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
14905600000010

第10章 留守儿童问题应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由于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维权和教育工作,留守儿童正在得到并且会继续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留守儿童的问题非常重视和关心,在2007年的全国政协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提出全社会要高度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2007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陕西考察时,特意到农村看望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向孩子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与此同时,温总理要求学校和全社会都要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医疗、安全等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保障制度,使他们健康成长,以解除外出打工人员无后顾之忧。政府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高度关注,明确了政府的责任,是对亿万农村父母的莫大关心。

近几年来,国家在解决留守儿童实际问题中做了大量的有针对性的工作。其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还专门成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指导各地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二是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来努力地解决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三是构建基层的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支持网络,探索解决好、保护好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四是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发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担任“代理家长”(也称“爱心家长”或者称为“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指导和培训。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共同的支持和努力,农村的留守儿童工作一定会有更好的进展。

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一是作为父母,应该协调好打工挣钱与照顾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有可能,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率。一般来讲,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比较大;但如果有父母中的一方尤其是母亲在家,则影响要小得多。

二是加强父母或看护人的教育和管教意识。由于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着对子女的教育,因此父母要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知识教育的重视,使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同时加强对孩子管教和督促,认识到溺爱反而会害了他们。农村老人和大部分监护人教育水平普遍低下,思想觉悟不高。因此很有必要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管教的必需性,经常不间断地将父母或是爷爷奶奶等看护人集中起来进行思想教育。

三是作为学校,应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的优势,承担起更多的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和教育的责任。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填充留守学生的课外生活,利用互助互学的同伴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同时教师应增加与留守儿童的接触机会,及时进行角色上的转换,即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对孩子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各方面均有关照的临时父亲或母亲。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传统的学校教育,尤其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其身心发育时期给他们以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辅导和教育。

四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问题,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村教育医疗等设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在城市解决农民工子弟上学等问题,为留守儿童走向城市提供便利。

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社会各有关方面应相互协力,构筑起面向留守学生的更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监护体系,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本节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蒙应、余忠培编著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100问》。

§§第二章 远方父母应给孩子多打电话多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