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金牌精神:像奥运冠军那样敢拼敢赢
15761400000052

第52章 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自良好的修养

良好的修养是一种内在的魅力,这种魅力永恒持久,它的感染力比任何具体的个人能力都要强大,因为它是做人最起码的品质。

现代的东方人羡慕西方人的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而西方人却景仰东方人的纯朴典雅、注重伦理和家庭关系的修养。中华民族注重修养及其修养程度历来是举世著称的。

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这里的“修”主要是指整治、锻炼、学习、提高;这里的“养”,主要是指培育、涵养和熏陶。修养一词,不论是在历史典籍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经常使用的,如我们通常说的政治修养、理论修养、思想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等等。它包含举止仪表、学问技艺、政治思想、品德情操等多方面的陶冶、锻炼和造诣。概括地说,修养主要是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某种能力和品质。

有一段赞美花的格言,其实正是对高尚情操之美的形象赞誉:“人们喜爱花,是因为它无私地为美化人间而盛开;人们赞美花,是因为它无畏地为人间丰收而自落。”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今天,若不加强学习修养,就会使人闭目塞听,夜郎自大,懒于思索,忘乎所以。从而落入智力贫乏的境地。这种贫乏通常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愚蠢”。要医治“愚蠢”,变骄傲成谦虚,化自卑为进取,自觉主动地向知识的金字塔挺进,在智慧的海洋上泛舟,塑造完美的人格,别无妙药秘方,只有加强学习修养。

历史上任何一次飞跃,都是以提高人的素质来完成的。人的素质主要靠修养,靠“后天习来”。它包括思想特性、智力特性和体质特性。这些成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力量。

修养,要注入时代的新鲜内容。

修养,不是要我们成为畏首畏尾、谨小慎微的人。富于开拓精神,亦是修养的重要目标。

修养,并不是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同一个样式。人的才能和性格各有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禀赋和长处,向好的一面尽量去培养和发展。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要自暴自弃,应该好好地珍惜自己,好好地修养自己的身心。

修养,是使人成才的通途,它的目的是使个体的人具有人类中先进人物所共有的精、气、神。

修养,不是束缚,而是解放。

德国运动员佩尔策是男子800米跑的名将,他曾先后两次打破世界纪录,在柏林奥运会上,又以3分51秒的成绩打破了1500米的世界纪录,战胜了上届奥运会5000米铜牌和10000米银牌获得者瑞典选手韦德,以及大名鼎鼎的努尔米。然而,在1928年的第9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佩尔策偏偏在比赛打手球时受了伤,在800米预赛中获得第一名,而在复赛中却只得小组第5名,因而失去了决赛资格。英国选手道格拉斯·洛在决赛中以1分51秒8的成绩刷新奥运会纪录,实现了蝉联这个项目奥运会冠军的愿望。

事后,他给未能参加决赛的佩尔策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

“亲爱的佩尔策博士……英国田径队所有同您比赛过的运动员深感有必要对您表示慰问,您由于受伤而未能在奥运会上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这对您来说是多么的遗憾。请您相信,不仅您的同胞,而且英国运动员也对此感到痛惜。您的忠诚的道格拉斯·洛”从这封信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道格拉斯·洛的谦逊、真挚和热诚,也看到了他对竞争对手的深切关怀和同情。这正是奥林匹克的精神所在。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在体育竞赛中取胜,而是为了缔造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完整的人。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进行过一项连续30年的实验,他挑选了1000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跟踪实验。这些智力相近的优秀儿童,后来成就却相差很大:有的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的则平庸无奇。心理学家仔细研究了200名最有成就的对象和200名最无成就的对象,发现他们之间最大和最显著的差别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意志、信念、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智慧与修养是一对孪生子。人的修养程度,决定自身的潜在智慧能否充分发挥,从而决定人在事业上的成败。

修养也是哲学。

修养,使人严肃又不孤僻,活泼又不放浪,稳重又不呆板,热情又不轻狂,沉着又不寡言,和气又不盲从。顺境时靠美德节制,逆境时靠美德坚忍。属于主观的,改之在己;属于客观的,改之在人。虽然金无足赤,修养却可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修养是人生的第二个太阳。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塑造自己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