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假货研究
15684500000021

第21章 假货同假货制售者(3)

反过来,缺乏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就必定缺乏对相应假货的识别能力而容易上当。如一个压根儿没有读过正规医科院校的土医,做针对特定群众的“窄告”,他不敢做广告,说他的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医术非常高,还出示他是外国医师协会会员的证书、在外国杂志上发表的外文论文为证,吸引到了许多下层群众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民患者,请他做割痔疮等外科小手术。但多数知识分子就是这土医倒贴钱也不会让他做难度在割痔疮以上的外科手术,因为这些知识分子知道他没读过正规医科院校,没受过严格系统的外科手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做外科手术很容易有诸如发炎,留下疤痕,甚至隐痛等副作用。医疗管理部门之所以允许他行医和做限定的外科手术,原因是当地医生少,不让他这种人行医和做这些小手术,会使群众缺医少药的状况更严重。下层群众之所以请他做手术,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的医学知识,无知导致无畏。

事实反复证明,这土医发布他医术非常高的“窄告”信息是假货,在正规大医院里做基本上不会有副作用的外科手术种类中,他做的经常有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出医疗事故。他的医疗事故之所以不为太多的人知道,是因为他用钱封住患者的嘴巴。那些所谓他是外国医师协会会员和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的东西,根本不能证明他医术高明,因为许多国家结社自由,包括医生协会在内的许多社团,根本没有什么学术权威性,他既然是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允许行医的医生,当然可以花钱加入外国那种末流的,只要交钱就可成为会员的医生协会。发论文同理,许多国家办杂志自由,并且进入门槛非常低,任何公民只要愿意,都可以办杂志,他写的论文如果真是他写的,质量不可能高,但只要合法,在学术上没有错误,交钱就可以在非权威的多只是为了捞钱的杂志发表,因为社会管理部门对这些杂志在学术上的管理要求,只是不准发有明显学术错误的内容,而不是不准发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的内容,换成另句话说是,在学术上,只要论文内容没有错误,无论质量如何低,都可以发表。何况他还可以请人帮写。

人接受假货和他所处的环境也有关系。首先是自然环境。如果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比较闭塞,信息流通不畅,人们接触到的信息量不大,识别假货的能力就会比较弱,误买假货的概率就比较高。如有些被媒体曝光的假货,在大城市已全部被撤下商店的货架,但在边远镇乡特别是农村小卖部仍卖得红红火火,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农村长期电力供应不足,农民看不到电视,又不看或者看不到报刊,完全接触不到这些信息。

自然环境不佳还使人们有时明知是假货也不得不接受。如许多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南于交通不便,商品流通不够畅达,致使商品的品种、数量不多,人们买东西可选择的余地不大,就常常不得不明知是假货也买。如一个机械修理工需要可用来锯金属条的钢锯锯条,由于没有合格的名牌钢锯条卖,他明知有些钢锯锯条质量达不到国家要求,是劣质货,但只要勉强可以用也不得不买。

还有社会环境。多数人或者仅仅是很多人购买和使用假货的社会环境,会减弱人购买和使用假货可耻的理念,因为是荣是耻本来就只是一种社会主观评价,促使人在符合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更加积极地使用假货。如一家中学的教师多积极向学生推销盗版学习辅导资料,大多数学生都使用这种资料,教师得了回扣,学生省了钱,学校省了事,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升学率。这些盗版学习辅导资料和正版内容完全一样,那么其他原来有正义感的少数教师和学生,一部分见自己不推销或不用也不能扭转这种风气,也跟着推销或使用,少数仍坚持正义的教师和学生,出于对会导致同众人对抗的恐惧,也不敢出声。

人们多接受假货的情况,还会起到不利于真货战胜假货的作用。因为人们多接受假货了,投入识别真货的资源就少了,对真货的识别能力也就减弱了,一些人即使想买真货也因弄不清假货同真货的差别,而提高了仍然误买中假货的概率。如在一群大学生中,多数人都买假耐克运动鞋,这些人都自己不注意,互相也不谈论真耐克运动鞋,想买真耐克运动鞋的个别大学生接触真耐克运动鞋的信息自然就少,他想买真耐克运动鞋,但首先是自己不知如何鉴别真假,能帮他提供正确参考意见的同学也不多,这无疑减弱了他对真耐克运动鞋的识别能力,以至于他到很有名的商场花大价钱买他以为是真的耐克运动鞋,却仍然是假货,如果他有足够的鉴别真假耐克运动鞋的知识,就决然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假货同假货旁观者的关系

