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工作论坛
15795900000006

第6章 试论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张扬

内容摘要:面对社会的挑战,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素质现状难以适应,因而对馆员进行继续教育,采取切实措施推进中小学图书馆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继续教育

中小学图书馆是基础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小学图书馆员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事实说明,中小学图书馆员的教育培训,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但长期以来,因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小学图书馆员教育培训工作举步维艰。这并非是一个局部性的问题,而是全国性、全局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强烈呼吁制定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和规划,使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能够早日走上正轨,以服务中小学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的事业。

一、中小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991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规定:“中小学图书馆(室)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机构。”但要真正发挥中小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关键是要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建设。

(一)信息社会和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员有较高的业务素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及其技术与产品,已深入到教育、科技、生产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运用信息资源,将成为一般工作者尤其是图书馆工作者的必备知识与技能。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图书馆员成为“信息向导”和“网络交换手”,能帮助用户打开世界信息资源的大门,中小学图书馆员也不例外。他们既要有图书馆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成为复合型人才方可胜任未来的图书馆工作。

另一方面,当前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图书馆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不仅要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获取各方面的知识,更要注意培养中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查找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写作能力等等。所以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图书馆知识教育、阅读方法教育和文献利用知识教育,这就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员要有深厚的图书馆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而不能仅仅是一个藏书保管员、加工整理员、流通阅览管理员。

目前,全国的中小学图书馆员素质状况不令人乐观。中小学图书馆员多数没有接受过相应的图书馆情报教育,信息素质普遍较差,致使不具备从事图书馆工作应有的基本技能。

(二)中小学图书馆素质状况堪忧

1.队伍严重老化

中小学图书馆队伍严重老化是全国性的,从以下几组数字就可以看出:①北京:据北京教育学院图书馆资料中心1997年的调查,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员年龄41—50岁的占23.6%,51岁以上的占34.9%;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员占一半以上,而30岁以下的仅占8.8%。②天津:根据1996年对市内6个区197所中学图书馆的调查,389名中学图书馆员中,45岁以上的291人,占74%,个别区达85%以上。

文教事业较为发达的京津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1995年镇江市21所中学的图书馆员50岁以上的占48%,30岁以下的只占9%。同时期四平市40所中小学图书馆的馆员平均年龄48岁。尽管以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数字,但迄今为止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老化的状况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善。

2.业务素质普遍偏低

中小学图书馆员多数是“半路出家”,对图书馆业务不熟悉,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十分陌生。此外,还有一些属于即将退休或因身体不适被安排在图书馆工作,导致因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而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业务素质低下是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3.问题较为突出

首先,中小学图书馆员的职称结构不合理,初、中、高级职称比例悬殊。以北京市为例,获初级职称如助理馆员、图书馆管理员的馆员比例非常高,占59.9%;而获副研究馆员职称的几乎没有(整个北京市不过数人)。

其次,中小学图书馆职称晋升普遍较为困难。由于学历、科研成果的不足(中小学图书馆进修学习非常困难),与同年龄的任课教师相比,中小学图书馆职称评定显得极为困难。由于职称与待遇密切相关,中小学图书馆员普遍存在难以解决的待遇问题,影响工作积极性。

4.人员极不稳定

近几年来,中小学图书馆员变动频繁。主要原因是:①中小学图书馆员的待遇不佳,职称晋升困难,不少图书馆员通过进修、调动等方式而改行;②中小学图书馆员离退休后,为补充新的图书馆员,学校从教学一线或总务、后勤等部门抽调部分教师到图书馆工作。造成图书馆年年都是新面孔,工作却难以开展。

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过于频繁,致使图书馆工作丧失了基本的连续性。很多中小学图书馆员只能进行日常的借借还还,有的连日常业务工作也难以为继,更何论提升办馆水准和服务水平。

二、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员教育培训的尴尬现状中小学图书馆员业务素质“先天不足”,教育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目前针对中小学图书馆员的业务培训尚不规范配套,也不能完全适合中小学图书馆员的需要。

