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工作论坛
15795900000005

第5章 图书馆的现状分析与建议(2)

因此,在馆藏达标的情况下,建设重点应转移到管理和利用馆藏资料上,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图书馆可通过各种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在读好书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想信仰、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让有限的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学生有书读,读好书,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

(六)配合素质教育,开展读者导读工作

1.开展阅读指导的必要性

首先,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增长见闻、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发智力、开阔视野的必由之路。作为藏书丰富、信息集中的学校图书馆,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用优秀的书刊来充实学生,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进行阅读指导。课外阅读是一种课内联系课外的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机构,在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现在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和极强的求知欲,兴趣也较为广泛。如果我们能加以很好地引导,帮助他们学会筛选、鉴赏,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说,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2.如何进行阅读指导

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向学生介绍一些图书情报知识,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目录,使他们了解馆藏图书的分类体系及检索方法,让他们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能。

编制学生书目,进行好书推荐。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推荐一些格调高雅、质量上乘、知识容量大的好书,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内容健康、品德高尚的书籍,培养自觉地鉴别和选择图书的能力,汲取知识、获取信息。

配合课堂教学,推荐藏书。图书馆员选择图书时,还应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使推荐书目与课堂教学同步,以课外促课内,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雪中送炭”。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为了让学生喜欢读书,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图书馆应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多样地开展工作。首先,馆藏中非书资料应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获取知识。其次,根据中学读者层整齐单一、组织性较强的特点,应配合学校工作,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例如:队会、团会、读书报告会、思想教育以及课堂教学布置作文题目等,鼓励学生主动利用图书馆查找答案,养成利用图书馆的良好习惯。另外,也可设部分专题,举办一些有意义的读书活动,吸引学生阅读,如“新书我评”“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一本好书”,举办佳作欣赏和建立读书俱乐部等,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向求知型、务实型转化,不断培养自己联系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3+X”以及各种各样的考试形式。

(八)面向师生,做好信息反馈

为了更好地满足师生需求,使他们在图书馆里能读到自己想读的书刊,应定期发放一些“图书采购征求意见单”和“新书目录”,教师以学年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发放;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发放。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答卷式抽样调查”和“设立意见箱”,收集阅览信息反馈,从中了解师生喜欢读哪些书刊,哪些书刊需要保留,哪些报刊应终止订阅,哪些报刊需要增订,以及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意见等。针对教师和学生的不同爱好和建议,采购和订阅一些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健康娱乐性的图书报刊。使图书馆管理更加科学化,使其真正成为丰富师生文化知识,辅助教学的重要基地。

(九)建立开架阅览室,设立专题图书推荐书架建立开架阅览室。为了使师生更直观、更快捷地阅读图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建立一个“书店”式开架阅览室,以便馆藏资料得以更充分地利用。开架阅览室设专人管理,并建立严格的不外借制度,同时,室内设阅览台和椅子等必要设施,方便读者。此外,保证开架阅览室的图书资料,在2—3个月内入库上架一次,并及时补充新书,以便吸引读者。

设立专题图书推荐书架。专题书架不仅能及时、直观宣传新书,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能提高查全率、查准率和读者的阅读效果。同时,它还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更换、不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优点。

(十)建立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图书馆那种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文献载体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目前中学生的阅读要求,应该根据学校和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计算机管理的总体方案,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逐步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为师生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服务方式。即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图书的采编分类、流通服务、信息咨询、馆藏统计和文献检索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图书馆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从中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

(十一)建立小型电子阅览室

首先,计算机进入图书馆,管理传统藏书只是实现图书馆电子化的第一步,而建立电子阅览室是其进一步发展,将承担信息服务的计算机集中起来管理,形成专门化的服务部门,管理和利用会更为方便。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阅览室在图书馆中所占的地位日趋重要。据资料报道,在我国各省市的重点学校图书馆建立中小型电子阅览室,已成为衡量其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电子阅览室,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可以及时快速地了解全国各地重点学校的发展动态、教学进展以及中考和高考升学等各方面的信息,同时可跟踪我国学校教学与研究的最新成果,建立校际间联系。这对活跃学校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再次,电子阅览室可为没有计算机或有计算机而没有上网条件的教师、学生提供一个阅读电子读物的条件。设专门人员对没有计算机使用经验和上网经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指导,解决他们软、硬件使用方面的问题,提高阅读效率,进而从中获取更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这一方面可以增长和丰富师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建立,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实用人才。

