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的分析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之前,应充分了解被分析企业的性质、规模及其他情况,然后将上述方法综合运用,最后得出分析结论,从总体上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对比分析法,它是通过经济指标在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的一种方法。财务报告分析者将会计事项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内在联系的相关指标进行相互对比。通过比较,财务报告分析者可了解会计事项中的各种情况,发现问题,找出差异,并研究差异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程度,得出初步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比较分析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揭示财务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和存在的差距,从中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原因、挖掘潜力指明方向。比较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没有比较就没有分析,比较分析法不仅在财务分析中被广泛应用,而且其他分析方法也是建立在比较分析法基础上的。
1.比较分析法的形式。
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比较分析法有以下三种形式。
(1)实际指标同预算比较。实际指标同预算(计划或定额)比较,可以揭示实际与预算(计划或定额)之间的差异,了解该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2)本期指标同上期指标或历史最好水平比较。本期指标同上期指标或历史最好水平比较,可确定前后不同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管理工作的改进情况。
(3)本企业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比较。本企业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比较,可以找出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异,推动本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方法,赶超先进水平。
2.比较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
进行比较时采用的指标应在时期、范围、内容、项目、计算方法上大致一样,若口径不一致或环境条件不同,应按规范的方法换算后再作比较,否则得出的结论没有可比性。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是相对数,是指报告分析者在分析过程中,利用报表中一个指标对另一个指标的比例关系,进行比率数值分析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对财务相对数指标的比较、分析,得出评价结论。采用这种方法,要把分析对比的数值变成相对数,计算出各种比率指标,然后进行比较,从确定的比率差异中发现问题。采用这种分析方法,能够把在某些条件下的不同比指标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以利于进行分析。
1.比率指标的主要形式。
比率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构成比率。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用以计算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其典型计算公式为:
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总体数额
如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占全部应收账款的比重等,都属于构成比率指标。利用构成比率指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
(2)效率比率。效率比率用以计算某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如成本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率、成本费用与利润的比率、投资额与收益额的比率、资金占用额与利润的比率等。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的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的水平。
(3)相关比率。相关比率用以计算在部分与总体关系、投入与产出关系之外具有相关关系指标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联系。如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等。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察有联系的相关业务安排得是否合理,以保障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畅运行。相关比率指标在财务分析中应用得十分广泛。
2.比率分析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比率指标中的对比指标要有相关性。比率指标从根本上说都是相关比率指标。对比的指标必须有关联性,把不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是没有意义的。在构成比率指标中,部分指标必须是总体指标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小系统只能处在这个大系统中而且必须全部处在这个大系统中,才有比较的可能。在效率比率指标中,投入与产出必须有因果关系,费用应是为取得某项收入而花费的费用,收入必须是花费相应的耗资而实现的收入。没有因果关系的得失比较不能说明经济效益水平。相关指标中的两个对比指标也要有内在联系,才能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之间是否协调均衡,安排是否合理。
(2)比率指标中对比指标的计算口径要一致。同比较分析法一样,在同一比率中的两个对比指标在计算时间、计算方法、计算标准上应当口径一致。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比率指标中的对比指标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指标,由于取得的资料来源不同,可能所包括的范围有一定差异,使用时必须使其口径一致,便于对比。有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现销收入和赊销收入、营业利润和主营业务利润等,使用时也必须注意划清界限。
(3)采用的比率指标要有对比的标准。财务比率能从指标的联系中,揭露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在关系,但它所提供的只是企业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的实际情况。为了说明问题,还需要选用一定的标准与之对比,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评价。通常用作对比的标准有以下几种。
①预定目标。指企业自身制定的、要求财务工作在某个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将实际完成的比率与预定的经营目标比较,可以确定差异,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提供线索。
②历史标准。指本企业在过去经营中实际完成的数据,它是企业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将企业本期的比率与历史上已达到的比率对比,可以分析和考察企业财务状况和整个经营活动的改进情况,并预测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
③行业标准。指本行业内同类企业已经达到的水平。行业内同类企业的标准有两种:一种是先进水平,另一种是平均水平。将本企业的财务比率与先进水平对比,可以了解同先进企业的差距,挖掘本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将本企业的财务比率与平均水平对比,可以了解本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明确努力的方向,处于平均水平以下者要追赶平均水平,达到平均水平者应追赶先进水平。
④公认标准。指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人们共同接受,达到约定俗成程度的某些标准。例如,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流动比率,一般公认标准为2:1,速动比率一般公认标准为1:1.企业分析时可以此为标准,借以评价企业的流动比率是否恰当及偿债风险的大小。
3.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尽管对企业的报表进行比率分析可以使信息使用者获得许多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但是对企业报表的比率分析仍不足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整体作出全面评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表信息并未完全反映企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列入报表的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受客观条件制约或者受会计惯例的制约并未在报表中得到体现。例如,企业的人力资源,历史悠久的企业账外存在的大量无形资产,均不可能在报表中予以反映。因此,可以说,报表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
