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调治养护手册
15165400000009

第9章 高血压发病因素

高血压病为何专找你,这需要从高血压病的病因说起。虽有许多专家和学说从不同侧面来阐述其发病机制,但都不能解释所有问题。目前普遍认为,高血压病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促发的一个病理过程。高血压病通常主要和以下几种因素关系密切:

遗传因素

遗传是高血压患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证实了遗传和高血压的关系:高血压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

有关统计表明,父母患高血压病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父母均有高血压病,子女高血压病发生率为45%;父母仅有一人患有高血压病,子女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为28%;而父母均无高血压病,其子女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仅有3%。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遗传决定了一切,高血压病的发生还与很多后天因素密切有关,如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积极运动等,只要努力控制这些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相信高血压病还是可以预防的。

肥胖因素

肥胖与高血压病关系密切。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肥胖者的高血压病发病率要比体重正常者高出2~3倍。医学的有关研究也证实,在一个时期内体重增长较快的人群,其血压增高也快,而且证实肥胖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性因素。减肥之所以能降低血压,在于减重后可使血清胰岛素降低,利于排钠,并能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从而使血压降低。

社会或环境因素

许多资料都表明,在天灾或有精神创伤的幸存者中可见到许多人有急性血压升高的现象。大量研究也证实,高血压病的发生与精神紧张、情绪创伤有一定的关系,而这些因素却是引起神经紧张的主要因素。比如有关资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围困在列宁格勒长达三年之久的人,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上升。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易造成过度紧张的精神因素,也容易使人患高血压病。因此,如果要是您受到的压力太大,最好赶快减压,否则高血压病就在不远的前方的等着你。

营养因素

高血压病与营养素的摄入不平衡有关,大多数医学专家和营养师都一致这么认为。最常见的饮食中钠盐含量就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每日食盐量在7~8克以上者得病率高,每日食盐量少于6克(含6克)者与之相比,不易发生高血压。

同时,过量食用脂肪类食物也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临床观察表明,钾能拮抗钠引起的不良作用,能阻止食盐引起的血压升高,对轻症高血压患者还有一定程度的降压作用。营养专家认为,高钙、高镁食物能减少罹患高血压病的危险,补钙、补镁有利于血压的降低。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可通过合理饮食,平衡膳食中的营养素供给,达到营养合理调节的目的,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压恢复正常。

年龄因素

高血压病虽然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高血压病与年龄有关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生活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年龄越大患高血压病的概率越高。医学研究也证实,年龄与高压病的发病率成正比关系。通常,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高,而且40岁以后发展较快,所以在这里建议: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应定期到医院做检查,以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力争做到科学预防与治疗。

过量吸烟

经常会有吸烟的人疑惑地问:“烟是吸到肺里的,怎么会引发高血压呢?”事实上,香烟中所含的大量有害物质随烟雾吸进肺里,可以迅速地被吸收到血液中,进而作用到心脏、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美国、英国、芬兰、日本等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高血压病的病死率与吸烟呈显著的正比相关,而且对成年以前开始吸烟的人危害程度更高。我国的有关统计资料也一再表明:大量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高血压病发病率要高3倍以上。

长期过量饮酒

我们知道,酒本身具有活血化淤、防治疾病的功效。然而长期过量的饮酒却能成为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经医学专家调查,长期过量饮酒的人群,相对不饮酒的人群,高血压病的发病概率明显增高。目前,我国成年男子的饮酒率较高,虽然近年来我国白酒的类型已从高度酒向低度酒发展,但仍有部分人饮用60度以上的白酒。

因此,为预防高血压病,最好不要饮酒,已有饮酒习惯的人群要减少饮酒量,每天最好控制在饮低度白酒50~100毫升、啤酒300毫升以上。已有高血压病危险倾向的人,如有家族史者和体重超重者,均应坚决戒酒。

性格因素

性格因素能够暴露一个人的好多特征。研究表明,人的性格特点与高血压病关系也非同一般。那些个性过强,容易激动,遇事急躁,难以自抑,过分自负,刻板固执,多疑多虑,个性怪癖或压抑,抱有敌意,具有攻击倾向的人,最容易患高血压病。以上这些极端内向型的个性特征,是高血压病的常见易患因素。

有的科学家把性格分成A、B两型。A型性格为性情急躁,进取和竞争性强,工作专心而休息较少,强制自己为成就奋斗的能力较强。B型性格的人则性情比较温和,工作不急不躁,缺少很强的竞争性,与A型性格刚好相反。因此,医学、心理学的专家研究发现,A型性格人群是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

与一些职业有关

“职业病”是一个既时尚又无奈的名词,目前城市人群中,好多职业职业正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者较易患高血压病。有关科学家研究还发现,约60%的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脱离紧张的工作环境,休息2周后血压可下降10%以上。

在生活中,知识分子高血压病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群。那些容易引起精神长期紧张的职业,如汽车司机,高血压病发病率高达11.3%左右,电话员、统计员、会计发病率在10%左右。所以说职业因素对血压的影响不可忽视,这里还要特别提醒:脑力劳动者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很有必要。

除了上述发病的危险因素之外,还有很多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亢进学-说、肾源学说、心钠素学说、离子学说等,这些学说都有充分的理论和事实根据,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反映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的某些:侧面,而不能全面阐述。这也是高血压病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严”良语

减肥是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之一:

如果发现自己患了高血压病,不要只想着机械吃药,还应考虑自身有哪些因素是造成高血压的发病因素。首先,应评价自己是否过于犯胖。已有研究表明,减轻体重能使血压降低,还能在停服或少服降压药后较长期地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超重和肥胖固然有遗传背景,但多数是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关,即有家庭遗传背景的人,只要注意预防,同样可以避免超重、肥胖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