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仁爱篇
15889500000004

第4章 携民渡江

刘备是三国时期最善于联络感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领导人,如他和赵云的交往就很典型。赵云是当时武艺超群又办事精细的第一流将才,刘备在起兵不久帮助公孙瓒攻袁绍时初次与赵云相见,就甚相敬爱,有不舍之心,及与赵云分别时,执手垂泪,不忍相离。当赵云表示自己认公孙瓒为主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时,刘备感叹说:“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第七回)洒泪而别。虽然公孙瓒数次推荐刘备,有恩于他,但他让赵云“屈身事之”,显然是同意赵云对公孙瓒的看法,认定瓒将来成不了气候,但又不好挖恩人手下的人才,只好与这位少年将才联络感情,等待“相见有日”。刘备在出兵帮助陶谦抵御曹操前,曾去公孙瓒处借兵,当公孙瓒答应借他马步军两千时,刘备进一步要求:“更望借赵子龙一行。”曹操退兵后,赵云辞行,刘备仍是执手挥泪而别。刘备在投曹操期间,听说公孙瓒为袁绍攻破,自缢身亡,他为公孙瓒伤感,同时又惦念着赵云,于是暗自下定了脱身离曹的决心。后来,刘备几经辗转,找到了赵云。赵云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伏道旁。刘备对众人说:“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赵云表白心意说:“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也。”

后来,赵云成为刘备集团中的骨干,刘备视之为几与关张并列的心腹爱将。刘备临终前,又单独嘱咐赵云说:“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赵云则哭拜于地表示说:“臣敢不效犬马之劳!”(第八十五回)刘备在与人交往中的仁者之风,常常能打动对方的心弦,引起对方感情深层的激荡,而这是其他领导人所不可企及的。曾一度投降曹操的关羽,魏方虽然对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极力拉拢收留,但关羽一知道刘备的下落,终归拜别曹操,回到刘备身边,和刘备邂逅相遇的徐庶,被曹操诱骗离去,临走前竟向刘备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后来徐庶也果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言行导航

刘备对百姓满怀仁爱。兵败新野后,曹操穷追不舍,刘备依然不肯丢弃百姓,携民渡江,大得民心。刘备以一个织席贩履的商贩出身,到后来能够成为三足鼎立的一方,长期居于西蜀,令曹操无能为力,恐怕都来自于刘备的仁爱吧!刘备就是时时以仁爱的要求来规范自己,从而树立了自己的声望。在当今这个社会,每个人也都应拥有一颗仁爱的心。随着现代科技的高迅发展,在互通有无的交往中,已经彼此谁也离不开谁。所以,人与人之间,因为有爱才有信任,有爱才有宽容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