弱的肌肉群的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严格按照动作的规格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姿势。

专门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内容有关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和器官以及各系统的机能作好充分的准备。动作性质和结构与基本部分的内容大体相似,通常采用模仿练习、辅助练习或诱导性练习。

准备部分目标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基本部分目标的完成。它对防止伤害事故,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都有重要意义。

准备组织方法,一般采用集体形式进行,可定位做,也可行进间做,可根据具体情况变化队形,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和初中的体育课,一般负荷强度较小,教材内容难度也较低。因此,不需要把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加以严格区分。

(二)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也是衡量体育课教学目标完成与否的主要进行基本部分的组织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理安排好主要教材的学习顺序。从认识活动的规律看,一般应把新教材和较复杂的教材放在基本部分的开始,以便学生用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去完成较复杂和困难的任务。对于容易引起高度兴奋的教材,一般应放在后面,以免学生兴奋过度,影响其他教材的教学效果。

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规律看,对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应把发展速度和灵敏性的教材放在前面;发展力量和耐力性的教材放在后面。同时,发展身体不同部分的练习应交替进行。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遇到新旧、难易程度各异和不同性质教材之间的矛盾同时存在的情况。在具体处理这些问题进,应从课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以有利于提高课的教学质量为准则,来确定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例如新授课是以学习新教材为主的课,因而首先应解决新旧教材之间、难易程度不同教材之间的顺序安排问题,而且把教材排列的其他要求放在次要的放在次要的地位。如果是复习课,就应尽可能地先安排发展速度、灵敏的教材,后安排发展力量、耐力的教材。如采用分组轮换教学形式时,应照顾女生和体质较弱的小组,使他们尽可以能地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练习。

2.基本部分教学中,应根据课的目标和主要教材的性质与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必要的辅助练习、诱导性练习或转移性练习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以便学生更好掌握教材内容和提高身体训练水平。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可以安排在基本部分的最后阶段,也可以和其他教材穿插进行。在组织这类练习时,应对练习的数量、质量、密度、强度和时间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3.要合理地安排好密度与运动负荷,注意练习和休息合理地互相交替。练习的次数少、时间短、强度大,不利于体育技术、技能的掌握,而且对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效果也不大。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学生特点和场地器材设备等具体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组织教法措施,掌握好课的刻度与运动负荷,安排好练习与休息的时间,使之合理交替进行。一般说来,练习的时间长,强度大,练习后的休息时间也应多些。但这也应根据课目标而定,片面地强调提高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4.基本部分可根据学生人数、场地和器材条件以及教材的特点采用全班、分组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练习。为了便于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一般可采用分组练习的形式。在分组练习时,还可采用分组轮换的方式进行,以便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解决学生人数多、场地器材少的矛盾。

(三)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的内容应根据基本部分最后一个教材内容的性质,选择一些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练习,如轻松自然的走步、徒手的入松练习、简单的舞蹈运用、动作比较缓和的活动性游戏等;小结本课学习情况,布置课外作业,收回器材和预告下次课的内容。

结束部分一般采用全班集体形式进行。如各组最后一个教材内容性质不同时,也可按组进行整理活动,然后集中小结。

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结束部分,不能挤掉这部分内容而仓促下课,否则不仅会影响课的效果,也会影响下一节课的进行,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上述三部分仅指体育课的基本结构,不能简单地把体育课的结构理解公指这几部分,将它作为固定不变的模式加以运用。从上述分析,一堂体育课总有开始、结束和中间过程,总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所以称这几部分为基本结构。但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它们也不光为基本教材服务,也具有教育和教学因素。一堂课由于课的类型不同,教材内容的性质不同,教学对象的年龄、心理、技术基础、体力基础、设备条件等因素不同,均可设计出各部分不同的合理教学顺序,即课的具体结构来。在教学实践中,只要不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讲究实效,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出发,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结构模式。基于此,国内、外资料介绍这方面的经验是丰富的。例如顺序法结构也是运用广泛的一种。这种结构不分部分与阶段,而根据人体机能活动规律,以及练习和休息的合理交替,使练习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调动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还有突出学习或锻炼的课的结构。如准备部分、学习部分、锻炼部分、调节部分。在教改实验中还出现了以心理发动力学心理调节活动为主线设计的体育课结构。如活跃情绪,启发兴趣,保持活动情绪,发展运动能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总之,在体育课结构的问题上,切忌形式主义,更不能认为体育课无结构、无合理顺序可言,因而随心所欲。应该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而采用适当的课结构。

体育课的组织

体育的组织是指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教材内容、场地器材条件等,进行合理安排所采取的措施。

体育课的组织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体育课的组织工作是否严谨合理,将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课的组织工作,对于顺利完成课的教学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体育教师都应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体育课教学组织工作的内容,体育课堂常规、队列和体操队形的运用、场地器材的布置、编班分组和分组教学过程中,各项教学组织工作是交错进行的,是一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性别、年龄特点以及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各项教学组织工作,做到统筹安排,相互配合,讲究实效。

一、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体育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无需强求一律,常规条文的规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常规

1.有关教师课前准备工作的规定。如教师课前的备课和编写教案,了解学生的课前情况,场地、器材的准备和清洁卫生工作,以及服装的准备等等。

2.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干部或学生自己主动地向教师说明,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妥善安排。

3.规定师生于上课前几分钟到达上课地点,等候上课。

(二)课中常规

1.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体育干部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教师向学生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教学程序。

2.学生上课时,遵守有关服装、鞋帽等规定。

3.学生上课时,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服从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体育干部的调动,努力完成课的各项目标和要求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