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假货研究
15684500000037

第37章 假货同教育的关系(3)

但我国高考制度的质量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许多人都认为有较大差距,在世界范围内,我国高考成绩得到人们自然认可的程度不如不少发达国家高,这至少在人们包括专业人士的看法上证明了这点。如我国许多人就不惜花重金到香港参加美国和英国的高考,就是因为美国、英国的高考比我国高考得到世界上更多的名牌大学作为录取的依据。这主要是我国高考的内容设置和录取办法还不如这些国家科学公平,如我国夏季高考没有补考,也没有学校的单独再考试,只根据一次高考的成绩录取学生,并且第一档大学同时录取,几天时间即录取完毕,并且许多学校拒录第一志愿不是本校的考生,这样就难免有些学生因各种原因分数不能最接近真实地体现水平。

比如,有的学生实际水平可以考得820分,但由于当时身体不好,只考了790分,并且由于重点大学都是在第一批次同时录取,大学问互相不调剂,由于录取的时间只有几天,招生管理部门也无法在同一批次的大学问调剂,他实际只能报读一家重点大学,如果落选,他的档案只能是投给第二批次录取即第二档次的大学了,于是出现大量考生考上清华、北大录取线却因为不得录取,如按分数完全可以读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其他比清华、北大稍低一些但也属第一档次的国家重点大学,却只能读南京邮电学院等非国家重点大学的情况。大学也弄不清具体学生较细的特长,所谓较细的特长如,只知道学生物理成绩好,物理方面有特长,但对物理的分支如电子是否有特长就不知道了,这对给本校不同专业选到最合适的学生也有影响。

而美国一年进行七次高考,可以由学生自由地多次参加,七次高考效度一样,学生可以任何一次考试的分数作为自己申报大学的成绩,并且可以同时报读多家大学,可以收到很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以只选择一家大学就读,也可以一家都不读明年再报。全国大学花一年时间来招生,尽量详细地审查学生的全部材料,除了学业成绩外,还看是否有组织活动能力等其他情况。为了竞争到最好的学生,许多大学努力向学生献殷勤,给学生寄送本校的介绍,给学生自由参观本校的实际,并且由学生自己选择专业,如果学生读后感到不满意,完全可以退学或者改变专业。这样就避免了我国考生对学生情况了解不透彻,读错学校或专业,并且入读后很难转专业,报清华如果不能录取只能读第二档次大学的情况。

日本则是在正式高考后不久,进行效度和正式高考完全一样的补考,以使因意外情况如生病不能参加正式高考的考生有及时补救的机会,不至于等到第二年再考。考两次,即第一次为上面说到的全国初试,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可参加各家大学自己组织的第二次考试。以色列是进行三次考试,第一次是校内分科考试,即由学校进行课程的考试,第二次是全国统一的一般水平考试,第三次是全国统一的学术能力考试,大学录取时同时参考这三次考试的成绩,这样对学生的了解就比我国细。

到了研究生教育阶段,我国在招生、教育等方面也不如许多发达国家。在招生方面,我国多年来将外语考试分数作为录取的刚性限制线,并且外语考试难度太大,限制线分数太高,许多优秀的学术人才因为外语不过关,首先就不敢参加考试,考试后即使专业成绩很好也不得录取,于是,大量中文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高材生,和外语专业的一般毕业生一起考中文等专业研究生,在外语专业考生专业成绩和口试体现出来的真才实学,远远不如本专业考生的情况下,却是外语专业考生得录取。此外还出现大量的舞弊现象,如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者明目张胆地跟着考生索贿,有的导师以上床作为交换条件,将考试题泄漏给女考生。并且在我国,由于监督不到位,这种事被发现的概率,和被发现后犯错误的当事者付出足以对一般人产生震慑作用的个人代价的概率,都不如发达国家高。

我国研究生导师整体水平不如发达国家高,并且一个导师招收的学生太多,有的多达几十人,许多研究生一年根本就见不到导师几次面,很难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到了文凭发放阶段,更加糊涂,许多专业是导师自己请自己单位的教师来审查,纯属形式,通过率自然几近100%。即使是众所周知在整体上质量非常差的在职官员研究生,我国也是几乎100%毕业,没有什么淘汰率。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在整体上水平比我国高,这从科研成果,论文、专著的质量,培养出来的学生取得的成就,用人单位的评价等多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

