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家管理“微哲学”系列:扎克伯格的七张脸谱
14711700000030

第30章 让操作更简单

扎克伯格v

Facebook将在未来几周添加操作更简单的隐私控制功能,用户拒绝所有第三方服务也将更为便捷。

背景: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旗下的主力新闻节目。2008年,该栏目记者莱丝丽·斯塔尔首次采访了扎克伯格。

镜头面前的扎克伯格显然有些腼腆,他热情地带领斯塔尔参观了Facebook总部的办公室。提到Facebook的业务,扎克伯格一边演示,一边顺便帮对方建立了一个Facebook的账户。在不经意中,他已经把这个大牌记者变为了Facebook的用户。

接着,扎克伯格就与斯塔尔聊起了公司的情况。几分钟的时间,一名与斯塔尔失去联系多时的朋友就通过Facebook找到了她。面对此情此景,斯塔尔倍感惊讶。而扎克伯格则显得很淡定:“类似的情况很常见,比如你换了工作,与原来的同事失去了联络,这的确不太容易。而Facebook所做的,就是让人们轻松地与所有的朋友保持联系。”

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来说,Facebook几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网站。用户可以通过它来交友、了解资讯,甚至玩游戏、听音乐。在网络世界里,Facebook就是一个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甚至还有人把其描述为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网络国”。Facebook之所以如此强大,与其操作上的简单易行是分不开的。

从外观来看,Facebook页面清新简洁,直观明了。注册方式也异常简单。最初的时候,用户只需要提供一个哈佛大学的邮箱。后来这层限制也被取消了,用户使用任何一个有效的邮箱即可注册。

事实上,在Facebook内部长期以来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设计理念:简单到傻瓜都能操作。扎克伯格并不是把用户当傻瓜,而是要简化一切不必要的环节和操作,使用户直接走入内容的核心。从成立至今,Facebook追求简单化操作的努力从未停止。

以隐私管理为例,2010年5月,Facebook就曾做出调整,以使用户对其隐私拥有更精确、全面的控制,与此同时,在操作上更趋简单化。

2012年3月,Facebook再次宣布对隐私功能进行调整。经过调整,用户将可控制谁观看每条消息。当用户每次上传消息之后,一个下拉式菜单将出现在消息的右边,用户可选择让哪些好友观看该消息。上传消息之后,用户可更改哪些好友查看更新内容。

显然,经过一次次的调整,用户对隐私拥有了更多的控制权。而用户只需要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实现这一切。这也正是Facebook所要达到的结果,正如Facebook产品副总裁克里斯·考克斯所言:“让隐私控制更简单对Facebook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

点评:

上至美国总统、下至平民百姓;少至青年、长至老者,在世界各地、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轻松成为Facebook的用户。要做到这一点,操作上不简单易行是难以想象的。

而在操作上的简单易行,又反过来促进了Facebook的迅速流行。试想,交友、上传照片、留言、听音乐……所有这些操作,只需点击数下,就可以做到,这就大大增加了其流行的可能。

Facebook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上千人的活动,可以让一个人在几分钟内与全球各地的人取得联系并自由交流,可以让许多用户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登录它,然后一整天泡在上面,甚至废寝忘食——Facebook魅力何来,让数亿人对其痴迷疯狂到如此依赖的地步?答案有二:一是功能丰富多彩,二是操作简单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