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家管理“微哲学”系列:扎克伯格的七张脸谱
14711700000034

第34章 核心团队要小而精

扎克伯格v

必须建立一个好团队。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这上面……这个团队的任何一个人都有本事管理整个公司,就算我哪天不见了,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能搞定全公司的事。

背景:

史蒂夫·乔布斯提出过一个“A级工作组”的概念。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一直认为,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保持我所在组织的员工的最高水平。这是我个人可以为之贡献的少数事情之一——为组织慢慢灌输拥有A级参与者的目标。”

在乔布斯看来,所谓的“A级工作组”,指的是经过特别精选的设计师、程序员和管理者所组成的一个团队。他们负责公司最重要的产品研发、战略管理等工作。他认为,这种偏小型化的A级工作组可以以一当十,在效率上远胜于大量水平一般的工程师和设计师。

对于这个理念,扎克伯格可谓与乔布斯一脉传承。在Facebook,扎克伯格多次强调核心团队要小而精。Facebook核心的决策团队只有5人,扎克伯格自不必说,其他4人也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

马克·安德森,曾与别人一起创建了著名的网景通信公司。他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极客,在成为风险投资人后,他更加关注创业公司的管理与商战战略,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Facebook成立后,安德森从扎克伯格身上看到了真正的硅谷精神,对其佩服有加。当扎克伯格邀请其加盟Facebook时,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在他看来,能够与扎克伯格这样的时代精英合作是自己最大的满足。作为合伙人之一,他还是扎克伯格的咨询顾问,主要负责Facebook的管理和设计工作。

彼得·泰尔是财务融资方面的天才。作为一名专业投资家,他主要投资于刚刚初创但潜力巨大的公司。在Facebook创立初期,有人对这样的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充满怀疑,而他却独具慧眼,十分看好这家公司。他投资50万美元,换取了公司10%的股份。但泰尔在公司经营上并不对扎克伯格设置诸多限制。事实上,泰尔只是从大势上看好Facebook。如果有时间,他会经常和扎克伯格讨论一些公司的长期策略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环境和趋势。

吉姆·布雷耶,曾是阿克塞尔合伙公司最知名的合伙人。2005年,该公司为Facebook投资1270万美元。同时,布雷耶加入Facebook,主要负责公司的架构和招募。

丹·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的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刚刚创立Facebook不久,格雷厄姆就意识到这种新事物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这种理解也令还处于发展阶段的扎克伯格深为感动。二人可谓惺惺相惜。许多时候,扎克伯格会打电话或者当面向格雷厄姆请教公司战略上的各种事宜。而格雷厄姆也格外赏识这个少年天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扎克伯格事业上的导师,只要有可能,他都会给出中肯的建议。

扎克伯格负责全局,总揽管理大权,其他四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当遇到问题时,扎克伯格会向其他成员征求意见。在大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由扎克伯格做出决断。Facebook几乎所有的战略规划都由这个团队做出,并一步步地将其实现。

如此精干的一个核心团队,其战斗力是惊人的。Facebook这些年来在市场上的上佳表现就是明证。

点评:

Facebook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显然不是扎克伯格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背后有如此精悍的一个创业团队在高效地运作。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端人才正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品。如何挖掘人才,如何打造核心团队,如何让每个人最大程度发挥效能,正成为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在这方面,乔布斯和扎克伯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兵书有云:“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商场亦然,决定成败的往往只是几个最优秀的人。别看区区几人,许多时候会令局势发生根本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