发达国家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对学业要求较细,重要的环节多有考试把关,常常是请学校而不是由导师本人请外部的专家审查把关,并且有一定的淘汰率。发达国家的这种淘汰率是真正的淘汰率,就是一般来说,对毕业要求不苛刻,达到水平者学校会给文凭,达不到水平者学校也不会给文凭。不是像我国许多地方是人为制定淘汰率。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最后还有大范围的统一考试如全国或全州考试把关,如在许多国家,教师都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才能当正式教师,德国还要考两次,一次是理论考试,通过者去学校教学一年后再进行第二次考试,通过者才获得正式教师资格。医师也要通过国家或州的统一考试才能得到执业医师资格,还有律师、工程师等许多专业都是如此,这就从出口上最后保证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有了保证,教师的学术水平就有了保证,在这一基础上,发达国家再用制度来促使教师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作质量要求,并通过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考分离的外部考试,来把学生的学业质量关。

如英国、美国、德国等国都从小学到高中多次进行全国或全州范围的外部统一考试,其中英国分别在小学四年级,六年级,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时进行四次全国统考,给学生排出不对社会公开,只有学生自己知道的分数名次,并根据学生分数给同类学校排出名次。美国也这样做,如果哪个学校和教师排名靠后,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其改进工作,如属扶不起的不合格教师,则予以辞退,属失败学校的,换校长和教师,直至撤销该学校。对非考试的领域,也用科学的要求规范教师的工作,奖优罚劣。

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那些不需要很昂贵、复杂的硬件设备的领域尤其如此,中小学基础教育和大中专教育中的多数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不少自然科学专业都属于这种领域,甚至可以这样说,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以学术能力为必须基础的工作质量。发达国家教师的学术质量有了保证,又通过对学生的考试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来保证教师的工作质量。我国教师在整体上质量低,管理制度又存在太多的漏洞,导致一方面教师可以不负责,另一方面,由于不少教师待遇过低,使得许多人心理不平衡,甚至难以安心做好工作。

如同是同一级别的教师,在同一个市不同学校的教师,光是财政发放的工资收入,就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多是教师的工资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并且是同职同级同效同酬。如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实行《关于维护和提高学校教育水平,确保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中的人才特别措施法》,保证学校教职员工的工资高于一般国家公务员工资水平的30%~50%。这使得发达国家的教师在主观上就比我国教师心理更平衡,更安心。

再加上我国的教育事业经费又远远不如发达国家多,这致使在教育硬件方面远远不如发达国家,如美国远在1999年,中小学生平均每6人就有了一台电脑,平均每10人就有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有63%的教室能与互联网连接,82%的教师有自己的计算机,到2004年,美国中小学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已基本普及。而我国即使2007年时,许多发达地区大城市里的学校只不过是才有一问电脑室,有的学校连这也没有,不少农村学校学生只能到网吧接触电脑,因为没有钱,只能计算着时间过一下瘾了事。日本即使是中小学也多有一间室内体育馆,全日本1.3亿人口共有239600个体育设施,其中学校占62%,人均有体育场地19平方米。我国13亿人口,只有85万个体育设施,人均体育场地在2004年时只有1.04平方米,其中有65.5%在学校内。许多学校连一个标准的田径运动场也没有,不少农村学校甚至连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也没有,以至时不时发生学生集体到公路上跑步出交通事故的悲剧,其中山西省沁源二中一次事故死了21人,伤17人。

即使在同样的物质条件下,我国教育的许多方面质量也不如发达国家高。如教材,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是,由国家制订教学大纲后,由社会有资格的人士自由编写教材,通过国家审查后,由各家学校自主决定采用谁的,这就形成了竞争,从而迫使教材的编者努力提高教材的质量。我国近年来也尝试了这种做法,但实际上得到实行的程度相当有限,于是,我国教材的编撰缺乏竞争,没有同类比较,很难促使编撰者在质量上精益求精。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著名作家、前国家文化部长王蒙等人,对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存在的大量问题提出质疑后,教材编撰者承认,当时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是教材里列出的他们不多的若干个人,只用很短的时间就编了出来。发达国家教师的水平高,许多人能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编写校本教材,我国许多教师根本就没有这种能力,这不能不是我国中小学教材质量不够高,大中专教材水平不高,内容又老旧,许多学校不得不花大钱不断地进口发达国家教材的重要原因。

