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教改典型案例
15672400000027

第27章 教师评价的内容(2)

了解学生是正确评价和教育学生的前提。了解学生,要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和日常行为表现;了解社会和家庭环境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情况,了解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表现。就其中某一项而言,也要了解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要了解优点一面,也要了解缺点一面;既要了解现在的表现,也要了解过去的表现;既要了解校内的活动,也要了解校外的活动。总之,不能只见局部,不见全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全面了解学生,还要对学生作深入的研究,不能满足于表面现象。两个学生身上发生的问题,表现形式一样,但产生的原因可能不同,实际上可能是不同品质的表现。只有深入到学生内心的世界,才能做到真正地了解学生。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宗旨和改革方向,在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强调各学科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中,除了“知识与技能”,还要包括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此,在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时,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反对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的做法,尤其要摈弃以牺牲学生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做法。

当前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教学围着考试转的现象,反映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出现了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的做法,对考试涉及的知识技能等学业内容优先考虑,重点评价;考试不涉及的非学业评价内容则较少关注。这种做法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是相悖的。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清楚地向我们表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在变得多元化,全面发展意味着更强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未来发展上的问题与偏颇。当然,上述错误做法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的,如来自社会、家长、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压力。然而,教育是一项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事业,因而也是一项创造未来的事业,更是一项追求理想的事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坚持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把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不断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探索全面评价学生的更好的方法和手段。更何况我们已经看到,国家正在进行各种选拔性考试的改革,考试的目的和考试的内容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靠拢。我们应该相信并努力向社会和家长证明,坚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不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爱生活、会生活的人。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愿望,更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切教学因素最终将作用于学生,教学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学,谁也无法替代。因而,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思想。那么,如何贯彻人本主义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方法之一:学生自己明确目标

目标能够指向、定位,其实现程度制约着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学应该“有的放矢”,切勿“无的而矢”。漫无目的的教学必然杂乱无章。因而,以目标为“纲”,使学生把目标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学生对一堂课应该“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心中有数。明确目标要因“内容”、因“学生”而制宜,采用灵活的方法和形式。有的目标可用疑问的形式出现。如“分数大小的比较”可将目标定为:同分母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同分子分数怎样比较大小?有的目标可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讲了之后,问“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学生明确归纳了三个目标:了解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能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方法之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疑”生“问”,“问”解“惑”。故唯有多问方能识广。学生的提问,表明他们在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有时甚至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但正因为如此,学生才感触最深,启迪最大,增了智慧,长了才干。学生“一问”胜于教师“十问”。牛顿“问”出万有引力;瓦特“问”出蒸汽机。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善问、勤问,使其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在判别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给出两个分数:3/15和7/28。学生判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15、28都含2、5以外的质因数。学生用除法计算后发现事实上3/15=0.2;7/28=0.25,学生立即发问:“为什么分母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而它们还能化成有限小数呢?”还有学生在沉思中自言自语:是否这里面隐藏着什么呢?问题促使学生反思,最终找到结果:所判别的分数需有个前提——应为最简分数。

方法之三:学生自己解决疑难

疑难的出现,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动力。若教师直接解决,学生必然得不到锻炼,更谈不上提高。因而,应该引导学生剖析,使他们在疑难中“摸、爬、滚、打”,让学生去思、由学生去想,自我“消化”疑难,汲取知识“营养”。因此,当学生认识混乱、模糊时,要善于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积极讨论,深入辨析,探究本质,攻克难点。

方法之四: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联系。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分析,从中寻找共性,抓住关键,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其探索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式子:1/2=2/4=3/6,2/3=6/9=18/27。学生从左往右看,发现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从右往左看,发现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最后经归纳总结,发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方法之五:学生亲自参与过程

人本主义的学习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有参与才有感悟,有感悟才有理解。因此教师要积极调动、精心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并用,亲自感知、操作、实践、思考。以此积累丰富、深刻的感性材料,形成正确清晰的思维中介——表象;经加工、提炼,“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中来。如:“圆锥的体积计算”,若单纯的讲理论,学生肯定感到抽象、陌生。对此,教师应让学生亲自实践。让学生拿出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按要求装沙、倒沙,并认真观察整个过程。其间,学生发现了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装三次沙就倒满了圆柱。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深刻明白了圆锥体积公式的内在原理。很难想像,不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学生能真正理解这一切。

(二)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肯定、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了,他们才会尽最大努力学习。《学记》中所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而易,开而弗达则思”说的就是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循循善诱,做到师生和谐,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尊重学生,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做到:1.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

