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15694600000025

第25章 课堂板书的分类

板书是一种运用文字、符号、图表等视觉形象去向学生传输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学科的性质、教材的内容、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都决定了板书的方式。

对板书进行分类的方法很多,如:按表现形式分,有文字式、图表式、表格式、模象式等;按内容分,有单项式、综合式等;按语言运用分,有提纲式、词语式等;按结构分,有对比式、分列式、总分式、提示要点式等。我们结合其内容和形式特点,按照板书的运用,列出以下类别:

(一)强调重要意义的板书形式

板书的作用就是使教学目的、任务得以实现。

强调型的板书,就是可以运用板书对某些词语、某种特征、某些差异、某些问题、某些要点、某些关系加以强调,从而使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得到突出,使学生对教材的基本结构(概念、原理等)和重点训练项目有一个清晰的感知、注意和认识。强调性板书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六种:

(1)词语式。

词语式板书就是为了让教学刺激得到强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促进学生的联想,已达到“点石成金”“一叶知秋”的效果,可把具有内在联系的关键词语选择出来作板书。这类板书,可敏捷方便地对其使用,可以强调某一观念与特征,可以适当地把重点与关键写出来,可以把某一不清楚和易错之处指出来。这种板书,就要言简意赅,就要把要害抓住,使之具有启迪意义,让人深思。词语式板书的前提条件就在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上,把教材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使之精练成几个词语,或是几个精心排列的组合。它既可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地对教材的风貌概括归纳,又可以帮助学生对词义的掌握更加准确,对教材的理解得到了加深,并且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的体会也更加深入。

(2)概要式。

概要式板书就是为了勾画出教学内容的概貌,让学生“见树又见林”,从而在知识的关系和联系中把文章的关键和要点掌握好。概要求板书就是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重点和难点突显出来。

(3)提纲式。

提纲式板书是依据教材内容及讲授顺序,纲举目张地对板书进行编排。它是用大小各异的符号和言简意赅的文字,依据教学进程和顺序依次把教学内容的纲目层次要点在黑板上展示的一种板书形式,是以教材知识内容的逻辑关系为线索。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文字,是把教材内容主题化,能直接地把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现出来,条理清晰,层次鲜明,内容系统,重点突出,使知识内容清晰可辩,对学生纲举目张地把握知识很有利,还对学生总结、归纳和综合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这就是它的特点。

(4)设问式。

设问式(或叫提问式)板书,是以提问的方式设计环环相套、丝丝入扣的问题,而且是以知识的主要纲目和内在联系为基础,从而形成的一种板书形式。这种板书和人们日常思维过程比较接近,学生接受也会比较容易;能够使学生产生疑惑丛生的心理,对学生认真看书积极思考有激励作用;它不但能使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掌握,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总结过程和思路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而且了解解答问题的步骤,也可以通过回答的顺序这种方式。

(5)特征式。

它是对概念与原理的某种属性和特征的强调,突出人或事物某方面的特点,运用板书可以达到防止学生产生不清楚甚至错误的认识,使学生对知识的本质的理解得以加深。

(6)对比式。

对比式板书是可以比较,可以烘托,亦可以反衬,从而抓住事物在一般属性、规律、性状特征在条件与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的异同,这样做常常可以使学生有一个更清楚、更精准、更深刻的认识。

(二)凸显内在联系的板书形式

这一类型的板书,是让新学的知识和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及信息加工使之产生作用和发生反应,从而“积极构造自己对信息的理解”,是对萌发学习或“生成学习”的策略的运用。罗斯科夫和维特罗克的看法就是运用“关联”之类的技术,去“选择和注意信息并积极构成意义”。也就是说,这类板书的设计,是在对知识获得的过程、知识内在的联系和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展示时,显示出知识的结构和整体,从而对学生认知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线索式板书。

为了使学生获得某一“结论”,学习到“过程”和“方法”,并且学会如何思考与探索,就借助板书来展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知识理解掌握的过程,这就是线索式板书。

这个板书的中心就是“药”这个物,它不仅把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和情节线索融合到了一起,情节线索又有线和暗线之分。学生看懂了,在理解这篇小说的选材和主题上也就更容易了。这类板书是以教学内容的思路为线索而形成的。例如,对于一篇文章,在思想上,作者有一条思路,教师在备课中只要把作者的思路把握好了,就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对文章的真情实感有了一个很好的体会,从而对文章的结构、中心、写作技巧、重难点就可做到举一反三了。在板书时把握好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特征等主线,并且用简洁的语言显示出来。

(2)关系式。

通过板书,把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揭示出来,把得出某一结论的思路和方法表现出来,显现出形成某种基本推理过程的雏形,使知识更加系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进一步。

(3)结构式。

通过板书,极力追求把知识结构体系和知识间的内部联系体现出来,使某一部分的知识,按内在的一定逻辑关系贯穿成一个知识系统,让学生对教材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结构的认识。

(4)总括式。

总结式板书就是对一节、一课、一章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把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表现出来,是知识形成一个有系统性强且简约的知识网络。

(5)图示式。

图示式板书是指利用文字、线条、符号等组合成一定的图形,以画图为主的板书,以形象具体的图画代替抽象的文字就是图示式板书的特点。它既可使文章更具有趣味,又能让学生通过形象对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把握的同时,使文章的中心也得到了领会。

(6)表格式。

这种板书是按教材内容可以明显分项的特点去设计出表格,教学时将各种比较的内容列入表中,它是根据讲授的需要而定的,形式简明,内容简单明了,对比强烈。对表格式板书进行应用时,教师可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以让他们可以主动学习。例如地理,对于内容比较复杂,而地理事物或地理区域之间差异性比较明显的教材,运用这种形式板书,对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比较能力,使其掌握地理事物或区域的特征,效果较好。

表格式板书的运用,常常是教师先把表格的栏目列出来,然后引导同学看书、读图、议论,并且用精练的语言将栏目中应该填写的内容归纳出来。这样做,不但对学生逐一认识事物、事件的不同特点很有利,而且在完成填表的过程中,学生看书读图、分析归纳问题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一箭双雕。

有一些较难的内容,也可用列表式板书,它能让内容的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三)寄寓深层含义的板书形式

这种板书形式往往是把某种抽象的道理或意思通过板书或板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表达清楚,有时也可通过模象的方式。这类板书趣味性很强,引人深思。

(1)象征式。

通过板书的赋形与构造把一些抽象、深刻的意义显示出来,这种板书寓意极强。

(2)模象式。

通过模象,向视觉进行反馈,来表明某些关系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