假货的旁观者指接触到假货信息,但自己既不制售假货,也不购买假货的人,假货信息指有关假货的所有内容,接触包括一切器官的接触,如视觉、听觉、味觉等的接触。假货的旁观者虽然既不制售假货,也不接受假货,但对社会制售假货的实际也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通过他们对公共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假货制售者,假货接受主要是购买者施加影响来体现。他们这方面的能量,特别是对遏制假货的能量不容低估。在一个社会里,反对制售假货并诉诸实际行动的假货旁观者越多,所采取的行动概率越高,越迅速强烈,一般来说公共管理部门就越不得不勤于处治制售假货行动,以及用普及知识等手段劝诫人们不要买假货,假货也越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制售假货者就越忌惮,假货的潜在购买者就越能识别假货,并且即使在自己的利益需要假货时,也减少购买假货的行为。

假货旁观者对假货现象有助长作用也有遏制作用,如假货旁观者对假货制售者获利的羡慕,对假货购买者得益的称赞,出自各种心理,对公共管理部门处治假货制售行为的倾向于假货制售者的谴责,在社会舆论上为制售和购买假货行为的开脱,都会助长假货的制售和购买。但在文明程度达到一定高度的现代社会里,由于人们多已知假货对社会整体的危害,出于对人类繁衍,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自己利益在内的公众利益的考虑,自己利益中包括自己亲友的利益,如一般父母会同时考虑儿女的利益,在没有其他利益目的前提下,假货旁观者真正出自内心鼓励制售和购买假货行为的情况不多。

假货旁观者接触假货信息后,如果作出反应,虽然多是有利于遏制假货的言行,但他们对制售假货和购买假货行为,自己作出直接阻止行动的情况并不多,如出手上前销毁假货,将假货制售者拉去工商管理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拉住购买者不让他购买等,而一般只是议论,或者劝说,他们采取的行动常常只是向有关管理部门举报,给媒体提供信息或者投稿,企图通过媒体在人群中散布信息,使人们不购买假货等。

可见,假货旁观者对假货的遏制作用,就他们来说,主要是通过思想来进行的,就受他们影响的人来说,也是以思想上接受了他们的思想为前提的,这样,假货旁观者是否实施遏制假货的行动,他们是否具有这种思想就非常重要。而是否具有这种思想,和个人的性格特征有关,如是不是怕事,是否容易激动等,但主要是由价值观决定。在他们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如保证不被假货制售者发现而施加报复,如果他们具有这样的价值观:必须遏制制售假货行为,特别是对社会危害达到一定程度的制售假货行为,为此自己付出一点代价,如寄一封信,打一个电话也可以。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付诸行动。在今天,不让假货制售者发现彻底免除被报复之忧已比较容易做到,如私下用电脑打成匿名材料寄给管理部门,没有一个字是手写,因而无法查笔迹,在视野开阔,保证旁边绝对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打匿名电话给管理部门和媒体,是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

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假货旁观者主动遏制假货现象的一个例子,是发达国家公民对制售和购买假文凭行为的揭发,和强烈要求有关部门严加惩处。今天的发达国家公民大都具有了这样的价值观:一个国家做到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富裕,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国民必须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要做到这点,必须保证教育的质量,要使教育的质量得到保证,作为人学业水平最可靠甚至是唯一标识的文凭必须货真价实,如果社会形成买卖假文凭的风气,文凭作为学业水平的标识功能就无法实现,教育质量就无法保证,公民素质也就无法保证,就会导致国家贫弱,甚至灭亡。

法治是否有效良好是假货旁观者是否实施遏制假货行动的重要因素。法治良好,假货旁观者就不用十分担心假货制售者、假货购买者同贪官污吏勾结,致使自己揭发假货制售和购买行为的信息,落到自己不愿意按管理规定也不该落到的人手里,即使出现这种情况,官员也不容易给自己穿小鞋,更不敢明目张胆地对自己进行迫害,也不用担心与自己揭发有关的人对自己施以暴力报复。假货旁观者花成本揭发假货制售购买行为,一般目的是使这种行为得到制止,法治良好,有关管理部门接到揭发后就会依法定程序公正地处理这种行为,假货旁观者的目的就能实现,从而会提高假货旁观者继续揭发假货的热情。

