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工作论坛
15795900000013

第13章 中学图书馆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张扬刘学锋

内容摘要:本文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重要性及现状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指出了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提出中学图书馆参与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中学图书馆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也越发显得重要,作为学校窗口的中学图书馆应如何发挥辅助功能,调动自身的可利用因素,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调适,使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课题。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内涵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实践证明,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是核心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健康的心理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适应人生和社会,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一)心理健康对中学生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是适应中学生活的重要条件

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还不强,存在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力不足的矛盾,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心理上渴求独立而经济上有依赖性的矛盾,明显的性意识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造成学习不适应,精神不集中。只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才能正视这些矛盾和冲突,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及时自我调整,克服心理障碍,战胜心理挫折,适应中学生活。

2.心理健康的内涵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该情绪乐观并能自控;能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人际关系和谐;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在不违背国家和团体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性的充分发展。

(二)中学生心理分析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剖析,旨在找出其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状况特征,对症下药地及时解决某些心理隐患。

1.求知欲强,精力旺盛,但识别能力差

中学生年轻,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不满足在课堂上的知识学习,对新生事物或新兴学科充满了好奇心,有尝试的愿望和冲动。然而,有部分学生的识别能力低,往往真假不辨,有的不分好歹,全盘吸收;有的甚至以丑为美,颠倒黑白。这种求知欲和识别力的矛盾在不少中学生身上较突出。

2.独立能力增强,但依赖性依旧存在

在学校里有部分学生住读,为他们的独立创造了条件,能够自己处理许多事情,与依赖父母和老师有很大的不同。在经济等方面还要依靠家庭,心理上未完全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共存,有的容易对传统、政治、长辈等产生逆反心理。

3.情感丰富,但自制力、稳定性差

中学生情感特别丰富,热情奔放,容易兴奋、激动,积极追求认为美好的东西。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长,他们会增强理智,但受环境影响大。有时为了“哥们义气”会“两肋插刀”。情绪波动大,成功时手舞足蹈,遇挫折则灰心丧气、心态消极。

三、图书馆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而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用多种途径去落实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

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交流中心”、学生的第二课堂,在中学生心理教育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

(一)宣传和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1.图书馆橱窗、板报的利用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橱窗、板报等宣传栏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让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克服不足。

2.大厅、楼梯口和学生自习室的利用

可在大厅里、楼梯口或者中学生自习室内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展览活动。杭州部分中学图书馆举办的“海外杰出华人介绍”“远离毒品”“认识艾滋病”“中美文化之比较”等展览,以及本校学生的美术作品、雕刻作品等的展出,对中学生学习之余欣赏美,分清善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报告厅的利用

积极创造条件,请专家和学者给中学生举行心理教育的讲座和学术报告会。如新生如何调节自我心理,都是很受中学生欢迎的主题。

(二)提供优质的阅读疗法和阅读服务

目前中学里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老师还太少,设施也不完备,同时中学生还有很多顾虑和限制,因此许多人首先想到去图书馆寻求知识的帮助。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在心理学著作和文章中找到解决方法,特别是羞于向人启齿的性困惑和性知识。图书馆是中学生的首选解疑渠道。事实证明,在增进自信、改善行为、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图书治疗”是有效的。

图书馆应与心理教师沟通,了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图书馆外借、阅览两个接触学生最多的部门,应配备专职阅读研究人员。根据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等,指导学生阅读。

(三)与教师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开发创造潜能,从事创造性工作,不仅可以使人享受创造的快乐,愉快身心,还有助于人的自我实现,使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变得更加健康。学校各部门和教师要不断寻求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图书馆则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

(四)做好书目特别推荐

在毕业班同学紧张备考之际,为了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增强自信,图书馆应做好书目特别推荐,供大家参阅:

①高考心理冲关。学苑出版社,2002,9

②羊皮卷——最伟大的励志丛书。海天出版社,2002,7

③送给加西亚的信。延边出版社,2003,11

④我相信我自己。延边出版社,2003,11

⑤超越自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10

此项工作在调解学生紧张情绪方面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周雪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2002,7

2.徐俊等。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与高校图书馆.2003,4

3.王希永等。中等学校教科书——心理素质.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