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手册管公司
15255400000117

第117章 财务管理(37)

企业纳税管理是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事先安排来实现的,这将直接影响管理者对投资、融资、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的决策。纳税管理不能独立于企业财务决策之外,偏离企业财务决策的方向,否则会影响到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导致企业错误的财务决策产生。例如,税法规定企业出口产品可以享受退税政策,企业选择开放式出口经营策略,必然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税收利益。但是,如果撇开国际市场对企业产品的吸纳能力和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片面追求出口经营带来的税收利益,那就会诱导企业作出错误甚至是致命的营销决策。

(三)成本效益原则

任何一项纳税管理方案都有其两面性:实施某一项纳税管理方案,纳税人在取得税收利益的同时,要为该纳税管理方案的实施付出相关的费用,要为因选择该纳税管理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损失相应的机会收益。一般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纳税管理方案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纳税管理方案就是失败的。

例如,推迟纳税可以取得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减轻税收负担。有人就提出可以通过尽早购入原材料等外购货物,较早地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延缓增值税的缴纳。毋庸置疑,这种筹划办法确实可以给企业带来税收上的好处。但是税法规定:工业企业未入库、商业企业未付款,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由此,企业利用尽早购货来推迟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办法就可能造成库房紧缺、存货占用大量资金、管理费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该纳税管理方案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可见,纳税管理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管理方案运行后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纳税管理才是成功的。

三、风险防范原则

纳税管理中纳税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经常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边缘进行操作,这就蕴涵着很大的操作风险。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盲目地进行纳税成本的控制,其结果可能是事与愿违。

坚持风险防范原则,首先就要全面、准确地掌握税收政策,系统地运用税收政策,减少纳税风险;其次要及时掌握税收政策、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活动的变化,调整原有纳税管理措施,适应新的变化,分散纳税风险。

四、社会原则

社会原则,亦称社会责任原则。企业的经济行为会产生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有时表现为外部效益,有时表现为外部成本。企业作为社会的成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尽量减少外部成本的发生。例如,企业利用国家鼓励环保产品生产的税收政策,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环保产品,这一经济行为不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会给社会带来外部效益,使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其财务利益、纳税管理目标相一致。

五、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即纳税管理成本最小化原则。它包括:

1便利原则

即纳税管理方案的操作方法越容易越好,操作过程越简单越好。

2节约原则

有效的纳税管理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益收获。但是,无论企业是依靠自己内部的力量实施管理,还是借助外部的专业机构进行管理,都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实施纳税管理方案时应对其实施全过程中的成本进行预算,将纳税管理成本控制到最低点。

企业纳税管理的内容

企业纳税管理的内容是指纳税管理涉及的具体范畴,包括纳税政策管理、纳税成本管理、纳税程序管理、纳税风险管理与纳税争诉管理五个方面。

一、企业纳税政策管理

企业纳税政策管理是纳税管理的基础环节和主要内容,是企业对自身纳税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经济政策法规的收集、整理、分析,应用于纳税管理实践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纳税政策管理是企业纳税管理的基础环节和主要内容,原因有三:

上促进企业对纳税风险的防范与纳税成本的控制。

第二,虽然我国税收法律法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税收法律法规会有一些调整与修改,以适应经济环境的改变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这些宏观政策的调整与修改会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纳税策略、纳税方案产生影响。如果企业不及时按新法规的要求调整自己的纳税管理策略与方案,很可能会导致纳税风险的出现和纳税成本的提高。因此,企业纳税政策管理有助于及时了解税收及相关经济法规的调整与修改,切实保障纳税管理的有效性。

第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动态的,其生产经营内容和范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随时可能会有新情况发生,纳税政策管理将有助于企业及时解决由于生产经营变化而带来的新的纳税问题,有效消除纳税风险,降低纳税成本。

企业纳税政策管理应依据本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未来发展目标及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结合本企业实际运用于纳税管理实践活动中。具体操作时应注意:

(1)结合本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整理。

(2)不要忽略对地方性税收政策及相关法规的收集。

(3)有出口贸易或跨国经营行为的企业还应注意收集贸易国或经营所在国的税收政策及法规。

(4)及时了解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与修改。

(5)将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及时整理归档,以便随时查询使用。

二、企业纳税成本管理

企业纳税管理实施的最终目标是降低企业纳税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益。纳税成本管理是企业正确运用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将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事先安排,对企业已发生或将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协调与控制,对企业纳税策略与方案进行统一规划,以降低税款缴纳的相对数与绝对数、降低企业纳税管理成本的一系列活动。

纳税成本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纳税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是企业纳税管理的中心环节与核心内容。企业纳税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税款实际计算、支付额的管理及纳税管理活动相关费用的管理。在企业实施纳税成本管理时应注意:实施方案与措施必须合理、合法,实施方案与措施不能违背企业总的发展目标,实施方案与措施应便于执行且实施成本最小。

三、企业纳税程序管理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周而复始的,其纳税义务产生于周而复始的生产经营中。企业纳税活动将随着纳税义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纳税义务的正确履行而结束,周而复始,直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企业纳税程序管理是对企业纳税全过程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具体包括纳税登记管理、发票管理、纳税减免申请管理、纳税账册管理、税款缴纳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纳税程序管理是纳税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之一,因为纳税管理目标的实现、纳税成本的降低要以发票管理为基础,以纳税减免申请管理为支持,以纳税账册管理与税款缴纳管理为保障。如果企业纳税管理缺少了对企业纳税程序的管理,会导致纳税成本管理失效,纳税成本上升。实施纳税管理应注意:必须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程序的管理,努力寻求纳税程序管理操作的简单化和低成本化。