(2)受历史成本原则的制约,企业的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的准确性受到限制。会计信息处理中广泛坚持的历史成本原则,使会计信息在通货膨胀面前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相加,在严重通货膨胀时期会使信息使用者不知道他所面对的会计信息的实际含义,这样的会计信息对其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决策准确性受到限制。
(3)会计政策运用上的差异使企业难以做到自身的历史与未来对比、企业与企业间的对比。由于存在会计政策的差异问题,企业在不同会计年度间采用不同会计方法以及不同企业以不同会计方法为基础形成的信息具有极大的不可比性。
(4)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可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由于存在信息传递过程的不对称,在企业对外形成其财务报告之前,信息提供者往往对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粉饰,并尽力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望。这就难免形成“你想看什么,我尽力提供什么”,“你希望我的业绩如何,我就编出什么样的业绩让你看”的思维与实践。其结果极有可能使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财务报告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相距甚远,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因此,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与评价,除考虑货币因素外,还应注意非货币性因素,并加强信息使用者对误导信息的抵御与防范。
三、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将两期或两期以上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趋势分析法是研究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方法,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历年的销售、净利润、加权平均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的变化,来发现它们的发展趋势。
1.销售增长率。历年销售增长率的一般计算公式:
r
-1
式中:
r为n年的销售增长率;
S0为初始年份的销售额,Sn为n年后的销售额。
常见的是n为奇数,比如3、5.这样算出的增长率也叫销售的复利增长率或环比增长率。
“例1-1”以××公司2006~2009年的销售变化为例,其20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2 204 454 415.56元,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3 953 640 138.96元。因此,n
3年;2 204 454 415.56元是初始年份的销售额,即S0;3 953 640 138.96元是3年后的销售额,即Sn。套用前述公式计算3年年均销售增长率如下:
r-1=12.5%
所以,该公司3年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21.5%,而同业均值仅为6.78%,前者高出后者14.72个百分点。
“例1-2”如果我们考虑上述公司2004~2009年的销售年均增长率,由于其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914 703 675.36元,经过5年的增长达到3 953 640 138.96元。那么根据上述公司计算5年年均销售增长率如下:
r-1=34.01%
可见,该公司5年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34.01%,而同业均值仅为14.02%,前者高出后者19.99个百分点。
2.净利润增长率。历年净利润增长率的一般计算公式:
r-1
式中:
r为n年的净利润增长率;
P0为初始年份的净利润额,Pn为n年后的净利润额。
常见的是n为奇数,比如3、5.这样算出的增长率也叫净利润的复利增长率或环比增长率。
“例1-3”上述公司2006年和200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41 298 375.86元和768 112 120.07元。
3年;341 298 375.86元是初始年份的净利润,即P0;768 112 120.07元是3年后的净利润,即Pn。应用前述公式计算3年年均净利润增长率如下:
r-1=31.05%
所以,该公司3年的年均净利润增长率为31.05%,而同业均值仅为1.4%,前者高出后者29.65个百分点。
“例1-4”上述公司2004年和200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16 927 477.38元和768 112 120.07元。
5年;216 927 477.38元是初始年份的净利润,即P0;768 112 120.07元是5年后的净利润,即Pn。应用前述公式计算5年年均净利润增长率如下:
所以,该公司5年的年均净利润增长率为28.77%,而同业均值仅为10.37%,前者高出后者18.40个百分点。
3.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历年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式中:
r为加权平均每股收益的年均复利增长率;
n为年份;
EPS0为加权平均每股收益的初始值,EPSn为n年后加权平均每股收益。
“例1-5”上述公司2006年和2009年的加权每股收益分别是0.8587元和1.6002元,应用前述公式计算3年年均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如下:
r-1=23.06%
3年年均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为23.06%,而上市同业平均为-6.55%。
“例1-6”上述公司2004年和2009年的加权每股收益分别是0.64元和1.6002元,应用前述公式计算5年年均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如下:
r-1=20.12%
5年年均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为20.12%,而上市同业平均为-1.65%。
运用趋势分析法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同其他分析方法一样,用以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由于经济政策、财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而影响指标内容时,应将指标调整为同一口径。
(2)偶然因素产生特殊影响时,分析时应加以剔除。由于天灾人祸等偶然因素对财务活动产生特殊影响时,分析时应加以剔除,必要时对价格变动因素也要加以调整。
(3)财务指标有显著变动应重点研究。分析中如发现某项财务指标在一定时期内有显著变动,应作为分析重点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四、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也叫共同比报表分析法,顾名思义是将三张财务报表每张表中的某一账户的“总额”设定为100%,而将同一报表的其他账户余额与前述“总额”相比,并将结果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这样得到的报表中的每一项都是以百分数表示的。资产负债表的“总额”是“资产总计”;利润表的“总额”是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现金流量表“总额”是“现金流入合计”和“现金流出合计”。我们可以在结构分析中引入趋势分析,即将不同期间的报表中的同一账户的百分比数进行比较,以便发现企业在资本、资产结构,现金流量结构和利润结构方面的变化趋势。
“例1-7”××公司共同比利润表分析。该公司2010年和2009年共同比利润表列示如下:
我们对的××公司2010年和2009年共同比报表相比可以发现,该公司的利润表结构相当稳定:2010年和2009年的营业利润率(每100元销售产生的主营业务利润)基本相等;2010年销售费用率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1.27个百分点,而2010年管理费用率与2009年的相比却下降了2.54个百分点;2010年利润总额率虽然与2009年的相比增加了1.84个百分点,但是由于每100元销售所负担的所得税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1.87个百分点,故导致销售净利润率2010年比2009年略微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五、因素分析法
一个经济指标的完成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把这种综合性的指标分解为它的各种构成要素,才能了解指标完成好坏的真正原因。这种把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因素的方法称为因素分析法,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不同,因素分析法又有多种具体方法,通常的因素分析法主要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连环替代法是用来分析引起某个经济指标变动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共同影响着某一经济指标的情况下,可应用这一方法来计算各个因素对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影响程度。计算步骤是先衡量某一因素对一个经济指标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一因素在变动,而其余因素都不变;其次,确定各个因素的替代顺序,一般而言,实物量指标在前,货币量指标在后,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大范围指标在前,小范围指标在后,按照排列顺序依次替代计算;最后把几个指标与该因素替代前指标相比较,确定因素变动所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