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
14905600000007

第7章 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令人担忧

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发展及完善的不断变化过程,它既包括身体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儿童的身体发展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机体发育正常才能使体质不断增强;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健全发育,两者密切相关。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指认识能力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它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注意、记忆、情感、意志以及性格等多个具体因素。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生理来说,儿童会通过身体内部的新陈代谢作用,逐步发育完善;从心理来说,儿童会通过他生活的环境和教育,促使他在活动中获得新的能力,向更高的心理水平发展。例如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时期只有极贫乏的词汇和不清晰的语言,但在不断地和别人的交往中,通过不断地模仿,他的语言能力就会获得极大地提升,达到新的水平。

(1)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学习状况、品德行为习惯以及心理成长等方面。

①学习状况普遍欠佳

据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一成的留守儿童成绩很差,倒数几名的差不多都是留守儿童。老师们也普遍反映,为数不少的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差生”,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

②行为习惯问题多多

基层妇联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他们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爱说谎,喜欢小偷小摸;在家里不听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有的留守儿童花钱大手大脚;有的沉迷于电视、录像、游戏。

③心理失落出现偏差

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6~15岁之间,这个时期正是情感培育、品德形成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出现情绪消极,表现出孤僻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焦虑、任性暴躁等性格特征。更让人担心的是,据基层妇联的调查反映,留守儿童在受到挫折时,有近半成的孩子感觉生活没意思,表现出悲观厌恶的倾向。留守儿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对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后果。

(2)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家庭管教缺失

由于外出务工父母收入普遍不高,而且常常居无定所,加上城镇教育费用较高,他们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平时,父母与子女缺少沟通,对他们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常使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得法,习惯习惯于用金钱来补偿感情,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和物质满足为主,且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留守儿童家庭的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②学校和社会管理不力

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和思想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更是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基本上是不管不问;在我国的很多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根本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