(十二)“出版”教学信息通讯

图书管理员在做好日常图书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发挥“情报员”的作用。即主办和发行教学与研究信息小刊物(如果学校已有类似的校刊,可设专题),利用这个刊物,定期向各教研组、学年组、各班级提供国内学校教学上的新信息和新成果,使师生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及时了解中考、高考和就业的新动态。此外,应及时查阅和收集国外关于学校教育与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以信息通讯的形式刊出,供学校领导参考。

(十三)充分发挥资料室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1.资料室是对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部门教师作为教育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对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和继续教育。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单靠培训进修毕竟有限。因而,丰富资料室的各种学习进修资料,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使它成为学校对教师进行教育的一个“基地”,必然是有系统地开展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的主要途径。

2.教师资料室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坚强后盾资料室是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信息服务、辅助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助手。资料室的教学参考资料的充实和丰富,对教师迅速获得教学信息、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在信息时代,信息对教育和科研都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因此有人把教师资料室誉为教师的“课堂”“备课室”等等,这充分说明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3.加强教师资料室的建设,是加强学校科研工作的需要现代教育要求加大在教育科研上的投入,这无疑要把教师资料室推上一个新的位置,加强对教育、教学科研的服务,将是教师资料室的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学校图书馆作为校内书刊齐全、资料广泛的信息聚集中心,以其丰富的资料和大量的信息作为保障,为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它的文献信息优势也使它本身成为一个教育科研机构,并承担保存本校教育科研成果的任务,而这一切集中地体现在资料室的建设和利用上,因为资料室集中了学校和图书馆的信息精华,是一个资料最齐全、信息最丰富、最有利用价值的部门,这使得资料室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信息站”。

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教师资料室的建设。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室,要采取主动服务的形式,树立一切为教学,一切服务于教学的宗旨,利用丰富的馆藏及期刊资料,开展深层次的服务工作,即:一次文献的收集;二、三次文献的编制;专题文献索引和网络服务等,使资料室充分发挥它的教育职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十四)抓藏促管,办出图书馆的特色

特色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是图书馆的生命。一般说,图书馆的办馆水平、规模大小、历史长短、藏书多少固然重要,但有没有特色,也是衡量图书馆发展水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学校图书馆办馆的历史、规模,当然不能同公共图书馆相比。那么,出路何在?出路就在于办出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好藏书建设,二是促进制度建设与管理。

(十五)重视馆员素质的提高

知识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而管理这一资源的资本是人力资本,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人力资本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关键是人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计算机等现代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学校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的学科专业跨度将越来越大,服务对象也越来越广。学校图书馆要充分满足学校教学、教研及师生课外知识日益增长的需要,就必须建立一支观念更新快,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提高图书馆员业务素质的途径多种多样:一方面可通过参加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本馆也可订阅一些有关图书情报方面的期刊和书籍,给广大馆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自学条件,使他们通过自学掌握业务知识。此外,还可通过参观、学习兄弟学校和某些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经验,不断进行业务交流,来提高自身素质。总之,重视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也是规范学校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十六)合理调整开馆时间

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针对学校教学的特点,应不断调整图书馆各部门的开放时间,适当延长开馆时间。图书借阅室,假期也应指定日期开放(具体开放次数,可根据假期长短而定),以便师生在假期也能读到馆藏图书,使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其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职能作用。

(十七)给读者创造一个幽雅、舒适的读书环境图书馆员在保证完成开馆和馆内其他工作的情况下,还应定期整理书架,使图书排列有序;定期图书除尘,以防蛀虫。同时,要及时上架,细化架标,规范书架,以便给师生们提供一个整洁、明快的读书环境。参考文献:1.吴慰慈,刘兹恒。图书馆藏书。

1.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2.朱育培,陈久仁。藏书建设。学苑出版社,1989

3.杨忆宁。浅谈中学图书馆如何为素质教育服务。河北科技图苑,1998

4.周腊秀。中小学图书馆利用教育的实践与探讨。图书馆论丛,2001

5.王京山,王锦贵。中小学图书馆员教育培训问题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

6.孟俊英。让学生喜欢读书。河南图书馆学刊,2001

7.吕红。中小型图书馆的网络建设探讨。河南图书馆学刊,2001

8.朱平。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实现方案。中小学图书馆之友,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