与普通中小学任课教师的培训进修相比,中小学图书馆员的培训进修始终处于不正常状态。尽管《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计划和措施,以各省、市教师进修院校为主,负责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随意性很大。

三、中小学图书馆员教育培训难以开展的原因(一)中小学图书馆员培训工作缺乏政策支持中小学图书馆员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非始自今日,而是久已存在。只是由于现在中小学任课教师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小学图书馆员素质低下的问题更日益凸显。

中小学图书馆员培训工作难以开展,说明这项工作还未得到足够重视。

目前对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素质、能力缺乏明确的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图书馆(室)的负责人应熟悉图书馆专业知识,工作人员应具备中等以上的文化程度和基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但因没有相应明确规定,“熟悉”“具备”都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导致中小学图书馆实际成为安插富余人员的地方,中小学图书馆员素质很难适应图书馆工作需要。

中小学图书馆员的教育培训也没有相应的政策规定。有关中小学图书馆员进修培训的政策与措施,除部分发达地区有了一些规定外,大多数地区还处于政策真空。这样培训工作无法可依,难以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员的业务学习,搞得好的地方不过是不定期的上岗培训、个别课程和考核辅导等等。差一些的地方几年没有活动也是常事。而且学校领导对馆员进修的不重视也使许多中小学图书馆员失去进修学习的机会。

由于政策的空白,因此也没有强有力的培训机构来承担中小学图书馆员的进修培训,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中小学图书馆员学习进修方面的规划,一些有意从事培训工作的单位也难以开展工作。与当前中小学任课教师的教育培训相比,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素质现状及培训问题,一直缺乏关注和规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问题。

搞好中小学图书馆员的教育培训,领导重视是关键。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建设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教育行政部门真正重视,各方面工作才能真正顺利开展。

(二)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评价失衡

同时,由于工作评价失衡,中小学图书馆员工作业绩被忽视,导致中小学图书馆员待遇普遍偏低,挫伤了中小学图书馆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中小学图书馆员进修提高的一大障碍。

调查表明,中小学图书馆员普遍存在学习和进修的愿望,也深感时代的要求,但对通过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的图书馆业务水平不感兴趣。由于工作环境较差,待遇偏低,许多年富力强的图书馆员希望借助学习进修的机会改行离开图书馆。这说明因一直缺乏公平合理的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极大地抑制了中小学图书馆员的进取心和学习进修的积极性。

四、关于在职中小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①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制定中小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计划,并将其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中去。要使中小学图书馆员也要有更新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的机会,不至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②中小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以适应中小学图书馆的要求,符合中小学图书馆实际为准。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应制定教学计划,设置相关课程。既要满足中小学图书馆具体业务和服务工作需要,也要重视图书馆自动化知识的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课程设置要符合“精而管用”的原则,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方式可灵活掌握,可采取短期培训,也可采取假期集中培训。

③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图书馆员岗位培训工作要有明确的要求,同时要进行相应的考核、检查与验收,防止继续教育培训走形式、走过场,使中小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产生应有的效益。

④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中小学图书馆员素质低下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甚至一些发达国家也不例外,但仍有不少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日本颁布了专门的《学校图书馆法》规范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在人员配备上,该法设立了中小学图书馆员的专业职务——“司书法谕”,即承认中小学图书馆员兼具图书馆员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并规定司书法谕必须接受相关课程培训,取得司书法谕资格方可任职。1997年该法的修正案明确规定:“除小规模的的学校(一般为11个班级以下)外,到2003年3月末,都应该配置司书法谕。”用法律的手段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素质建设。再如荷兰,他们不但对中小学图书馆员进行培训,对希望成为中小学图书馆员的学生,也进行严格的培训,不但教给他们理论,还鼓励他们参加图书馆工作实践,努力使受训者成为合乎信息时代需要的中小学图书馆员。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和借鉴。

参考文献:张树华,董焱,蔡金钟。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导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