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公司第一年的生存法则
15475200000097

第97章 赢民心才能生意兴隆

吸引民众的眼球不如赢得民心,赢得民心以后容易让民众自觉的买你的产品,甚至于他们认为购买你的产品也是在做公益事业,民心所向,势不可当。

得民心者得天下,因为天下是人民的天下,所以要得天下,必须要赢得民心。同理,市场是民众的市场,市场是为民众开放的,所以要生意兴隆首先要赢民心。吸引民众的眼球不如赢得民心,赢得民心以后容易让民众自觉的买你的产品,甚至于他们认为购买你的产品也是在做公益事业,民心所向,势不可当。

2006年9月13日,安利全球总裁德·狄维士飞抵上海,向2007年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下称“特奥会”)捐款650万元。他被问到“慈善捐赠是否是安利的战略,是否该与长远的业务发展联系起来”,这个从小接受父母“乐善好施”教育的荷兰裔移民后代,非常清晰的吐出一个单词:“NO”!纯公益的捐赠。

关于“战略性”捐赠,和近年逐渐升温的企业慈善事业浪潮密不可分。企业慈善事业,通常被归纳为两种类别:一是纯粹的公益性回馈社会,不求任何回报;二是为了维护与政府机构的关系。

管理学大师迈克·波特早在几年前就撰文,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慈善项目可以分为三类:公共义务、博取好感和战略性捐赠。大多数的企业捐赠都属于前两类。“一定数量的此类慈善活动应该说是必要和可取的,但企业的目标还是应尽可能地将慈善活动转身第三类。”迈克·波特在《企业慈善事业的竞争优势》中写道。

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企业进行的慈善捐赠,在战略上要和业务有一定的联系,最起码的要求是“要改善竞争环境,从长远的角度对业务增长有帮助。”

但德·狄维士依然不赞同这一观点。“我不认为慈善事业是个战略问题。”42岁的德·狄维士认为,“战略则意味着有明确目标,必须要达到这个目标。”这个笑容可掬的美国人在谈到此问题时一脸严肃。

“安利从来不在做公益事业之前做回馈效果的评估。参加公益事业是出于信念,是出于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在企业履行对社会的义务时,对企业声誉带来某种积极影响,只能视为令人高兴的副产品,但不能作为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

曾有人戏称,有狄维士家族的地方,就有捐赠。专程从美国飞到上海的德·狄维士的行动,印证了这一说法。

2006年9月13日,安利公司给2007年在上海举办的特奥会捐款650万元人民币。他出现在晚会上,并和安利公司董事长史提夫·温安洛一起向全球特奥信使徐闯和全球特奥运动员领袖乔美丽分别颁发了荣誉员工和荣誉实习生证书,以鼓励他们一段时间以来在安利公司的辛勤工作,并希望以此带动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关注智障人士,为他们提供融入社会的机会。

从2004年开始,在中国,安利在公益事业的定位就成了“儿童、环保、健康”。在安利公司的网站上,这一主题以动词的形式出现:关爱儿童、致力环保、倡导健康。

围绕这三大慈善主题,安利坚持回馈社会,树立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给出这样一组数据:截至目前,安利(中国)已投入1988万美元赞助、参与了2158项公益活动。

但是任何生意人都看得出:虽然德·狄维士坚持公益事业对企业声誉的提升只是“副产品”,并不以任何业务增长为目标。事实上,这“副产品”的作用不容忽视。美国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84%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对社会有回馈的企业的产品。而著名调查公司AC尼尔森在2006年7月的一项调查可能更有说服力: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受调查人群中,安利中国公司的美誉度达到83%,比去年的调查结果提升了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