四、企业纳税风险管理

企业纳税风险是企业在纳税过程中由于产生了违背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实际的或潜在的经济及名誉上的损失。纳税风险是每个企业纳税活动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最主要的原因是税收强制性的客观存在。征纳双方获得税收政策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对税收政策理解上的偏差也可能导致企业不能正确执行税收政策,这是纳税风险产生的另一主要原因。

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是企业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经济法规,对其纳税计划、纳税结果和纳税过程进行全面测评与检查,从中发现企业纳税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违规违法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的活动。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是企业纳税管理调控职能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可以及时纠正企业纳税活动中存在的错误,保证企业纳税管理总目标的实现。企业纳税风险管理实施时应注意:

(1)在对企业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纳税计划、纳税结果和纳税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与检查,清除纳税盲点。

(2)对发现的违规违法问题认真分析,及时纠正,总结教训,防患于未然。

(3)一般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越大,其纳税问题就越复杂,纳税活动潜在风险就越大。大中型企业应制订纳税风险管理操作规范。

五、企业纳税争诉管理

由于征纳双方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在对企业纳税行为和结果的认识上时常会出现不一致,从而导致纳税争议。如果企业不能正确、及时地处理并解决这些问题,将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经济或名誉上的损失。因此企业应对纳税过程中发生的争诉问题进行管理,以保证纳税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

企业纳税争诉管理是指企业对纳税过程中发生的纳税争议进行调查、分析、解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调查分析争诉问题、制订解决争诉问题的方案、组织实施争诉问题解决方案、分析与评估争诉问题解决结果。

在实际纳税管理过程中,上述企业纳税管理五个方面的管理内容会相互渗透、相互支撑,贯穿于企业纳税管理全过程。

企业纳税管理的方法及步骤

一、企业纳税管理的方法

企业纳税管理的方法是为了实现纳税管理目标、完成纳税管理的基本任务,在进行纳税活动时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手段。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若以纳税管理内容为标准,可分为纳税政策管理方法、纳税成本控制方法、纳税过程管理方法、纳税风险防范方法、纳税争诉解决方法。若以纳税管理过程为标准,可分为纳税预测方法、纳税决策方法、纳税计划方法、纳税控制方法、纳税分析方法。

1纳税政策管理方法

纳税政策管理方法按纳税政策管理的阶段划分为收录方法、整理方法、存档及使用方法。依据纳税政策取得的渠道不同,主要有以纸介质文本收录、整理及存档为主的手工管理方法和以电子文本收录、整理及存档为主的计算机管理方法。目前,开始趋向于以后一种为主。

2纳税成本控制方法

纳税成本控制方法包括制度规范方法、组织形式调整方法、财务核算技巧方法、税收优惠方法和延期纳税方法。每种方法又依据使用的范围和对象不同分为若干具体方法,例如,税收优惠方法可分为免税技术法、减税技术法、扣除技术法、抵免技术法和退税技术法。

3纳税过程管理方法

纳税过程管理方法包括纳税登记管理方法、纳税身份及事项认定管理方法、账簿与凭证管理方法、纳税核算管理方法、发票管理方法、纳税申报管理方法。

4纳税风险防范方法

纳税风险防范方法包括纳税风险检验法、纳税风险评估法、纳税风险预警法与纳税风险控制法。每种方法又可包括若干种具体方法,例如,纳税风险检验法包括实地调查法和账证资料审查法。

5纳税争诉解决方法

纳税争诉解决方法包括纳税争议复议法和纳税争议诉讼法两种方法。

二、企业纳税管理的步骤

1确定纳税管理组织形式

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同,企业应依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确定自身所应采取的纳税管理组织形式。生产规模较大、资金流动性较强、纳税情况复杂的企业可在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设立纳税管理科室,雇用专职纳税管理人员进行纳税管理;生产规模较小、资金流动性较弱、纳税情况较简单的企业可在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设立纳税管理岗位或委托税务咨询机构代为进行全部或部分纳税管理。如委托税务咨询机构代为进行纳税管理,企业首先应选择商业信誉、服务质量较好的税务咨询机构;其次应与该税务咨询机构签订正式委托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及义务,明确如果因为税务咨询机构的责任造成经济损失应如何补偿等问题;最后应对税务咨询机构制订的专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进行考察与确认。

2确定纳税管理人员

无论企业确定哪种纳税管理的组织形式,均需要考虑纳税管理人员的任用问题,企业应选用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较好的人员。

3了解企业基本情况

在进行纳税管理前,需要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对企业纳税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健康检查。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其税务待遇也不同。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对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纳税管理目标、制度与措施。

(2)财务情况。企业纳税管理要合理合法地降低税收成本,只有全面详细地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才能制订出合理合法的企业纳税管理目标、制度与措施。

(3)投资意向。投资国家鼓励类产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投资额往往与企业的规模、注册资本、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有很大关系。纳税管理目标、制度与措施对企业投资至关重要。

(4)企业纳税情况。了解企业以前和目前的纳税情况,尤其是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情况,对企业纳税管理的有效实施会有很大帮助。

作为纳税管理的直接操作者还应了解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政策水平、开拓精神及对待风险的态度等,以知晓企业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尤其是企业领导人的开拓精神及对待风险的态度对企业纳税管理目标、制度与措施的制订有较大的影响。

4收集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财税法规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同,所发生的纳税事宜不同,所使用的税收法律法规也不同。因此企业纳税管理者在搞清楚企业基本情况后,应有针对性地收集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税收法律及法规,收集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其他经济法规,以此对照检查企业目前纳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5确定纳税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