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古典与现代(第一卷)
15209100000020

第20章 《诗艺》()(2)

7.布莱勃夫(1617?—1661),法国诗人,曾将斯多亚派诗人鲁凯恩的史诗《法萨利亚》翻译成法文。法萨利亚,希腊地名。公元前48年,恺撒率高卢军团在此全歼庞贝及元老院军队。

8.“惨重的伤亡堆垒起哀怨的群山”,是《法萨利亚》中的诗句。

您只能给读者奉献令人愉悦的东西。

要具有严格的听力,方可审音辨律:

在诗中永远按照文意来剪裁字词,

为标明停顿,把诗行分为两个半句。

要防避一个元音跑得过于匆忙,

别让它在路上跟另一个元音相撞。

选取了和谐的字眼,这值得庆幸。

要避免蹩脚节律凑合成丑恶的集景:

一旦听觉上刺耳,再富丽的诗句、

最高尚的思想也不能愉悦心智。

在法兰西诗坛那些最初的岁月,

仅凭心血来潮制定了所有法则。

韵脚装配在字行尽头,全无分寸,

只是修饰摆设,用来凑数和停顿。

经过粗糙的诸世纪,维庸是第一人

将古老传奇家的混乱艺术整饬廓清。

马罗紧随其后,使叙事谣曲兴盛,

八行体诗获生机,假面舞歌成韵文。

十三行回旋曲从属于规则的叠句,

为吟诗协韵开辟出全新的道路。

注:

1.维庸(1431—1463?)是中世纪欧洲三大诗人之一,也被称为法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维庸是个孤儿。一位姓维庸的教士收养他,并供他上学,使他在145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455年后,生性狂野不羁的维庸因斗殴和参与盗窃,屡次被判入狱。1461年,遇法王途经其服役地,得以再度获赦。但两年后,又因斗殴事件被判绞刑。判决后,维庸写了《绞刑架之歌》,向上帝控诉人间的不平。后被改判十年流放。从此,不知其所终。其主要作品为《小遗言集》、《大遗言集》,体裁多为谣曲和长短歌。

2.马罗曾作有《假面舞歌集》,从格律上对三迭句八行诗体进行革新。

龙沙追步前贤,凭借另外的方式,

规范并搅乱一切,熔铸独特艺术,

有某种幸运长久地对他眷顾垂青。

但他那说着希腊和拉丁话的法语诗神

在稍后的时期,复归于恢怪,

由雄词壮语沦为迂阔的铺排。

这骄傲的诗人从绝顶高巅跌落,

使德普特和伯尔托不敢轻举妄作。

终于来了马莱伯,法国的头一个,

让人感到恰当的节奏进入了诗歌,

他指出:威力来自准确定位的每个词;

并迫使缪斯遵守责无旁贷的戒律。

靠这明智的作者,法语获得救正,

纯净的耳朵再也听不到粗硬的字音。

诗的章节学会了优雅地收束,

诗句之间岂敢再跨阡度陌。

他的立法举世公认;这忠诚的向导

依然被当代的作者们奉为师表。

因此,踏着他的足迹前进吧;爱他的纯粹,

从他那快乐的技艺里,模仿他的明晰清澈。

倘若您诗中的含义令人迟迟难懂,

我的精神很快就会开始疲遢放松,

很快就会将您那些徒劳的话语抛离,

您的文意绝迹难寻,我岂能奉陪到底。

注:

1.龙沙(1524—1585),法国第一个近代抒情诗人,因大病成聋而投身写诗。1547年组织七星诗社。著有《颂歌集》、《致埃莱娜的十四行》。其作品在欧洲各国宫廷中传诵一时。在西方诗史上地位很高。

2.德普特(1546—1606),法国诗人,著有《哀歌集》等,作品已显露出古典主义的风格。

3.伯尔托(1552—1611),法国诗人,在龙沙鼓励下开始创作,后受宠于亨利三世。擅长亚历山大诗体和彼特拉克式的爱情主题。

有的心智产生昏暗的思绪,

密布的阴云久久把它遮蔽;

理性之光并不能将其透照,

因此写作之前要学会思考。

鉴于我们的观念多少有些晦暗难明,

表达起来有时欠清楚,有时较纯净。

缜密的构思会得到清晰的叙述,

遣词达意轻而易举,随心所欲。

尤其当您的作品运用的是可敬的语言

您哪怕放肆之极,它也神圣不可冒犯。

假若措辞不贴切,或手法拙劣,

您徒然用铿锵的声韵将我震慑;

