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多年的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在对于“最佳抢救时间”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具体表现在:一是根本不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最佳抢救时间”;二是错误地认为,这段“最佳抢救时间”应当掌握在医护人员的手中。其实,这样的认识真是大错而特错!
据我的亲身体验和综合调查的资料显示,最佳抢救时间,多半掌握在患者本人和他的家人的手里。甚至是病人的生命能否得到挽救,究竟会不会留下后遗症,也是多半掌握在患者本人和他的家人手里。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将最佳抢救时间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呢?
有一个问题中老年朋友们应当清楚,比如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因为心脑血管管径变细,造成血流不畅,或血液中的栓子将血管堵塞,而发生病变。所以,要想使身体得到康复,唯一的方法就是采取某种手段疏通血管、增加血流量。医生们所采取的常常是“扩容”、“软化血管”,或“稀释血液”等措施。若是发病时间短暂,治疗及时,血管的栓塞程度轻,血栓的凝固时间短,“扩容”、“稀释”相对会容易一些,病人的身体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得到康复。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抓住了“最佳治疗时间”。若是时间过长,血管里面的“血栓形成”时间太长,不论使用什么样的手段、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无法将血管再疏通,又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系统,为患者和他的家人留下了终生遗憾。这种情况的发生,其实就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所造成的结果。如脑栓塞、脑血栓形成以后,若使用扩容措施不当或失败,还容易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见这段“最佳时间”,对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