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在那些医疗服务资源已较充足的地方,在很普通的医疗领域,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也兜售医疗服务假货,这主要是流通不充分造成的。这首先表现为医疗服务提供者流通不充分,由于医疗机构特别是私立医疗机构的设置存在门槛障碍,医师流动手续繁杂,编制外的聘用医师和编制内的所谓正式医师待遇不平等,医疗机构领导人因不管工作质量高低都不会失去职位,从而不真正重视人才等原因,使医师不能充分流动,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医院,构成了垄断。还有信息流通不充分,许多医疗服务接受者不能充分了解社会医疗服务的情况,医疗知识掌握得不多,故而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疗服务提供者和他们所说的话,以及给予的服务措施。医疗服务接受对象流通不充分,如因交通不便,费用过大,花不起时间等原因,无法选择更符合自己利益的异地医疗服务提供者。
我们再来看流通充分,遏制了医疗服务假货的情况。有一个县有112万人口,地域是平原,人口稠密,文化教育水平一贯较高,每个行政村都有3个以上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获得国家助理医师资格证书的乡村医生,镇乡医院都有5个以上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获得医师资格证书的正规医科大学毕业生医师,有x光透视机等医疗设备,县城有6家配有B超机等较高级的常用医疗设备,能做一般外科手术的公立医院,省城有20多家国家二级以上医院,县城和镇乡政府所在的圩镇还有4家私立医院,100多家私人诊所,农村还有大量持有县卫生局允许行医的中医郎中。县政府规定在绝大多数普通医疗服务领域,医疗服务接受者可自由选择医疗服务提供者,即在这些领域内,完全放开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交通便利,每个自然村离行政村都不超过3公里,都有可通行机动车的简易以上公路,每个行政村距离最近的镇乡医院不超过5公里,并且都有四级以上公路相通,每个镇乡都有柏油或水泥公路连通县城,一半以上是二级水泥公路,县城有高速公路和铁路通往省城,县城离省城只有60公里。从早到晚,人们坐客运机动车候车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在半夜12点钟前还有足够的客运机动车供乘坐。
结果是这个县甚至影响到人们可以来看病的周边县医疗服务假货相当少。首先是乡村医师、个体医师在必须医好病的前提下,根本不敢多要医疗服务接受者的钱,因为多要一点钱,医疗服务接受者就会去医院,并且还会在社会上传播某乡村医师、个体医师收钱多的信息,许多人听后会不叫他看病。医院对一般病同样既不敢多要钱也不敢哄病人,因为多要钱,多数病人会转去其他医院,或请个体医生看,一些稍重要的病还会跑去省城。
不敢哄病人是因为医生之间会在合法的范围内,为了减弱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显示自己对病人的服务真诚周到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对病人揭穿这种伎俩,多数揭穿是在科学真实的范围内,病人相信,人们了解施骗医生的施骗信息后,会给施骗医生带来名誉损失,施骗医生的个人利益因而会受到很大的损害,这使得医生在想讲假话前不得不思量这后果,在多数情况下会不敢施骗。充分的流通就这样使在这个县的医疗服务市场里,真货很高比率地驱逐了假货。虽然在可以垄断的高端和特殊的医疗服务领域,假货还是存在。
二、流通使假货更容易被人们识破
假货有部分构成元素是虚假的,所以最怕人们了解与虚假元素相对的真实情况,因为人们只要拿真实情况与其虚假元素相对照,就很容易认清假货的虚假性,那些知道是假货就不购买的人,不会再将货币选票投入假货制售者的口袋,假货制售者就无法实现他们的谋利目标。流通在很多情况下能帮助人们实现这点。
信息的流通能使人识别假货。我们来作一个对照,有个商人拿自称是虎骨酒的瓶装酒到一个边远山村卖,每一瓶酒里都有一根一两以上重的骨头。这商人大吹虎骨酒如何能治疗风湿等农村人常得的多种顽疾,去困解乏,强身健体更不在话下,还拿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权威中医药书给人们看,证明此言不虚。并由农民自己选了一瓶酒,倒出小半杯给几位长老品尝,问他们是不是都有立刻去困解乏的效果,长老们都说有,其实这是心理幻觉,即人在先人为主的心理暗示下,所产生的符合自己事先想象的虚幻感觉,医生在治疗人的心理疾病时经常运用这种办法,医学上叫心理疗法。村民们于是相信了,出高价购买。这商人再到中学去想卖给中学教师,中学教师都把这商人当作大笑柄,根本不会购买。
这是因为,那些山民不看书读报,看电视也只是看那些没有多少知识含量的武打、言情连续剧,根本不知道现在世界上老虎已非常少,如果说一只老虎骨能浸很多酒,虽然具体到一瓶酒,虎骨营养的含量已非常非常少,但在形式上称为虎骨酒也仍在真货范围之内的话,现在说一瓶酒内有一两以上老虎骨,只卖100元一瓶,如果是真货,在城市一下子就卖光了,这商人根本没必要花爬山串寨这样大的成本上门推销,所以必定是假货。中学教师经常看书读报,通过大量的信息直接间接了解了真实情况,所以完全不会上当。
信息的流通越广泛、越迅速,被人们识别的假货类型,就越多越快,虚假元素隐蔽得深的假货,被人们识别的概率也就越高。如我国土地资源、牛饲料价格、农村劳动力成本、石油价格、运输成本、奶牛的正常年产奶量等信息,能通过电视、互联网、报刊等载体广泛迅速地流通了,人们就知道,2007年时,500克重的袋装奶粉,若商家以12元以下一袋的价格大批量销售,就有极大可能是假货,作为营销手段的小批量特价销售除外。因为这12元500克的售价已低于成本,商家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鉴于此,掌握了有关奶粉的信息,并能准确理解这些信息内涵的人,一般不会买几元钱一袋的奶粉。
货物的流通使人们通过同真货的比较认识假货。20世纪80年代,国内有人制造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电风扇,那些电风扇质量不过关的外在表现为,响声大,容易出故障,有的外壳带电,不安全,风的转速不均匀,风力级别相差度不合适,外表油漆粗糙,造形不美观。这些劣质电风扇主要的销售地域是边远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那些地方的多数人,特别是农民,根本不知道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电风扇是什么样子,有的甚至从来没见过家用电风扇,于是误以为这些电风扇是合格品而购买。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状况有了改善,优质电风扇产量增加了,也大量销到了上述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那里的人们看到了合格电风扇的样子,即风量大且均匀,风力级差多且适合人们对各种风力的需要,声音小并且是和谐悦耳的乐声,随便摸外壳都绝对没有漏电的感觉,外形有悦目赏心的艺术美,电镀均匀鲜亮,商家还包换包修包退。再加上上述劣质电风扇发生了漏电致人死亡的事故,人们于是都不再买上述劣质电风扇了。
抽象假货亦然。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合格的大中专毕业生非常少,多数人还看不上电视,科学的书籍品种和数量也都非常少,并且流通窄,速度慢,许多地方没有卖。有一个山区中学,语文教师知识水平都达不到合格要求,由于人们没有知识,又没有合格语文教师比较,学生和家长都以为那些教师讲课都符合科学,是合格的。后来来了合格的语文教师,再加上人们从电视、影碟、书籍中了解了语文科学,比较后,才知道原先那些教师讲课中有许多错误,是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