法治不良好有效,假货旁观者揭发假货制售、购买行为的信息发出去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或者是管理部门扯皮,处理不到位,甚至公开渎职,自己多少有点冒个人利益风险的善行没有成果,就会挫伤假货旁观者实施这种行为的热情,使揭发制售、购买假货行为的假货旁观者越来越少。此外,法治不良好有效,有关部门承诺发给揭发假货、制售购买行为有功者的奖金,就常常得不到足额兑现,也会导致假货旁观者揭发假货制售、购买行为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假货制售者和接受者的自律与他律

人们主动制售和接受假货的行为,都是在有思想明确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通过改变制售和购买假货者的思想,可以制止这种行为。人的思想是看不见的,没有像门把一样的具象形态供人抓住强制扭转,所以人思想的改变只能通过自我来进行,如果一个人执意于某种思想,外人对他是毫无办法的。故此,人不实施有意识制售和接受假货的行为,虽然存在自律和他律两种情况,但实质上他律最终也必须通过自律来实现。认识这点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因为在现实中,我国许多地方,许多单位,许多时候对假货制售者和接受者的他律,并没有将着眼点放到他律最终须落实在自律这一点上,而是将他律同自律相游离,使他律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有些大学不断出台规章,声称要对制售和购买假文凭,在论文中弄虚作假,谎称假工作成果进行处理,但制订规章的人并不认真考虑是不是真能震慑住潜在的这类人。于是,一些没有震慑力的法规出台后,就是不能通过被管理对象因害怕个人利益损失过大,而自主决定不再实施上述行为,乱发假文凭和购买假文凭,在论文中弄虚作假,甚至伪造数据,大段大段地抄袭别人论文的现象依然如故。而一些善于管理的私有企业老板,在采取他律措施时,就非常讲究它对被管理对象中潜在制售和购买假货者思想的转变,从而不再敢制售和购买假货的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一个善于管理的私有工厂在制定对制造假工作业绩的处罚措施时,一定会认真考虑如何做到对这种行为能有效发现,将处罚轻重度定到足以使造假者因个人利益损失大到了不能承受的程度,促使潜在的造假者在不敢造假的明确思想指导下,努力杜绝造假行为,对明知下级造假上级部门也接受的处罚同样如此。

为了方便论述,我们将对制售和购买假货者的他律分为软他律和硬他律两种类型。软他律指虽然是用外力来对人们制售和购买假货的行为进行遏制,但这些外力没有强制制售和购买假货者接受的效力的情况,其表现为道德教育,舆论谴责,人际疏远等。硬他律指用外力强制人们不得实施制售和购买假货的行为,对已实施的这种行为进行处罚,如果制售和购买假货者不服从,公共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其采取包括暴力在内的强制措施,使其不得不服从的情况,如逮捕判刑,没收财产等。

人们主动自律不制售甚至不购买假货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并且这种人与人总数的比例,同假货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一般成正比。如人们很小规模制售盗版光盘的比例非常高,像一个小音像店帮顾客复制正版歌碟,购买假名牌服装鞋帽等,主要是人们认为这类假货和他们这样做对社会危害不大。而制售假农药、假药材种子,乃至会使穷人更穷的假投资暴富信息等,许多人就认为这对别人的危害太大了而自觉不做,不少人甚至也不买,如有的人甚至买东西时拒绝接受假发票,即使商家为此少要钱也如此,这等于宁愿多花钱买真货而不接受使自己少花钱的假货,因为他认为这样会破坏国家税收制度。至于情节特别恶劣的制售假货行为,如制售明知可严重损害人健康的食品、假药、严重不安全的器械等,就是许多犯罪团伙也不会做,即他们仍然坚持人性的底线。

人们能主动自律不制售甚至不购买假货,主要是源自思想品质,并且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后天的教育有关。所以,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多数文明国家都在中小学开设有道德课程,美国、英国等国家在学校所开设的宗教课,实质内容也是道德课,长期向学生灌输以诚实光荣、虚伪可耻等为内容的道德观念。在对媒体、文艺演出等关系社会道德观、伦理观的确立、强化等活动的管理中,也都贯彻着这些原则,如尽管生活中存在大量制售假货者战胜制售真货者,购买假货者得益大于不购买假货者,制售假货者并不被处罚等情况,但在得到管理部门批准,或者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文艺作品中,都必须是诚实制售真货者最终战胜了制售假货者,购买假货者最后必定吃亏,制售假货达到违法程度者,必定被管理部门或社会惩罚。以之来给人们施以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