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体育教学论
14554700000003

第3章 体育教学的基本原理(2)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教育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人的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这里所说的人,是指掌握一定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当人还未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时,他只能是一个可能的劳动力,要把这种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在现代社会主要是靠学校教育来实现的。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成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越发展,劳动力中的智力因素所占比重也越大。一些统计资料表明:在机械化初期,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所消耗的比例为9:1,中期为6:4,在全盘自动化情况下,则为1:9。学校教育在培养劳动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第一,它能向社会提供一支能在科学上有发明、在生产技术上有创造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队伍,在科学技术上至多只能步他人的后尘,很难取得重大的突破。第二,它能向社会提供一支能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方法的技术队伍。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队伍即使有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第三,它能向社会提供一支适应工业化水平的生产技术管理和技术管理人员的队伍。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队伍,就会造成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不能发挥先进生产技术的优越性。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必须凭借教育把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所以,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教育所实现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每一代新人都从零开始,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那就很难想象世界上的科学知识会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教育也是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并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这种科学知识的扩大再生产,提高了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为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为今后技术力量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基础,为源源不绝的高质量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的供给提供了保证。

(3)教育还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

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历来的办学基本原则之一是教学与科研不可分割。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高教育,教育部门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基地。据统计,美国有60%以上高级研究人员集中在大学,日本各大学的科研人员占全国的40%以上。我国高等学校被列为全国科学研究五大方面军之一。鉴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已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军事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而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3.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受文化的制约,即文化为政治、经济与教育关系的“中介”;文化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作用于教育。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递、保存文化

文化传递是文化的世代相接,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一切文化都寓于一定的载体之中。文化载体通常有三种:①物质载体,如工具、建筑等;②精神载体,如语言、文字、意识形态等。③人的载体,如个人所拥有的知识、道德等。物质和精神载体的文化可称为客体文化,寓于人身的文化可称为主体文化。文化传递是通过主客体文化的不断转化而实现的。教育选择人类积累的文化成果,组织成为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应社会不断转化为主体文化的过程。教育将寓于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中的文化,内化为以个人为载体上来,使人成为活的文化载体,具有接受、理解、掌握、享有已有文化的能力,具有在实践中使用文化的能力,以及不断再生产和创造出新文化的能力。当然,教育不仅是一个将客体文化转化成主体文化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将主体文化转化为客体文化的过程。就教育而言,首先是教育者将寓于自己主体内的文化外化为教育语言、文字形式的材料等,教育过程才能进行。没有这种外化,教育过程就不可能进行。因为只有当文化可以传递时,才可以保存,并使之世代相传。

(2)创造、更新文化

教育不仅通过自身的科研进行科学研究和设计,而且培养出大量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这些人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能创造性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难题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使世界文化以过去无法比拟的速度发展。

(3)传播文化

文化的传播是文化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扩散,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文化的传播是有条件的,文化共享是一个首要条件,即道德要求人们的认同理解,无论是见之于语言文字的或是其它象征符号的文化,只有当它们成为共享文化时,才能进入信息系统进行传播,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规律。如见之于文字的文化,无法向一个文盲传播;将外国文化向不懂该国语言或不了解该文化背景的人传播,就会发生困难。所以,教育者首先需将其它类型的文化加工、转化,使之成为被传播者可以理解、掌握的共享文化。

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迁徙、通商、战争、教育、学术交流、旅游、体育竞赛、访问演出、通讯、卫生传播等。其中,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这是因为:①教育的传播具有深层的特点。文化中的较深层次,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学术思想等,不易为其它途径传播,但往往与教育的传播分不开。②高选择性。教育传播是一种有选择的传播,一方面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价值取向来进行选择,另一方面还要按照文化本身的价值进行选择。③较强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传播过程的系统性。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建立的一种经常的、系统的联系,进行的是稳定的、有次序的文化接触。二是所传播的文化本身的系统性。即教育所传播的文化是系统的、完整的、有序的文化,不同于那些零碎、片断、无序的文化。因此,教育的文化传播能得到较好的文化知识吸收、事例的效果,成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的途径。

4.教育的育人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实际上是教育者将特定的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传递给教育对象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它是教师和学生的智力、体力的使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文化(或精神)的交换过程,教师凭借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手段,使学生发生符合预定目的的变化。这种在学生身上产生的符合预定教育目的的变化,就是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教育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是教育的其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使人的遗传因素得到正常的发展,使生理、心理素质得以呈现。

(2)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

(3)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造就出合适的社会成员。

上述三层意思,集中到一点,就是教育可以使新生一代身心得到发展,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变和发展个性。

(二)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技要上去;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都确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和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经济发展社会主义进步的客观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

具体地讲,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下:

1.提高劳动者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我国企业经济效益低,产品缺乏竞争能力的状况之间所以长期得不到改变,农业科学技术之所以得不到普遍推广,宝贵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之所以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人口增长之所以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者素质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学生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走教育兴国这条必由之路,是世界发达国家振兴经济的历史经验,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发达国家以日本最为典型。19世纪50年代前,日本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取消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提出“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威”的口号,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从而使日本经济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行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创造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奇迹,连续20年以每年增长10%左右的速度高速发展。究其原因,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说:“资源少的我国,经历诸多考验,得以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提高。”美国也有人把80年代的经济发展归因于60年代的教育改革。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划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计。

在我国,从建国初到80年代,教育事业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形成了“W”形的发燕尾服道路。第一次高潮是1951—1956年,第二次是1961—1966年,第三次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介于这三次高潮之间的是1958年的浮夸风和“文革”十年对教育造成的破坏。从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的关系看,总结40年来的经验教训,可归结为:教育健康发展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教育方面的失误会对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阻碍作用。“文革”十年对教育造成的灾难,使我国人才年龄出现了一个大的断层,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不良的影响至今还未完全消除。

劳动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新科学技术的能否推广应用,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还影响到人口的有效控制和社会风气的改善。那么,什么是劳动者的素质?怎样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呢?

劳动者的素质可以定义为: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首先,劳动者的素质是指劳动者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这包括三个层面:(1)生理层面,指人们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学上的特点,它表现为“人本身的自然力”,是素质结构中的物质基础;(2)心理层面,指人们的心理品质,包括在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兴趣与能力、社会适应与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意识与意志品质等,它是人脑的特殊机能;(3)社会文化层面,指人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劳动技术水平、体质状况等,它是素质的重要内容,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表现。其次,素质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点。所谓内在的,是指上述三个层面的东西,特别是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层面,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已经内化为自己身心的一种属性。所谓相对稳定,是指素质一经形成,便会以较为固定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表现出来。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必须依靠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普通教育是基础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1)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民族素质是指我国境内各民族全体成员个体和群体的素质,亦称国民素质。普通教育中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因此,提高民族素质的责任主要是由普通教育来承担。普通教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每个公民打好应有的素质基础。(2)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本身也是劳动者。(3)普通教育适当增加职业技术的教育等,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掌握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这样就能直接发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作用。(4)普通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劳动者的素质。这种素质的社会文化层面,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学生身上的体现;而心理层面,是学生在接受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2.培养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