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体育教学论
14554700000030

第30章 体育教学条件(2)

生态平衡的原意是指物种与它周围的土壤、地形、气候等地理条件以及其他物种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将此概念应用到教学中,是指学生与他所生活的空间要在生理上、心理上能保持一种协调平衡的关系。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若能精心组织,就可以对学生身心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这种影响可分为物理和精神两个方面。物理因素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例如由于教学场馆的通风、采光、卫生条件很好,就能学生提供一个整洁、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但教学场馆也是学生社会——心理交互作用的重要场所,在教学场馆空间组织中,形成活泼而高雅的艺术氛围,建立尊师爱生、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形成互帮互学、探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学习风气等,对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同时又要像物质产生领域一样讲究经济效益,在教学中尽量避免不合理的时间、空间资源上的消耗,例如课堂上烦琐或不得要领的讲授,哗众取宠地滥用现代的教学设备,对于具有现代教学观念和掌握先进教学技术的教师来说,他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突破常规教学的时空限制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对于一个既无现代教学观念又不懂现代教学技术的传统教师来说,不能对现有条件加以合理的组织和利用,就变得毫无意义。目前我国的办学资金还很有限,不少学校想方设法添置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是,或觉得设备贵重而不舍得使用,或不去培训教师都学会使用这些设备,致使这些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几年之后便被淘汰了。结果,越是没有钱,却越是浪费了宝贵的设备资源。由此可见,先进的物质条件与良好的教学效果之间未必具有必然的相关性,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②校外体育教学空间戏院

校外体育资源包括:

A.家庭体育活动;

B.社区体育活动和竞赛;

C.区县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

D.少年宫体育活动;

E.业余体校训练;

F.体育俱乐部活动;

G.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如:传统节日中的元旦拔河、长跑,春节的秧歌、舞狮,元宵节的骑竹马、太平鼓、跳百索、抖空竹,清明节的踏青郊游、放风筝,端午节的旅游、赛龙舟,重阳节的登高等;

再如:学校假日中的体育夏令营、体育冬令营、春游等,以及校定节目中的“体育节”、“游戏节”、“舞蹈节”、“传统项目节”、“健康节”等。

③自然地理教学空间资源

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地况地貌千资百态,季节气候气象万千,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应注意大力开发和利用。

利用空气,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氧操等。利用阳光,可以进行日光浴。利用水,可以进行游泳、温泉浴。

春季可以开展春游、远足,夏季可以开展游泳、沙滩排球,秋季可以开展春游爬山、越野跑,冬季可以开展滑冰、滑雪。风天、雨天、雪天,可以练习长跑;晴天,可以练习骑自行车,可以登高望远。

利用江河湖海,可以进行水上安全运动。利用荒原,可以进行步行拉练、野营等。利用雪原,可以滑雪、滑雪橇、滚雪球、打雪仗等。利用草原,可以进行骑马、武术等。利用森林山地,可以进行安全的定向运动、攀爬活动。利用山地丘陵,可以进行登山运动开展有氧耐力运动。利用渠沟田野,可以进行越野跑、跳跃练习等。利用海滩或沙地,可以进行慢跑、沙滩或沙地,可以进行慢跑、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利用沙丘,可以进行沙疗、爬沙丘、滑沙等活动。

由上可见,体育教学空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三、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由于地区的差异性极大,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也可以利用教学挂图、黑板绘制简图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体育财力资源

由于财力资源主要涉及投资问题,我们在教学论中不再赘叙,请参考有关教学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书籍。

体育教学媒体与技术

过去我们主要地从人之身心发展的角度去探讨与研究体育教学,今天,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我们拓展视野必须发现与探求体育教学中的新质。因为人毕竟是社会化的产物,是现实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和表现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龙头的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在改变现代人的特质,也在不断改变和影响着体育教学。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及其生产的观念变革,改变了体育教学的形态、内容、传播和接受方式,一句话,改变着体育教学本身。

一、体育教学媒体与技术概述

⒈教学媒体(TeachingMedia)

教学媒体是指在传播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传递或储存教学信息的各种工具或手段。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学媒体是广播、录音、照片、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影碟、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广义的教学媒体还包括教材、黑板、粉笔、图片、模型、标本等传统教学工具,同时还应包括讲授、参观、讨论,教师的语气、表情、动作等从传统到现代的所有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实际上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是科技进步在教学领域的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不断发展,传播媒体也就会越来越多。由于人们的着眼点不同,对媒体的分类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根据印刷与否把媒体分为印刷媒体与大众传播媒体;根据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流动的相互性把媒体分为单向传播媒体与双向传播媒体,根据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来看,呈现刺激、要求反应和控制教学环境这三种因素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罗纳德?H?安德森(Ronald?H?Anderson)根据媒体呈现的形态,把媒体分为十大类;除此之外,还有根据媒体的结构复杂程度和制作成本的高低等分类方法,在此不一一枚举,我们仅介绍按印刷与否的分类方法。

按印刷与否,可将媒体分为印刷媒体和非印刷媒体。

(1)印刷媒体:指各种印刷资料或其它文字资料。如:教科书、普通图书、报纸、辞典、杂志、图片、照片等。

(2)非印刷媒体:指各种类型的非印刷的视听材料。如:广播、录音带、幻灯片、投影片、录象带、电影片、计算机软件等。它们又可以分为:

听觉媒体,包括收音机、扩音机、话筒、录音机和语音实验设备等;

投影视觉媒体,包括投影仪、幻灯片和幻灯机等;

