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井和三菱在海上殊死搏斗之际,另一个百年老店悄然崛起,开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席卷海上霸权,创造家族生意的中兴之路,这个厚积薄发的家族就是我们的老朋友住友。
三井与三菱的非理性竞争导致大批中小货运公司倒闭,而两大家族赚取的利润又让许多商人垂涎三尺,他们不怕死、不怕倒,纷纷解囊创立自己的小公司,渴望从日益繁荣的海运中分得一杯羹。
政府对这些小公司特别不看好,认为他们是在捣乱,浪费资源。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些小公司的货船装备落后,船员技能一点都不娴熟,开着开着船就沉了的事故时有发生。于是,从1882年开始,政府决定整顿海运业,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兼并收购小企业,重点地区就是住友本部所在地——大阪。
当时住友家的大掌柜广濑宰平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喜出望外,他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抓住了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家族生意,创立万世不朽的霸业,超过三井、三菱也不是梦。
很快,广濑宰平责令自己的外甥伊庭贞刚创办“大阪商船公司”,正式进军海上贸易。公司成立庆典那天,住友家举家欢庆、张灯结彩,人们面向大海,等待着春暖花开。仪式进行到一半,广濑宰平宣布,接下来由公司董事、创办者、自己的外甥伊庭贞刚致贺词。大家目光开始四处游移,寻找这位年轻的掌门人,可是,没人从人海中站出来!
观礼的人群一阵骚动。广濑宰平又叫了两次,伊庭贞刚依然没有出现。接下来,仪式在灰头土脸中结束。会后,广濑宰平大怒,直接跑到伊庭贞刚的住处,结果,还是没人。仆人告诉广濑宰平,伊庭贞刚天一亮就出门了,至今未归。他到底去哪里了?
那天清晨,空气新鲜,阳光普照。伊庭贞刚换上西装,梳理好头发,对仆人说,他要去参加庆典了。他拒绝坐车,而是一个人缓步走出家门,往庆典所在地相反的方向走去。
天龙寺,周围绿树成阴,鸟鸣清脆,撞钟之声不绝于耳,让人忘却世间喧闹,心静如水。伊庭贞刚在黄色的寺门前伫立良久,然后轻轻推开门,走进落满树叶的甬道。
在之后的10小时内,伊庭贞刚一直坐在佛像前闭目沉思。
第二天,伊庭贞刚找到广濑宰平,他没有为自己的失约而道歉,反之,言之凿凿地说,大阪商船公司的业务一定不会顺风顺水,受挫是必然的。
广濑宰平大怒,这不等于在婚礼上念悼词吗?伊庭贞刚根本不在乎广濑宰平的反应,而是坚定地说,这家公司以收购其他船公司为目的,可他们的大部分船只都很落后,耗能巨大,买过来之后,一定会入不敷出的。广濑宰平不屑一顾地告诉伊庭贞刚,你预言的事情绝对不会出现,大阪商船肯定会获得丰厚利润的。
只可惜,伊庭贞刚还真是言中了。仅仅一年之后,公司财务出现巨大漏洞,买来的船只大都行驶缓慢,送点大米好几个月都回不来,加上三井和三菱的打压,公司几近破产。
广濑宰平抑郁难当,无计可施。正在此时,伊庭贞刚却出人意料地站了出来,他告诉广濑宰平,给我点时间,我来整顿大阪商船,我们不会失败,辉煌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这次广濑宰平有些半信半疑,但他还是任命伊庭担任公司董事,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一上任,伊庭贞刚就做了一件让广濑宰平大跌眼镜的事情——罢免广濑在大阪商船的职位,不得干预公司经营,只作为股东行使权力。
