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重义篇
15890000000016

第16章 李膺惩恶捐躯

李膺(公元109—169年),是东汉时期反对外戚宦官专权的著名官员,出身于名门望族,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

东汉和帝以后,外戚、宦官专权,使东汉王朝面临崩溃的边缘。从汉和帝起,东汉的皇帝大都是幼年即位,这些皇帝年纪小,不能管理国家大事,只好由皇帝的母亲皇太后临朝执政,皇太后相信娘家人,于是大权就落到了娘家人手里。这种情况历史上称为外戚专权。皇帝长大了,不甘心自己无权,就依靠自己亲近的宦官,来收拾这些当权的外戚。这一来,又出来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就这样,东汉后期,不断出现外戚、宦官争权夺利的斗争。

在深重的社会危机面前,一些官僚、士大夫对东汉政权的前途担忧,他们反对外戚、宦官专权,要求改革政治,维护东汉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李膺就是汉桓帝后期反对宦官集团斗争中的著名领袖。

外戚、宦宫广树党羽,到处安插亲信,“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而且放肆地搜刮百姓、虐害士民,被形容为“与盗贼无异”。这就引起了的李膺为代表的一些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官僚士大夫们的极大不满,就形成了与宦官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李膺在早期同宦官集团的斗争中与杜密名闻一时,有“李杜”之称。李膺在任河南尹时,隶属于河南尹的宛陵县的大姓羊之君有罪,李膺向皇上呈奏章揭发其罪,羊之君行贿宦官,结果不仅没被治罪,李膺反自座罪下狱。后来(公元166年)李膺担任了司隶校尉(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及附近各郡官吏)。有人告发大宦官张让的弟弟、野王县令(今河南北阳县)张朔贪污勒索、凶残无道,甚至虐杀孕妇。李膺要查办张朔。张朔知道李膺的厉害,就躲到张让家里的活动柱子里。李膺亲自带领部下到张让家里搜查,“破柱取朔”,把张朔抓去。张让连忙派人去说情,没想到张朔的脑袋早给砍下来了。张让气得直咬牙,马上到桓帝那儿去告状,可是张朔已经供认了自己的罪过,皇帝也知道张朔确实有罪,也就不好再难为李膺。

宦官对李膺又恨又怕,不敢走出宫门。皇帝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宦官们叩头并哭诉说:“怕李校尉。”这样一来,李膺同宦官结下了更大仇恨。而李膺的名声却越来越大了,一些士大夫们都希望能得到李膺的接见,士大夫们如能得到李膺的接见,被认为是莫大的荣誉,被称之为“登龙门”。

太学生和郡国生徒,也被卷进了这场反对宦官的斗争中。当时在都城洛阳的太学里有太学生3万人,是反对宦官斗争的主要阵地,其中以郭泰、贾彪为首,利用太学,讨论朝政,抨击宦官,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这种风气当时被称之为“清议”。李膺敢于不避权贵,裁治不法,很受“清议”的推重。在太学诸生中,流传说:“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暴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李元礼就是李膺。可见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公元166年,有一个和宦官来往密切的方士叫张成,吹牛说他善测风向吉凶并预言说日内就要大赦。实际上他是从宦官侯览那里得到消息。别人不信,他就跟人家打赌,更纵容他的儿子去杀人。李膺马上派人把他的儿子逮捕起来。第二天,大赦的诏书果然下来了,张成得意地说:“你们看我是不是未卜先知?诏书下来了,不怕司隶校尉不把我儿子放出来。”这话传到李膺耳朵里,李膺十分恼怒。他说:“张成预先知道大赦,故意纵子杀人,绝不能赦。”就把张成的儿子砍了头。张成恨得咬牙切齿,要宦官侯览、张让给他报仇。侯览出了一个鬼点子,叫张成的弟子牢修向桓帝告状,诬告李膺等人:“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还附上一份所谓“党人”名单,把跟他们作对的人全开在上面。

汉桓帝本来就讨厌那些动不动批评朝政的读书人,因此,接到牢修的控告后,就通告各郡国,逮捕“党人”,罗列罪名,布告天下。当时就把李膺等200多人下了监狱,其中包括一些太学生。被捕的“党人”在监狱里受到宦官残酷的折磨,他们的头、颈、手、脚都被上了刑具,叫做“三木”,然后被蒙上头一个接一个地拷打,就这样关了一年多。第二年,有一个颍川人贾彪,自告奋勇到洛阳替党人伸冤。汉桓帝皇后的父亲窦武和尚书霍也都要求释放党人。同时,李膺在狱中采取以攻为守的办法,也故意招了一些宦官的子弟,说宦官们也是党人。宦官也害怕了,就对桓帝说:“现在天时不正常,应当大赦天下。”桓帝就下令把200多名党人放了,但是不允许他们留在京城里,并通报各地“禁锢”他们终身,就是永远不许他们做官。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讲的“党锢之祸”。

李膺等虽然遭到镇压,但是他们获得了社会上广泛的同情,他们回到乡里,受到乡里士大夫们的隆重欢迎。公元167年,汉桓帝死后,灵帝即位。灵帝12岁时,由窦太后临朝,外戚窦武为大将军,掌握政权。窦武和太傅陈蕃合作,起用李膺等被禁锢的党人。李膺同其他一些党人被招到朝廷“共参政事”。窦武和陈蕃打算消灭宦官的势力。不料事机泄漏,宦官曹节、王甫发动政变,窦武兵败自杀,陈蕃被害,李膺被削职为民。

宦官得势以后,决计再找机会陷害党人。有个名士张俭,曾经告发过宦官侯览,侯览非常恼火。公元169年,侯览就唆使人反过来告发张俭,说他和同乡20多人结成一党,诽谤朝廷,企图谋反。那时候,有人得到要逮捕党人的消息,慌忙告诉李膺,催他逃跑。李膺坦然地说:“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我一逃,反倒害了别人,再说,我已经60岁了,死活由他去!”于是,李膺就自己进了监狱,被害死了。

言行导航

李膺以国家社稷为重,顽强不屈地反对宦官的精神,是很值得称赞的。

李膺不畏宦官,不惧恶势力的威胁,用生命和智慧同他们斗争,用生命和气节捍卫了一个义字,那是一种臣下之义,正气之义;也是一种朋友之义,爱民之义。李膺在重压之下能保住气节,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值得我们敬佩,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学习做一个不畏困难为国做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