我的心智拒绝任何花哨的不规范字

和傲慢地犯下语法错误的浮夸诗句。

用词若不守规程,哪怕作者极其神圣

无论写什么,也总是个蹩脚的捉笔人。

从容不迫地推敲吧,别管命令催逼,

也不要为疯狂的速度而自鸣得意。

某种快捷的风格,一边押韵一边跑,

表明心智的微乎其微,判断力极少。

我更爱柔软沙地上的一条小溪

蜿蜒徐行于鲜花盛开的草地,

而不爱泛滥的洪水,暴风雨般迅疾,

挟裹砂砾,奔腾在泥泞沼淖之地。

您慢慢地赶路吧;不要失去勇气,

技艺的反复锤炼使作品焕发生机:

不停地润色打磨使之愈加光鲜;

有时要添枝加叶,经常地涂抹删减。

在漏洞百出的作品里很难见到

妙语如珠散布其间,时时噼啪闪耀。

每件事物都应恰到好处地安顿,

让开头和结尾与中间息息呼应;

要用精湛的工艺使部件协调配匹,

各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唯一的全体:

铺张文辞绝不要东扯西拉离题万里,

别钩沉索隐去寻觅一个堂皇的字句。

您是否害怕将诗作交由公众审查?

您要成为您自己的严厉的批评家。

无知的人总是倾向于自我欣赏。

您要听朋友们直言不讳说短论长;

让他们成为您的作品的可靠知音,

做热心的敌手挑出您的所有毛病。

在他们跟前放下您那作家的傲慢架子;

但要善于识别朋辈中的阿谀奉承者:

那种人表面是喝彩,实际上将您嘲笑捉弄。

要敬爱人们的直言忠告而不是溢美称颂。

一个马屁精很快就趁机惊呼叫嚷:

他听到的每行诗都使他心醉神往。

全都迷人而高妙:没有一个字不中听;

他高兴地直跺脚,他感动得泪珠儿滚;

他四处为您填塞阔绰的颂辞,

而真相决不是如此浮躁的样子。

明智的朋友总是严峻而刚正不阿,

发现您的失误就不会让您安稳好过:

他不原谅任何地方的马虎疏忽;

他要将错置的诗句遣送回原处;

他压制住那些膨胀夸张的字眼;

这意思使他反感,那成语邈不相关。

您的结构存在一些晦涩难解之处;

这个词模棱两可,需要使之清楚。

真朋友应这样对您吐露真言。

然而顽固执拗的作家惯于护短,

自认为每一行诗都能动人心弦,

抢先把受伤害者的权利抓在手边。

您如果说,这首诗在表达上实属低劣,——

啊!先生,我请求您对它施以恩惠,

他首先答道。——我觉得此句温吞乏味,

我要删去。——就数这儿写得最美!——

我不喜欢这手法。——世人无不钦佩。

他总是如此固执,丝毫不肯改悔。

假若他篇中某个措辞使您深感不快,

那正是它不应被删除的道理所在。

然而按他的说法,他欢迎批评斧正:

您拥有专断的权力对待他的诗文。

但这一套用来讨好您的漂亮话言,

只是巧妙陷阱,引诱您听他把诗念完。

他会马上离开您,为诗才而志得意满,

去找另一些自命不凡的人,任他哄骗,

因为他常能找到对象:我们时代盛产傻瓜,

愚蠢的作者跟愚蠢的崇拜者一样众多。

这些产品不包括都市和外省的供应,

而是出自显贵的谱系,公侯的门庭。

在达官廷臣之中,最平庸的作品

无时不受到热烈的拥护赞成;

最后说一句俏皮话来告一段落,

蠢材总能找到更蠢的人将他仰慕。

附记:

全诗1100行,译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校定于2009年8月。

译者陈刚,男,1962年生,湖北鄂州人,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理论刊物《青年论坛》文史编辑,现为湖北省宜昌市委宣传部研究室主任。布瓦洛《诗艺》系从法文译出,初译完成于2007年元月,几经校正修改,定稿于2009年9月。译文曾于2006年12月在凯迪网络“原创文学”分段贴出,后因网上出现剽窃,故译文全部完成后只贴出前三章即止;此不完全的前三章译文,同时贴在译者的博客上。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张江南博士曾在此文翻译过程中与译者相切磋,并给译文特别是相关注释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译文的校对和修改,得到了海南大学杨国良教授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