考试也是如此。发达国家的许多考试是由民间组织,其质量由业界和社会自然认可,就是说,如果没有效度,业界和社会不认可,民间考试机构即无人问津,只能消亡,这就迫使考试的组织者不得不竭力保证质量。在由政府部门实施的考试中,许多都是委托得到业界和社会公认的学术部门进行,这些本身学术积累相当深厚的学术部门,还对具体考试进行认真的研究,努力操作得更加科学。我国的考试由民间组织的非常少,很多是由政府部门垄断,并且还是由政府部门直接组织,须知,政府部门主要工作是管理社会,其工作人员不可能对专业学术问题进行很细的钻研,所以客观上难有能力,主观上也没有压力来努力保证考试的质量。

所以,在有比较的考试中,发达国家的考试往往比我国的考试更得到业界和社会的信任,大凡有发达国家的考试在我国开考,明明我国也有这种考试了,但总是有许多人宁愿花很多考务费也要考发达国家的试,如外语考试、会计师考试等。并且我国许多得到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考试,也是向发达国家学习乃至直接引进做法的考试,如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英语考试,就是组织部门直接到美国学习,应用美国的做法。

这一考试证书和我国其他考试的证书于得到社会的信任方面,在我国人才市场上有着非常鲜明的对照。如有些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大学生非英语的其他专业知识,求职者也明明有了国内的该专业的毕业文凭或其他资格考试合格证书,但这些用人单位却就是以求职者有没有大学四级六级英语考试合格证书,为是否录用的标准,因为他们认为四六级英语考试是可靠的,通得过这一考试特别是六级考试的人是真正的读书人,而通不过四六级英语考试,由于其他文凭和资格证书权威度不够,仅凭这些证书,不能确认他真有才能,就是说,由于国内考试的证书和文凭的效度不够,尽管单位根本不需要求职者懂英语,也用四六级英语考试的证书来把关。

我国教育质量不如发达国家,在教育的结果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不久经济都得到了迅速恢复,其产品也迅速依靠高质量美誉销遍了世界,现代许多工业品生产是系统工程,不但需要有水平很高的发明家、设计师,还需要有大量技术精良的工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从总结构到任何一个螺丝钉都是精良的,这证明德国和日本不但顶尖大学的教育质量高,就是技术学校的教育质量也高,因为如果技术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优秀技术工人,就无法造出比例那么高的高质量产品。

我国恢复高考已31年,但工业产品质量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却总是有很大的差距。在需要高端知识的研究和发明能力方面,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发达国家是40%。在全世界的专利费收入中,美国占50%,我国只占2%。我国手机、计算机、数控机床三个产业各自利润的20%、30%、40%,被作为知识产权费用返还给发达国家。我国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39%,发达国家是70%。在对历史积累依赖不太深的普通技术领域,我国同样落后,在国际制造业大国中,高级工人占30%~35%,中级工人占50%,初级工人占15%~20%,我国是高级工人占5%,中级工人占30%~35%,初级工人占60%。2007年,我国企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因产品质量不良带来的直接损失近2000亿元。

在操作工人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我国多数企业即使有了好的产品设计,如直接买来外国的设计图纸,最后的成品质量也不高,在国际市场上只能靠压低价格来与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竞争,由于人们对我国产品质量不信任,我国许多产品只能贴上发达国家名牌产品的牌子销售,致使绝大部分利润被发达国家赚取。如2005年我国出口了177亿件服装,平均一件价格只有3.51美元,平均每双鞋价格也只有2.5美元,而贴牌给发达国家商家生产的,售价常常都立刻升到几十甚至几百美元,由于我国企业所赚的利润太少,工人工资也只能很低,在汽车制造行业,同一种工作,我国工人工资只有美国工人的1/29,德国工人的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