这不是过河拆桥吗?再说,当时广濑宰平可是住友家的头号人物,老虎屁股你也敢摸,不仅仅摸,还捶打一番。但广濑宰平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接受了伊庭贞刚的任命,默默地退居二线,淡出大阪商船的事务,因为他始终相信,这个特立独行的外甥一定能做出远远大于自己的成就。
广濑宰平对伊庭贞刚的信心其实由来已久。伊庭生于1847年,是近江国商人的代表。父亲在幕府为官,性格暴躁、易怒,却充满爱心,常常拿出自己的钱粮来周济穷人。小时候的伊庭贞刚随着父亲熟读四书五经,常常因为没完成作业被老爹一顿暴打。不过,伊庭贞刚的母亲为人很好,性格慈善、乐善好施,她常常教育儿子做人信义为先,利益次之。这句话影响了伊庭的一生。
在伊庭贞刚七八岁的时候,舅舅入赘到了广濑家,取名为广濑宰平,接着进入住友家工作,全权负责别子铜山的开采工作。虽然这时候伊庭和住友家还没有建立直接联系,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对这个大家族企业满怀好奇和敬意。
从15岁开始,伊庭贞刚跟随老师学习剑道。没想到的是,小伊庭对剑道颇有天赋,学了几年就武功高强,不可一世了。在老师的推荐下,22岁的伊庭贞刚来到京都,担任皇族的禁卫兵。
明治革命之后,天皇的地位重新得到确立,他身边的保安也扶摇直上,伊庭贞刚被任命为“弹正巡查”,负责京都的安全守卫。时势造英雄,伊庭刚刚上任两天,京都就出了一起大案件。1869年9月某日,当时的兵部大辅(国防部长)大村益次郎被暗杀,政府为了杀鸡儆猴,随便找了几个人当替死鬼。伊庭贞刚得知此事,心下大怒,拍马赶赴刑场,把刀架在刽子手脖子上,扬言你要是敢杀他,老子就敢杀你。刽子手心下大惊,干了一辈子杀人的买卖,还没碰到过这种情况。
当时偏巧明治天皇大人闲来无事,准备参观一下杀人现场,一见这架势也是大吃一惊,连忙问伊庭贞刚为何要刀下救人。伊庭贞刚说道,国家刚建,民心向背最重要,岂可为了树立淫威胡乱杀人呢?西方国家之所以强大,全赖法律支撑,日本要想强盛,必不可重走独裁之覆辙。
天皇深以为然,当下取消了杀人典礼,并且给伊庭贞刚升职加薪,任命他为“弹正台”巡察,全权负责首都的司法案件调查工作。
伊庭贞刚不负众望,工作认真努力,他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将司法与监察分离的制度确立起来,为日本法治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伊庭贞刚官位一路飙升,曾经担任大阪法院的大法官,俸禄每月100日元,和住友大掌柜广濑宰平相当。
就在官场事业顺风顺水之际,伊庭贞刚提出了辞职。从二十多岁离开家乡,到如今享受高官厚禄,伊庭贞刚惊觉自己已看透了人世间的冷暖,权力、金钱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他渴望能回到母亲身边,尽自己的孝道。
偏巧此时,舅舅广濑宰平在住友家的地位日渐提升,他希望有个得力的助手能帮助他打理生意,毫无疑问,伊庭贞刚是最佳人选。
伊庭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太想回家看望母亲了。舅舅没有放弃,他一次次登门拜访自己的外甥,告诉他,别子铜山产量惊人,而日本正在迈向工业化,电报、火车和可能发生的战争都将让铜的需求大增,这是个难得的机遇,一定要抓住!
