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工作论坛
15795900000010

第10章 感悟探索——回首研究性学习历程有感

张扬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作者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认识,总结了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经验,并针对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探索创新

带着对新生事物的向往,对科研活动的憧憬,在同志们的鼓励下,我有幸参与了高二年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本专业,负责“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初探”研究性小组的指导工作。一年的研究学习中,有苦、有乐、有收获,也有遗憾……下面我想就这一年来的感受,谈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选题”是研究性学习之本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之积极参与选题活动选题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阶段,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和切入口。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衡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疑是事之始,学之端。”宋代学者陆九渊也曾经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选题”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性,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成败。

(二)明确目的,准确定题

所谓“万事开头难”,避免好高骛远、选题过大、内容过于抽象、盲目跟从等现象发生,同时,也为了以防患尚未经课题的可行性论证,匆忙立题以至于后来所需资料、设备材料无法获取,影响了课题的进程或半途而废。为此,结合本专业,我组织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并经过多次论证,和聘请的专家商讨后,最终选择了“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初探”这一在图书馆界具有前瞻性的课题。

(三)明确课题研究过程是完成该课程的关键“选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研究步骤是贯穿整个课题研究的一条主线,为此,结合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详细、合理的课题实施流程,详见下图:二、“投石问路”,学与做同行(一)从我做起,勤学新知

如果说“研究性学习”给一线教师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困难的话,那么,对于在二线工作,很少接触学生的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我本着边学、边实践的原则,变压力为动力,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不耻下问,及时充电。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指导工作中我自学了《研究型课程》《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和若干篇相关论文及“Dreamwave”网页制作软件、“flash”动画制作软件等新知识。从而,对“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研究性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注重学生新知培养,尤其是图书情报方面知识的培养信息资料的收集对于每一项科研工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广泛收集信息,一年中,我带领学生走访了“国家图书馆北海分馆”“首都图书馆”和“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丰台区少儿图书馆”等部分高校及公共图书馆,进行参观、实践,并在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

下面,我想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的问题,以“中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初探”研究课题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具体操作如下:指导学生在校内图书馆查找G250.76类即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方面的书籍和相关期刊。

带领学生参观大、中学及大型公共图书馆,检索相关文献(采用手检和机检两种方式),如“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图书馆学研究”“江西图书馆学报”“图书馆研究与工作”等。

指导学生网上查询。利用Internet上的搜索引擎(Sohu、Google、Sina、Baidu等)进行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的搜索”,将“中学数字图书馆”的相关信息下载、保存。

组织学生走访专家、学者,如: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越教授、国家图书馆报刊部主任贺燕副教授等。

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处理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即:分析、整理、积累、保存资料的方法。而且,告诫了他们整理检索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即量的控制、选的技巧、存的方法、编的习惯。

另外,外出参观学习,若需占用自习时间,我就努力取得班主任的支持,力争全员参加,以便人人都有实践和参与的机会。

三、在苦与乐中体验成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来,我共指导学生掌握和提高了以下几方面的方法和能力:①指导学生掌握了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做问卷调查的方法。

②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情报、文献检索及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知识。

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④进一步提高了我们计算机、网络和图书馆方面的知识。

经过同学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开题和解题展示,均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并成为此次研究性学习中“第一个吃螃蟹者”。

完成了我校图书馆的网页制作,并添加了部分相关内容。该网页已链接在我校的校园网上,老师和同学们可通过网络直接浏览。

此外,我馆新更换的图书管理软件也已链接在我校校园网上,上面有馆藏近2万条书目和资料室、阅览室所藏的期刊目录、新书通报以及馆情介绍和各项公告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图书馆网页的基础之上的。

历时一年的研究性学习结束了,在感悟和反思的同时,我还要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我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是你们赋予了我这方学习的净土,给予了我这次实践的机会,使我在科学的怀抱里品尝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应俊峰。研究性课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