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分钟读懂领导学
15683600000034

第34章 不断加强学习敢于开拓创新(2)

领导者只有时刻吸取最新的知识,不断转变思维,多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指导和规划组织的工作。当一个领导停下学习的脚步时,他的知识很快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当他的思维模式化、简单化了,而又拒绝转变时,他将陷入思维定式的误区;当他在工作上已无所创新时,他的决策将不再被下属所认同,甚至不再适应组织的发展,因为那些全面、直接、系统地接触世界的人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一旦被时代抛弃,对作为引导发展方向的领导者来说,也就到了该被取而代之的时候了。

勇于开拓,积极创新,与时俱进,是现代社会对领导工作的本质要求。作为领导者,要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学习创新能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向不同类型的领导学习

领导者应该是一个统筹全局的人,然而,没有任何一位领导者是全能的、能适合所有形势的。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领导都拥有他独特的智慧和经验,领导者要善于向其他不同类型的领导学习。

领导岗位是个竞争异常激烈的领域,能始终扬帆直进,一级一级走到高层领导的人,一般都经历比较丰富。向他们学习是有意义的,聆听他们在生活工作当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会让领导者们受益匪浅。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不能一味地固守“实践出真知”;有时候也不妨走走捷径——向别人的经验学习。

话说某名牌大学生小王被分到一个较偏远的小地方当村官,成为村委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初来乍到,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人才,要不是赶上经济危机,就业太难,他才不来这个小村庄呢。“这个破庙太小,容不下我这尊大佛,我不会在这里待太久的……”他总是这样暗示自己。

雨过天晴的一天,正好是休息日,他来到村委旁边的一个不小的池塘钓鱼。正好村长和书记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心想:“这两个农民领导,据说都只有初中毕业,竟然也有雅兴钓鱼!”不一会儿,村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刷刷刷……”从水面上快步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小王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村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小王又不好去问,怕领导笑话自己一个大学生却那么孤陋寡闻。

过了一阵,书记也站起来,走几步,也蹭蹭蹭地飘过水面到对面去上厕所。这下子小王更是差点晕倒:不会吧,我这是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又一会过去了,小王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村委也太远,怎么办?憋了半天后,小王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他们能过的水面,我名牌大学生就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小王一头栽到了水里。

两位领导赶忙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跳水。

小王没办法,憋红了双脸不好意思地问道:“你们为什么能从水上过去呢?”

两位领导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呵呵。”

行家的示范力量是无穷的。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领导像小王一样基于各种原因,不善于向其他领导讨教学习,光看在眼里,妒在心里。不靠近深溪,就不知道水有多深;不认真学习,就不明白智慧的源泉。学历代表的是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并虚心向有经验的领导学习,才能少走弯路。有的领导尽管天资聪慧,善辩有识,但是没有向他人学习的胸襟,也终究成不了大气候。领导者要善于运用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寻找帮助这条快速成长、获取经验的有效途径。

上面的故事给领导者的启示是:在生命历程中出现过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措都是值得学习的对象。只有谦卑才能学到功课。古人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从最好的学起,结果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水平;从中等的学起,结果只能获得下等的水平。如果一个领导把取得顶尖成功的人物当做自己的榜样,那么他所取得的成就也必然会领先于身边的人。

大凡能走上领导岗位并长久地带动组织发展的领导者,都具有向他人学习的胸襟。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往往不是一开始就具备非凡的能力,而是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吸取别人的长处,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完善和发展自己的领导才能。不能局限于自己的狭隘天地,而要及时地把别人花费代价的正反经验转化成自己的财富。

向不同类型的领导学习,是学他人之智,得他人之精华,补自己之欠缺。所以,要在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上虚心向他人学习、求教,把“真经”学到手。学习应该扩大范围,延伸触角,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如可以打电话咨询,可以在网上交流,可以短时间当面请教,等等。通过仔细观察,来学习他的风范与仪态,学习他如何带领下属、如何处理人事问题,甚至他如何运用时间,处理压力,充实自己。

有的领导年轻有为,胆识魄力过人,并且常有些创新的想法,老领导们要敢于低下头,虚心求教,不能倚老卖老。学贵有诚,学贵用功,学无止境,学贵在用。真心实意地学习,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应付,须下真功夫。向他人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自己,而且学无止境。有这样的态度,领导就一定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向“力量型领导”学习敏捷的反应和果断的决策,向“沉稳型领导”学习踏实、勤恳、开拓以及非凡的坚持力,向“整合型领导”学习鼓舞他人和与人共事的能力。领导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会向不同类型的领导学习,学习他们行之有效的领导模式和作风,杜绝和他们犯同样的错误。

