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忠心篇
15889900000013

第13章 包公“说走嘴”的一句话

北宋仁宗年间,北部和西部边防“吃紧”。可是朝中君臣不放在心上,只顾花天酒地地拼命“紧吃”。要“紧吃”,自然行贿成风,甚至入朝为官也要向皇帝送点礼品作为答谢。

当时包公入朝当了谏官,称为龙图阁大学士,到任一个多月对皇上还没有丝毫表示。仁宗可等急了,一天早朝,他迫不及待地问包拯:“入朝要善待皇上,你可知道?”

包拯说:“陛下,这我怎能不懂。善待皇上,就是为国尽力,替君分忧。而今边防……”仁宗看包拯又岔到边防上去了,很不高兴,就说:“朕是问:你家乡可有什么好吃的?有,就给朕进贡一点吧!”

皇上亲自向臣子要礼品,实在不成体统!包公一听,心里一惊。他日思夜想的是军国大事,哪有心思想送礼巴结呢。可是,对于皇上问话,回答慢了,就有慢君之罪。包公一急,就答:“陛下,我家靠巢湖边,要论好吃的,就是箭杆黄鳝马蹄鳖。”仁宗以为这是奇珍异味,便喜形于色地说:“那好哇,你就赶紧给朕送点来吧!”

包拯散朝后回到家中,就对家人包兴说了此事。包兴一听,可急坏了。忙说:“大人,这些东西太小了,够不上斤两啊!要这么办了,不落个欺君之罪才怪呢!”包拯叹了口气说:“皇上这样下去,天下怎能太平啊!我冒死也要纠正朝廷中这种奢侈行贿之风。你就照着办吧,天塌下来有我大个子顶着!”

于是,包兴忐忑不安地回到家乡买回了黄鳝和鳖鱼。第二天一早,包公就把这些东西带上了金銮殿。君臣们一看,面面相觑,不知老包玩的啥把戏。包公奏道:“陛下,这就是臣说的‘箭杆黄鳝马蹄鳖’。”

仁宗哼了一声说:“御膳房里,两斤重以上的鳝、鳖多得是,你送这些小东西算什么名堂?”

包拯跪下说:“陛下,臣和你想的不一样。陛下前日问我时,我正想着边防‘吃紧’,士兵们要的是‘弓箭足’,‘马匹多’。臣情急之下,就说了个‘箭杆黄鳝、马蹄鳖’。我也知道这些东西不成敬意。可是我要向皇上奏明的是:如今边防‘吃紧’,我们在朝中的人再也不能‘紧吃’了。只要陛下明白了这个道理,多想边防,常思国泰民安,那么就是细鳝小鳖,吃起来也会喷香可口啊!”

这一席话,说得仁宗默默无言。那些忠臣们可乐坏了。他们乘机奏道:“陛下,当前边关确实吃紧得很。陛下确实该多想想社稷安危了。包拯讲得在理。”

仁宗沉思了一会儿,说:“包卿的用心,寡人明白,赦你无罪。加强边防一事,你就拿出个方案来吧!”包公的奏章早已准备好,赶忙递上。仁宗看后说:“就这么办吧!”

包拯接受这一任务后,首先减少了朝廷大臣的饮宴开支,把资金统统用到国防上。由于他的努力,北宋边境又安定了一个时期。

言行导航

包拯为官一生,以秉公执法、明察秋毫、不徇私情、断案神奇闻名天下,故被人们称为“包青天”。而有关他抵制朝廷行贿成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特别是他用机智巧妙的手法故意装聋卖傻,既委婉地指出了行贿受贿的危害性,又表达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他对大宋江山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一片忠心,令人称道,令人敬佩。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包拯一生清明廉洁,刚正不阿。否则,焉能受到世人的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