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的传统历来重视“师道尊严”,教师历来是高高在上的,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如何把孩子当作一个真正的人、平等的人,是学校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这需要教师切实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善甚至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保护每一个孩子的隐私,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要深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作为教师,最好不要用“差生”、“后进生”和“落后生”这类标签贴在学生的身上。教师不应偏爱成绩好、家庭环境好和相貌好的孩子,不能使一些学生因先天和环境条件的不利而产生自卑心理。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偏见会对孩子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偏见一旦形成、一旦被学生感受到甚至认同,要纠正是非常困难的。

2.尊重每位学生的自尊心

人都是有自尊的。自尊心是学生自爱、自强的起点,能促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思想品德上好学上进、不甘落后,是教育工作赖以开展的重要心理机制。尊重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是爱护他们前进的动力,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千万不要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人可以没有鲜花与掌声,但绝不能没有自尊心。一个没有了自尊心、没有了自我的人,是难以想像的,这样的人可能会产生或做出具有严重危害性的后果或行动。教师不但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加以引导和培养。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对待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不是小事。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从教育事业和学生利益考虑,尊重和信任学生,认真负责地评价学生的行为。

3.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

在人的个性中,有一种任何摄影师都无法捕捉,任何画家都无法再现,任何雕刻家都无法言表的个性品质,因而人们有了千差万别的不同。个性对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影响,对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在尊重他们的未来。

4.尊重每位学生的情感

学生正处于热情奔放、生气勃勃、喜欢憧憬未来的时期,要提高教育效果,就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教师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是什么造成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是什么引起他/她违反校纪,是什么引发他/她的逆反心理。教师要知道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评价标准,虽然他们还不成熟但他们的情感世界是很丰富的。如果这些都不了解,一味地高调要求,或讽刺挖苦,肯定不能为学生所接受。一旦师生感情破裂,教育就无从开始了。

5.尊重每位学生的隐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隐私。隐私往往是一种不愿被人知道、不愿被人公开的弱点或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人都有弱点和不足,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青年学生,难免有一些令人不愉快、不理解的事。有些学生家里还可能存在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家境贫困等其他一些不愿让人知道的事,这些都应得到大家的理解与尊重。况且,隐私权也是每个人的权利。作为教师,不能随意公开任何一个学生的“秘密”(学生所在乎的),如他们的家庭状况,原来的“绰号”,在过去学校和幼儿园的表现,以及私下与教师的谈心内容。

但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需要老师的不懈努力。老师不经意的话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一位课程改革专家曾经因福特基金会的一个援助项目到贵州某地进行实地调研,听了不少课,其中一节语文课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这节语文课上的是“爸爸和书”,内容是一个家境困难的孩子讲述爸爸给他买了一本书的经历以及这本书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老师在这节课内容基本讲完后,说:“现在我们叫一位家里也比较穷的同学来讲讲他爸爸有没有给他买过自己很看重的书。”老师叫了一位男孩起来回答这个问题,结果,这个男孩站起来后,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肯说。孩子受到了伤害,家里穷是孩子的隐私,也许孩子并不愿意人家知道,但老师却恰恰暴露了他的隐私。这是这位老师教学的败笔,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老师对孩子的人格尊重不够。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所观察的平常课,可能会经常发现这种对孩子人格发展不利的现象。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其他日常学校活动中以及对学生的口头或书面的评价中,要时刻把保护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人格放在心上,要时刻想到我们的一些话、一些做法会给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问学生:“谁能用‘凡是’造个句子?”话音未落,只听有人擅自大喊道:“凡是上课调皮捣蛋的学生,都不是好学生。”“哗……”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老师定睛一看,造句的原来不是别人,正是班里的“捣蛋大王”。此刻,他怔怔地站在那里,脸涨得通红。教师站在讲台上,默默地注视着同学们。教室里霎时间变得异常安静。“同学们”,只见老师缓缓地说:“刚才,××同学造的句子从语法上讲是对的。但是,我觉得这样改一下会更好:‘凡是上课调皮捣蛋的学生,只要勇于改正缺点,那就是好学生。’我相信……”老师的话被热烈的掌声淹没了,那位造句的同学也早已激动得满脸通红。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正是缘于教师满腔无私的爱,才会把理解、尊重、信任和企盼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敏锐地把握教育的良机,巧妙地“长其善而救其失”,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曾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伤,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或反省呢?我们认为,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需要我们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需要我们教师时刻关心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关注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