善读无字的书

“生活是一本最好的书。”领导者要善读“无字的书”,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发掘和学习实践当中蕴涵的丰富经验和宝贵知识。

读有字的书,强调的是学习书本知识;读无字书则是说多参加社会实践,从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书本知识学的是间接经验,社会实践学的是直接经验。社会实践对于领导来说,是更重要的基础课程。

书本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明历史的记录,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向书本和历史学习,可以防止重蹈覆辙。当今社会,不管想学习什么,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文献资料为你所用。学习成功者的经验,规避失败者的教训。但书本知识是对社会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不可能把所有的社会实践,全部概括出来。社会是变化的,历史是发展的。人类社会的百科全书,需要不同时代的人连续不断地写下去。

作为领导,既要读好“有字的书”,又要读好“无字的书”,这就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知与行相统一,否则理论是一套,实践又是一套,终将不能成事。

在这方面,我国历史上的教训很多。

晋惠帝在知道老百姓没有饭吃后责问“为何不吃肉?”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许多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在接替了廉颇的位子后,只会按照兵书带兵打仗,长平一仗,被秦军打得全军覆没。

读好“无字书”对每个领导尤为重要,凡真正想为组织办一点实事,为组织出一分力的领导都要好好读“无字书”。现在很多领导天天坐在办公室,也许工作干得很出色,却因为长期脱离实践、脱离社会,对“无字书”不甚了了,甚至一窍不通,不知道工人思想如何,怎样做工,农民生活怎样,如何种地,老百姓如何过日子,社会到底是何实情。

知识和学问不都在书本上,更多地在社会实践中。社会是一本丰富多彩、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谁读得多,谁就收益大,提高就快。社会之书,不用花钱去买,是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人类社会虽为无字之书,但却是知识的百宝箱,需要什么有什么。读社会,也就是向实践学习。随便出去走走看看,都可以增长知识,开阔思路。社会之书,领导还须用心去读。

读无字书和读有字书的区别在于,有字的书须苦读,而无字的书须苦悟。领导的悟性对于学习无字书尤为重要。生活作为一个舞台,领导时时刻刻都可以从中学习,要有所成就,就需要些灵感和悟性,要善读无字书,能发现实践中蕴涵的知识。领导读无字书,要讲求方法,力求学习效果。

(1)勇于实践,变知识为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获得真知的唯一途径。理论不经过实践检验,就不能转化为能力;知识不转化为能力,就没有力量。毛泽东同志反对脱离实际死读书、读死书。一个人如果不注重实践,不善于把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达不到学习的最终目的。要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既向书本学知识,又向实践要成绩。

(2)善于总结,变经验为智慧

领导如果不善于总结,就可能错失机遇,让组织蒙受灾难。要把学习引向深入,就要善于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善于总结,就要把实践中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历史的东西现实化,外国的东西中国化,从中发现带规律性的变化,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善于总结,才能举一反三,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3)处处留心,变所看为学问

善于读无字书的人,是不受客观环境限制的。干什么事情,面临什么条件,只要想学习,在哪里都能学到知识、增长才干,都能学到自己需要的学问。从每一个可能的场所努力摄取知识,把学习融入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娱乐当中,比如,看报纸多看社论,学习分析手法;到外国旅游,从外国文化知我国文化的利弊。常言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工作中,身边能说会道、会办事的下属,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可以是领导所注意观察和学习的对象。看他们怎样与领导交流,看他们怎样求同事帮忙,看别的领导怎样给下属安排工作,怎样批评下属……然后,动动脑筋,分析一下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观察一下这样做所达到的效果怎样。成功的方面,应尽量去借鉴、吸收;失败的方面,要尽量去避免。

牛玉儒同志常常深入实际,甚至利用上下班时间,走街串巷,与各阶层市民交谈,从自己亲身所见所闻中知民情,帮民难,出实招,办好事。

领导者要像所有的有识之士那样,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迈开双脚,多到基层看看、问问,与下属多接触沟通,才能了解大众的心声。只有从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