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工作论坛
15795900000009

第9章 中学图书馆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发挥指导作用

张扬

内容摘要:针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出现的盲目查找文献资料的问题,提出了中学图书馆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进行文献检索指导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研究性学习文献检索

2001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将“研究性学习”列入高中教学课程计划。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使学生纷纷走进图书馆,涌入书海中,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快捷、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是目前中学图书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我想结合我校图书馆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指导性工作,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借鉴。

一、注重学生图书情报基础知识的培养

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以来,大批的同学涌进图书馆,一排排书架查找,一本本书过滤,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图书分类与文献检索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他们只能在书架前徘徊,无所适从,盲目查找,最终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大大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进程。针对这一现象,在征得校领导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在高一学生中举办了“图书分类与文献检索”的专题讲座,讲座共分五部分进行,即:

1.学习图书分类与文献检索的必要性

2.图书分类、基本知识、简介

理想、理念是人生的信念和希望。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对这个工作有一种清楚的认识。图书馆人是知识供应的后勤。图书馆人是探索科学的尖兵。本套丛书可做为图书馆人工作手册,包括:馆藏文献建设、图书分类工作、图书馆的管理、图书馆选书指南、知识信息检索等。

3.图书目录基本知识简介

4.文献检索与利用

5.怎样搞文献检索

其中,图书分类和图书馆目录基础知识,首先,要讲清图书为什么要分类?其次,要讲清五大基本类和二十二大类的划分依据。同时,结合本校藏书特点,举例说明,详略得当。比如:我校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教育、科普等类书籍较多,那么类目介绍到3—4级,工业技术、医学、环保、航空、航天等类书籍较少,类目介绍到1—2级。

此外,怎样搞文献检索?首先,要讲清文献检索的定义、检索的方式、途径、方法和步骤。其中,检索方式主要介绍以下三种:1.利用图书馆查询。

2.利用工具书查询。

工具书有两种类型:

(1)参考工具书:字(词)典、年鉴手册、百科全书、人名录、汇编(2)索引工具书:书目、索引、文摘3.网上查询(例举常用网址)。

中文网址:

www.sohu.com www.sina.com.cn www.yahoo.com.cn www.google.com www.baidu.com科普网址:www.bjkp.gov.cn北京科普之窗www.kepu.com.cn中国科普博览另外,我们在讲座前后,还采取了“问卷调查”“课下访问”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图书分类与文献检索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见下表和附件)。

学生文献检索调查表

姓名班级检索地点检索文献名称(一、二次文献)检索文献的方法步骤文献检索结果通过讲座,同学们不但了解了一些文献检索的专业知识,同时,他们还学会了根据课题提供的信息,查找与之相关信息资料的方法。

二、在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

图书馆文献资料浩如烟海,由于它们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文献所记载的信息内容也各有侧重。因此,尽管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检索方法,若缺乏实践经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具体应查找哪些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还需图书馆员进行正确的指导。如: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文献的级别、类型、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还应教会他们进入图书馆后,如何看线装书的外形结构、版面、文字排式以及书籍在书架上的排列方式等有关知识。

由于这些方面的知识,实践性较强。因此,我们不仅组织学生在本校图书馆进行检索实习,同时,还分批、分期地带领学生去“国家图书馆北海分馆”“首都图书馆”和“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高校及公共图书馆进行参观、实践。在实践中,详细介绍了文献资料的种类、馆藏方式和检索特点等,并在学生查找文献时,结合课题需要,对他们进行跟踪指导。

以“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初探”研究课题为例,进行案例分析:1.指导学生在校内图书馆查找G250.76类即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方面的书籍和相关期刊。

2.带领学生参观大、中学及大型公共图书馆,检索相关文献(采用手检和机检两种方式),如“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图书馆学研究”“江西图书馆学报”“图书馆研究与工作”等。

3.指导学生网上查询。利用Internet上的搜索引擎(Sohu、Google、Sina、Baidu等)进行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的搜索,将“中学数字图书馆”的相关信息下载、保存。

4.组织学生走访专家、学者,如: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越教授、国家图书馆报刊部主任贺燕副教授等。

以上我们所进行的跟踪指导,均使学生快捷、准确地收集到了有关“中学数字图书馆”的第一手资料,以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检索到的文献资料

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查出并阅读有关资料后,还应考虑如何处理所得到的信息,以供总结、研究、分析之用。处理所查到的文献资料,无外乎需要做以下四方面的工作,即:分析、整理、积累、保存。针对如何积累文献的问题,我们主要传授给学生以下几种方法:1.如果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文献资料,可采取“下载法”来记载文献。

“下载法”就是将检索到的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进行下载、分类、整理、打印、保存。

2.如果进行手工检索,可采取“摘录法”和“复印法”来记载文献。

“摘录法”就是用卡片和笔记的方式对所检文献进行记录、积累、保存。尽管笔记法是一种古老的积累文献方法,现仍有其使用价值。笔记保存容易,能记录较多的内容,常在阅读专著和“大部头”的书籍时运用。用笔记法摘录文献常用的格式有三种:引语式、摘要式和心得式。

“复印法”就是将所需文献复印下来,进行剪辑、分类、装订、保存。这种方法虽便利、省时,但需要资金。

仍以“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初探”为例,若在《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年增刊上,检索到“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之我见”一文,如果认为该文可作为课题研究的参考文献,若是机检,则可将它下载、保存下来;若是手检,便可将其摘录或复印下来,进行保存、利用。

四、告诫学生整理检索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整理检索资料时,应告诫学生注意以下问题:①量的控制——读最新的8—10种文献后,再查参考文献;开始积累时,记录的信息要全。

②选的技巧——要注意筛选、淘汰,尽可能用最简略的形式留下最重要的信息。

③存的方法——根据文献的不同观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来进行分类保存。

④编的习惯——经常整理,编目;适时采用、发表。

总之,教给学生这些基本的检索、整理、积累文献的方法,不仅对他们现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帮助,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王静怡。我这样为学生上阅读指导课。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1(3)

2.吴雪凌。校图书管理员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