影视媒体,如电影、电视、录像等;

计算机类媒体,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和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

美国教育家戴尔(EdgarDale)依照抽象程度,将人类所获得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经验分为三大类10层次,并形象化地设计了“教育经验之塔”(ConeofEducationalExperience)(图6-4)。

图6-4戴尔的“教育经验之塔”

“做”、“观察”和“抽象符号”三大经验类型代表了人类三种活动类型,也与人类具体行动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不同的教学媒体正是作用于不同类型经验的工具和手段。由此,这一见解被誉为教学媒体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

“经验之塔”的理论的要点可以概括为:

(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

(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到抽象,没有具体经验支持的教学往往是失败的教学;

(3)教育不应满足于获取一些经验,必须向抽象与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4)学校教育应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实现教育的更为具体与直观;

(5)位于“经验之塔”由“具体”到高度“抽象”连接层的视听工具,它扬具体经验、抽象经验之长而避其之短,既可向学生提供具体经验,整合以往的经验,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又冲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高效学习;

(6)向学生提供的教学材料应尽可能在学生的经验范围之内。教学应从哪一经验层次上进行,除考虑教学目标外,还应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经验范围;

(7)教学媒体的作用促进教学环境的优化,不同媒体有不同特点,因此使用教学媒体时必须考虑媒体特点、使用目的和效果,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目标;

(8)把具体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而忽视达到普通化的理解是危险的。

“经验之塔”的理论蕴含了众多重要的教育原理与原则,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

总之,使用教学媒体的目的是按照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从范围、形式、结构、功能等方面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便于学生接受的信息。随着教学媒体及技术的迅速发展,它们在广泛的教学活动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在应用教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系统方法论等多学科的交叉点上,诞生了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体育教学中,既有理论的传授,又有实际的操作,其教学内容、形式复杂多样,致使体育教学媒体比其他学科教学更加复杂和多样,有的已历史悠久,有的尚属新生事物;有的适用于集体教学,有的则供个别使用。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几乎使用了上述全部教学媒体,体育教师还需要使用自制某些专用教具和工具。按照教学技术的性质,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电化教学媒体和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媒体等几大类,各有优点,也有各自的局限性。

⒉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或形态,即传统技术形态或阶段,其技术组成主要有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解、实物和模型等;媒体技术形态或阶段,其技术组成主要有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和语言实验室等;信息技术形态或阶段,其主要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形态。现代教育技术是相对于传统技术的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形态,具有新的特征并在不断向前发展。

(1)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

①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媒体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的显著标志是现代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高技术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电视系统等,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没有现代媒体的参与,就谈不上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媒体的介入,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同时也使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方法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如计算机多媒体个别化交互式学习系统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教学重心由“教”转向了“学”,学生则完全从教师控制的、同步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学测评的形态与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②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系统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科学理论,是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教育系统中的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本身是教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需要实现与教育系统各要素最优结构与功能的匹配,而且还由于其是驾御设计、实施、评价、学习和教学全过程的技术与方法,而实现了对教学系统其它要素和功能的综合与中立,表现出更高层次的系统性。

③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跨学科的综合产物,它不仅包括电视、幻灯、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及硬件技术,而且包括教育过程所有可操作要素,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教育策略等;包括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一切研究成果,并使之转化为符合教育学、心理学规律的教育技术;包括开发人以及人以外的一切教学资源。如运用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程序化、CAI化的个别化的多媒体网络通讯学习系统,使学生完全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其主体教学形式是“多媒体程序库”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式、个别化交流,达到了开发人本身的资源(重点是开发大脑潜力)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大发展。

④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实践——精神”特性

“实践——精神”的特性即是理性特征与实践特征的结合,这种结合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技术之上,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教学技术的个人经验性、不确定性、主观性等色彩,从而上升到了一个理性的科学性的新水平。这种理性下的实践,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立于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因而能被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具体运用和操作。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精神”特性还可以从可复制性、可度量性、控制性和可操作性中表现出来。

⑤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教学最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系统性及其对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和运行全过程的设计、控制与决策等,目的是为了实现要素和功能的最优配置,发挥教育系统的最优功能,实现教学最优化。

(2)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由于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学科门类的自身特征和差异性及其要求,传统技术和媒体技术仍然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教育技术是传统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并存,现代教育技术又是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但从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来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总趋势是信息化。信息化如果目前还可简称电脑时代的话,那么21世纪则是从电脑时代走向光脑时代。这种趋势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①教育信息贮存光脑化

光脑信息贮存量大。与电脑相比,光脑的“无导线计算机”内传递信息的光子流,载息能力是电子的几十倍。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光盘可以说是光脑储存信息的初级状态,它与传统文字信息相比除信息量大得不可比拟外,更有存取速度快、多媒体通道信息并存,交互式及非线性等特点。可以说信息可随取随存,顺手得来。

②信息传输网络化

世界的廉价的通讯和信息技术已经创造了一个网状世界,一个全球一体社会。一个24小时的相互联系的、极度活跃的、失去睡眠的、以电子邮件为燃料的——“全球境”(globality)正在产生。它与传统媒体网络配合能使任何用户随时都能同时同任何其他用户使用任何方式进行通信,为人类提供全新的即时信息服务。教育信息服务亦尽在其中。如向学习者提供信息检索工具,可以通过电子布告板(传真服务及远程诊断等方式)提供学习通信等多种信息服务,而且可以提供联想式非线性即时在线式的超媒体检索学习查询等。

③信息呈现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