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15694600000019

第19章 课堂导入艺术的方法

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项教学艺术,它需要提前用心设计,并且实行起来难度很高。在现实课堂导入环节中,它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是没有设计导入环节,课堂平淡无奇。

二是导入方式因为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师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设计,所以显得很单一。

三是导入培养学生情感的积极作用不被重视,形式不灵活,没有创新,学生的学习欲望没有被激发。

四是导入的问题过于直白,内容过于平实、普通,很难诱发学生产生新的疑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性学习很难促成。

五是导入或拐弯抹角,或本置倒未,或过分炫耀,形式看起来很新颖,作用却不明显。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都会体会到,导入的形式与教学内容之间更多的是通过一种构思,一种创造,一种艺术来体现出来。导人的方法不可如出一辙,应把教学内容、学情和师情等因素都综合起来进行考虑。课堂导入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简介法。

简介法就是教师在开始上课时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是传统的导入法。

(2)设疑法。

这是最常用的导入方式。它先提出一些学生已经了解的且和新课内容有关的有趣问题,把学生想要了解该问题的好奇心给激发起来,然后再导入新课。设疑导入法又包括析题导入法、悬念导入法、以旧引新法等。

(3)趣味法。

在导入新课时,突出情调趣味,使学生舒适愉悦地学习就是趣味法。主要有游戏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歌谣导入法和生活导入法等。

(4)直观法。

在导入新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借助实物、图片,运用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就是直观法。直观导入又可分为教具演示法、图示描述法、实物启示法、多媒体展示法和实验导入法等。

(5)情境法。

为了营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就充分利用语言、环境、活动、设备、绘画、音乐等各种手段,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直处于积极的方法就是情境法。

(6)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法就是针对教材特点,直接表明学习的目标。这里指的就是老师在开始上课后,直截了当地对本节课的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进程等进行介绍,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这种导入式具有短、频、快的特点,能迅速地接触新课主题,能发挥及时组织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的作用。

(7)温故知新法。

它是指教师以复习提问旧知识为手段,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里面引出新课内容,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顺其自然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领域,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去对新知识进行探索的一种导课方式。这是最常见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它的特点就是以对已经学过或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知识进行复习为基础,将其延伸、扩展,引导出新的教学内容,在让学生对旧知进行复习巩固的同时,又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积极思考得到引发。“温故”是方法,“知新”是目的,两者互相结合并自然过渡。

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课文与课文之间、章节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学生认知发展的一条规律就是从已知到未知。所以,在讲授新知识时,应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都考虑在内,把和新课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的知识很好地利用起来,以此为依据进行导入语设计,把新的内容引出来。这样的导入,不但会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使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使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和重点更容易学生让知晓,而且对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的激发也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