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15892600000003

第3章 季文子以俭为荣

春秋时期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显赫家庭。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仅显得太寒酸,还会让别国的人笑话您,而且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严肃地对仲孙它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装扮妻妾、精粮养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官吏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

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无言以对,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俭朴。

言行导航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为政30余年,始终以节俭为立身之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节俭朴素的生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与繁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而不是通过朝廷官员拥有美艳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

这种视平民百姓为衣食父母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季文子“以民为本、以国为家”的高尚情操和道德修养。