伊庭贞刚不置可否。广濑宰平无计可施之下,低声说:“如果你愿意进入住友家族,我相信,日后你一定是这个商业帝国的接班人。”
这个诱惑太强大了,没有一个男人能抵御得住声望的招引。虽然在过去的日子里,伊庭贞刚已经攀登到了权力的高峰,金钱也不是他的追求,但执掌一家商业巨擘一定会更加有趣、更具有挑战性。
好吧!伊庭贞刚放弃了自己的初衷,在1879年,正式加盟泉屋,全力辅佐广濑宰平。
刚刚加盟住友的伊庭贞刚月薪为50日元,相当于他当公务员时候收入的一半。但显然,钱财对伊庭来说不重要,仅仅半年后,他就被舅舅任命为住友家大阪总部的总负责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广濑宰平当时这个安排别具匠心,他正深陷别子铜山的复兴困境中,必须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代替他掌管整个家族生意,毫无疑问,外甥是最佳人选。
舅舅的确没有看错人,外甥的确是个人才。上任不久,伊庭贞刚就去了趟别子铜山,要亲身感受舅舅的事业有多么伟大艰辛。
的确艰辛!伊庭贞刚坐着四人抬的轿子一路攀登,因为山路太过崎岖,每走一步轿夫都要高声喊口号才能保证领导不掉进万丈深渊。伊庭贞刚一路遭遇险情无数才攀上矿山顶峰,他怀想矿工们生活的艰辛、工作的辛劳,不禁泪如泉涌,他深刻地感受到,一家企业如想基业长青必须付出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和隐忍。
不过当时的伊庭贞刚还没有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在广濑宰平看来,自己这个外甥办事沉稳,精通法律,但毕竟年轻,应该多多积累经验和人脉,树立自己在商界的形象,为他以后执掌门户作准备。
伊庭贞刚深知舅舅的苦心,于是,在大阪工作的日子,他广结人脉,跟五代友厚、岩崎弥太郎这些人称兄道弟,杯酒人生。
相安无事地工作了几年,到大阪商船公司成立的时候,伊庭贞刚的能力终于喷薄而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年轻人的判断力、执行力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舅舅广濑宰平。
在筹建公司过程中,伊庭贞刚一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日本工业化刚刚迈步,三井三菱两强相争,这时候贸然进入海运业必然会直面竞争的局面,未必能获取暴利。但广濑宰平一意孤行,坚决要创办大阪商船,伊庭只好勉强同意,这才上演了开业庆典在寺里坐禅的闹剧。
但时间到了1886年,伊庭贞刚重新执掌商船公司,决定救这家公司于水火。他制定了几个关键改革方案,让企业起死回生,方案如下。
理清经营者和股东的关系,具体措施就是让自己的亲舅舅退出管理层,专心做股东等着分红就可以。
修缮和淘汰船只,增强运输能力。
引进新的股东。这个股东可不能随便招引,伊庭贞刚早年在政府工作,他深知获得领导的关注生意就做成了一半。于是,伊庭贞刚请求明治政府的老大伊藤博文出面,投资10万日元,让公司不仅获得稳定的现金流,还有了强硬的后台。
这几条政策想不让公司崛起都难。两年之后,住友家族旗下的大阪商船公司的货运量仅次于三井,成为日本第二大海运公司。就在公司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伊庭贞刚又一次决定飘然隐退。舅舅广濑宰平再三挽留未果,但他不知道,自己的外甥会在不久之后还会再为家族创造新的辉煌。
侵略是为了财富
导读:很多书籍都断章取义地告诉我们,日本第一部宪法充斥着独裁、傲慢的意味。但很少有人看到,这部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日本进入了有自己特色的帝国时代。实际上,宪法规定的天皇权力与这个国家后来走向侵略之路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需要记住的是,这部法典颇具东方特色,日本用自己的创造力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崛起之路。
宪法的精神也熠熠生辉,甚至影响到了四大财阀。
金融帝国起死回生
一穷二白的三井银行
这是日本苦心经营的10年。经过了稳定的发展,其经济迅猛前进的背后危机也逐渐显现。
经过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涩泽荣一等人的努力,日本的货币制度逐渐稳定。政府将货币发行权全权委托给日本银行,同时开始发行有足够准备金的银行券,收回过去由政府发行的纸币。到了1899年,之前各种纸币都已经消失不见,市场上流通的只有日本银行兑换券了。
不过这个过程也充斥着反抗和乱象。在19世纪80年代中,日本发生过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原因就在于,纸币的更新换代引发了农产品和土地价格的下跌,而政府为了增加资金储备,又不断课以重税,结果导致大批小地主破产,农民的生活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反倒是那些土地资源丰富的大地主扛住了经济危机,顺利度过,并且不断蚕食破产的农民和弱小的地主,最后获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