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
14905600000028

第28章 妙用“角色扮演”法促使留守儿童

热爱学习

相比于一般的孩子,留守儿童更容易厌学,更喜欢逃学,也更自然地被人们打上“差等生”的烙印。应该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表现在许多方面,既有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同时还有学生自己身心方面的原因。为纠正他们的厌学恶习,老师们想了不少办法。其中,“角色扮演法”很值得效仿。

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让那些讨厌学习的孩子站在教授知识的立场上,他们的厌学情绪就有可能被遗忘,而可能用以一种全新的思考模式面对学习。

这是引导他们热爱学习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孩子在信任和鼓励中体会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让孩子扮演与平时不同的角色,可以使他了解这个角色的性质、所需要的能力,使孩子认识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就可以使孩子克服自己的厌学情绪。

比如,让一个足球踢得很差的人去给另外一个球技更差的人做教练。他为了把教练当好,必然会去用心钻研球技。

老师不妨将这种“角色扮演”的方法应用到治疗孩子的厌学症方面,一定非常有效。

为了实施“角色扮演”法,老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让留守儿童找出别人不喜欢学习的原因

通常在下象棋、围棋的时候,旁边观战的人比下棋的人更能够准确判断局面。由此而来的一句俗语就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要改变一下立场,就可以发现很多自己原来没有注意的问题。人们都经常会有类似的体会。

这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也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改善厌学情绪。比如,老师可以问一个不喜欢学习的留守儿童:“隔壁班的小孩子为什么那么贪玩,是不是不喜欢学习呀?”这时,留守儿童就认为是别人的事情,会仔细地去想到底是为什么。其实,这个“为什么”也就是他自己讨厌学习的原因。

了解了留守儿童厌学的真正原因之后,老师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但是,其实让孩子去思考别人讨厌学习的原因,就是让留守儿童朝着学习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2)和留守儿童一起出考试题目

对于那些非常讨厌学习、成绩很差的留守儿童,老师就可以尝试着让他来出考试题。这样,留守儿童就从以往被考核的角色转换成为出题目的,去考核别人。“如果是那个老师出题的话,一定会出这道题。”“不对,他出题很偏的,也许出这道题。”这样本着一种游戏的心理去出考试题,留守儿童不但感到新鲜有趣,而且那些考试技巧也很自然地印在了脑海里。通过这种方法留守儿童自己的考试成绩就会提高,以后也就不大需要家长在学习方面帮忙了。

(3)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可以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这是改善留守儿童的厌学情绪的第一步。每次当老师看到家长给留守儿童买漫画书或其他书的时候,应该在孩子看书的时候对他说:“看完后你就做授课的老师,给我讲一讲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担当起讲述内容的任务,既受到信任也受到鼓励,自然会在阅读的时候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并会一边看书,一边思考如何讲给老师听。这样,自然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老师对待留守儿童态度要良好

人们平时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打电话的时候,对方不在家而使用了录音电话,留言的时候就会觉得很不自然。这大概是因为没有听众,说话的时候没有人点头表态。如果听众有一些反馈,讲话的人也会讲得很起劲儿。

老师询问留守儿童在家里的学习情况的时候,如果表现很感兴趣的样子,那么留守儿童也就更愿意把家里的事情告诉老师。如果老师在听了留守儿童的讲述之后表示钦佩,“是吗?已经做这么难的练习题了!”那么,学生就会更加得意。或者老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水平,如果留守儿童在上五年级就说,“那么难的习题要到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那么孩子的积极性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